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经济学的形而上学
34606300000002

第2章 经济学是对称的——经济学人本主义与科学主义

提要:经济学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是统一的,经济学中的主体性同科学性不是对立的;主体性、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本身就是历史规律的必然结果,也是历史规律的组成部分。把经济学的主体性与科学性对立起来,没有事实依据与逻辑根据。主体与客体的对称关系,是把经济学的对象是定位于“规律”而非“趋势”的出发点。经济学是五度空间方法框架制约下的复杂性科学,在这门复杂性科学中是有形与无形、软性与硬性的统一。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它们都是以人为中心的同一门科学体系——经济学从不同角度在不同领域的展开。

关键词:人本主义 科学主义 实证 规范 天人合一

对称经济学的本体论

哲学是关于世界的本质、发展的根本规律、人的思维与存在的根本关系的理论体系。科学的哲学是关于世界的对称本质、发展的对称规律、人的思维与存在的对称关系的理论体系,是一切具体科学的理论基础。以科学的对称哲学为理论基础是科学的经济学得以建立的必要前提。“拒斥形而上学”的经济学、不以科学的对称哲学为理论基础的经济学不可能是科学的经济学。

所谓经济学的形而上学,就是经济学的本体论。经济学的本体论何以可能的问题,就是经济学作为一门科学、或者作为科学的经济学何以可能的本体论依据,也即经济领域中康德的四个“二律背反”能否消解,思维与存在、“此岸”与“彼岸”有没有同一性,经济认识论与经济本体论能否统一的问题。康德的历史功绩,是在人类认识史上第一个提出了本体论何以可能的问题,从而结束了独断本体论的历史;康德的缺陷,是没有解决这个问题,并通过论证人的认识能力的局限性而在认识论与本体论之间挖了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因而使本体论成为不可能。经过康德以来两百多年哲学、自然科学与人类思维能力的发展,解决康德问题的条件已经成熟。具体科学的最新成果证明,对称是宇宙的最深层本质,同时也是人类实践活动的最深层本质。只有对称的才是美的,人类主体的实践活动无一不是按美的原则来建构,按美的规律来造型,人类实践活动归根结底是主客体的对称运动。对称,是贯穿人类实践活动的红线;人类实践活动是把本体论和认识论统一起来的中介。人类经济活动是人类主要的实践活动;经济学虽然不是本体论,然而有本体论的意义,正像实践论不是本体论,然而有本体论的意义一样。

由于宇宙整体上是物质的,意识只是宇宙极小部分物质的属性,所以就宇宙作为惯性系而言,物质和人的意识是不对称的,物质和人的意识的对称关系只能通过以人类为参照系的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对称关系来实现。对称关系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物质和意识的不对称不能否定对称是宇宙的最深层次的本质。我们既不能因为物质和意识的非对称关系否认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对称关系,认为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之间也有本原与派生的关系,并由此推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本原与派生的关系,也不能因为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之间的对称关系而认为物质和意识之间也是对称的关系。宇宙的发展过程,就是对称化过程;生物的进化过程,就是对称化过程;宇宙的精致结构,表面上有一种冥冥的力量在背后设计和操纵,实际上是对称规律在背后起作用的自然结果。宇宙对称是绝对的,不对称是相对的。对称规律贯穿宇宙的起始和发展过程,渗透宏观和微观的不同层面,是贯穿全息论、辩证论、系统论、控制论、耗散结构论、协同论、突变论的核心规律,也是贯穿人类社会的核心规律。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经济主体与经济客体、生产要素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对称关系是对称经济学体系耸立其上的基石。对称辩证法是对称经济学的哲学基础,也是我们打开对称经济学体系大门的钥匙。

天人合一 世界本来就是你所看到的

如果我们把主客体看成本来就是同属于不可分的统一的空间架构中,那么在量子世界中看来不可解决的一系列难题,如微观世界到底是粒子、波、场还是等都可迎刃而解。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是本质和现象的关系;意识和人的行动、人化自然的关系,即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的关系,也是本质和现象的关系。没有纯粹的事实;事实、价值、逻辑是一个东西的三种属性,而不是三个东西。事实、价值、逻辑只有在思维的抽象中才能分开,在现实中只能水乳交融。

