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原动物中,有一对痴情种,又一次突破了动物界一夫多妻的封建传统,创造了爱情的神话,它们为爱而生,为爱而死。它们是谁?它们就是最重感情的精灵——斑头雁。
明星名片:
斑头雁,雁属,体形较大、个体较重的鸟类。在飞行的时候,双翼拍打用力,振翅的频率很高。斑头雁的脖子细长。腿的位置正好处于整个身体的中心支点位置,行走自如。斑头雁的喙部扁而平,其边缘呈锯齿状,有助于过滤食物。斑头雁具有迁徙习性,可以做远距离飞行。它天性好热闹,喜群居,飞行时成有序的队列,时不时的排成一字形或人字形等。斑头雁秉承的是一夫一妻制,雌雄同心协力抚育雏鸟长大。
雄雌斑头雁两在外表上极为相似,只是雌鸟的体形略小。雄雁体重在2300~3000之间,而雌雁体重只在1600~2700之间;雄雁体长为700~850毫米,雌雁体长为625~735毫米;雄雁翼展约在440~480毫米左右,而雌雁翼展约在398~440毫米左右。成体斑头雁的头顶呈污白色,羽翼边缘棕黄色,特别是眼先、额与颊部的颜色更深一些。
头部后面长着两道黑色的横斑,前一道已经越多头顶,较长,延伸到两眼,形状类似于马蹄铁;后一道位于枕部,略短。头部白色慢慢向下延伸,在颈的两侧长有两道白色纵纹;后颈呈暗褐色。背部为淡灰褐色,绒羽的末端点缀着棕色,呈鳞状斑;翅覆的颜色为羽灰,初级飞羽为灰色,颏和喉均为污白色,并点缀着棕黄色斑点,前颈为暗褐色,胸、上腹灰色,下腹和尾下都被厚厚的白色绒羽覆盖,两胁暗灰色,零星点缀着暗栗色宽端斑。斑头雁的虹膜呈暗棕色,嘴为橙黄色,嘴甲黑色,脚、趾为橙黄色。幼鸟的头顶羽毛为污黑色,且不具横斑;颈部灰褐色,两侧不具白色纵纹;胸部以及腹部为灰白色,两胁颜色为淡灰,且没有暗栗色斑点。
斑头雁对于食物的要求很高,也很挑剔。斑头雁的食谱主要由禾本科及莎草科植物的叶、茎、青草和豆科植物种子等植物性食物组成,偶尔也会吃一些贝类、软体动物和其它小型无脊椎动物来改善生活。斑头雁喜欢在黄昏和夜间外出活动、觅食,一般会将觅食地点选在植物茂密、人迹罕至的湖边和浅滩多水草地方,冬季食物缺乏的时候,还会到农田中觅食农作物。
斑头雁将高原湖泊作为自己的繁殖地,对于咸水湖更是情有独钟,偶尔也回到淡水湖和开阔而多沼泽地带休养生息。冬季来临,斑头雁就会迁至低地湖泊、河流以及沼泽地等地区。斑头雁生性喜欢集群,不管是繁殖期、越冬期还是迁徙季节,都是成群外出。迁至繁殖地不久,斑头雁多以小群体的形式栖于湖滨草滩之上,或是在解冻的浅水畅游。斑头雁生性机警聪慧,发觉危险靠近就会高声鸣叫,之后立即行走到离敌人较远的地方,经常和人保持150~200米的距离。
如果敌人步步紧逼,就会成群飞向湖中心或湖中还没有融化的冰块上。随着鸟的不断迁入,集群就会越来越大,最高记录多达上千只。在所有的运动项目中,游泳是斑头雁最擅长的,但是斑头雁在陆上活动的时间较长,以陆栖为主。它们善于行走,由于体型较大,所以行走起来显得有些笨拙,但是其奔跑很快捷。飞行能力也很强,当飞行中的雁群要在水面、草滩上降落的时候,一般雁群会在上空盘旋飞行一两圈之后才会降落下来。
斑头雁非常重感情,在爱情上固守“一夫一妻”制,各个都是痴情种。每年3~4月份,斑头雁开始进入繁殖地。这时,成群结队的雁群迁至此地,在湖边草地或湖中未融化的冰上活动,之后的一段时间逐渐结成对,或是在群中追逐。4月,恋爱的情侣们便开始了各自的交配活动。斑头雁的交配工作在水中进行,首先,雄鸟围绕着雌鸟游泳,不断上下伸缩着脖子,慢慢游向雌鸟,发出轻微的叫声,还时不时地将头钻进水中作头浸水运动,等到雌鸟有所反应时,雄鸟就会立刻爬到雌鸟的背上,用嘴咬住雌鸟颈部的绒毛,频繁扇动双翅,进行交配,结束之后,雌雄就会成双成对在水中快乐的游泳。
通常斑头雁都会将巢筑于人迹难至的湖边或是湖心岛上,也有个别个体是在悬崖和矮树上营巢的,形成密集的群巢。在建造新房这项工程上,主角是雌鸟,而雄鸟主要起协助与保护的作用。营巢时,雌雄鸟会同心协力把营巢所用的材料搬运至巢地,之后雌鸟卧伏在地上,以身体为中心,两只脚频繁的向后挖掘,这样连续不断的动作,不多一会在地面上就会形成一个小圆坑,然后铺上枯草茎或是草叶即可完成。
当产下第一枚卵之后,雌鸟还会从自己的腹部拔下绒羽铺在窝内,与此同时,雄鸟还会继续运送巢材供给雌鸟修整巢穴。雄雌同心同德,为了修筑巢穴共同奋斗,这就显示出了夫妻的恩爱。每窝产卵2~10枚,以4~6枚为最常见的,每隔1天产下1枚卵,产卵多半是在清晨2时左右进行。卵的形状为卵圆形,呈白色,经过一段时间的孵化之后会渐渐转变为污白色,第一枚卵产出之后就开始孵卵,孵卵工作由雌鸟独立承担,雄鸟主要负责守卫、保护雌鸟与幼鸟的安全。孵出后不久即能活动,夫妻分工明确,对幼鸟更是呵护备至,雏鸟很快长大,达到性成熟。之后离开自己的爸爸妈妈,寻找属于自己的另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