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赔款问题也是“巴黎和会”上争执激烈的问题。法国要求德国赔偿战胜国的全部战费和全部损失,以此作为削弱德国的重要手段。
法国提出德国赔款总额为6000亿至8000亿金马克,折合150亿至200亿美元。“巴黎和会”专门委员会建议的赔款总额为4800亿金马克,即120亿美元,英美主张赔偿数额应与德国支付能力相适应。
至于赔款分配的份额,英国主张按军事开支分配赔款的原则,提议法国得50%,英国得30%,其他国家20%。
法国强调它遭受战争损失最大,坚持应得58%,英国得25%。美方试图折中,主张法国56%,英国28%,但反对英法把偿还美国债务同赔款问题联系在一起。
最后商定和约不确定赔款总额,交由一个特别赔偿委员会研究,至迟在1921年5月1日以前向德国政府提出确切的要求。
巨额的赔款导致德国出现恶性通货膨胀。因此1921年1月6日,英国首相劳合·乔治和法国总理白里安在夏纳召开会议,讨论德国请求延付赔款事宜。德国代表团在会上说明德国所处的经济困境。
在夏纳会谈中,德国代表表示:“德国为了偿付战争赔款,就得扩大出口,如此势必会威胁到法国的工业。”
英法两国原先同意让步,但这一让步却随着白里安政府于1月12日的突然垮台而终止。法国新任总理雷蒙·普恩加莱坚持德国必须履行《凡尔赛条约》中的条款。德国代表团在夏纳会议中唯一争取到的是允许其延期付款和在热那亚召开世界经济会议。
1921年1月24日,协约国在巴黎决定了德国应付的战争赔偿。基数近560亿金马克,分42年付清。此外,德国还将被迫交纳其12.5%出口商品税。
尽管德国没有派代表出席巴黎会谈,但会议上仍然产生了争议。法国总理白里安和英国首相劳合·乔治之间产生了尖锐的分歧。劳合·乔治对法国要求更多的赔款这一点十分反感,以致拒绝离开他在格里朗旅馆的房间。
白里安不仅向德国要更多赔款,而且要求德国均分其战后重建新繁荣的利益。出口商品税就是对法国这种要求的让步。
为了防止德国抵制支付的赔款,协约国也制订了相应措施——如果德国不能支付,协约国威胁说要接管德国关税,在莱茵河两岸地区驻扎军队并重新占领鲁尔。因为协约国的金融专家计算过,德国通过缩减军事预算和取消高薪可以负担一半赔款,但德国马克正在迅速贬值,要想获得赔款“不过是竹篮打水”。
果不其然,1921年3月1日,在伦敦举行的协约国会议上,德国拒绝了为数2260亿马克的战后赔款。德国只同意扣除已缴纳的赔款之外,再付500亿马克。因为德国想通过国际贷款来筹措赔款,但协约国驳回德国的建议,并指斥该建议是不可接受的。
1921年3月7日,伦敦谈判中断,双方僵持不下,未取得任何结果。8日,协约国采取德国拒付赔款的制裁措施:比利时和法国军队占领了杜塞尔多夫、杜伊斯堡、鲁罗尔特,不久又占领了米尔汉姆和上豪森,并且解除当地警察、武装卫队的武装。
1922年8月2日,由于偿付战争赔款和国家银行采取膨胀性的贷款政策,德国的通货膨胀犹如雪崩一般急剧变化。
1922年8月初,1美元兑换860马克,到了月底1美元可以兑换1990马克。由于协约国坚持执行德国分期偿付赔款,使马克在国际股票市场上的汇率立即下跌。德国必须以外汇和黄金支付赔款。
由于法国对鲁尔区的占领及当地居民的罢工,给德国增加了极为沉重的负担。被占领区有数以百万的居民需要资助和救济,政府必须购买煤炭供应那些缺煤的地区。为满足国家日益增长的需求,货币印刷机只好昼夜不停地运转。
4月份,政府的收入仅为支出的1/7.直至4月中旬,国家银行还能在外汇交易所通过出售外汇、黄金而购进马克,来支撑疲软的马克,但是,鲁尔区的持续斗争,使人无法采取任何支撑措施。