因此,世界本来就是你所看到的,主客体的相互关系不是认识世界的障碍,而是世界的本来面貌;追究离开主体的客体的本来面目是不可能的,也是没有意义的;关键在于观察者视觉的稳定性、一致性,思考者逻辑的自洽性。不要说社会科学,即使自然科学都不可能有纯粹的、离开人的主观因素的研究。只有观测、实验、推理同时成为认识和检验真理的手段和标准,才能认识和把握不确定的世界?“测不准”原理告诉我们:主体和客体不可分?“万物皆备于我”,实际上不自觉地揭示了宇宙和人之间的全息关系?爱因斯坦相对论中的时空就带有主观的色彩,实际上包含着五度空间观的萌芽,只是爱因斯坦不自觉而已?

空间认识的主体和客体不可分,这种不可分不仅仅是认识论意义上的,而且是本体论意义上的,也就是说不是康德所说的“不可逾越的鸿沟”这一消极层面意义上,而是空间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自从爱因斯坦相对论问世以来,空间和时间就是不可分割的整体?不过,在二者的统一中,习惯上是把时间看成空间的一维,而从来没有人把空间看成是时间的一维?实际上二者是可以相互转化的?空间的历史发展是空间的逻辑结构的基础,空间的逻辑结构是空间的历史发展的反映?空间的逻辑结构包括了空间技术史和空间认识?探索的模式,体现了人对空间认识的反思与理论向实践的转化,体现了逻辑与历史?空间认识史与空间开发史的统一?

但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既然是相对论,就不是绝对的真理?无论是相对论还是量子力学,其中主观与客观、主体与客体、意识与物质之间都有着千丝万缕、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这本身就说明,用包含意识空间在内、把意识空间与物质空间统一起来的五度空间观来代替相对论的四度空间观有必然性。五度空间观是四度空间观发展的必然结果,五度空间论是相对论的完成,量子理论是相对论向五度空间论转化的中间环节。非线性思维方式的形成、物质的分立结构与量子现象,为五度空间的理论和方法提供了可能的空间基础。

“天人合一”是对称的思维结构。建立对称的思维结构是建立对称的社会结构的前提。在知识经济时代,以人的自由自觉的劳动——创业——为“天人合一”的桥梁,吸收西方抽象哲学、经济学和具体科学发展的最新成果,中国传统“天人合一”的对称思维结构将衍化为科学的对称逻辑,演化出对称哲学、对称经济学,并促进科学的极大发展。“天人合一”是知识经济时代的思维框架。

主体和客体对称的思维结构,对于完整地、统一地把握自然、社会、思维的本质及其相互关系,主体、客体的本质及其相互关系,宇宙及其各个组成部分的本质与相互关系,有重要的意义。如果我们把主客体看成本来就是同属于不可分的统一的空间架构中,那么在量子世界中看来不可解决的一系列难题,如微观世界到底是粒子、波、场还是等都可迎刃而解。

主体和客体对称的思维结构,说明“规范”不仅是一种主观价值判断,而是本身是社会、历史、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规范本身是实证的,实证本身是规范的,二者不存在并列的、外在的关系,因而也不存在谁补充谁的问题。因此,经济学范式应是实证与规范的统一;经济的世界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是不可分开的。主体和客体对称的思维结构是经济学人本主义与科学主义统一的理论依据。

基因变异 存在先于素质

存在先于素质、人的先天存在和后天存在的统一、人的素质的可塑性,说明人作为“经济人”、“理性人”的多重本质、多重存在、发展的多种可能,也说明制度设计对人的本质和存在的导向作用。

