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青楼有才女
34607000000015

第15章 谭意歌,甘心总为伊

旧燕初归,梨花满院,迤逦天气融和。新睛巷陌,是处轻车轿马,禊饮笙歌。旧赏人非,对佳时,一向乐少愁多。远意沉沉,幽闺独自颦蛾。

正消黯,无言自感,凭高远意,空寄烟波。从来美事,因甚天教两处多磨?开怀强笑,向新来宽却衣罗。似恁地人怀憔悴,甘心总为伊呵!

——宋谭意歌《长相思令》

那个春日,心上人张正字一去就是三年,三年里流不尽的相思泪,三年后一个春天,旧燕初归,梨花满院,谭意歌写下这阙浓情之作。

宋朝谭意歌被称为“会作诗的妖精”,这是个很高的评价,妖精自然美艳绝伦,会作诗说明才气了得,又美艳又有才气,这样的女子,不多。谭意歌就是其中的一个。

这阙《长相思令》足见谭意歌的功底,描写细腻,情感充沛,情与景处理得恰到好处。由思春而怀人,再到离别的恨与愁,中间穿插自身的遭遇,“开怀强笑,向新来宽却衣罗,”强颜欢笑服侍新来的狎客,内心的无奈与挣扎,道尽了风尘女子的屈辱与悲痛,读来断人心肠。可尽管这样,谭意歌始终没有放弃对真爱的追求,于是揪心地呼喊出:“似恁地人怪憔悴,甘心总为伊呵!”这里的伊指的就是张正字。为了张正字,谭意歌愿意付出一切。

这是一个风尘女子对爱情的宣言,如此炽烈的情感在女性诗词中不多见。但并非真豪放,放不下的依然是儿女私情,如果真能看破红尘,也就不会如此炽烈,大概这是很多痴情女子无法逃脱的命运。

让我们欣慰的是,谭意歌最有一个美好的结局,与有情人张正字终成眷属。

十六岁的谭意歌芳华正茂,亭亭玉立,乌黑柔顺的头发,娇俏的脸蛋,细长的眉毛,清澈如水的眸子,樱桃小嘴,纤纤玉指,活脱脱一个通透的美人胚子。

妓院里的鸨母丁婉卿用华丽的服饰和珍贵的珠宝来装饰谭意歌,谭意歌还蒙在鼓里,以为这是鸨母对自己的疼爱,可是她万万没有想到,那一天晚上,丁婉卿把她送到一个官员的家里,就匆匆地离开了。

那一夜,是谭意歌噩梦的开始。那个陌生的男子已经有了花白的胡须,那张丑陋的面孔让她厌恶,陌生的男人命令她为他宽衣解带,她不从,她哭叫,他却用鞭子抽她。他狠狠地说,她已经是他的人,丁婉卿已经把她卖给了他。

一个晴天霹雳,谭意歌只觉得天旋地转,她的眼前浮现出的鸨母一下子成了魔鬼。

原来一切都是一个阴谋,鸨母以前对她的好全是假的,那一晚,谭意歌失去了她宝贵的贞节。以如此惨烈的方式面对新生活的开始。

她决定逃跑,她不要困在这里一辈子,一辈子逆来顺受。然而,守卫森严的大院,逃跑又如何容易。第一次,被抓住,被打得遍体鳞伤,第二次被抓住,双手被绑了吊在了梁柱上。老天有眼,第三次,谭意歌终于逃掉了。

她不停地奔跑,卖命地奔跑,日夜兼程,风雨无阻。她终于逃离了那个噩梦般的城市,来到了另外一座城市——衡阳。

她几天没尽一粒米,精力衰竭,刚到衡阳,还没有来得及打量这个城市的容貌,就晕倒在街头。

她能逃脱丁婉卿的控制,她能逃脱陌生男子的凌辱,却始终逃不脱命运的安排。

谭意歌没有想到,救她的是另外一家妓院的鸨母。

她条件反射般地站起来,想要夺门而出,鸨母却在门口堵住了她。鸨母一本正经地对她说:“姑娘,在身体没有养好之前,请不要乱跑。放心,我不会要你钱,也不会强迫你做什么。”

