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传奇林绍良
34762700000044

第44章 附一 林绍良先生大事年表

1916年7月16日,出生于福建省福州市福清县海口镇牛宅村。

1923年,入私塾求学。

1931年,结束私塾读书的日子,回到家里。不久,在村里开了一个面店。

1938年,离开家乡,远赴印尼,投靠叔父。

1942年,在叔父的店里当了四年学徒之后,林绍良另立门户,卖自磨的咖啡粉。

1945年,林绍良冒着生命危险为印尼军队运送军火、医药和其他军需物资。

上世纪50年代初期,林绍良开始涉足丁香生意。

1952年,林绍良决定由古突士镇搬到雅加达,并将经商的眼光拓宽到经济领域。

1954年起,在雅加达,林绍良先后办起了纺织厂、肥皂厂、铁钉厂、轮胎厂以及自行车零件制造厂。

1957年,林绍良在泰国金融巨头陈弼臣的帮助下,正式创办了中央亚细亚银行,并任董事长。不久,即在泗水、三宝垄、棉兰等地开设了十四家分行。

1957年,美加贸易公司正式成立,经营岛际土产及国际贸易,并逐渐推及于金融、纺织、建筑、交通、粮食等业。

1965年,林绍良与他的好友林文镜等人联合创办了华仁谊集团,华仁谊集团属下的企业达30多家,包括银行、地产、面粉、纺织、钢铁、水泥、贸易服务、航空运输等行业。

1968年,林绍良经营的美卡有限公司和默朱布阿有限公司获得了政府给的丁香进口专利权。

同年,印尼政府又作出决定,将全国生产面粉的三分之二专利权交给林绍良。林绍良为此成立了波戈沙里公司。

1969年,林绍良与林文镜及印尼人苏维加莫诺、依布拉欣等四人合股,在雅加达创办了波戈沙里面粉厂。

1972年,林绍良高薪聘请金融奇才李文正出任中央亚细亚银行执行总裁。

1973年,林绍良创办了狄斯丁水泥厂。

1974年,中央亚细亚银行与多家海外银行或金融集团共同投资组成了多国金融公司,此举使“中亚银行”成为印度尼西亚最大的私营银行。

1977年3月,经过严格考核和实地考察,经过反复论证,印尼财政部批准,将中央亚细亚银行升格为外汇银行。

1978年,中央亚细亚银行收购了印尼商业银行,经过8年努力,其总资产增加了332倍,不仅是印尼最大的私人银行,也被公认为东南亚规模最大的银行之一。

1980年以来,华仁谊集团向香港、东南亚及美国投资,在香港设立了中亚财务公司、第一太平财务公司、第一太平地产有限公司、永加公司等。

1982年又买下了美国旧金山爱尔兰银行股份有限公司80%的股权。

1982年,林绍良在雅加达建造了新式办公大楼,该工程耗资1.2亿美元。他在雅加达等地购得2100公顷土地,开始了他的房地产业之旅。很长一段时间里,林氏集团每年在房产方面的投资几乎占印尼私营建筑业的20%。

1981年,林绍良名下的中国太平洋集团就在中国内地创办了鞋厂。

1981年,林绍良名下的租赁公司——Central Sari Metropolitan Leasing成立。

1981年,林绍良以林氏集团名义,收购得法侨联金融公司,并将它改名为第一太平财务公司,专门经营合并及购买其他公司的业务。

1982年,以林氏集团名义,在成功运作第一太平财务公司之后,再收购上海业广公司,并将它改名为第一太平实业公司,紧接着,林绍良又通过收购怡富的部分资产上市,定名为第一太平国际公司。

1982年,第一太平集团又收购了美国加州恒亚银行80%的股权。

1983年3月18日,林绍良先由第一太平财务公司和第一太平实业公司宣布新股发行上市,集资了五亿港元,成功收购了纽约hage-meyer公司51%的股权。

1983年,林绍良在美国权威商业杂志《公共机构投资者》公布的世界最富有的12位银行家名单中名列第六,除银行资产超过40亿美元外,据估计,林绍良集团非金融业的资产也已超过30亿美元之巨,财团总计资产约达80亿美元。

1983年3月,林绍良斥资二千万美元收购了荷兰克马洋行的51%的股权,随后在荷兰创立了荷兰太平洋有限公司。

1983年8月20日,第一太平集团在澳洲开办了自己的分公司,分公司定名为First Pacific Securies,专门从事研究美国证券、投资管理与经纪服务,为澳洲第二家以买卖美国证券为业务对象的公司。

