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习惯决定健康:日常生活中的175个习惯性误区
34546100000170

第170章 生气时间不宜过长

1小时盛怒造成的体力与精神的消耗,相当于工作6小时以上的消耗。这你听说过吗?

研究表明:一个人如果在精神上遭受重大的创伤或打击,即使心理平衡调整得好,平均也要折寿一年。如果恼怒超过半年不解,大约要缩短寿命2~3年。因此,为了身体健康,有关专家提出这样一个口号:生气不该超过3分钟。

那么,为什么生气时间一长就容易致病甚至缩短寿命呢?从我国中医学的角度来讲,人的精神心理活动与肝脏的功能有关。当人受到精神刺激造成心情不畅、精神抑郁时,会影响肝脏功能的正常发挥。肝脏还能通过调节气息辅助脾胃消化,肝气郁结则气息不利,不思饮食。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当遇到令人非常生气的事情时,就会没有食欲,不想吃饭。肝脏还与精神活动有关,肝气不舒则急躁易怒,情绪激动有时就会做出一些不理智的事情。

有这样一个实验:把一支支玻璃管插在正好是零摄氏度的冰水混合容器里,然后收集人们在不同情绪状态下的“气水”。实验发现,当人们心平气和时,呼出的冷凝气水澄清无色不含杂质;生气时则有紫色沉淀。把人在生气时呼出的“生气水”注射到大白鼠身上,几分钟后大白鼠就死了。由此分析,人生气时的生理反应十分强烈,分泌物比任何时候都复杂,且更具毒性。因此,爱生气的人很难健康,更难长寿。

俗话说,“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如果仅仅是白了头,那么还有染发剂可以应付,问题是发愁生气还会给人体造成多方面的损伤,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如果我们平常对一些小事抱着一种“无所谓”的态度,就不会太容易生气,即使有气也是来得快,去得快。俗话说“糊涂也有糊涂福”,如果一个人执著地喜欢书画,他就是墨泼裘衣也不会为此生气着急。为了健康长寿,让我们提倡:人应糊涂一点,尽量少生气。即使生气也应尽快宣泄,一定不要超过3分钟。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许很难做到不生气,所以我们就要学习如何尽快消气,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1)躲避法:远离让你生气的现场和惹你生气的人,做到“眼不见为净”;(2)宣泄法:向自己信赖的人倾诉内心的不平,寻求安慰;(3)转移法: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将注意力转移到别的事情上去;(4)升华法:化悲愤为力量,全身投入到自己的工作中去,说不定还能由此成就一番事业呢!

中国古代有首“不气歌”,歌云:“他人气我我不气,我本无气他来气。倘若生气中他计,气下病来无人替。气之为病太可惧,诚恐因气把命去。我今尝过气中味,不气不气真不气。”把握此歌并身体力行,避免生气给我们的健康造成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