谭意歌诚惶诚恐地留了下来,果真,鸨母说到做到,没有强迫她去做什么。

但这一次,谭意歌留了下来。

衡阳城里多了一位善歌舞、通诗文、才貌俱佳的青楼女子,她的名字叫谭意歌。加上她离奇的身世,谭意歌的名字很快就传遍了衡阳城。来醉花楼一睹谭意歌芳容的公子哥儿每天都会排起一条长龙,与谭意歌把酒对歌、谈笑风生、切磋诗文的风流雅士也不少,无论地位的高与低,无论身份的贵与贱,无论财富的多与少,谭意歌一视同仁,一律接待。

一天下来,谭意歌累得骨头都散了架,姐妹们羡慕她的红,可是谭意歌心里却并不开心,这并不是她想要的生活,她被迫走上了这条路,很多时候,她宁愿嫁一个普通人家,做一个普通的良家妇女,过普通平静的生活。

因为谭意歌的红以及她的洁身自好,衡阳方圆百里的官员以及有一定身份地位的人每每举行宴会时,都以能够请到衡阳第一名妓谭意歌为荣。天籁般的歌喉,曼妙的舞姿,无不令他们拍案叫绝,但让他们广为传颂的还是谭意歌的才气。

有一次,转运使周大人五十寿辰,宾客云集,如此盛大的宴会当然少不了美女歌舞的助兴,谭意歌就在被邀请之列。与普通歌伎不同的是,周大人仰慕谭意歌的才貌,对她非常尊敬,并打破妓女不得入席的规矩,特意为谭意歌安排了一个上等的座位,就坐在周大人的旁边。

周大人风流倜傥,满面春风,下巴上的胡须非常漂亮。于是一位宾客想取笑他一下,说有一个对子想请周大人对一下。周大人一口答应下来。那人出上联:运使拜时须拂地。周大人心里明白,这是在拿他的长胡须开玩笑呢。可是,他喝多了酒,脑子发热,一时想不出绝妙好辞。这个时候,谭意歌莞尔一笑,说周大人醉酒之中,还是她来替周大人对上这一句。众人齐声叫好。谭意歌不紧不慢地说:“郡侯宴处幕侵天。”

一阵叫好声传来,周大人向谭意歌竖起大拇指:“谁说女子不如男,谭意歌就比我们强多了!”

再怎么红,始终脱离不了妓女的身份,这是谭意歌心中永远的痛。这时候,谭意歌跪在了周大人面前,此举令在场的人面面相觑,周大人也大惑不解。谭意歌请求官府解除她妓女的身份。周大人看谭意歌眼泪婆娑的样子,于心不忍,答应了她的请求。

急流勇退,在最红的时候离开,醉花楼的姐妹都百思不得其解。而最应该挽留谭意歌的鸨母也没有挽留她,人各有志。鸨母为谭意歌举办了欢送会,分别的时候,鸨母没有送她,说自己经不起离别的伤感,毕竟这么多年了,像自己的女儿一般,鸨母站在阁楼上,一直看着谭意歌离开,直到她的背影彻底消失。

解除了妓女身份后,谭意歌开始寻找心目中的白马王子,然后与他结为连理。可是,她不曾料到,寻找中意的人比解除妓女的身份还要难。

周大人也曾出于一片好心为谭意歌介绍了几个富家子弟,但都不对谭意歌的口味,她不喜欢油头粉面、巧舌如簧的纨绔子弟,不喜欢他们的好吃懒做、不学无术,她喜欢经历了不少挫折能够与她同甘共苦的人,喜欢品德高尚、文采飞扬的人。

缘分,说来就来。

那天,谭意歌去街上购置一些生活用品,完事后看了一会儿杂耍,觉着有点累了,就找到一家茶馆,坐下来歇歇脚,喝了一碗茶。

喝完茶,刚要起身离开,却见一位眉清目秀、面容英俊、玉树临风的白衣男子气宇轩昂的走了进来,碰巧谭意歌的目光和白衣男子的目光触碰到了一起,白衣男子温和自然地向谭意歌笑了一下,那一瞬间,谭意歌静如止水的心立刻掀起了波澜,这不就是自己日思夜想、苦苦等待的那个人吗?

