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刘菲菲(1970年代生人)
所在学校:湖南省长沙市天心区黄兴小学
从教年限:23年
最喜欢的书:《道德经》《遇见未知的自己》
最喜欢的休闲方式:开车驰骋在城市和田园之间,有蒋勋的《细说红楼梦》陪伴。
选择你所爱的,爱你所选择的
平凡的人也可以有美丽的人生,只要她像简一样拥有美丽的灵魂。无论被世俗烟火熏染多久,被浑浊的世态浸泡多深,心灵深处始终有一处最洁净的角落,永远如初时美好。
在师范学校的日子里,我喜欢在黄昏的银杏树下静静捧读《简爱》,心心念念做一名高尚、知性、优雅的教师,我一直用心对待自己钟爱的选择。从小在当校长的姑姑身边长大,最崇拜她被一大群孩子簇拥着,欢呼着,充满母性光辉地微笑着,真想也能当老师,最好能当校长!
人生成功的秘诀是当好机会来临时,立刻抓住它。我当校长,是个偶然的“意外”。2002年11月,通过层层推荐和投票选举,我有幸成为一名党代表,参加长沙市南区第一次党代会。32岁的我,初生牛犊不怕虎,在会议上大胆建言献策,参政议政。我的发言引起了区委书记的关注,他对一起参会的教育局长说:“这个年轻人思路清晰,志向高远,很有见地,值得关注。”恰好当时,我区一所小学的校长调离教育系统,于是,我就非常幸运地成为校长候选人之一,当上了校长。虽说这机会来得有些传奇色彩,不过,在任校长之前,我已经在一线扎扎实实磨炼了13年,已任教导主任7年,拥有课题研究国家级一等奖、市科研工作者、市优秀教师、学科带头人等专业积累,正所谓,机遇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智者的点拨,用心地揣摩
送我上任的吴局长把我叫到办公室里,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小刘啊,你可能不知道,你将上任的黄兴小学是一所近百年的名校,这所学校人才济济,历任校长都非常优秀,周边的省财政厅、省地税局等单位家长素质很高,对学校的期望值很大,你肩上的担子很重啊!”我顿感压力和焦虑。他话锋一转:“不过,你也别太着急,我建议你到校后少说,多听,多看,多想。”
我牢牢地记住了“一少三多”的忠告,时时践行,处处受益。多听少说是对人的尊重,也是对自己的爱护。试想,静静地倾听,细细地观察,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弄清事物的基本情况;在此基础上,进行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思考,才可能求实、求真、求是,也才有可能真正认识事物,并准确、鲜明、生动、简洁地表述。
回想走上校长岗位以来,身边不乏智者的声音。曾经有位离任的老教育局长在告别宴会上问我:“小刘,你当校长有成就感吗?”我想起自己常常为争取办学经费、经营周边关系等事情弄得身心疲惫,随口就答道:“没有!”他看着我,若有所思地说:“我当教育局长很有成就感啊,我感觉自己的思想可以影响许多人的成长!”这句话让我瞬间感受到自己的浅薄,也引起了我的深思。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对校长有一精辟的断言:“校长必须具备一名教师所具备的一切素质,一校之长应是师者之师。”渐渐地,我明白了校长影响力的重要性,教育意味着一代人的价值观影响下一代人的价值观,而校长是学校之魂,这是何等圣洁而艰巨的重任!
