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空谷足音:扬州八怪书法(文化之美)
34556700000006

第6章 黄慎书法艺术

黄慎的诗文、狂草书法、绘画被称为三绝。他曾先后三次到扬州,居留较长,并与郑燮、李鱓等往来友善,为扬州八怪之一。

(一)生平简介

黄慎初名盛,字恭寿、恭懋、躬懋、菊壮,号瘿瓢子,别号东海布衣。福建宁化人。他生于清康熙二十六年,乾隆三十五年时尚在,卒年不详。

黄慎出生在宁化一个贫穷的家庭。7岁起,黄慎就在家从父亲认字、习字、读童蒙课本,接受了最初的启蒙教育。父亲黄维峤是一个穷困潦倒的读书人。在黄慎12岁那年,黄维峤为了养家糊口离乡背井到湖南谋生,并且一去不返,两年后客死他乡。

黄慎的母亲曾氏是位勤恳善良、略识诗书的妇女。丈夫去世后,她艰难地支撑一个五口人的家庭。迫于生活的无奈,曾氏只好命黄慎去学写真画。

康熙四十一年,黄慎离家拜师学画。他勤奋苦学,悉心钻研,画艺日进,很快就能够靠画肖像取得一些报酬赡养母亲。同时,他对花鸟、山水、楼台、鱼虫的绘画技艺也有所涉猎。

18岁时,黄慎寄居寺院,边作画边读书。黄慎学画不满足于循规蹈矩,总是力求创新突破。当他看到怀素草书时,欣喜若狂,他从中受到启发,把草书笔意运用于绘画的作品,形成了他以后粗犷精练的画风。

康熙五十八年,黄慎离家远游,行走于福建、江西、广东、江苏、浙江各地,边卖画边游览山川名胜,广交朋友,观摩名家手迹。

这些出游使黄慎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许多见识,也提高了他的画艺。这一时期,他的作品题材多取自历史、传说和诗文,如《碎琴图》《洛神》《鬼推磨》《漂母饭信》《采芝图》《老人瓶花图》《陶渊明诗意图》等,人物还是以工笔为主,书画相配格调一致。

这期间,黄慎得知有个书画家与自己同姓同名,于是就将黄盛改名为黄慎。

雍正二年,黄慎到了扬州。扬州文人荟萃,画家如林。他与许多扬州名画家交往密切。他在扬州作的第一幅画叫《金带围图》。黄慎的初期作品与扬州当时发达的商品经济、追求新颖洒脱的审美趣味很不合拍。因此,他的作品当时并没有引起广泛关注。

雍正四年,黄慎得到一个木瘿,他自制成一只瘿瓢,也给自己取个别号为瘿瓢山人。第二年,黄慎回宁化老家,接母亲和弟弟到扬州一同生活。途中,他特意到江西瑞金县,拜会了青年时的老师、前辈画家上官周。

雍正六年八月,黄慎在扬州天宁寺作《米山》小幅。此时,郑燮、李鱓寓居于此。第二年,黄慎游邵伯镇艾塘湖,又与边寿民、李鱓合作设色《花果图》折扇面。黄慎画的是一枝写意菊花。这幅难得的珠联璧合的佳作现收藏于苏州博物馆。

雍正十三年春天,因母亲思念家乡,黄慎携家奉母返回家乡宁化。在家乡,黄慎为母亲申请建坊旌表。为了建坊,他几乎用尽了卖画所得。

乾隆十年左右,黄慎母亲去世,黄慎几乎倾其所有为母亲治丧营葬。此后,黄慎先后出游长汀、沙县、南平、福州、古田、建阳、崇安、龙岩、南安、厦门等地访友卖画,也曾应巡台御史杨开鼎邀请要共去台湾,后来没有成行。

乾隆十六年,65岁的黄慎又回到阔别16年的扬州。黄慎对扬州是有感情的。因为扬州有他熟悉的刻竹草堂和双松堂以及相知相念的老朋友。黄慎重返扬州,除了作画卖画之外,更多的是与旧识新知诗酒唱和。

乾隆二十一年二月初三,黄慎参加了郑燮发起的酒会。一同出席酒会的还有程绵庄、李御、王文治、于文浚、金兆燕、张宾鹤、朱文震七人,都是名重一时的画家、书法家、诗人、学者。

扬州八怪中,黄慎的画路最宽。黄慎集诸家之长,勇于破旧创新,以狂草笔法入画,开创了一代画风。他的画作既重形似,又狂逸不羁,往往只用寥寥数笔,便能形神兼备。他的草书虽然师承怀素,但更为出神入化,有崩岩坠石之奇、鸾舞蛇惊之势。

黄慎还善于运用破毫秃笔,放纵而又严谨。同为扬州八怪之一的郑燮评价黄慎写道:

爱看古庙破苔痕,惯写荒崖乱树根。

画到精神飘没处,更无真相有真魂。

师从黄慎学画的人很多,可考的就有李乔、罗洵、巫逊玉、陈汝舟、伍君辅、刘非池、张试可等十多人。

乾隆二十二年,已是71岁高龄的黄慎在友人的劝说下,离开扬州,回到家乡宁化继续从事绘画创作。乾隆二十八年,黄慎的诗作由宁化知县陈鼎删选,编为《蛟湖诗钞》,共收诗339首,并捐资刊刻。

