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吕蒙不读书
3461800000026

第26章 封功拜赏

牛渚要塞,望着眼前堆积如山的粮草甲械,孙策豪情万丈,大笑数声,紧接着又大哭数声。

诸将惊问道:“主公,大捷大喜,何故悲呛?”

孙策还不及回答,一旁孙权已经说道:“想我孙家,南征北战,屡受粮草所累,虽胜犹败,受制于袁术小人。今得牛渚,大军足食一年,兄长承先父之英烈,雄武冠世,有此一年,足以扫平群丑,定鼎江东,再不受制于人。建桓文之功业,告先父之英灵,如此大喜,怎能不哭?”言罢,孙权也是悲喜交加。

孙权向来吊儿郎当,忽然如此言行,展露出不亚于父兄的气度,诸将不由惊喜交加,果然不愧是老主公的儿子,小主公的弟弟。

孙策更加欢喜,大笑道:“仲谋所言正是。诸君,江东基业,便在眼前,还请诸君不辞劳苦,与孙策共取之。”

“敢不效死!”

“仲谋,眼前文武诸君,皆有大才,你以后和诸弟除了读书练武,也要常向诸君请教,盼你早有所成,助我一臂之力。”

“固所愿也。”孙权退后数步,对着在场十几员文武躬身一礼。

若还是以前的顽劣少年,诸将也许会生受之,但今天的孙权,仿佛与以往截然不同,诸将或侧身避让,或还揖一礼。

孙策道:“好,今日且不说其余,我等共谋一醉。来人,准备大宴。对了,派人于路迎候,公瑾、子明他们应该快来了。”

正说着,周瑜、吕蒙等人带着数骑,已经快马而至。

孙策大喜,亲自出迎,笑着和周瑜把臂而行:“公瑾既来,我大事可成了。”又对吕蒙道:“子明你迭立大功,真是天赐于我的人才啊。”

周瑜和孙策不分彼此,无需客气。吕蒙则谦虚道:“上仗将军威名,下赖士卒奋勇。”

孙策不由笑骂:“子明,你少年英才,不要学那些客套虚言。你又不是因人成事的庸才,要有当仁不让之心。”

吕蒙心中忍不住涌起感动,孙伯符确实能得人心啊,可惜我的当仁不让,不是对奇功大赏的当仁不让,不是对拜将封侯的当仁不让,不是你期望的当仁不让,而是对天下的当仁不让啊。伯符,伯符,你如此英雄,又如此看重我,那在你有生之年,我当以国士报之;在你身死之后,我当为你存续宗嗣,香火不绝,有才者任用,有功者封爵。

孙权和孙权的后人是如何做的?孙权称帝之后,只不过追封孙策为长沙桓王。孙策之子孙绍,仅仅封侯,而且很快从对孙家有重要意义的吴侯,改封为无足轻重的上虞侯,无权无柄,当猪养着。孙权后来病重时,要祭拜祈祷,但没去孙坚的武烈皇帝庙祭拜,却遣太子去孙策的桓王庙祭拜,是为了求哥哥保佑?还是为了求哥哥宽恕?大概在孙权心内,也知道对不起孙策吧?如果以最大的恶意去揣摩他,也许孙权是把自己重病不愈归结为哥哥的怨灵作祟,所以才要去桓王庙祈祷?

当然,为了内部政治的稳定,不追封皇帝虽然对不起孙策,也能勉强接受。但到孙绍之子孙奉时,那时已经是孙皓继位,猜疑更重,直接诛杀了。开创江东基业的孙策,后代竟然如此下场!

汝妻子,我养之。曹孟德的邪恶之语,我吕子明当以诚心来做。

夜宴之前,先是赏功。

“……张公规划方略,功勋克举,拜正议校尉……”

“……程公身先士卒……又屡有建言,擢督军校尉……”

从张纮、程普开始,一连二十多人,或升或赏。最后压轴的,却是蒋钦、周泰、吕蒙三人。

“蒋公奕、周幼平。”

“在。”蒋钦、周泰越众而出,大礼参拜。

孙策前驱数步,笑着扶起两人:“公奕、幼平,一年前我们相遇于江中,算是不打不相识。若在陆地,你们联手也非我敌手,但在水上,我只能望风而逃。当时我还想着,回去后要苦练水战,再找你们大战一场,哪知我回到寿春,你们竟然也追到寿春来找我。我说你们是草莽英雄,但大丈夫不当屈居草莽之中,建功立业才是正道。像你们这样的豪杰,本该随我临阵决战,摧锋破锐,但为了我的大计,却让你们继续委屈了一年。公奕、幼平,破牛渚,我方能取江东,你们便是牛渚之战的首功!”