丰盈的心灵,醉心地学习
记得刚刚走上校长岗位没多久,我参加了一次长沙市的校长演讲比赛,演讲中,引用了现代教育家夏丏尊先生的名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就在我自信满满地走下台时,一位熟悉的评委老师向我招招手,把我叫到一边,悄悄地说:“你说的那位教育家不是夏丐尊,中间那个字读‘丏(miǎn)’”我顿时羞愧得无地自容,居然把“丏”读成了乞丐的“丐”。我意识到了忽视学习的可怕,产生了严重的“知识恐慌”和“领导危机”。
我开始捧读管理、教育类的理论书籍,从苏霍姆林斯基全集开始,到近代的蔡元培、陶行知、叶圣陶,当代的顾明远、朱永新、李镇西、郑杰、肖川、刘铁芳等等。书中的新知识在思想上给我以启示,在操作上给我以借鉴。有道是:“书能活用可通神”。校长只有掌握了读书的真谛,才能把书读得“字句都浮起来”,才能在“活化”、“物化”书本知识的同时搞活自身思维,才能让自己的大脑持续充满思维活力。我认为现代学校的常规管理,应该带着一些理性的思维,以理念、队伍、课堂为核心,注重细节和执行,提高管理效能,于是我撰写了《行走在理性与现实之间》一文,被《现代教育报》刊发。我将自己的读书体悟写成文字《校长学习可以尝试的多种方式》发表于《湖南教育》。近6年来,我一边学习,一边积累,在《中小学管理》《中国校外教育》《当代教育论坛》等报刊杂志发表文章37篇。
罗曼·罗兰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从来就没有人读书。只有人在书中读自己,发现自己或检查自己。”渐渐地,我感觉,读书和不读书差别特别大,比如,以前我深入课堂听课,虽然尽心尽力评课、分析课,但总发现一些教师长进不大。不久,我在《与青年校长的谈话》一书中找到了答案,苏霍姆林斯基听课、评课从来不是就事论事,针对这一堂课解决问题,他总会从教师课堂呈现出来的状况去探寻他的知识背景、对课程的理解,以及他的教学观、儿童观。随后,他会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合理化的建议,也就是说,苏霍姆林斯基注重研究教师的智力实质、学术眼界、精神兴趣在课堂上的表现和发展。唯有这样的指向明确的指导才能切实激励教师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2009年5月,我参加教育部第三十一期全国小学校长高级研修班学习,与来自全国各地的校长一起求学北师大。从校长们朝气蓬勃的谈笑中,我见识了不同地域的教育特质。最难忘的是班长陈福——吉林省吉林市第二实验小学校长,在临别之际,为每个同学送上了厚厚一本《同伴》——陈福访谈,同样是学习,同样是培训,我们是边学边玩边放松,他居然为全班70位同学每个人写了一篇专访,介绍办学特色、办学思想,还为每个人配上了一张照片,行文质朴流畅,饱含真情,也让我们见识了他的用心、勤奋、有为!我由此想到,对于一名校长来说,高品质、高效率的学习行为真的不亚于一场“学习的革命”,它造就人心灵的校园永远书声琅琅。
勤勉的周记,成功的影响
一位教育家说过,“校长手里不应该拿着鞭子,而应该举着旗帜,走在前面。”校长只有充分发挥自身的学习示范作用,用模范的言行来引导教师,激励教师,鞭策教师,才能使教师觉得“言真可信,行政可效”,产生良好的道德感染力。每逢家长会,我总是第一个将发言材料上传到学校网站,并认真批阅每一位教师的发言稿,用激励的语言肯定教师的成绩,用商榷的口气提出改进的建议,教师们也觉得挺新奇,只有他们给学生打评语,没有想到校长还会给他们写评语。如今,学校定期交流每位教师的学习笔记,并互相学习,留下学习感言,学习笔记的内涵更丰富了,最重要的是,学习笔记成为校长和教师交流的空间,带动教师感受到学习的快乐,让教师流淌生命的活水。
科研型的校长才能带出一批科研型的教师。校长要勇于示范学习成效。无论做什么示范,都要做好心理准备。即使失败了,也不要担心失去威信,应当以此作为学习的一个经历,不断总结,吸取教训,做到从什么地方跌下去的,还是从什么地方爬起来。课程改革,教师需要理念,更需要实践层面的指导。每个学期的第3周,我都要上一堂“下水课”,在课堂设计中努力体现课程改革的理念和精神,在转变教师角色、改变教学行为,转变学习方法上为教师做出榜样,我热情地邀请全体教师听课和评课,诚心诚意地听取多方面的评价,为大家树立一个勇于进步的榜样。
