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民间文化的慈风孝行
34752600000028

第28章 后记

丙戌初冬,江北区申报“中国慈孝文化之乡”,起草申报材料与考察报告,多方联络以及筹备之后的授牌仪式,一系列工作让“慈”与“孝”两字烙在心灵,并时常试图用传统的慈孝理念解读身边的一些现象,其中也有关于“办慈孝节,如何做慈孝人”的傻想与思考。傻想一笑了之,而思考皆成创作的积累。

辛卯年秋,俞雷先生点名点题,希望我能写民间风俗中有关慈孝文化的书,为每年一届的中华慈孝节提供一些可借鉴的内容。遵嘱,拟了一份《中华民间文化的慈孝元素》写作提纲(初稿),那是不太成熟的写作思路,分民俗风情、民间文学、民间艺术中的慈与孝、当代思考与价值等五章。我坦言,虽做了提纲,但寻不到创作激情,因为上下五千年间的民间文化似汪洋大海,我驾驭小船怎么去捕获那慈那孝的珍珠呢?于是请俞先生的秘书龙刚先生转送写作提纲。这转送的目的有二:一是作为遵从指示创作的作品,得首先让俞先生满意;二是借俞先生的思路寻求捕获珍珠之路。因为俞先生点题虽是从民俗学的角度着眼,他的思考可能会是政治学的范畴。真的要感谢俞先生,他在第一份提纲上写下“建议把精英和典籍文化中的慈孝元素与民间文化部分作一比较,可以对慈孝文化有更全面了解”。一句话几十字,如引擎打开了我的思路,形成第二稿六章二十一节的创作提纲,并就有关内容去上海图书馆、浙江图书馆,从大量的民俗文献中寻觅点点滴滴“慈”与“孝”的珍珠。之后静思学涯,将昔日的思考一一变成提纲中的篇章。

这期间,先后三次听取俞先生对慈孝文化的思考,其中写下的“稻穗、家务、责任”源于他的儿时经历以及“感悟劳动的价值”观点。创作中有关精神富有的思考似乎也受此谈话的影响,而且作品主题又似从“道德读本”升华到“心灵家园”的高度,这一高度首先净化了我的心灵。只可惜我的理论造诣不高,写得不甚满意;而且我乃凡夫俗子,每当传统的人文精神激荡我的悲观情怀,我往往无法面对历史与现实的代沟、理想与现实的撞击,这使得创作痛苦莫名。难道说心灵净化是痛苦的过程吗?如今作品圆满告罄,我当感念这次心灵的历练。

冯骥才老师关注这本书的创作,特别指导我加强对资料运用的科学性、逻辑性,书中五彩慈孝物语的记录之年画,全靠他主编的《中国木版年画集成》中精彩而丰富的年画史料;当大冯老师看到有关年画中的慈孝文化研究并得知需要配图时,他一边让《年画》杂志向我约稿——《年画中的慈孝文化》,一边让他的学生支持我的研究,为书稿提供了杨柳青年画海外收藏版作为配图。前不久,《戏曲演唱的道理》被裴明海先生主编的《戏剧沙龙》杂志刊出。在本书付印前已产出两篇副产品,足见本书选题颇受学界关注,当然也是前辈对我的提携与关心。

本书三度审读,数易其稿,不断完善,得益于周燕屏、李浙杭、裴明海、王海娟、周静书、何微、景松健、陈三俊、张乃金、费伟华、孙旭东、张兆康、董旗、周少植等人参与审读并给予真知灼见,一并致谢。本书原打算附录有关慈城的慈孝元素三篇材料,由董纯德整理提供,后因有些选用于正文,故不录,特此感谢他的帮助。

我要感谢宁波市委宣传部、市文联,将这部书列入2012年宁波市文化精品工程项目、宁波市文联重点文艺创作项目;我要感谢江北区委宣传部专门为本书举行创作研讨会,使创作得到了王锦强先生、蒋水荣先生辨析性的指导;罗杨先生的“如有可能,加重‘慈’的内容”,言简意切,使我蓦然悟出原稿的缺憾,乃是当代人的最需;邹大鸣先生挥毫泼墨题写的书名则给作品增添了艺术色彩,令我十分感动。

本书创作得到上海图书馆、浙江图书馆、宁波市图书馆、上海市档案馆、宁波市档案馆等提供的高效服务,尤其是何玉娟、潘丽芬、汪岚、张群、吴肖群、苏立峰、曹海花、陆炳等馆员们的热心服务;还有卓挺亚、王秀兰、欧丽雅、周建强、竺容、张良鸿、成风、孙朝龙等人的帮助,他们的帮助令我倍感温暖。如果没有他们的热心帮助,本书不可能在短暂的时间里顺利出版,为此,我诚挚地向他们表示深深的感谢。

做好事总能遇到好人,这次创作又证明了这一点。因时间仓促,又因学识有限,作品之观点全是近年所思所想。我无法妙笔生花,然则文出于情,言之有物,言出史实,只是抒发己见,若有不当,务请读者指正。

王静

癸巳初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