蒋钦、周泰劫掠江中,初时不识孙策,驱舟而战,孙策水上不敌也羞于报名。后来两人才知竟然劫掠了孙策,不由大悔。孙策名满江淮,蒋钦、周泰虽然是****,也深深仰慕。二人舍舟登岸,一路追到寿春,向孙策负荆请罪。从此倾心委命,扬子****成了孙策的一步暗棋。

“主公不嫌我等出身卑鄙,倾心接纳,我等肝脑涂地,在所不惜。破牛渚,是主公和诸位军师的奇谋,我们奉命而行,当不得首功。何况我们没能擒下张英,未竟全功。”

牛渚守军万余,如果擒下张英,当能全部降伏。但张英虽然无谋,是仪却始终警醒,在关键时刻率兵救下张英,最后张英率军突围,孙策只得到降兵四千。

“张英无能之辈,逃了也就逃了,下次遇上,或抓或杀都是易事,无损两位大功。”孙策封赏道:“以破牛渚之奇功,超擢蒋钦为别部司马,周泰为军司马,望你们奋勇争先,再立功勋。”

扬子****周泰、蒋钦名震江淮,外人都以周泰为大头目,蒋钦为二头目,其实不然。蒋钦智勇双全,是这伙****真正的首领,只是周泰勇名更高,传扬更广,才被误会。如今孙策封赏,自然是蒋钦为首。从一江贼头目超擢为别部司马,在孙策军将领中已经排名前十,确实可以说是奇功大赏了。便是周泰,军司马也可以说是起点不低了。两人满怀激动,再次拜谢。

最后便是吕蒙。

“子明。”孙策含笑而视。

孙策军中诸将,蒋钦、周泰好歹已经暗中投附一年,吕蒙的投效时间可以说是最短——徐盛这类部下的部下不算——却深受孙策信赖,屡屡超擢。虽然擢升别部司马的任命状还在孙策手中,但大堂之内过半的人都已经知晓,这位刚刚十八的少年,投效不过一月,便要升任别部司马,位列军将前十了。

即便他确实有才能,即便他确实有功勋,即便主公看重,即便同为老臣的朱治已经遣子相随,但堂中诸将看向吕蒙的眼光仍然不乏嫉妒。

除了徐琨、朱治、吴景这些原本挂着较高官职的人,便是程普这样的孙家元老,也是刚刚升任校尉。黄盖、韩当、吕范、孙河,现在仍然是别部司马。而其他人,如宋谦、贾华,是从孙坚时代便追随孙策的,如今只是军司马;如孙暠、孙瑜,是一直跟在孙策身旁的堂弟,同样只是军司马。

而像袁雄、徐逸、邓当,这三位军司马是和吕蒙一道从富春北上的,如今眼睁睁地看着吕蒙比他们还高半级。邓当是姐夫,自然只会高兴,袁雄、徐逸等人的心情就复杂了。

除此之外,如孙贲,虽有丹阳都尉、行征虏将军、领豫州刺史的头衔,但如今在孙策军中,却是什么都不算的,孙策就算要重新启用他,至少也得占据一郡之后。如孙辅,虽然挂着校尉头衔,如今孙策也让他领兵八百,但在孙贲的心结彻底解开前,孙辅的地位也是要打折的。

看着年仅十八的吕蒙施施然地走到堂中,看着他从容不迫地行礼,看着他平静而又自信的神情,除了那些心胸豁达的,谁能不妒?

“子明,你自从军以来,屡有奇功,行广陵、取历阳、毙惠衢,前功已赏。夺渡江之船、迁历阳之民、败庐江之军、破阜陵之敌,此未赏之大功。谋必成,战必克,选任良吏,徙民不乱,兼军政之大才。大功不可不赏,大才不可不擢,特超擢你为别部司马。子明,我与你一见如故,望你尽心尽力,助我匡扶天下。”

吕蒙躬身再拜:“吕蒙不才,愿附骥尾。”

孙策放声而笑:“有诸君相助,策大事可成。”返回上坐,举杯相祝:“诸君,同饮。”

诸将按序而坐,酒宴遂开。此次大宴,大堂内为军司马以上官员,又有如孙权等孙家宗族小辈;里面内堂,则是吴夫人在招待将领官员们的内眷,除了吕蒙等人的家眷在富春,如程普诸将,这些年来家眷始终和军队在一起;而在大堂之外,酒桌连绵不断,低级军官、有功士卒们按次而坐;更远处的营寨,士卒们也在庆贺。除了轮值防卫的几部兵马,今晚之宴,遍及全军,庆我军立足丹阳,祝我军横扫江东。

吕蒙之旁,坐的便是蒋钦、周泰,周泰虽然低了一级,但今晚是庆功宴,作为功臣,特殊对待,所以坐到了别部司马那群人中。

蒋钦虽是****,但气性敦厚,智勇兼备。他也没有读过书,历史上吕蒙读书的典故,指的不仅是吕蒙一人,另一人便是蒋钦,两人都是奉了孙权之命开始读书,而且都学有所成。

周泰是个粗黑大汉,脸上有多处刀疤,一看即知是一员猛将,也确实是历史上孙吴势力最勇猛的战将之一。他的勇名轰传江淮,如今扬州境内,除了孙策,也只有太史慈能和他相抗了。不过刚从青州东莱南下的太史慈,此时在江东基本没什么名声,在刘繇军中也不受重视。

“蒋兄、周兄,请了。”既然邻坐,吕蒙便主动敬酒。

两人对视一眼,周泰忽然怪笑一声,道:“吕司马,我听说,我们……交过手?哎呀,像你这样勇猛的人,我老周怎么就没记住呢?真是罪过啊,要不,我们重新打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