从任校长的第一周开始,我尝试写《校长周记》来记载学校发展的轨迹,做一周纪实,看自已一周都做了什么事情,看看这些事在所有的时间里所占的比例及它的价值。有的时候,没有价值的事情所占的比例,要高于有价值的事情所占的比例。然后再看这一周的生存状态是经常性的、典型性的,还是偶然性的。之后再想,对这样一种生存状态,自己满意还是不满意,可不可能改变,怎么去改变,朝哪个方向改变?生命是由每一天构成的,我做这样的记录,是记录校长的生存状态,所以就引发出“怎样做校长”的进一步思考,这样的自我观察和反思效果我认为是非常有利于校长成长的,同时,《校长周记》也是一所学校发展鲜活的的史料素材。常常在校外遇见家长,他们会笑呵呵地说:“校长,我是你的粉丝呢,每周都在你的博客上读你的《校长周记》……”
我还在学校里推行起了一场“博客革命”。倡导每个班主任都为自己的班级建起了博客,博客中精彩纷呈:班级目标、班级理念、班歌、班训、每周大事记……通过图文的形式,班主任的思想、班级的生活传递给了每一位家长。现在,我们的班级博客可热闹了,家长们热情地跟帖、留言,邀请我也上去看看。通过博客,树立了班主任老师的形象,让老师们对自己的发展更有信心。我的博客上也常常留下孩子们的“小脚印”,我常常“踏雪寻梅”,沿着孩子们留下的足迹浏览他们的博客,并写下热情洋溢的鼓励和期待。
大气做人,用心做事
刚任校长时,我只有32岁。上任前,母亲送我一副对联,上联为:“该认真要认真最怕认真二字”;下联为“当糊涂且糊涂难得糊涂一生”。我牢牢地记住了“认真”二字。记得领导送我上任的前一晚,我在家里把第二天的就职演说全文背诵了下来。第二天,站在大家面前,我完全是脱稿演讲,而且充满了自信和激情。
到黄兴小学工作的第一年,虽然事事躬亲,事事在意,但是,总感觉“头发胡子一把抓”毫无头绪。尤其可怕的是,过于在意领导的评价和看法,一次,一位局领导在诊所打点滴,听到社区几位家长在议论我们学校收费的问题,他给我发了条信息,要我注意这方面的群众意见,我收到信息羞愧难当,不禁怒火中烧,马上组织几位行政去调查这件事,看看是哪些家长在“流言蜚语”,其实,那不过是领导善意的提醒而已,而我却如坐针毡,听不得一点意见。现在回头想,当时缺少一种把握全局的宏观大思想,心胸狭窄,过于在意上级行政部门的中心工作,应付潮水般涌来的评比、考核、检查。渐渐地,内心充满了无边的焦虑,这样的“无方向感”是最可怕的,会带着学校迷失在繁琐应付和疲于奔命之中。
方向感——以“点、线、面”拉动学校运转轨迹
正如《人民教育》主编傅国亮先生所言“方向比努力更重要”。校长治校之根本就是具有方向感,而且方向感是校长基本素质。我开始埋头研读上海、北京、江苏、重庆等地一些名优校长的办学思想和言论。教育专家型校长,其治校思维和行为有很强的方向感,这种“方向感”是通过校长的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学校管理、教学教研等方面表现出来的。校长治校的方向感是基于对教育本质、教育价值、学校教育根本属性、学校教育职能、学科教学规律、人才培养规律的理解而形成的,是学习与积累、反思与内化、修炼与升华的结果。
找到方向感之后,从第二年起,我开始调整思路,确定学校发展的思路和发展主题。如2004年,我确立的主题是“教育制度建设年”;涉及学校教育培养目标与教育内容、教学组织形式、德育研究、教育方式、教育评价、教育管理、师资队伍建设等诸多方面,通过行动研究形成有效的制度,初步实现学校教育有序发展的基本目标。2007年,中国的教育发展处于新的历史起点,正实现由数量扩张向质量提升的转变,一个标志性的动作是2007年教育部成立了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于是,我将这一年确立为“教育质量提升年”;2008年确立的主题是“高效课堂建设年”;2009年,教育部陈小娅副部长在一次讲话中指出,基础教育从“整体上”进入了更加注重“内涵发展”的新阶段,要“办好每一所学校”,要求很明确、具体,不像以往笼统地提出办优质教育。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然要走特色发展、文化育人的道路。这一年,我们确立的主题是“内涵发展年”。诸如此类,以每年确立的“发展主题”为起点,为学校每年描绘蓝图找到了基点。之后,各个部门可以围绕这个发展点,制定部门的工作“线条”;每位教师立足于这根主线舞动出自己的那个“大面”,由此,整个学校建设与发展的画面构图饱满、色调和谐,欣欣向荣。
思考力——以“历史、胸怀、灵魂”延续学校持续道路
回顾这些年的经历,我觉得校长最重要的素养就是校长的思考力。