萨特所谓“存在先于本质”,实际上是人的本质先于人作为主体的本质,是人的非自觉的自我创造的本质先于自觉的自我创造的本质,正好像人的少年期靠父母生存属于非自觉的自我创造一样。成人的非自觉的自我创造同自觉的自我创造是人的本质发展的不同阶段。后者的空间展示只是前者的时间展开的不同表现。

因此,应把人的本质同人的素质区别开来。萨特所谓的“存在先于本质”,实际上是存在先于素质,或人的本质先于人的素质。人的本质决定社会制度,社会制度反作用于人的本质,而人的素质是人的本质和社会制度综合作用的结果。人们之所以把社会制度看成比人的本质更根本的原因,是由于混淆了人的本质和素质。人的本质是先天的,人的素质是后天的;人的本质是主体,人的素质不一定是主体。人的素质,才是人的先天本质和后天“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关于人的本质问题上的一切争论,都根源于这种混淆:不是用人的本质吞并人的素质,就是用人的素质吞并人的本质。

人的素质也可理解为人的特殊本质。“存在先于本质”,实际上是和人的一般本质相统一的一般存在先于和人的特殊存在相统一的特殊本质。而存在和本质在任何时候都是统一的。

把人看成“经济人”还是“道德人”,集中体现了性善者与性恶者、性善论者与性恶论者两种不同的人本观。实际上,“经济人”与“道德人”是人的两种属性,由于不同的社会环境和个人的不同主观修养而形成的两种不同的人。而两种不同的人实际上是两种不同属性在人身上的不同组合、不同比重而已。随着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经济人”也可以扩展为“道德人”,或把“道德人”作为“经济人”的内在环节。包含“道德人”在内的“经济人”可以作为完善的市场经济体系中的主体。

就人的本质是一个系统来讲,对人的行为分析是一致的;就人的这种系统本质在不同教育背景、不同经历背景、不同修养背景、不同环境背景下有不同的表现与功能来讲,人的行为分析又是不一致的。“一致”寓于“不一致”之中;“利己”与“利他”完全可以交替展开、交相辉映、互补兼容。公共选择性理论应该通过制度设计,使人的善的本质得以最充分发挥,人的利他本性最大化。经济学就是道德学。

因此,“政府失灵”的根源不在于人是“经济人”或人的本质是自私的,而在于制度设计与官员具体素质这两项。制度设计与官员素质这两方面又是相互对称的,相互依赖、互为前提、缺一不可。

无论是个人还是集体,在根据利益最大化原则进行选择时,都是理性的;问题是理性的人在进行选择时要受制于现有的社会条件:制度与政策导向的制约。如果统治者采取愚民政策,让民众进行选择时,用眼前的、局部的、肤浅的利益否定自己长远的、整体的、根本的利益,那是国民素质问题,而不是所谓“投票悖论”、“集体非理性”或“社会选择不可能”。利益有不同的层次,理性本来也有不同的层次。当低层次的利益与高层次利益、低层次理性与高层次理性有冲突时,不是得出社会选择不可能的结论,而是应该通过制度设计与政策导向,使国民素质提高与社会理性选择能力结合起来;在国民素质提高的基础上,在进行社会选择时,更多地看到自身根本的、长远的、全局的利益。这与其说是社会选择问题,还不如说是社会改造问题;社会选择问题从属于社会改造问题。

诚然,人与人的利益不可能完全一致,相互之间有质的区别;即使一致的部分,也有程度不同这一量的差别。但这不构成社会选择无理性、不可能的依据。因为,不可能完全一致并不等于没有共同点,程度不同以本质一样为前提。社会人群范围越广,其一致的利益仅仅是人们越深层次的利益。这种深层次的共同利益,并不因为人们是否意识、意识到的程度如何而改变。因此,为了保证人们都能认识到自身的深层次利益,并自觉地为追求自己深层的利益而奋斗,进行广泛的社会选择、制度设计、政策导向不但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能的。

存在先于素质说明,人作为“经济人”、“理性人”的多重本质、多重存在、发展的多种可能,也说明制度设计对人的本质和存在的导向作用。人的本质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动态的而不是静态的,这个原理是经济学、管理学中人本主义与科学主义统一的理论依据。