物价像脱缰的野马狂奔乱跑。德国人的忍受能力正面临严峻的考验,饥饿在全国蔓延着。在萨克森,愤怒的人群进行暴力活动,以抗议物价飞涨。
据此,1923年6月5日,德国国家银行行长鲁道夫·哈文斯坦公开承认马克支撑无望。
1924年7月16日至8月16日,协约国伦敦国际会议批准了关于德国赔款问题的计划,并得到德国议会立即通过。这个计划是由美国银行家道威斯为主席的专家委员会拟定和提出的,所以称“道威斯计划”。
“道威斯计划”在1924年4月8日公布,计划所依据的原则是所谓“只谈业务,不管政治”。
计划规定,在协约国的监督下改组德国国家银行;但没有确定德国赔款的总数,只规定1924年至1925年的赔款数为10亿金马克,以后逐年增加,5年后增至每年20.5亿金马克;德国将得到8亿金马克的外国贷款,其中美国承担1.1亿美元,余额由欧洲国家承担。
计划规定,德国工业企业和铁路运输收入的一部分、关税的一部分作为赔款支付,法国、比利时军队立即撤出鲁尔。
“道威斯计划”的通过和实施,说明法国对德政策的失败,英、美对德政策起了主导作用。“道威斯计划”实施后,德国所得到的贷款远远超过8亿金马克。
据统计,1924年至1929年,英、美两国给德国的贷款至少有200亿至250亿金马克,而美国给德国的贷款就占了德国全部外国贷款的70%。德在此间支付的赔款为110亿金马克。
美、英的贷款和“道威斯计划”对德国经济的恢复起了不小的作用,德国借此有利条件以现代化的技术更新了本国的装备。至1927年德国生产已经恢复至战前水平,1929年,德国的工业经济水平已经超过英、法。
“道威斯计划”实施后,德国的财政经济日趋稳定,1927年,德国的输出已经超过战前水平。与此同时,德国在外交上向英、法、美提出协约国家军队提前撤出莱茵地区和减少赔款的问题。
为了研究修改“道威斯计划”中有关德国的赔款计划,1928年12月成立了特别专家委员会。这个委员会由美国银行家欧文·杨格担任主席,所以这个委员会制订的计划称“杨格计划”。
制订计划经过了激烈的争论,德国代表要求大量削减赔款款额,由于美国从德国的收益主要是投资利润而不是赔款,所以美国支持德国的要求。法、比、意反对减少赔款,英国要求从德国得到的赔款足够偿还美国的债务。
经过长期的争论调停,“杨格计划”于1929年6月7日得到特别专家委员会的赞同。8月6日至31日,由英、法等12个国家参加的海牙会议通过了“杨格计划”。
“杨格计划”是“道威斯计划”的延续,但又与“道威斯计划”不同。“杨格计划”规定,德国赔款总额减至1139亿马克,每年支付额比“道威斯计划”减少20%,前37年,即至1966年3月31日为止每年平均支付约20亿马克,后22年,即至1988年为止支付16亿至17亿马克;计划取消了协约国对德国财政经济的各种监督。
“杨格计划”的通过,表明协约国进一步放宽《凡尔赛条约》对德国的限制,也表明德国国际地位的进一步提高,美国对欧洲和德国的经济、政治影响继续加强。
1929年,国际联盟在海牙举行会议。会议上英国、法国、意大利和比利时在德国同意下,达成关于赔偿的最后决定,并且同时约定至1930年夏季——比《凡尔赛条约》规定时间早5年——撤出莱茵兰占领区。
“海牙协议”是经过英国政府和它以前的盟国间的极艰巨的讨论还价才达成的。有很多次会议似乎必然要完全失败了。但是,当最后获得成功的时候,人们普遍表示了异乎寻常的宽慰和满意。
一般辩论和整个会议的确充满了目标一致和希望一致的精神,这是历来大会没有能达到或以后注定不能恢复的。