为什么这么说呢?一个校长要领导一所学校,首先要做价值判断,要做行为选择。而正确的判断,就表明了学校发展方向的确立,这对于学校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校长思考力的强与弱,关系到是否能够把握住教育的本质。为了让我的前行更有方向感和行动力,校长要能够静下心来,沉下心去,思考教育的问题。
黄兴小学,始建于1912年,前身为湖南省贫儿院,是民主革命先驱黄兴先生继“民主救国”之后,大力实施“教育救国”远大抱负而创建的学校。91年的历史给学校发展积累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全体师生努力实践“无我、笃实”的校训,胸怀大局,求真务实,一切以学校和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指针,培养出了以奥运冠军李小鹏为代表的一批批优秀人才。
然而,当我走在校园里,和老师、孩子们交谈的时候,提到“黄兴”,几乎没有几个人了解,也不大知道他的革命历史和行为言论。而最能体现黄兴小学办学成就的奥运体操冠军——李小鹏,孩子们也仅仅是在电视里看到过他比赛的讯息,奥运冠军顽强不屈的拼搏精神,持之以恒的毅力品质没有转化为砥砺黄兴学子的力量,这不能不说是学校办学历史上的一个巨大的遗憾。
在英雄缺失的年代,如何还原英雄的面貌,如何让身边的伟人来感染大家、让伟人的情操来影响校园文化?我在传承与创新的基础上,深入研读《黄兴传》《辛亥革命人物》《绝版黄兴》等史料之后,在广泛地宣讲黄兴的革命精神基础之上,提炼出黄兴的教育思想,引领学校办学价值观,围绕“像奥运冠军那样敢拼敢赢”的人文精神构建校园文化体系,将学校的核心价值观确定为“求学黄兴,受益终生”。
晨会上,我与孩子们讲起黄兴先生自幼饱读诗书,22岁考中秀才,凭借他丰厚的家产,完全可以过上一辈子衣食无忧的生活,可他却心忧天下,立志驱除鞑虏,走上了革命救国的道路。广州黄花岗起义,他亲自率敢死队百余人,展开激战,多人牺牲,黄兴持双枪左右射击,毙清军多人后,右手负伤,断两指……没有流血、牺牲,平等、自由、民主又从何而来?
春天里,校园那颗壮硕的苦梨树花开之季,雪白的花瓣飘满校园,我会带着全体师生默默地伫立在教学楼之下,冥想血雨腥风年代里的苦难,凭吊黄兴先生。想到黄兴先生当初“革命救国”屡次惨败,转而“教育救国”,创办湖南省贫儿院(黄兴小学前身),专门收留烈士遗孤、贫困孩童、流浪儿童,那种义薄云天的悲悯情怀,那种唤醒国人的气概,何人能及!
谈笑间,我与老师们品味赏析黄兴所书的校训——“无我”、“笃实”。“无我”指“不考虑自己”;“笃实”是“踏实实干”之意,一个强调胸怀,一个说明行事方法。一个人活一辈子,别说丰功伟绩,能留下一句话、几个字让后人永远铭记于心,那也是功德无量啊!
课堂内,老师们拿出我们编写的“我是黄兴人”这套校本教材,《黄兴诗词》《黄兴名言》带领师生走近我们学校的创始人,走近伟人,走近我们心中的英雄,打造了独特的校园文化特色。
通过一段时间的积累,“黄兴”这个富有革命传奇色彩的人物以他独有的人格魅力引导了学校的价值趋向,成为学校文化的核心。
使命感——以校训、文化、行动规划全新校园
一个校长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还应该表现为要有敢为人先、不断创新的精神。2005年7月,我区在省政府附近兴建了一所占地面积45.6亩,总投资3200万元的小学——青园小学,面向社会公开招聘首任校长。我当时担任黄兴小学校长,和周边单位、老师、孩子们的关系相处得非常融洽,感觉如鱼得水。许多人劝我不要贸然离开,因为一旦在新学校打不开局面,想回头也不可能了。因为年轻,因为勇敢,我选择了挑战自我。在选拔考试中,我以第一名的好成绩脱颖而出,被组织选派到该校担任首任校长。
新学校意味着一切从“零”开始,从教学楼区的设计到食堂设备添置,从校园文化的构建到教师团队的打造,小到宣传橱窗和一块班牌的设计,全部堆积在我的脑海中,刚开始,还真有点忙乱无序,不过,好在年轻,有的是激情和干劲。那时候,新学校周边不通公共汽车,我每天换乘两趟公交车上下班,路上要颠簸两三个小时,加班到晚上两三点是常有的事情。四十三亩地的校园,我每天要用脚步一步一步地丈量十多次,一寸土地,一寸空间地用心思量。尽管身体非常疲惫,可是精神充沛,看着新学校像个“孩子”一般在一天天长大,每天都能感受到学校日新月异的变化,那变化里渗透着我们的智慧和心血,能不激动和自豪?
