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中国古代宰相传
34758400000038

第38章 相才战星绝世独立——李靖传

一、王佐之才遭逢李氏

李靖(541~649),字药师,京兆三原(今陕西三原东北)人,其父李诠,是隋赵郡守。李靖,体貌魁梧,通史书,有文武才略,曾对亲近的人说:“大丈夫若遇主逢时,正当立功立事,以取宝贵。”舅父韩擒虎是隋朝名将,李靖常与他谈论兵法,韩擒虎常赞不绝口地说:“可以与谈孙、吴兵法的,除了李靖还有谁呢!”李靖刚刚走入仕途之时,只任地位很低的长安县功曹,等到三十岁时,才任兵部驾部员外郎。然而他的才略却得到了吏部尚书牛弘、宰相杨素的赏识。牛弘曾赞叹说:“李靖,王佐之才也!”杨素甚至有一次指着自己的座位对李靖说:“卿终当坐此。”隋朝末年,李靖出任马邑(今山西朔县)郡丞,他察觉太原留守李渊正密谋起兵造反,于是他前往江都,准备向在那里巡幸的隋场帝告发,走到长安,道路阻塞,滞留未去。此事当时有人报告给李渊,李渊在太原起兵后,迅速攻占长安,李靖当了俘虏,记起前仇,李渊决定将李靖处死,临别,李靖呼喊说:“你李渊起兵,本为天下除暴乱。以成大业,何以私怨斩壮士?”李渊壮其言,加之秦王李世民为之说情,最终李靖得以免斩。

从此,李靖归附李渊、李世民父子,实现了他遇主逢时的愿望,高祖武德二年,李靖奉命讨伐萧铣,率军南下。萧铣是南朝梁皇室的后裔,在隋末大乱时,拥兵四十万占据长江中游地区。李靖军队受到萧铣的阻挡,无法开往茨州。高祖非常气愤,密令硖州都督许绍把李靖斩首。但许绍爱惜李靖的才干,上表请求赦免,李靖才免于一死。驻守夔州的李孝恭迎战失利,李靖率八百士卒袭冉肇则大营。继而又设伏兵于险地要塞,杀了冉肇则,俘敌五千余人。对此李渊特别高兴,对大臣们说:“使功不如使过,李靖果然立了大功”他还写了一道敕令给李靖,说:“既往不咎,以前的事,我早就忘了。”从此之后,李渊对李靖倍加重用。武德四年(621)正月,李靖经过慎重地思考,向高祖献十策以攻取萧铣,高祖极为赞赏。于是,任命李孝恭为开州总管,李靖为行军总管,兼李孝恭长史;军队的指挥工作由李靖负责。李靖急召巴,蜀酋长子弟,量才授任,安排在左右,此举表面上是提拔重用,实际上是作为人质,稳定了巴蜀局势。九月,唐军分四路自开州发兵浩浩荡荡南下。

当时,江水猛涨,诸将建议待水落以后再进军。李靖认为“兵贵神速,今吾兵始集,铣尚未知,若来江涨,倏忽抵其城下,掩其下备,擒获萧铣在此一举,机不可失也!”李孝恭听从了李靖的意见,大军乘二千余艘战舰,顺流而下。十月,进至夷陵,萧铣的部将文士弘率精兵数万屯扎于清江。李靖认为,文士弘是名将,不可速战,应待其气衰,然后奋击。李孝恭不听李靖的意见,命李靖驻守大营,亲自率师出战,结果大败。

文士弘的军队小胜后乘机抢掠,阵势混乱。李靖立即指挥将士出击,一举打败文士弘,获战舰三百余艘,这次战役战死者近万人。打败文士弘后,李靖率精兵五千围江陵,萧铣恐惧而投降。诸将建议没收萧铣将士以及战死者财产,犒赏将士。李靖不同意,他说:“王者之师,应该宣扬忠义,为萧铁战死的人,死为其主,乃是忠臣。至于归降之人,更不应惩罚,因为萧铁控制的地区,还有许多尚未归附。我们应该宽大为怀,以慰人心。”

于是,号令严肃,秋毫无犯,江陵城中,人人安定。江汉地区州县闻知,纷纷归降。平定萧铣后,高祖论功行赏,授于李靖上柱国,封永安县公,检校荆州刺史。十一月,李靖为岭南抚慰大使,并授予“承制拜封”的特权,代表朝廷任命地方官员。李靖所到之所,招抚诸州,计得九十六州,六十余万户,岭南之地尽为唐朝所有。高祖又命李靖检校桂州(桂州)总管,镇守岭南。武德六年(623)八月,原先归附唐朝的江淮农民起义军,在江南重新组织反唐,其领袖辅公拓自封皇帝,率兵向海州、寿阳进发。

李渊以李孝恭为元帅,李靖为副元帅,带领李世勋等七总管的军队,由西、南、北三个方面,包围江淮军。武德七年三月,唐军至舒州,辅公拓部将冯慧亮、陈正通屯兵于博望山、青林山,深垒高墙,坚壁不战,一时双方形成对峙之势。李孝恭召集诸将商议攻战之策,大多将领认为,冯慧亮拥强兵把守,又据水陆之险,如果强攻,一时难以取胜,建议绕道直取丹阳(今南京);丹阳一败,冯慧亮等定不战自降。李靖反对,他认为:“博望诸塞尚不能攻玻,辅公祏保据石头(指南京),包易取战!如进攻丹阳,旬月不下,慧亮威胁吾后,使吾腹背受敌,那就危险了。”他还说:“冯慧亮非不欲战,而是辅公祏授计使之持重,据险固守,拖延时间,彼之计策是使我师老兵疲。我今若攻其城以挑之,一举可破也!”