她心动了,她又要了一碗茶,装作喝茶的样子以掩饰慌乱的心,并时不时用眼角的余光去扫描坐在旁边的白衣男子。

他是谁呢?他是做什么的呢?他有家室了吗?他有意中人了吗?我该怎么办呢?该找一个什么样的借口和他接近呢?茶喝完了,谭意歌摸了摸自己的钱袋,这一摸不打紧,自己的钱袋也不见了!

谭意歌吓出一身冷汗,这可如何是好?我一个女子怎么好意思和掌柜理论?万般无奈之下,谭意歌鼓足了勇气,把求助的目光投向了在旁边喝茶的白衣男子。

谭意歌心里像吊了一个水桶,七上八下的,谢天谢地,白衣男子慷慨解囊,为谭意歌付了茶钱。

谭意歌就这样与白衣男子相遇。后来,白衣男子告诉谭意歌他叫张正字,是河南汝州新调来的茶官,所以经常出现在各大茶馆里面。谭意歌要了张正字的住址,说一定要把茶钱还给他,张正字说不必了,区区几个小钱何足挂齿。但谭意歌执意要这么做,其实她这样做的目的还有一个,就是多一个机会与张正字接触。

这一来一往,张正字又是单身,郎有情,女有意,郎有才,女有貌,天作之合,爱情不产生也难。

花好月圆之夜,谭意歌和张正字拜了天地,结为连理。才子佳人,烛光摇曳,玉枕相连,盖着绣被,激情相拥,说不尽的柔情,道不尽的蜜语。就像开在同一枝头上的两朵花,同一池里的两尾鱼,春宵一刻,欢娱不止。

原以为心就此有了归宿,原以为幸福就这样来临,可是幸福来得快失去得也快,洞房花烛夜的第二天,谭意歌不明白的是,为什么一夜之间张正字突然对她冷漠起来了呢?

他不再牵她的手,不再为她泡茶,不再把一朵野花插在她的发髻上,不再与她泛舟湖上,不再与她诗词唱和,甚至不再与她说话。

她问他,怎么了?她做错了什么吗?如果做错了,请说出来,她一定改。

可是,他始终一言不发。问多了,就淡淡的说,不关你的事,只是最近太忙了。

她知道这是借口,他的差事不会太忙,如果忙的话怎么会有时间在家作画写字?

他一定有什么事情瞒着她,一定有什么苦衷,一定难以说出口。

没事,她会给他时间,不强迫他,等他想说的时候自然会告诉她。她对他很有信心。

可是时间如流水一般的滑过,他对她的态度依然没有改观。而且,事情似乎变得更加糟糕,他开始很晚很晚才回家,有时候喝得一塌糊涂,甚至他干脆不回家,更令她心寒的是,他不再与她同床共枕了,他开始刻意回避她的身体。

这仿佛是另外一个噩梦,心爱的人触手可及,可又远在天边,她几乎要崩溃。

他要走了,不知道是他有意要走,还是真的像他说的那样因为工作的调动,他要回河南汝州了。

她送他送到长亭外,她预感他这一去可能再也不回来,她抓住他的手,迟迟不肯松开,泪眼朦胧的,说出几个字: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他交给她一封信,让她回去再看,看了后就明白他为什么这样对她。

他走后,在路上,在风中,她迫不及待的打开了那封信,薄薄的纸札上只写了哀怨愁肠的一行字:

那一晚,你没有见红。

她终于明白了,原来他一直以来的苦衷,一直以来难以启齿的事情就是这个。

他一定以为,她在骗他,她只卖艺不卖身,怎么会失去处子之身?

她该怎么向他解释呢?难道就这样告诉他,多年前她的贞洁已经被一个淫棍夺去了?