摆在我面前最迫切的是一所新学校全新的形象——校园文化建设。校园反映校长经营学校的哲学理念,反映教师自我超越的生活状态,反映学生读书学习的精神气质,反映学校办学治学的品位特色。校园文化是展现学校教育理念和办学特色的重要平台,也是规范办学的重要体现。经过多方研讨,我们计划将校园文化建设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2005—2006年)显现文化与制度文化建设。引导师生整体感受校园文化主旋律。第二阶段(2007—2008年)校园文化的渗透和强化。第三阶段(2009—2010年)文化建设的完善和提升。
当一整套完善的青园小学校园文化呈现在大家面前,并历经三年的践行,吸引了无数观望和赞叹的眼球。这所学校在短短的六年之内,从17位勇敢的创业者到今天拥有136名教职员工;从366个孩子壮大到今天的2490名学生,从单纯的走读拓展到走读、日托、寄宿全方位服务;从一张白纸创建为今天的全国平安行动示范学校、湖南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长沙市示范性小学、长沙市礼仪文明示范单位、长沙市校本管理先进单位……时光荏苒,如凤凰涅磐,在荆莽洗礼中,粗糙的心已冶炼成金,我们不妨撷取几多校园文化创建过程中的几朵小花与大家分享。
文化品位,精神感召
为校名赋予诗情画意
青园小学最初的命名,是因为地理环境处在青园街道青园路而得名,但“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青园小学的校名不正蕴含在这首美丽的诗歌里吗?
我们尝试以《长歌行》为文化根基谱写一首隽秀清逸的现代乐府。“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流淌千年文化的诗词让青园熠熠生辉,庄重典雅,放眼望去,满是向日葵般快乐逐日的孩子;“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老师宛如阳春,爱心和睿智的光芒泽被每一个孩子,莘莘学子由内及外,自生光彩,知识和能力已经为练翅雏鹰锻造了过硬的本领。“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肃杀的秋天能掠去秋叶的容颜,但是激励青园人的是不畏困难、勇敢抗争的生活斗志;“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光阴似水,亦如公平的令箭,催促每一个青园人奋发向上,不断进取,执著追求,焕发生命的活力!
我们将《长歌行》篆刻在学校标志性花亭里,同时,围绕这首诗歌为教学楼命名:德泽楼、甘露亭、阳春厅、花叶艺廊、校葵花读书吧……提取“小葵花”作为校园吉祥物,我亲自设计了葵花娃娃、葵花老师、葵花哥哥等卡通形象,使其成为青园小学孩子的成长伙伴。校园宣传册也是采用异型结构,彰显向日葵欣欣向荣的花语。
让校训彰显人文情怀
记得研讨确定校训的那个夜晚,我在美丽的湘江边与几位专家彻夜长谈,他们听我畅谈自己的教育理想,对我提出的关于校训的八条设想一一解读、分析、辩论,大家都在劝诫我:“用一生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情足矣!”,于是,我的思维渐渐清晰起来:不必要把校训弄得太花哨,也不能太轻浮偏颇。只需问问你的内心,你最想培养什么样的孩子?
