“小大人”们博览群书,然后夸夸其谈,生搬硬套成年人的行为,并简单模仿。之所以这样做,大多数孩子是为了取悦大人们,得到他们的表扬。我们可以这样理解:这样的“小大人”是在表演着成人,而不是在快乐的环境中成长。
现在的孩子是幸运的,他们成长在社会繁荣发展时期,没有经历过吃不饱穿不暖的艰苦生活,在父母的精心呵护下快乐成长。但是,正因为他们的物质生活来得太容易,家长对他们的期望值过高,使得孩子们陷入物质生活“营养过剩”,心理需求却是严重“营养不良”的矛盾困境。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第三代心理学的开创者马斯洛认为:入的需要从满足最基本的生理需要开始,不断去追求更高一层需要的实现。而任何一个层次需要的缺失,都会在人格发展构成中造成失衡现象。我们把人生比作乘坐生命列车的旅程,从童年启程抵达生命的终点。从发展心理学来看,只有经过完整童年与青少年的生活体验,才能安全地进入成人世界,发展适应性的社会行为。
而被部分家长看好的“小大人”们却违背了人的心理、身体的正常发展,童年时期就接受了成年人的思想和行为,可对于成人的世界他们又只是一知半解,使得他们的童年混乱又茫然。比如教师给学生干部安排工作,他们对老师的要求能够快速接受,并保证按时完成工作,态度认真得像个大人。可是,第二天他们却没有如约完成工作,原因是他们昨晚看电视给忘记了。可见他们还只是没有责任感、玩心过重的孩子。
从这个例子中我们可以更清晰地看出,“小大人”看似懂事,可心理上并不具有成人的责任感和分辨事情严重程度的能力。所以说,家长们切不可只看到孩子懂事、听话的表面,要真正走进孩子的心里,理解他们的内心。
而且,“小大人”心理早熟,可身体却晚熟,这就导致他们身心发展的失衡。心理学家分析说:人的心理成熟程度与人的年龄大致呈正比关系。人发展的每个阶段都有一定的心理成熟标准,低于或者跨越相应年龄段标准,具有其他年龄段的一些特征是很正常的,但超过一定的度就不正常了。
成人化确实可以让孩子提前了解正直、善良、勇敢以及一些不能体会到的精神和品质,但同时也让他们更早接触了成人世界的复杂性,如自私、不友善、不诚信等。虽然他们不理解,但完全可以模仿,久而久之,容易导致孩子身心发展不平衡,孩子易忠心理疾病。
如今我们经常会昕到有儿童或青少年因父母的一句批评、一个巴掌或者老师的一个眼神就会选择自杀的新闻。我们感叹现在的孩子经不起挫折的同时,是否应该更深入地思考这个问题呢?据一所权威的儿童医疗保健中心心理科统计,孩子12~18岁之间出现的心理问题多数与他们1~12岁的成长经历有直接的关系。医院曾调查了600多个3~6岁孩子,其中30%的孩子有心理问题。同时,根据医院的接诊情况,学龄期出现心理问题的孩子最多,占看病总数的80%,而学龄前的儿童已呈逐渐增多的趋势。
“打药催熟的水果不香,瓜熟蒂落瓜才香”,幼稚未必是坏事,成熟也不见得是好事。拔苗助长只会适得其反。在儿童没有积累起足够的经验和体能之前,保持他们正常的心态和适度的发展是非常关键的。教育的目的是促进人的发展,我们切不可忽略了孩子们因为过早地踏入成人的感情世界而出现的身心失衡现象,应正确对待孩子们的成长过程,让其身心均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