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你最该知道的中国之文化艺术
34760000000130

第130章 魅力灯彩

灯彩,是我国著名的工艺美术品。每逢节日或喜庆,往往悬灯结彩,以示庆祝。

相传远在公元前2世纪的秦代,宫庭内已经有了富丽堂皇的彩灯。在汉代,就有燃灯以祭祀道教太乙神的习俗,以后历代相沿不辍。自唐代以来,逐渐形成了上元节观灯赏夜景的风俗,又叫“灯节”。宋代的灯节更为壮观,一过正月初五,花灯便纷纷上市,品类丰繁,技艺精绝。明时,上元灯节张挂灯影的风俗沿袭下来。明太祖朱元璋建都南京不久,为庆贺元宵节,曾在秦淮河上燃放水灯万只。永乐年间,迁都北京后,还增设灯市。现在北京的灯市口大街就是当时最大的灯市。

建国以后,民间灯彩之花如久旱逢甘雨,妖艳多姿,蓬勃发展。我国灯彩品种极其丰富:有硕大无比的,也有极小巧而玲珑的;有人物、山水、花果、禽鱼;有龙船灯、走马灯;有京制、沪制、苏制、粤制,亦有浙制的;有纸制,绢纱丝绸制,亦有琉璃及其它质料制的。真可谓是陆离光怪,应有尽有,令人目不暇接。

海宁是观潮胜地,又是灯彩之乡,古镇硖石制作灯彩的历史悠久。据传,始于唐而盛于宋,至今已有1000余年历史。每到观潮时节,这里就挂满硖石灯彩,甚是好看。

海宁硖石灯彩融工艺、书画为一体,以精湛的针刺工艺而独树一帜,早在宋代就已列为贡品。其采用竹篾为骨架造型,糊纸绘图,完全手工针刺花纹,精心制作,巧夺天工。一座灯彩少则刺1万多孔,多则刺20万至30多万孔,可谓“万窗花眼密”,再配以现代照明技术,集传统“针、拗、结、扎、刻、画、糊、裱”技法与现代高科技于一体,光线透过针眼,构划出一幅幅形象逼真、惟妙惟肖的图画。

硖石灯彩不仅名闻江南,在国际上也享有盛名。1910年“南洋劝业博览会”及1934年巴黎“万国博览会”上,均获得奖章和奖状。1955年,周恩来总理将一对硖石花灯作为国礼赠送给斯里兰卡贵宾。1994年海宁市人民政府把硖石工艺社制作的两对宫灯作为礼品,赠给新加坡资政李光耀先生及新加坡中华总商会,受到高度称赞。

我国民间,历来有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赏灯”的风俗,所以早在宋代,灯彩在苏州已成为独立的工艺行业。当时流行的花灯有“万眼罗”、“琉璃球”等。尤其是城内吴趋坊、皋桥一带,制灯的店云集,每逢春节前夕,灯市兴旺。“赏灯”习俗目前在许多农村已逐渐消失,但是,苏灯仍然为群众所喜闻乐见,外地来苏州选购和预订彩灯的人也络绎不绝。苏州民间工艺厂除生产传统风格的各种花灯外,还大胆创新,设计了“红楼梦故事灯”、“虎丘风景电转座灯”、“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大型电动壁灯”,更使古老的苏灯艺术,别开生面,大放异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