我不由自问,教育的本质是什么?我认为,教育的所有旨归都指向“人的发展”。教会学生“做人”最为重要!而做人的根本在于品质培养,人的言行仪态是内在的一种反映。人的心灵杰出,行为才可以杰出;人的内心美好,气质才会美好。就让我们从孩子们的“修养”入手吧,只要我们愿意去追求,去自我培养,就能成为一个有修养的人。专家们纷纷点头认同我的创意。“做一个有修养的人”成为我们青园小学的校训,也成为师生同心共创的教育理想和教育追求,八个朴实的字诠释的是一种朴实而高雅的教育理念。
一天晚上,我浏览自己的博客时点开了一位访问者的博客,这是我们学校四年级一个小男孩的博客,在他的博客上,我看到最新的一篇随笔,说他放学看见几个哥哥姐姐走在他前面,不小心扔了几张纸屑,他追上去,叫他们捡起来,可是哥哥姐姐们并没有理睬他,于是,他自己弯腰把纸屑捡起来投进了路边的垃圾篓里。他说,这些哥哥姐姐虽然年龄比他大,但是不讲文明,而自己不能像他们那样,因为,想起了校训,“做一个有修养的人”!深夜读到这样一段文字,我感动至极,仿佛听到花开的声音,多么美好的童心,多么善良的童真。是啊,“做一个有修养的人”这八个字简简单单,却已经深深扎根青园人的心田,成为所有青园人共同恪守的诺言,成为陪伴教师、孩子、家长一生成长、永不背弃的朋友!
赋校园一种教育激情
历经多方的研讨和思索,我确立了“关爱生命,呵护童心”的办学理念和“做一个有修养的人”的校训。“大气做人,用心做事”是每一位青园教师恪守的职业操守。倡导“执行与成长”并举的管理文化,“创业与协作”同行的团队文化,“个性与创造”共生的课程文化,“功能与审美”统合的空间文化,这四大支柱逐渐成熟并成为学校发展的行动指南。校园的空间设计从人本身出发,从教师和学生的需要出发,将“功能”和“审美”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人与空间的互动,体现空间的延展性和教育性,满足孩子们的生理、心理、行为、精神、文化、艺术的需要。我常常和老师们分享李银河的一句话“生命是多么短暂,我想让自由和美丽把它充满。”我倡导每位师生都成为校园的设计者,凡是有孩子们身影的地方都有他们自己参与的设计,所有承载着孩子们童年的回忆的地方都有他们自己灵动的遐想。
为使刚刚新建的学校一开始就有个好的发展环境,我高度重视各项规章制度的建设,先后制定、完善了《青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量化考核细则》《青园小学教学常规考核管理实施细则》《青园小学班主任考核实施方案》《青园小学班级工作常规管理考核细则》《青园小学教职工奖励实施细则》等83项规章制度和考核措施,明确岗位职责,进一步规范了学校的办学行为,从而使学校的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校园文化特色建设中,应既重视软件建设,也重视硬件建设;既体现主旋律,又倡导多样化;既加强规范引导,又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从而使学校日益形成积极向上、清新活泼、与时俱进、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新风尚,使学生在日常学习中更多地接受到先进文化的熏陶和文明风尚的感染,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谐成长,真正将“关爱生命,呵护童心”的理念落到实处。
现在回想青园小学创建之初,我们过于关注创“牌”,短短三年,我们就创建了省现代教育技术试验学校、长沙市示范性小学等十多块牌子,好多牌子后面除了汗水,还有关系,应酬……假如一切重来,我会将更多的精力放在教师队伍的培训与高效课堂的构建上,那才能实实在在提升学校竞争力。
给文化一种行走力量
我以为,做校长,最忌讳把校园文化挂在墙上只是偶尔“看看”,最害怕校园文化“两层皮”现象,如何让校园文化深入师生内心,引领其行动与实践?这需要赋予校园文化一种践行的力量,让它生根落地,落实到可操作层面。校训“做一个有修养的人”的践行方式,我们是这样运作的:学校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和身心发展的规律,针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及思维方式上出现的新特点,从培养“做有修养的人”着眼,分阶段、分层次,制定德育目标(包括学校总体目标、各学科、各年级的具体目标,长远目标,近期目标等),形成目标系列,在目标体系的框架里构建品德、学识、言行、艺术等四个维度的修养内涵:
