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但对于工作和困难不要推诿,我们也应该减少抱怨。现实中很多组织里面都有不少“抱怨型”员工,他们以“抱怨”为工作常态,不以工作为荣,不以团队为荣,不以组织为荣,这样的员工不但不敬业,不团结,而且他们的工作效能和业绩都很低下,我们不妨先看一下这类人都在抱怨什么。
1.抱怨上司
上司是某些员工在抱怨时最容易瞄准的靶子。因为员工从他那里直接接受指令,也直接向他反馈,于是这些员工行为的后果或多或少和上司脱不了干系,抱怨上司自然成了一件顺理成章的事。
2.抱怨同事
抱怨同事的情况在各个组织中也很普遍,抱怨同事的人往往会找理由排斥别人,也会找理由为自己开脱。他们的理由不仅有正面的,还有反面的,并且反面的往往表现出损害了他的利益的样子。比如:谁没有好好工作,谁获得了公司的暗补,谁给自己无形中造成了麻烦,谁得到了上司的偏爱等等。
3.抱怨下属
抱怨下属是某些经理层人士的偏好,这类人大都有一双“雪亮”的眼睛,他们能注意到下属的很多问题问题与弱项,却不知道自己的。并且他们这种发现并没有转化为及时的跟进指导,相反是抱怨,甚至是矛盾,这类人想表达的意思无非是自己部门的业绩不好,失去荣誉的原因是所有的下属都是无能的,所有问题都出在下边,所有的责任都不应该由他承担。
4.抱怨客户
在客户是上帝的年代,客户按理是最不该抱怨的了,可事实不是这样,有些负责与客户打交道的员工就总是抱怨客户什么都不懂、什么都要他操心、而且要这要那、贪得无厌等等。这类的员工往往对公司没有什么责任心,他们不知道开拓市场要能以自己的工作和公司为荣,只知道一味地欺骗客户。
5.抱怨公司
当所有人都抱怨完了,那些抱怨型员工还会将公司作为下一个目标。抱怨公司是最容易做到的,公司的市场策略、销售政策、管理作风、员工福利,没有一样不可以成为抱怨的对象。对这类员工来说,公司只是发给他们薪水的地方,而不是他们应该效命并在此实现自己价值的地方。
在工作中产生抱怨有时是难免的,再好的领导,再团结的团队,也无法避免不让人抱怨,因为谁也无法做到事事公道,一个人做得再好也无法让人总是顺心和快乐,况且我们要和一群性格各异的人一起工作呢?因此我们偶尔抱怨一下也未尝不可,但我们也要知道不能总是抱怨,这样就成了“抱怨型”员工了,这种类型的员工是很难与大伙相处的,何谈做好群策群力呢?
我们应该明白抱怨是不能换来理解的。我们可以设身处地地想一下:你会理解一位不断抱怨公司策略无用、抱怨上司无理、抱怨同事无聊、抱怨下属无能的员工吗?恐怕不会吧!其实任何一个公司聘用你的目的就是要给你提供一个发挥能力为公司服务的平台。公司的首要目的是雇一个能好好工作的人,能与大家团结协作的人,而不是聘你来抱怨大家的。
再者,一个人的抱怨在通常情况下会招来更多的抱怨。你能够想像一个爱抱怨的员工周围会凝聚一帮精诚团结、尽职尽力的人吗?一定不会,相反,这样的人倒很容易感染得大家一起抱怨。因此,抱怨是最无用处的,在大多数的团队里,过多的抱怨只会干扰大家的士气、破坏团队的合作精神、降低大家的工作绩效。
一个爱抱怨的员工还会起到“害群之马”的负作用,这样的人不用多长时间就会将公司的有效管理搞垮掉。因为抱怨是会传染的,爱抱怨的员工会让别人也觉得自己受到了不公正的对待,从而学会“习惯性抱怨”,而在一个人人都不停抱怨的公司,其沟通就会变得领导层物,开幕工做事也将是缩手缩脚,深怕一不小心得罪人,于是大家在层层抱怨中学会了规避矛盾,逃避责任,而管理者也会最大程度的运用“妥协”与“放任”的艺术。而这些必然会造成公司停步不前,那么其中每个人的发展也将就此止步。
事实上,我们每一个人包括我们自己主观上都不愿意也不习惯在抱怨声中成长,上司、同僚、下属以及我们的客户同样如此。因此抱怨对工作的负面作用要远大于正面作用,所以能群策群力的组织必然会很少有人抱怨,能精诚合作的员工更不会做无谓的抱怨,他们会自动自发地行动,维护团队和谐,为工作努力,为团队努力。
我们应该明白:抱怨通常是最没有影响力的语言,自动自发才是最有用的工作态度。如果你有去抱怨工作量大的闲功夫,还不如马上下手去做;你果你遇到了不好解决的工作问题,还不如对问题做出客观分析之后加以解决或提供更多的改善建议;如果你抱怨别人没有理解你或配合你,还不如你主动去理解别人或配合别人。因此,杜绝抱怨,自动自发,这才是我们应该做的,也是群策群力对我们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