1983年9月,林氏集团收购铃木汽车的机车装配公司一半以上的股权,而纳为其旗下的关系企业。

上世纪80年代中期,力宝集团出手收购了香港华人银行,力宝集团中,林绍良持有35%的股权。

1984年,林绍良以力宝集团的名义再次出手收购了美国华通银行的控股权。

1985年,林绍良耗资860万美元接手了国营马都拉水泥厂。

1986年,林绍良投资完成了海底输送管道,将马都拉岛屿及爪哇岛泗水连接起来,以满足马都拉水泥厂输送产品的需要。

1987年初,第一太平集团收购了康年银行。

1987年,芝勒贡冷轧钢厂建成并投产,该厂庞大的资金中,有林绍良个人投资9600万美元。

1988年10月,林绍良与李文正联手,使中央亚细亚的分行、支行和办事处遍布印尼各岛。

上世纪80年代后期,林绍良与李文正合作创立了力宝集团公司,主要拓展海外业务。

1988年底至1989年初,第一太平集团全面收购了国银亚洲(集团)有限公司。

1989年底,第一太平银行吞并远东银行。

1990年,林绍良在被人称为狮城的美丽国度新加坡开始了他的一系列大动作——

4月,林氏辖下的KMP集团收购了利美包装制造厂;

6月,取得了金钱饲料74%的股权,以经营饲料业务;

7月,与航运公司海山合等组成联营公司,为新加坡与印尼的廖内群岛提供陆路及海上运输服务,其中,KMP占60%的股权;

9月,又与岸外服务公司组织联营企业,在廖内群岛及其他岛屿提供燃油服务。

12月,又斥资二千万新加坡元收购了狮城英诺太平洋集团31.1%的股权。

1992年,林绍良和林文镜二人在家乡福清建造了元洪码头。

1993年6月,中亚银行旗下的香港中亚财务有限公司与中国银行旗下的福建信托咨询公司合资成立的福建亚银正式开业,双方各出资1500万美元(后总增至5000万美元),总部设在福州市。

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林绍良已经建造起一个令人咋舌的企业王国:由其三兄弟(另外两人为林绍喜、林绍根)三林经济开发公司拥有印度尼西亚中央亚细亚银行和华仁谊集团。两大集团下属200家公司,分布在印尼各个城市及世界上的一些国家和地区,涉及到金融、地产、矿产、汽车制造、电于、交通、种植、木材、航运、建筑、旅游、保险等70多种行业。

1996年3月,林绍良与郑年锦等人发起成立了印度尼西亚石竹山基金会筹委会。旨在联络同乡感情,团结乡亲,为印尼的国家建设和社会福利事业做贡献。

1998年,为了清偿政府9亿美元的债务,林绍良将集团名下的三个企业——汽车工业“印多汽车”、亚洲最大的水泥厂“印多水泥”、世界上最大的方便面食品企业“印多福”相继转让。

2001年之后,林绍良的目光更是盯准了中国内地市场,把的精力与财力投向日益崛起日益繁荣的中国。

2002年5月,林绍良和林文镜共同出资在家乡福清建造了元洪工业园。

2002年9月,林绍良使出大手笔:斥资5亿美元,购买了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经营的地产旗舰企业——中远置业集团有限公司45%的股权,从而与中远集团这个中国特大型企业共同成为中远置业的并列第一大股东。

2003年7月,林绍良之子林圣宗以每股0.50元的价格,买下新加坡佳福(QAF)55.38%股权的选择权协议。

2005年10月,三林集团收购中远发展。

2006年8月,林绍良的三林集团入主上海万业企业股份有限公司(G万业,600641.SH)。

2006年林绍良的三林集团与中国机械工业集团公司有了合作意向,这是林绍良有中国内地投资的又一重大项目。9月5日,双方在北京举行了战略合作备忘录的签字仪式。三林集团总裁林逢生和国机集团总裁任洪斌代表双方在备忘录上签字。

2007年8月,林绍良的三林集团已宣布与光明集团签署战略框架协议,双方将在食糖生产基地、奶牛场与乳业、高效生态农业园区和品牌食品双向采购销售等领域合作。

2007年底,三林集团下属企业Indofood Sukses Makmur公司收购印尼London Sumatra公司64.4%的股权。

2010年9月,林绍良先生的三林集团和福州市签订了合作框架协议,就将在福州市建设以煤炭为主要原料的一体化综合化工园区达成了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