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地方的景色会在游人毫无防备的时候,一下子跳入画中,带给人意外的惊喜。位于内里河和维尔纳河交汇点的立陶宛首都维尔纽斯就是这样的地方。这是一座波罗的内陆沿海城市,藏身于郁郁葱葱的群山和沟壑、盆地之间,积酝着厚厚的历史,静静地等待着时间的消磨。
维尔纽斯建于10世纪,带着满身的风霜,历经战火的洗礼屹立在河畔。从13世纪~18世纪末,维尔纽斯一直是立陶宛大公国的政治中心,在文化和建筑发展上对东欧许多国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几百年来,她虽然陆续遭到入侵,遭到了破坏,但仍保留了文艺复兴时期哥特式和巴洛克式的建筑,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维尔纽斯”这个名称是从立陶宛语“维尔卡斯”一词演变而来,代表着“狼”的意思。在立陶宛的民间传说中,12世纪时的立陶宛大公曾狩猎于此,夜里休息时梦见有几只狼奔上山丘,其中最强壮的一只斗败了群狼之后,大声嗥叫,惊动四方,于是大公对着这匹狼放箭,可此狼却不为所动,原来这匹狼身上批着厚厚的盔甲……大公醒后,找人解梦,解梦人指出这个梦是吉兆,若在此筑城,必将固若金汤,傲视天下。此后,立陶宛大公果真在这个狩猎地的山岗上修筑了城堡,1323年立陶宛大公国定都在维尔纽斯。
事实上,在立陶宛大公国定都在维尔纽斯之前的几个世纪就已经有人定居于此,并在山上设防,建造了木质城堡。此后,维尔纽斯经历了立陶宛、俄罗斯、瑞典占领时期,每当朝代更迭都使城市遭受战火的摧残,城墙和低地城堡屡遭破坏,但维尔纽斯却在近千年后仍顽强地表现着自己最初的品格,主要建筑大半幸存了下来,虽然容颜渐老,却更增添了一种成熟的韵味。
维尔纽斯是中世纪建筑中特殊的典范,时间在她的建筑上留下了自己的痕迹。城中的建筑包容了不同时期的各种风格,几个世纪以来,在东欧大部分地区的文化和建筑发展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走在维尔纽斯,能感觉到城市紧凑的建筑布局,城市的建筑由宫殿、市政厅、新军械宫和为数众多的宗教建筑组成。哥特风格、文艺复兴风格、古典风格、现代风格,尤其是巴洛克风格的建筑,给予这古老的城市多元而和谐的韵味。
城区由老城和新城两部分构成。老城地处市中心,其地形是一个小丘,丘上屹立着红色的八角形古堡,堡上有一座三层楼高的古塔。站在古塔上举目远眺,整个城市的美景尽收眼底,在地势微微起伏的城市四周,几条河流蜿蜒流淌,宛若玉带轻舞。几百年来,山丘上的古堡就这样多情地俯瞰着这个美艳不可方物的城市。在这个核心的老城区,聚集了100多座不同时代、不同风格的古建筑,这些古建筑造型优美、古朴典雅,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圣安娜教堂,布局匀称,色调和谐,被誉为哥特式建筑艺苑中的明珠。
以山丘城堡为轴心,岁月的年轮把不同时期的建筑统筹起来,一圈圈向外扩散,用白砖建造的新城就是环绕着老城发展起来,紧紧地簇拥着市中心。随着城市的发展,市中心已移到内里斯河左岸。内里斯河两岸绿树成荫,五彩缤纷的花坛草坪点缀着街头巷尾,令人赏心悦目。
维尔纽斯的郊区同样风姿绰约,优美迷人。特别是分布在城市西郊的特拉凯湖泊群,这里湖水清澈,林木茂盛,景色宜人,是游览胜地。特拉凯过去曾是特拉凯公国的首府,至今它还保存着昔日的宫殿遗址,殿中的残存壁画还依稀可见,在风霜中增添了一抹神秘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