1987年8月,宁化县人民政府隆重举行黄慎诞生300周年纪念会,并在南大街口瘿瓢园竖立黄慎塑像,以志纪念。

(二)书法艺术

黄慎书法源于章草,更多地融入自我的书法意趣,给人以狂怪难识之感。

在清代中期扬州书法家中,黄慎的书法点画纷披,结字奇古险绝,散而有连。字间连带折转自如,标新立异,表现出极强的个性。

怀素草书到了黄慎那里,变为破毫秃颖,化连绵不断为时断时续,笔意更加跳荡粗狂,风格更加豪宕奇肆。以这样的狂草笔法入画,行笔挥洒迅疾如风,气象雄伟,点画如风卷落叶。

黄慎出生于一个半耕半读的贫民之家,年轻时偶见怀素真迹,反复揣摩之余,从中受启,遂将草书笔法融入人物画之中,创立了自己的艺术风格。

后来,在扬州崇尚创新的艺术氛围感染下,黄慎又开始了书法艺术巨著的尝试,放弃楷书,进行草书创作,舍钟繇而法“二王”,远师怀素,近尚明人。

黄慎还将绘画的方法融入书法创作之中,在传统狂草书体中别开生面,机杼巧妙,歇笔存于字体、笔画之中,计白守黑,疏密相同,一泻千里,自然天放,形成个性鲜明、独标一格的狂草。

黄慎以崭新的艺术面貌轰动了整个扬州书坛,由此跻身文人画家之列,成为清朝艺术巨子。他的墨迹人多重金争购,一时成拱壁宝藏。

黄慎草书的独到,在于他对传统书法的偏离。草书古来转多折少,但在黄慎的草书中转笔却几乎没有,而全用折笔,这使得其草书结字的块面显得方整,空间感得到增强。这与传统草书的留白是不同的,传统草书中的边框多呈圆形,这是用笔使转的结果。

传统草书中强调节奏感,要有音乐美,书家通过行笔时对速度的控制,及对线条伸缩的把握,同时在体势上使结字有开阖的变化,以达到节奏变化的效果。这些在黄慎的草书中都是不明显的。

但黄慎的草书并没有放弃对节奏感的追求,在线条的措置上,黄慎草书中平直断开的线条较多,横向的线条多写的很短,但撇捺被放长,偶尔也有长的竖笔。

黄慎草书五律诗轴录五言诗五首,计十行。末款“甯化黄慎”,下钤“黄慎”“瘿瓢山人”两印。此轴书法宕逸奇谲,笔力雄健,结字奇古险绝,注重点的用法,字形欹正相生,如“惊蛇走虺,骤雨狂风”,飘逸驰骋,独具特色。

在清代中期扬州画家、书法家中,黄慎的书法颇富个性。此轴代表了黄慎草书的艺术水平,表现出书家以险绝求胜的书艺特点。

(三)黄慎六怪

扬州八怪世人皆知,他们个个都有非常强烈的个性,黄慎的个性色彩也非常浓,他有很多怪脾气。

1.号怪 黄慎,初名盛,一作胜,字恭寿,一字恭懋,号癭瓢子,别号东海布衣。廮瓢即瘿木制的瓢,说其普通家家户户都有,说其特别是不上大雅之堂,是家妇厨房中的用具,瘿木是指木质纹理特征,并不专指某一种木材,由此可见,癭瓢是一种非常普通的东西。

明代屠隆说:“冷凄凄百衲衣掛着癭瓢,甘冷澹弃繁华。”明李贽《读书灯》诗:“癭瓢倒掛三云树,肉眼频观古佛灯。”宋代苏轼说:“树木长成瘿瘤,其貌诡异奇幻,是病,但能惹人喜爱。”

明代文人似乎多以瘿木制成瓢做游具。显然,黄慎以癭瓢为号,是比喻自己的画风画技,还是自嘲自己生活拮据,或许他本意正象苏轼所说的,其貌诡异奇幻,其画风格独立一派。

2.酒怪 扬州八怪中有好几位画家都好饮酒。但其中最喜欢酒的莫过于黄慎。清凉道人在《昕雨轩笔记》、许齐卓在《瘦瓢山人小传》、马荣祖在《蚊湖诗钞》序中共同讲述了黄慎的上乘佳作,多是酒酣耳热之际信笔挥洒而成,意足而神完。

八仙中的铁拐李、吕洞宾也以善饮著称。黄慎就喜欢画李铁拐。《醉眠图》是黄慎写意人物中的代表作:李铁拐背倚酒坛香甜地伏在一个大葫芦上做醉眼态,把李铁拐无拘无束,四海为家的生活习性,粗矿豪爽的性格,淋漓尽致地刻划出来。