她理解他,在理学盛行的宋朝,在“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宋朝,每个男子都有根深蒂固的处女情结,他也不能免俗,即使他很开明,可是他的家人不可能不在乎。

可是他能理解她吗?理解她隐瞒真相的苦衷吗?那是一个女子最隐秘的痛苦,最刻骨铭心的伤疤,她没有说出来,是因为她不想重温那段不堪回首的岁月,更因为不想失去他。

可这又如何?他还是走了。

或许知道了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她放开了,更豁达了,她给他写信,把她的过往毫不保留的告诉了他。

从此,她活在等待与回忆里,等待远方的他归来,等待他的鸿雁传情。

可是,冬去春回,虚度岁月。不见鱼雁,音信断绝。

张正字回到河南汝州后,谭意歌就把自己关在屋子里,足不出户,即使她的邻居也难得见她一面。

后来,她购置了几亩薄田,和农民一样,自己耕种,面朝黄土背朝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以前那种风花雪月整天吟诗作对的日子永远离她而去了,她之所以这样做就是为了以后能够自己养活自己,不再为生计再一次堕落风尘。

这年春天,在思念张正字的同时,一件喜讯降临于她,她怀上了张正字的孩子。

谭意歌用欣喜而激动的笔调写信告诉张正字,说他们有孩子了。

出乎意料,这回等到了张正字的一封回信。谭意歌用颤抖的手打开,接下来就是更深的痛苦更大的绝望,信上说,孩子不是他的,一定是她与其他男人的野种。还有,他已经在河南组建了新的家庭。

这封信像凛冽的寒风刮过她的脸,像无情的匕首刺进她的心,她不知道那一天她是怎么度过的,什么也吃不下,似乎一整天掉进了痛苦的沼泽,越挣扎陷得越深,又似乎灵魂出了壳,她只是一个行尸走肉。她在心里呼唤,正字啊,正字,你也不想一想,你我在一起的两年里我什么时候背着你和别的男人来往过?如果真的是别的男人的种,为什么现在才有呢?

有的时候,女人的柔韧性比男人要强得多,男人有时候在突然的打击面前会一蹶不振,而女人却变得更加坚强。谭意歌就是这样的女子。第二天,她像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一样,继续下地干活,回家纺织,她要用行动证明给张正字看,她对张正字的情意永远不变。天地合,乃敢与君绝,曾经的誓言已经刻在了她的骨子里。

孩子终于生了下来,又是一年春暖花开的时节,谭意歌习惯性地给张正字写信:

又是一个春天到来了,万物生长,不知道夫君的心情会不会和春天一样好呢。

我们的孩子生下来了,是一个惹人怜爱的胖小子,有七斤重呢,孩子长得很好看,非常像你,尤其是眼睛,简直就是和你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孩子已经有好几个月了,名字还没有给他取,我给留着,等你回来给他取。现在好了,以前想你的时候不知道看什么好,现在想你的时候我就看孩子,看到他就好像看到了你。

我们分别快有两年了吧,时间过得真快,小溪边的梅花花瓣落下,就像片片玉屑,栏干旁的梨花开了,吐出朵朵白色花蕊。燕子衔泥归来,百灵又开始鸣唱。面对依稀如旧的景物,不免感叹人事,独自悲伤。我常常想,你什么时候能回到我的身边,与我一起共享这美好的春光?

你在那边有了新的家庭,我不怪你,我和你毕竟有着天壤之别,你是名门之后,我是卑贱之女,你应该有一个像样的家室。不知道你过得怎样,她对你好吗?你爱她吗?如果你真心喜欢她,我也替你高兴,还有什么比我爱的人高兴更令我欢喜呢?只要你幸福这就够了。我只想告诉你,无论你爱不爱她,无论你怎样对我,我都一如既往的爱你。

我反复表白心意,即使写秃了十支笔,用完了所有的墨,也没有办法写尽我对你的思念。我手里握着笔,眼泪竟不知不觉滴在纸上,眼前总是浮现出你的样子,郁结的心绪,无法靠自己抒解。我不相信你就这样离开了我,我不相信你会对我绝情,我怎么总是觉得你就在我身边呢?我真的真的太想你了。我很少哭泣了,可是想起你的时候,眼泪就忍不住流下来。这是什么原因呢?这就是所谓的情吧。

我们的孩子在哭了,我要去哄他了,先写到这里吧。

又作词两首,一首《极相思》:

湘东最是得春先,和气暖如锦。清明过了,残花巷陌,犹见秋千。

对景感时情绪乱,这密意、翠羽空传。风前月下,花时永昼,洒泪何言?

