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你最该知道的中国之文化艺术
34760000000027

第27章 老舍与《四世同堂》、《茶馆》

老舍是一位多产作家,一生共创作了1000多部(篇)作品,特别在长篇小说艺术上取得了巨大成功,与茅盾、巴金一起,并称“现代长篇小说的三大高峰”。老舍小说全景式地描写了北京的市民生活和风俗,又被看作是现代“京味小说”的源头,成为了北京文化的一个象征。

老舍(1899~1966),现代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正红旗人,北京人,父亲是一名满族的护军,阵亡在八国联军攻打北京城的时候。老舍是他在小说《老张的哲学》中使用的笔名。他的笔名还有絜青、絜予、非我、鸿来等。中国现代小说家、戏剧家、著名作家,曾任小学校长、中学教员、大学教授。

1918年老舍毕业于北京师范学校。1924年夏,赴伦敦大学东方学院任华语教员,并从事文学创作。1926年发表了第一部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这标志着老舍文学创作道路的开端。接着,又发表了《赵子曰》、《二马》,从而奠定了他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

1936年老舍辞职,从事专业写作。在青岛工作和生活的这段时间,是他一生中创作的旺盛期之一。他先后编了两个短篇集《樱海集》、《蛤藻集》,收入中短篇小说17篇。创作了《选民》(后改题为《文博士》)、《我这一辈子》、《老牛破车》和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长篇杰作《骆驼祥子》。

“文革”中,同许多老一辈爱国文艺家一样,老舍遭到了恶毒攻击和迫害。1966年,他被逼无奈,含冤自沉于北京太平湖,享年67岁。

《四世同堂》是老舍完成的规模最宏大的作品,约100万字。以北平一叫“小羊圈”胡同里多种人物,特别是以祁家祖孙四代为中心,展开错综复杂的画面与情节的描写,表现了沦陷区人民的苦难经历,以及他们在幻想破灭后,终于觉醒,坚决抗战的过程。揭露了日本侵略者的残暴和汉奸的无耻,也写出了知识分子的善良、懦弱和苦闷,以及下层市民坚强不屈的意志和决心。《四世同堂》在艺术上保持着老舍作品特有的浓郁的北京地方色彩,作品语言几乎全是纯粹的北京市民口语,加上对人物民族性的深入挖掘,使之成为老舍“北京市民生活系列小说”中的一座高峰,也是40年代国统区小说中最具民族化特征的一部。

《茶馆》是老舍戏剧的代表作,也是中国当代话剧的巅峰之作,从它诞生之日起,就成为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保留剧目和中国当代话剧的代表。该剧以反映社会历史的深广,戏剧结构的独特,北京地方色彩的深厚,语言技巧的精妙而享誉于世。他的戏剧家朋友曹禺说:正因为有了《茶馆》“这样深刻的经典作品,才使北京人艺极有才华的戏剧艺术家们纵横驰骋于世界舞台,使中国话剧艺术在国际上焕发了夺目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