出席大会的会员国数目比以前增多,代表团的质量也比以前提高了。包括30位总理或外交部长的53个国家的代表团,坐满了改革大厅。
这是第十届大会,在几个月之后,就到国际联盟正式诞生的10周年了。因此各国发言人在讨论本国特别感兴趣的问题的前后,都要考虑一下国际联盟总的情况,把它最初成立时的期望,和它头10年的成绩以及它未来的展望做一番比较。
来自欧洲、南美洲和远东各国的代表一个接一个地发表声明:尽管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的事,国际联盟仍然证明它的创立者的信念是正确的;它已经作了巨大的贡献,并且注定还要作出更大的贡献。
它的实际工作经验,证明它的继续存在的必要;他们以及他们代表的各国人民依赖它并且决心维护它。
第二次海牙会议经过卓有成效的讨论,于1930年1月20日闭幕。作为战败国的德国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所承担的经济后果终于获得调整。在海牙谈判的文件中规定,欧洲国家将两次海牙会议的全部成果和“杨格计划”合并处理,对德国因第一次世界大战而产生的一切财政问题做了重新的安排。
德国表示将负起新条约规定缴纳赔偿款项的义务,为执行这项会议决定,将建立一个国际银行,德国通过这个国际银行缴付债务。
为确保德国付款,该条约的签字国规定德国在货币经济受到威胁时,可以使用延期偿付权。如果在执行过程中出现不同意见,不可不顾德国的意见另作决定,而是应该通过一个有计划的规章,并在有德国参加的仲裁法庭中进行谈判。
所有的与会国家均希望随着条约的批准,能够有条理地处理大战之后赔款问题。
1930年2月5日,德国参议院批准“杨格计划”,同时,国会也开始讨论“杨格计划”的提案。此后在3天的辩论中,赞成政府派和德意志民族主义派各持己见,互相争论不休。
最后,国会将所有的提案提交主管委员会,该委员会马上着手工作,经过14天的激烈争议后,终于在月底通过了“杨格计划”的全部条文。
德国总统兴登堡在其中折中协调,为困难重重的国会立法工作铺路。
1931年,德国又以经济困难为理由,要求延期支付赔款,得到美国总统胡佛的支持,发布了“胡佛缓债令”,实际上取消了赔款。从“道威斯计划”到“杨格计划”,德国在经济上得到美、英的种种支持。
1931年6月5日至9日,德国总理布鲁宁和外交部长科蒂斯到英国访问,试图向对方解释目前极度困难的处境,但未获得具体的结果,无功而返。
美国总统胡佛建议有关国家制订一个延期偿付期,允许各债务国暂停付款一年。在欧洲停留的美国财政部长安德烈·梅隆立即与相关国家进行谈判。
与此同时,一个国际银行财团贷款一亿美元给德国国家银行,以缓和外国纷纷提走存款的危机。
1931年6月20日,针对调整赔款及战争债务的“杨格计划”面临着解体的危险,德国的经济状况显然已付不出6月份到期的赔款额,结果连带使德国的债权国无法付清对美国的战债。
“杨格计划”规定至1988年为止,德国每年向一系列国家付款,其中大部分的款额又将转付给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协约国的主要债权国美国。
条款中规定,德国每年必须缴的款额达10亿马克,以当时的世界经济状况而言,任何一国均得不到这些款额,仅仅是从国际预算银行贷款,德国每年就得支付利息1.1亿马克。
美、英所以这样做,完全是为了本国的资本和商品输入欧洲,为增强他们在欧洲的势力,为了培植德国力量,以牵制法国,反对苏联,并收“养鸡取卵”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