李孝恭采纳李靖的意见,以老弱士卒攻冯慧亮,冯慧亮不知是计,率军出城造之,遇到李靖率大队人马,一时之间冯慧亮被打得措手不及,遭到惨败。于是李靖率水陆大军俱进,直逼丹阳,辅公拓知前方军败,弃城而逃,在浙江武康镇被俘。江淮军彻底被镇压下去,唐朝基本上统一了全国。战争结束后,在丹阳设立了东南道行台,李靖被任为行台兵部尚书。不久,行台制度废除,设扬州大都督府,李靖当了扬州都督府长史,协助都督李孝恭治理江南,武德八年(625)八月,突厥进犯大原,才刚当了一年多扬州大都督府长史的李靖奉命北上,投入了反击东突厥的战争。李靖为行军总管,率江淮军万人驻扎太谷,诸军皆败北,李靖却打了胜仗,全师而归。

第二年四月,突厥又进犯灵川,李靖率兵抗击,在青铜峡附近展开激战,突厥被打败。不久,李靖被任命为灵州大都,担负北方的防务。武德九年(626)李世民即位,是为唐太宗。不久,唐太宗任命李靖为刑部尚书,后来,又任命为代理中书令。

二、廉颇虽老屡建战功

唐太宗是个励精图治的有作为的皇帝,对于不断扰边的东突厥他决定给予狠狠地打击。贞观三年,他任命兵部尚书李靖为行军总管,代州都督张公道为总管,征讨东突厥。李靖率骁骑三千从马邑直取恶阳岭,夜袭颌利可汗牙帐所在地定襄,颌利可汗大惊失色,往北逃遁铁山。

李靖不战而下定襄,唐太宗听到捷报,封李靖为代国公,赞扬李靖说:“汉李陵以步兵五千抵御匈奴,然终归降于匈奴,尚青史留名;今李靖以三千轻骑攻占定襄,威振北方,古今未有,足报往年渭水之盟之耻。”颉利败窜铁山,派遣使者人朝谢罪,太宗知道突厥反复无常,出尔反尔,于是决定剿灭。他一面派鸿肿卿慰抚,又一面令李靖引兵打击。李靖遂定计偷袭。颉领利见唐使者唐俭,心中自安,而李靖军先头部队乘雾而行,至离其总部七里,颉利始觉察,乘马先选。靖率大军赶到,此役斩首万余,俘男女十八万,获牲畜数十万。贞现四年(630)三月,颉利可汗被俘,强大的东突厥汗国灭亡。在天东突厥的战争中,李靖功居第一,凯旋而回。

太宗听说李靖大破颉利,喜出望外,对侍臣说:“朕闻主忧臣辱,主辱臣死。往年国家草创之际,太上皇不得已向突厥称臣,朕未尝不痛心疾首,志灭匈奴,坐不安席,食不甘味。现在李靖将一偏师,无往不捷,单于附款,往年大耻,一朝而雪!”于是大赦天下。当时唐高祖李渊还活着,闻讯忙命人大摆酒席,席间命被俘的颉利可汗起舞,入贡的林邑王上酒赋诗,真正享受到了大唐天子之父太上皇的尊荣,纵观整个古代历史,多是中原之主被马上民族俘获“青衣侑酒”的耻辱,堂堂“天之骄子”被抓入汉庭,起舞献寿,“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李靖虽建此殊勋,仍为文吏御史大夫温彦博弹劾,弹劾李靖“破颉利牙帐,御军无法,突厥珍宝,擂掠俱尽。”李靖入宫进见,唐太宗对他大加斥责,李靖也不予置辩,惟顿首叩谢,后来,唐太宗知道上了谗言的当,就对他说:“以前有人说你坏话,现在我明白自己上了当,请不要将这件事放在心里。”贞观四年八月,任命李靖为尚书右仆射,李靖担任宰相后,身居富贵,功名显赫,他为人沉稳厚道,态度恭顺,从不盛气凌人,唐太宗誉为“一代楷模”。贞观八年(634)正月,太宗命李靖等十三人分行天下,巡察各地,李靖为畿内道大使。

十一月,李靖以足疾辞去宰相职务唐太宗准许了他,但给了他特殊的礼遇,病情好转时,每两三日去政事堂参加宰相会议一不久,吐谷浑犯边,唐太宗谓侍从说:“李靖能复起为帅乎广李靖闻知后,说:“臣虽年老,尚可一征”唐太宗任命他为西海道行军大总管,率兵部尚书侯君集、刑部尚书李道宗等五总管出征吐谷浑。李靖采纳侯君集建议,分兵两路,不顾缺水缺粮,穷追不舍,终于击溃吐谷浑王伏允,其子慕容顺举国投降,唐军大获全胜,凯旋而返一在这次征讨吐谷浑的战争中,盐泽道部管高甑生延误军期,李靖以军法给予惩罚,回京后,高甑生为报私仇,诬告李靖密反此事不辨自明,唐太宗以诬告罪将高甑生流放边疆,但官场的险恶却给李靖的心里投下了阴影。从此,闭门不出,贞观二十三年(649)初,李靖病重,太宗曾亲往探视、五月,病死于家中,时年七十九岁,陪葬昭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