3.个性怪 黄慎的个性极为突出。清人沈儋说:“我友黄大痴,最爱是疏狂。”疏狂可以理解为疏放与狂狷。黄慎的疏狂个性是狂狷和疏放的复合体。他一方面热情旷达,另一方面又不肯苟合于世。

黄慎一生一直是郁郁不得志的。习画,并不是他的初衷。由于生活所迫,他未能进入仕途实现自已的抱负,而走上卖画道路。清贫和不遇使他这个“东海布衣”与市井平民、失意文人等有较多的接触,他和下层人民在思想感情上有了共鸣。

画家本身的失意、清贫以及他对下层人民困苦生活的同情,使他愤世嫉俗,落拓不羁。正是对社会的强烈不满,对权贵,名利的漠视,使他的狂狷性格得到发展。

历史上以狂著称的艺术家大有人在。唐代大书法家张旭,人称张颠,醉酒后以头濡墨写字,明代画家徐渭先后自杀达九次,甚至疯狂中打死妻子。然而黄慎个性的狂狷的一面并没有发展到悲剧性的疯狂,疏放的一面起了互补、调节的作用。

他的头脑是清醒的,他不甘屈服于邪恶与贫困,无论经受多少磨难,心中郁积多少悲愤,也泯灭不了他酷爱生活中美好事物的热情,他的内心不无矛盾,有时忧愁愤懑,有时开朗乐观,有时不平则鸣,有时随遇而安,但他终究看到人生中还有美好的东西。

4.趣怪 相传黄慎到朋友家饮酒,看到朋友隔壁豆腐坊主人的女儿长得貌若天仙,楚楚动人。黄慎怦然心动,立刻喜欢上了她,可惜囊中羞涩,没有钱能把她买回去。

他就画了一幅仙女图,把它挂到了装裱字画的集市上。有一个盐商看上了这幅画,要以高价收购,黄慎却说给多少钱也不卖。

盐商问黄慎到底有什么要求,黄慎把自己真实的想法告诉了他,盐商慷慨解囊,买来豆腐坊主人的女儿交给黄慎,换走了仙女图。

假美女换来真美女,黄慎乐不可支;真美女换来假美女,盐商如愿以偿。

还有一次,黄慎在羊城广州给别人画了一张铁拐李仙,有个吕宋国的人看了以后叹息地说:“你要是在画面上加画一只蝙蝠就更精彩了。”

黄慎回答他:“这个要求不难办到,然而有一个条件,那就是用名酒‘蔷薇露’和香木‘伽楠香’来换。”

用钱买好办,用“蔷薇露”和“伽楠香”这两种洋货来换,一般人就力不从心了。话又说回来,吕宋人是个洋人,两样洋货都是他家乡的特产,他求画心切,就欣然同意了。

黄慎马上展纸纵笔,按吕宋人的要求另外给他画了一幅,吕宋人拿到画后大喜过望。求画要备酒。黄慎好喝酒,求画的人摸透了他的脾气,都要准备美酒佳酿款待他。

每当为别人作画时,他都是频频举杯,饮酒无计其数,谈天说地,纵论古今,滔滔不绝,旁若无人,酒喝足了方才动笔。

笔借酒力,酒助笔威,醉墨淋漓,挥洒起来迅疾得如狂风骤雨。他技艺娴熟,作画不择纸笔,但是色彩必须亲手调配,不许别人帮忙。

5.画题怪 黄慎一生不仅创作了大量的人物画,而且内容题材也十分丰富,取材于古代文学作品和历史人物故事,基本承袭了传统人物画的题材占了相当篇幅。

大多描绘的是文人高士、侠客名臣的懿行逸事,表现他们的高洁情操与旷达襟怀,显示了黄慎文人兼画家的艺术品位及审美情趣。代表作有《李白举杯邀月图》《陶令簪菊饮酒图》《春夜宴桃李园图》《伯牙弄琴图》《孟浩然骑驴图》《苏武牧羊》等,画题笔下的人物,自由自在,漂然似仙,无拘无束。

黄慎艺术创作题材大都取自社会现实的下层人民,贫僧、渔翁、纤夫、乞丐、市井贫民,生活潦倒的知识分子都是正直、善良、勤劳、幽黙、风趣的人物形象,都有他自己的个性。

6.画技怪 黄慎擅长草书,兼有怀素之狂,奇怪的是黄慎作画不是以绘成画,多以书成画,画中多以书法线条表现,用笔具有草书的意味,笔法粗犷,勾画渲染,渗透着笔墨情趣,别有风味,在“骨法用笔”与“施墨渲染”上均有较高的技巧。

用笔简洁,线条概括,仅在老翁身上就可以看出用线的虚、实、长、短、轻、重、浓、淡等技法,勾勒自然流畅,顿挫有力,用墨变化丰富、皴、擦、渲、染比例准确,形神俱备,使衣着各部位的阴阳向背达到完美,具有立体效果。

黄慎非常穷困,但他热爱生活、热爱艺术,造就了一个时代的艺术颠峰,铸造他坚强不屈的人生个性,尽管他晚年都过着贫困潦倒的生活,但他的艺术追求却从未停止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