存在先于素质说明人力资本投资、建设国民素质工程的必要性与可能性,说明了建设以国民素质工程为核心的社会GDP工程的必要性与可能性。存在先于素质说明,以人为中心的经济活动、经营活动与管理活动,首先要对人力资本进行投资。人力资本投资,包括老板的人力资本投资、员工的人力资本投资、团队的人力资本投资、领导的人力资本投资。其中,老板是企业的创办者,老板的人力资本投资是起点;员工是企业的主体,员工的人力资本投资是基础;领导是企业的组织者,其领导力大小、发挥程度如何,对企业系统功能发挥如何起关键作用,所以领导的人力资本投资是企业人力资本投资的关键。在现代化大生产条件下,企业有机性、系统性越来越强,团队在经济活动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团队是放大的个人,团队的人力资本投资在人力资本投资中占有主导地位。老板人力资本投资的核心是创业力的开发。员工人力资本投资的核心是创新力的开发。团队人力资本投资的核心是亲和力的开发。领导人力资本投资的核心是领导力的开发。在人力资本投资的基础上,建立老板素质工程、员工素质工程、团队素质工程、领导素质工程。人力资本投资是国民素质投资的基础和雏形。

野兽与天使 需要必须升华为理想

需要必须升华为理想,理想和现实的对称才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

如果说人和动物的本质区别是自我创造,那么造成这样本质区别的根源在于自我意识。如果说人的本质是自我创造,那么人的意识的本质则是自我意识。

人的最高层次的自我意识是理想。理想既是对现实的相容,又是对现实的超越,“凡是现实的都是合理的”,然而只是合理的一个部分,一个阶段,而不是合理的全部。现实和合理之间是部分和整体、个别和一般、种和属的关系;“凡是合理的都是现实的”,新的更合理的东西将代替旧的东西成为现实。

人的最高层次的需要和人的最高层次的本质是创造,而创造是在人的理想——“真、善、美”的指导下进行的。人的理想分为个人的理想和人类的理想,因而人的创造也分为自我创造和社会创造。在个人理想指导下的创造即自我意识、自我设计、自我控制、自我创造、自我完善、自我实现。在人类理想指导下进行的创造称之为社会创造、社会发展。理想是由不同层次组成的系统,创造也是由不同层次组成的系统。需要同现实的对称、理论同实际的对称、社会意识同社会存在的对称的最深层的本质,是理想和现实的对称。整个社会有机体不但从静态来看、而且从动态来看作为一个系统,它的各个层次的最深层的本质,是理想和现实的对称。

自我意识上升为理想要经过目的,目的是上升为理想的自觉需要。需要属于潜意识范畴,目的属于显意识范畴。因此,需要只能是自发行为的直接动力,而自觉行为的动力则是目的。虽然需要是目的根源,因而也是自觉行为的根源和一切行为的根源,但需要上升到目的又必须经过种种修正;特别是人类的长远目的更是这样。如果每个人都凭着自己的需要行动,那么每个人的需要将都不能满足,社会不能发展。因此,以需要和现实的对称作为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错误的,只有理想(包括个人的和人类的,眼前的和长远的目的)即人类的升华了的需要同现实的对称,才能推动社会的发展,才是社会发展的动力。理想和现实的对称是主体和客体对称的内在机制,是使主体活动起来构成同现实对称的根本原因。理想反映社会发展规律的正确程度和深刻程度是人的主体性高低的根本。只有从理想和现实的对称出发才能对主体和客体的对称之所以是社会基本对称的原理作出正确的说明。社会的理想就是理想的社会,这样的社会就是每个社会成为都能自觉地按照主客体的价值规律和主体的价值规律办事,把自己的全部时间和精力都直接间接地用于纵向的进取,最大限度地提高自己的主体性;而社会应该创造满足每个社会成员都能自由、自觉、平等地劳动和享受的条件。社会的理想制约着个人的理想,理想的社会制约着理想的个人。