意犹未尽,又作一首《长相思》:

旧燕初归,梨花满院,迤逦天气融和。新睛巷陌,是处轻车轿马,禊饮笙歌。旧赏人非,对佳时,一向乐少愁多。远意沉沉,幽闺独自颦蛾。

正消黯,无言自感,凭高远意,空寄烟波。从来美事,因甚天教两处多磨?关怀强笑,向新来宽却衣罗。似恁地人怀憔悴,甘心总为伊呵!

纵使薄情寡义的男子,看了这样的信和这样的词也无不感动的,而张正字又是一个多情之人,他就真的对谭意歌那么绝情吗?

其实是我们误会了张正字。除了第一封信他收到了之外,谭意歌写给他的信全到了他母亲的手中。出生官僚世家的他虽然对谭意歌隐瞒处子之身的事情有些在乎,但不至于就此与谭意歌决裂,他之所以冷淡她,是因为他不知道如何面对家人,如何让自己的父母接受谭意歌这样的女子。

其实收到谭意歌第一封信时,张字正就已经原谅了谭意歌,他正在周旋如何再把工作调回衡阳,可是他没有想到,那封信无意之中被他的母亲看到了。张正字的母亲是一个非常封建势利的老太太,她怎么会允许自己的儿子娶一个妓女回家?所以老人家截断了儿子所有的信,还冒充儿子的笔迹给谭意歌回信,说谭意歌的孩子是别的男人的种。

张正字的母亲为使儿子彻底死了那份心,很快就为张正字张罗了一门亲事。张正字为了此事愁断了肠,答应也不是不答应也不是,郁闷得不行,恨不能离家出走。最后在老人家软硬兼施之下,张正字还是妥协了。

张正字不敢把他又结婚的事情告诉谭意歌,而他的母亲却第一时间告诉了谭意歌。

直到有一天,他悄悄地来到母亲的身后,看见她在写一封信,收信人却是谭意歌。这时候,张正字才明白一切。

在张正字的强烈要求下,母亲把谭意歌写给他的信全部交给了儿子。张正字一边看一边流泪,这世间还有比谭意歌更好的女子吗?

不顾母亲的反对,张正字连夜赶路去衡阳,他想马上见到谭意歌的欲望膨胀到了极限。

仿佛等了千年,终于等到了自己心爱的人,可是当张正字真正站在谭意歌的面前时,谭意歌却做出了一个反常的令张正字感到惊讶的举动,把张正字推出了门外,把门关了不准他进来。

不是谭意歌变了心,也不是她不想见张正字,而是在巨大的喜悦面前,她不相信这是真的,她要一步一步地迎接喜悦。

她隔着门,向他哭诉:“你已经另外娶了妻子,早已经把我忘记了,现在来找我干什么?”

他不断地敲门,哀求她:“让我进来好不好?意歌,我知道我错了。这是我这一辈子犯的最大的一个错误。求你给我一个改过的机会好不好?意歌,我真的错了!”

她心软了,其实她的心根本就没有硬起来,她打开了门。

还能说什么呢?只有拥抱才能诠释这激动人心的一刻。

拥抱之后,冷静下来之后,张正字作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把谭意歌和孩子带回河南。

谭意歌忧心忡忡:“可是老人家会同意吗?”

张正字这回下定了决心:“不管他们同不同意,这是我自己的事情,是我结婚又不是他们结婚。”

这样的回答令谭意歌很满意,又问:“你的妻子呢?”

张正字接下来的回答让谭意歌吃了一惊:“休了她!”

谭意歌沉默了一会,说:“这样对她不公平吧?她有什么错呢?她也是家人的安排。”

张正字为难了:“可是,那你……”

谭意歌叹了一口气:“其实只要老人家接受了我,给我什么样的名分我不在乎,我在乎的是你对我的心。”

听了谭意歌的话,张正字紧紧地搂住谭意歌,由衷地说:“谢谢你这么体贴我。从今以后我们再也不分开。”

从今以后我们再也不分开。这或许是谭意歌最愿意听到的话,她静静地伏在他的怀里,泪水泅湿了他的衣襟。

一个月后,谭意歌和张正字去了河南,也许是老天有意要成全这对苦鸳鸯吧,他刚一到家,就被告知他的妻子暴病而亡。

又过了一个月,她坐着轿子走进了他家的大门,有情人终成眷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