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空中动物探索大百科
34596200000037

第37章  鸟类中的“登山健将”——雪鸡

它们是一群性子倔强的鸟儿,常年生活在冰天雪地之中,绝不肯轻易下山。它们在寒冷、高压、缺氧的山顶过着无拘无束快乐的生活。它们是谁?它们就是鸟类中的“登山健将”——雪鸡。

明星名片:

雪鸡堪称是世界上海拔分布最高的鸡类,一般栖息于3000~6000米的雪线之上。在中国,主要生活在西部高山地带。被当地居民称为西藏雪鸡、喜马拉雅雪鸡。每当夏季来临时,中国的两种雪鸡可以到达海拔8000米的山地。终年留居山顶,向林带上限或山谷游荡以此来度过严严冬季,雪鸡主要利用自己的脚印寻觅食物。以采食植物的茎、根、叶、芽等为食,偶尔也会吃一些昆虫或是小型无脊椎动物来改善生活。

雪鸡是鸡形目,雉科雪鸡属,鸟类。从外貌上看与鹌鹑极为相近,但是个体要比鹌鹑大得多,是鹑类中体型最大的一类。全世界共有5种,其中中国占两种:淡腹雪鸡与暗腹雪鸡。这两种雪鸡体形大小极为相似。成体雄性雪鸡的脚上着生短而钝的距,与雄鸟相比,雌性雪鸡略小一些,且脚上无距。雪鸡的通体羽色以土棕与红棕两种色调为主,全身布满黑褐色蠹状斑纹。雪鸡的喉部呈白色,头、颈均为褐灰,翅上长有大块白斑。淡腹雪鸡的下胸与腹面均为白色,零星点缀着几道黑色纵纹;而暗腹雪鸡的腹面的颜色为暗灰,掺杂着棕色粗纹。多数雪鸡的体羽为棕褐,这样一身装扮恰巧和栖息地的高山裸岩的颜色融为一体,浑然天成。

雪鸡已经被列入中国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的榜单。属于中国濒危珍稀物种。

淡腹雪鸡雌雄毛色相同。头与颈均为褐灰色,翅有白斑,上体呈棕色,下体为白色。淡腹雪鸡的前额与胸部分别长有一道环带,颜色暗淡。因为淡腹雪鸡时常在裸岩和碎石地带活动、觅食,所以脚下长着厚而坚硬的脚垫。平时,淡腹雪鸡喜欢三五成群一起外出活动,边走边唱。每当夜幕降临时,就会选择躲藏在岩石下过夜。淡腹雪鸡的翅生得极为健壮,却极少会长时间飞翔,受到惊吓或是遇到危险的时候多数会选择快速奔跑来逃避危险。淡腹雪鸡极为聪颖,一旦发觉躲闪不及,就会立即施展“隐身术”,趴在原地一动不动,借助自己的羽色和岩石色调相似的有利条件,以假乱真,避开敌人的视线,求得生存。只有在逼不得已的时候,才会选择急速鼓翼飞逃。淡腹雪鸡属于留鸟,天生具有垂直迁移的习性。

淡腹雪鸡主要分布于新疆西南部至甘肃的祁连山一带,向南可以延伸至西藏的喜马拉雅山脉以及四川地区。栖居与海拔3000-~6000米高的山顶之上,常年在“雪线”以上活动。淡腹雪鸡对于生态环境的适应性特别强,尤其是对低温、高压、缺氧的高山情有独钟,在雪中快乐的生活着,淡腹雪鸡还是一个“倔脾气”,宁可在积雪30厘米的地方翻食雪下的植物,也绝对不会轻易下山。故得“登山健将”的美称。

淡腹雪鸡生性胆怯,即便是在群鸡休息的时候,也会见到一只或是几只老鸡站在高高的岩石上“放哨”,一旦发生紧急情况,就会大声长鸣以作警告。

淡腹雪雪鸡在每年的5~7月份进入繁殖季节,其巢穴多筑于背风处,每窝产卵4~6枚。

暗腹雪鸡主要分布在我国的甘肃、青海、新疆等省的大部分地区。主要生活在高山裸石与冲击碎石的高山草甸和灌丛草甸地带,最高居住地在海拔5000米以上,平原极少看到暗腹雪鸡的身影。暗腹雪鸡喜欢在早晚时间出来活动,午间和夜晚时就会隐入灌丛和岩石下休息。具有季节性垂直迁移的天性,夏季成群结队迁至雪线以上,冬季返回至灌丛带以下一直到云杉林。

暗腹雪鸡的体色呈赤褐,全身布满了黑褐色斑点。颏与喉均为白色,上胸为棕黄色,下胸呈腹暗灰色,且缀有粗纹,呈红褐色。翅膀上长有明显的大白斑。暗腹雪鸡的外侧尾羽颜色为深褐色,零星点缀着黑褐色斑点。暗腹雪鸡的趾赤为橙色,爪的颜色为黑色。

暗腹雪鸡喜群居,时常结成10余只到20多只的小群外出活动、觅食。淡腹雪鸡白天活动极为频繁,活动时间较长,一般天一亮就开始活动、游荡、漫步、觅食,一直到天黑才停止活动,在清晨和黄昏时或晴天的时候暗腹雪鸡外出活动的几率会更大一些,阴雨天则很少活动,也极少鸣叫。

一般暗腹雪鸡会选择在永久积雪的高山带进行繁殖,在灌丛下岩石凹陷的地方筑巢,巢内覆盖着羽毛、草叶。每窝产卵在8~16粒之间,卵呈淡黄灰和红赭石色,零星点缀着许多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斑点。孵化期为29~31天。孵卵工作仅由雌鸟承担,除了每天外出一次,其它的时间都会在巢中守护自己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