需要必须升华为理想。理想和现实的对称才是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

源有头 经济规律是主客体关系的规律

把主体和客体的对称看成社会的基本对称,不但可以揭示社会历史的本质特征,而且可以揭示社会系统的动态、整体的特征;不但可以概括它的完整结构,而且可以概括它的全部功能。

把主体和客体的对称看成是社会的基本对称,可以科学地揭示主体——人在社会历史中的地位和作用。历史,就是主体认识自然、改造自然、使自身得以生存和发展,从而使整个人类社会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历史。社会,就是人类社会。经济规律,就是主客体关系的规律。因此,把主体和客体的对称看成社会的基本对称,不但可以揭示社会历史的本质特征,而且可以揭示社会系统的动态、整体的特征;不但可以概括它的完整结构,而且可以概括它的全部功能。

经济,就是人类创造、生产、实现价值的活动;经济规律,就是经济活动中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隐藏在经济规律后面的是经济本质。经济本质是经济主体与经济客体的对称关系;人类创造、生产、实现价值的活动过程,就是经济主体与经济客体从不对称向对称的转化过程。经济主体与经济客体的对称关系是经济领域中最基本的对称关系;经济主体与经济客体从不对称向对称的转化规律,就是人类经济活动的最基本规律。

主客体的对称之所以是经济领域的基本对称,还因为主客体的关系规律是社会经济系统其他规律发生作用的基础。

主客体关系的规律,实质上是目的和手段关系的规律。从历史观的角度来说,主体一般地表现为目的,客体一般地表现为手段。利益规律,是主体作为目的规律。人们直接、间接地同客体发生作用的根本出发点,是为了自己的利益——满足自己的需要。人的需要,必须在同客体发生关系时产生,并在同客体发生关系时满足,在发生和满足的过程中发展。所谓利益规律是主客体关系规律下一个层次的规律。主体价值规律是主体的贡献和索取相统一的规律,即主体对客体付出多少劳动,必须从客体那里获得多少报酬。在社会化生产中形式上是人和人之间的平等关系,实质上是人和自然的平等关系。主体的价值规律是贯穿人类社会始终的按劳分配规律,本质上是主客体之间的等价交换关系。商品的价值规律是商品按照它的价值量进行等价交换的规律。这条规律以主体的价值规律、主客体的价值关系为前提。剩余价值规律,本质上是商品价值规律。没有“剩余价值”,就没有再生产。按比例发展社会生产规律,比例包括人和人的比例关系、物和物的比例关系、人和物的比例关系。其中人和物的比例关系(生产资料的生产和消费资料的生产)是基本的比例关系,其他比例关系在此基础上发生与产生作用。因此按比例发展社会生产规律以主客体价值关系为基础,以主体的价值规律为前提。生产力是社会系统的整体功能的规律,是主客体相互对称的规律。既然主体和客体是社会系统的基本层次,作为生产力标准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又分别是客体文明和主体文明,所以这条规律归根结底还是建立在主客体对称关系的基础上。总之,主客体对称的规律是根本、是整体,其他经济规律是局部、是非根本,前者制约与派生后者。

经济规律归根结底是主客体关系的规律,说明经济学人本主义与科学主义应该统一,也能够统一。

世界是可知的,思辨性与实证性是对称的;经济主体与经济客体、思维与存在是对称的,思维与存在、主体与客体、物质与意识、天与人之间的同一是绝对的,差异、对立与斗争是相对的。经济主体活动和经济规律是统一的,经济学的主体性与科学性是统一的。对称哲学既是出世的形而上学,也是入世的道德哲学、实践哲学,外部世界的实在问题同人的存在问题是同一个问题。从具体经济科学到对称哲学,从对称哲学到具体经济科学的发展,是人类的、个人的、空间的、时间的、历史的、逻辑的过程,而不仅仅是逻辑过程。对称哲学的建立具有必然性;它的建立使人对经济的认识过程更自觉,更有效。

两条腿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