品德修养层面,我们期待青园的孩子无论何时、何地都让人感觉有礼貌、有修养。“我是校园小导游”、德育小剧、爱心捐款等都是孩子们自发的德育实践活动,修养其实就在一声声纯真的问候里,就在一次次自然的言行里,就在一种种自觉的习惯里。
学识修养层面,我们成立了“小葵花”文学社,精致的社徽、独特的社刊《葵花朵朵》,社团活动丰富多彩;还开展了“日积月累”阅读,“书香家庭”、“阅读之星”,“跳蚤书市”,“自信小明星”等一系列阅读、评比活动。质量是一所学校的立校之本,由教导处牵头制定了《青园小学教学常规要求》,《质量监控体系》,《各学科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奖励制度》和《教研员制度》等一系列制度,对教师的教学计划、教学准备、课堂教学、作业布置和批改、帮助和辅导、教学评价、教学研究和总结等内容提出规范要求。落实对课堂教学、学生作业、教学质量测评以及课后辅导的监控。过硬的教学质量,为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奠定了坚实基础,为构建和谐校园,实现良性循环提供了充分保证。
言行修养层面,“少年军校”成为孩子们言行修养的快乐大本营。以抓日常行为规范为切入点,进行细节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我的责任”、“校荣我荣、校衰我耻”、“爱校如家”等观念;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做一个有修养的人。学校面积大,区域广,环境卫生保洁是道难题。针对这种现状,在卫生部实行走动管理抓保洁,建立卫生评比制度,实行卫生区域负责制和卫生保洁问责制,奖惩分明,卫生小干部一天至少3次下班检查教室和公区,发现问题,及时反馈,限时整改。同时对孩子良好的卫生行为、习惯养成常抓不懈。社会评价青园小学是一所不需要大扫除和小扫除的学校,这是我们最引以为傲的称赞。这一系列活动的展开,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思想意识,规范了学生的日常行为,取得良好的品德教育效果。
艺术修养层面,成立二胡、古筝、琵琶、长笛、舞蹈、合唱、美术队,让学生提高艺术修养,我们推行的是一种平民意识的音乐普及教育,让每个学生都学会一门乐器,让艺术照亮每一个孩子们的人生。
引团队迈向理想彼岸
“人活着就是为了爱和责任,作为校长就应该对学生、对教师、对学校、对教育承担起这份爱和责任。”这是我教育人生的信条。每次教师会议前,我都要召开行政会,精心确定一个小主题,围绕这个小主题,认真撰写讲稿,精心制作课件,配上音乐,每当老师们陆陆续续走进会议室,总会在欢快、轻松、富有鼓舞的音乐声中,看到大屏幕上一周精彩回顾。一张张叠放的照片唤起老师对教育教学的回忆,一个个镜头几乎能找到每个老师的身影,传递着我对每个老师的关注和欣赏。尤其是一些在日常工作中并没有突出贡献的老师,我总会从一个侧面选取他特别闪光的地方进行推介。常有老师感慨:“我们真的佩服校长,每天那么忙,她还坚持撰写《校长周记》,打理博客,每周的例会她还坚持做课件,还能找到那么多典故、照片、事例来激励我们,校长太有心了,这让我们太感动了。”其实,我只不过将富兰克林的一句格言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凡事勤则易,凡事惰则难。”
也许正是因为怀揣一颗“虔敬”的心,对在青园小学和我一起白手起家并肩创业的团队,我一直心怀深深的感恩。在青园,从来没有个人的名利之争,只有为学校集体荣誉而战,奖状在汗水中一张张叠加,口碑在赞许中一声声传播;在青园,从来没有推托工作的借口,只有夜以继日加班加点的无怨无悔;在青园,每一间办公室都是一个温馨的小家庭,三五天之内你就能迅速融入;在青园,团队的力量无声凝聚,老教师爱护年轻人,年轻人尊重老教师,老师关爱学生,学生尊敬老师,和谐温馨,其乐融融。全校师生员工在这种润物细无声的“关爱链”里感受幸福和快乐。
我们每一件事,都很普通,没有超常的能量,但是我们用对职业的挚爱书写着生命的奇迹,看着孩子们长高了,懂事了,进步了,成人了,我们欣慰地笑了。我们每一颗心都很朴素,都是血肉之躯,但是我们顽强坚忍,冷落了爱人,疏忽了家庭,看着学校和谐了,雅致了,厚重了,我们深深地陶醉着。我们每一个人都很平凡,纵是沧海一粟,亦背负着任重道远的民族责任,尊重每一个孩子,尊重每一个家庭,尊重每一份对青园教育的感受和梦想,一路前行,脚步蹒跚,却从不迟缓,也许荆棘满地,也许繁华似锦,也许朝霞满天,也许暮霭沉沉,只因心中有梦,每一个心灵都幸福地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