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打造金牌推销员六大法则
34597400000067

第67章 营销怕经销商拼价格

经销商之间拼价格,是指不同的销售通路和销售终端之间为了扩大市场份额,对同一商家的同类产品、不计成本地进行价格厮杀。

一句“价格厮杀”,就点明了这样的价格竞争不在理性范围之内,所以用了“拼价格”这个词。

经销商之间拼价格,实际上反映了生产商产品销售渠道竞争的混乱。拼来拼去的结果,一定会打乱生产商的产品价格体系。

所以,问题出在经销商身上,结果却落在生产商那里。作为生产商来说,思想上一定会阻止这种行为的发生,可行动上往往却一筹莫展。

握有利器

生产商要遏止价格战,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手上要有热销产品。不但要有热销产品,而且还要有一个好的供货价位。

如果缺乏这两者,一旦价格战打起来,生产商就无法有效控制局面。而如果有了这两样“利器”,生产商就可以对他们晓之以理、诱之以利——以更大的利益,促使他们停止战争。

由此可见,生产商手中一定要藏有一两件秘密武器,用于“防火救灾。”否则,空口说白话,无论是销售通路还是销售终端,对生产商就不会那么听话了。

在握有利器的同时,还应当利用以下两条途径遏止经销商品拼价格:

完善返利规则

完善返利规则,是生产商平息价格战时常用的一种秘密手段。

正如本书前面所述,按理说,生产商向销售终端返利是为了鼓励他们扩大销售。可是这样一来也容易带来问题,那就是销售通路和销售终端有可能按照进货价格甚至低于进货价格打价格战,反过来实行价格倾销。因为有返利支撑,这时候他们打价格战时底气就足了许多。

有鉴于此,生产商就应当根据返利的特性,在作出返利规定的同时完善规则,明确规定,当销售通路和销售终端不顾厂家反对、一意孤行打价格战时,应当对这些返利作出怎样的处置。

这就是完善返利规则在抑制价格战时所起的作用。

完善促销活动

促销活动与厂家返利完全不同,可是它却同样是生产商支持、帮助经销商的具体行动之一,属于生产商为配合销售通路和销售终端进行产品促销而推出的激励措施,常见的形式有抽奖、赠送礼品、优惠展销等。

由于举行这种活动的费用通常都由生产商付出,可是增加销售所得到的利润却归经销商所有,所以这种方式特别受到经销商的青睐和欢迎。

除此以外,促销活动受到经销商欢迎的原因还有,如果厂家监管不力,经销商便可以通过虚报宣传品和促销品数量、价格、人员费用、广告费用等方式,在不经意间大获其利。

明白了其中的猫腻,生产商就应当在举行上述促销活动时,严格审查活动方案和活动预算,防止产生财务漏洞。

要知道,这些财务漏洞一方面会成就经办人员中饱私囊,失去促销活动的应有效果;另一方面也会无意中成为经销商乱打价格战的埋伏。

明白了这一点,生产商就知道如何完善促销活动,以及如何抑制促销活动在价格战中的兴风作浪了。

治理窜货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市场发展极不平衡,所以生产商对不同地区的经销商所采取的促销政策尤其是价格政策是各不相同的,这样,就给不同地区的经销商之间相互窜货留下了活动空间。

即使是各地区的价格政策相同,也可能会出现一些经销商为了达到某个返利标准而实行价格倾销。

窜货的最大后果是搞乱生产商的价格策略。有鉴于此,生产商必须采取措施加以阻止,其主要方法有:

划区经营

划区经营在国外很普遍,可是在我国却很难做到,因为我国的市场太大了。国外许多国家只有我们的一个省、一个城市那么大,划区经营相对比较容易做到。

但是,虽然划区经营有难度也要严格执行,否则也就谈不上阻止窜货了。

生产商在寻找代理商时,就需要明确划区经营的规定,对经销商晓之以理——目的是为了各经销商根据自己的销售网络划分势力范围,集中自身优势,更好地发挥这种销售能力。

毫无疑问,每个经销商的市场覆盖能力都是有限的,超过了这个限度,就会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所以从整体来看也需要有这样的分区规定。

加贴标志

在产品的外包装上加贴某个地区的专用销售标志,这样,一旦发生窜货,从外观上就很容易看出来,既便于顾客识别,也便于生产商对此进行处罚。

多品牌营销

多品牌营销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区别不同的经销商类别和地区,避免发生相互之间的窜货。

例如,对同一个品牌的不同品种,分别交给不同的经销商进行销售;或者干脆设计、生产不同的品牌,分别交给不同经销商进行销售。

实行多品牌营销后,虽然不同经销商之间同样可能发生窜货,可是其窜货数量和品种必将受到大大限制。这样一来,相互之间想打价格战也会感到困难重重。

限定价格

不管采取上述哪种防止窜货策略,生产商都必须同时辅之以严格的价格体系管理。因为说到底,价格战是由价格体系混乱所造成的。主要方法有:

在遇到产品平销、滞销时,生产商可以通过严格限定给经销商的发货价格,来防止它们相互之间打价格战;

在遇到产品旺销,尤其是生产商来不及供货时,可以通过在商品外包装上印上建议零售价的办法,来阻止经销商哄抬价格。

釜底抽薪

当不同的经销商之间不计一切后果,拼命进行价格厮杀时,生产商还有一张王牌可打——釜底抽薪,断绝供货。

这方面比较典型的例子是,“乐华”空调的营销案例。

2002年5月,乐华空调北京代理商(销售通路)联合10大商场(销售终端),为了与擅长打价格战的家电连锁商“国美”较劲,不顾厂家反对,自作主张地联合贱卖一款乐华空调,企图血拼到底,通过打压对方提高市场份额。

得知消息后,乐华空调对此表示强烈反对,可是“反对无效。”无奈之下,乐华空调毅然采取措施,首先是断货,接着是全线撤货、撤柜、撤人。由于最终无货供应,双方的价格战不得不无疾而终。

两败俱伤、断绝关系的半个多月后,双方终于冷静下来重新走到一起握手言和,10大商场也重新恢复了以正常价格销售乐华空调的做法。

避实就虚

上面已经提到,价格厮杀主要发生在同类企业的同类产品中,所以,生产商如果能够避实就虚,在开拓市场过程中有意绕开同类产品,就可以有效遏止经销商拼价格的闹剧。

这方面比较典型的例子是,海尔电器的营销案例。

海尔集团2002年1月8日宣布,与日本三洋电机公司进行全面合作,充分利用双方的开发和制造技术、销售渠道等经营资源,快速实现全球化经营。

此后,海尔集团又与台湾家电生产商声宝集团进行同样的合作,在台湾声宝的家电销售网上出现了海尔品牌的家电产品,在大陆海尔的销售网上同样也出现了声宝品牌的家电产品。

这种合作的结果是,海尔电器既可以借用三洋电机在日本的销售通路、借用声宝在台湾的销售通路,将海尔电器迅速打入当地市场;又不会在销售通路、销售终端上进行重复投资,当然更不会引起同类产品之间的价格厮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