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亚欧硝烟
34798400000024

第24章 德国轻取捷克斯洛伐克

捷克斯洛伐克人的祖先曾建立起古老的波希米亚王国,16世纪时为哈布斯堡帝国兼并,1918年捷克斯洛伐克重新独立。

这里有发达的军事工业,有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数十万军队,有坚固的号称“捷克的马其诺防线”的抵御外敌入侵的防御工事。

1925年,捷克斯洛伐克与法国订立《联盟条约》;1935年又与苏联订立了《互助条约》。法国与德国世代为仇,苏联又是德欲置之于死地的,而作为法国的盟友、受苏联保护的民主国家,作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使德国人深恶痛绝的和约的产物,纳粹德国与希特勒自然容不下捷克斯洛伐克。

更为重要的是,捷克斯洛伐克地处中欧,在地理上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是希特勒向东侵略扩张、解决德国“生存空间”道路上的一大障碍。所以,德国吞并奥地利之后,捷克斯洛伐克自然成为下一个猎物。

纳粹德国在吞并奥地利之后,之所以立即把矛头指向捷克斯洛伐克,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当时英法两国的毫无作为。

1938年3月17日,英国首相张伯伦拒绝苏联关于举行一次“四国会议”,以讨论制止德国进一步侵略的问题,希特勒自然不再把法国放在心上了。

其实,早在1937年6月24日,冯·勃洛姆堡就根据希特勒的命令主持制订了入侵捷克斯洛伐克的“绿色方案”。同年11月5日,希特勒对这一方案又进行了详细说明,他要求德国的高级将领要“以闪电式的速度来进行”“对捷克人的突袭”,并确定了执行这一方案的可能时间是1938年。

德国征服奥地利之后不久,即1938年4月21日,希特勒召见凯特尔,商谈如何根据当前形势修改“绿色方案”,并立即展开各项准备工作。

捷克斯洛伐克苏台德区的德意志人成为纳粹德国对捷侵略的马前卒。1933年10月,苏台德德意志人成立了以康拉德·亨莱因为首的“苏台德德意志祖国阵线”,1935年改名为“苏台德德意志人党”。

希特勒秘密为该党提供武器、经费。至德奥合并时,该党已成为捷克斯洛伐克境内的“第五纵队”,随时准备执行希特勒的命令。1938年3月28日,亨莱因前往柏林接受希特勒的命令,希特勒指示他,要向捷克政府提出不能接受的要求。

4月24日,在卡尔斯巴德召开的苏台德德意志人党代表大会上,亨莱因提出了苏台德区完全“自治”的纲领,要求释放被监禁的纳粹政治犯;享受宣传民族社会主义的充分自由;赔偿1919年以来的经济损失;改变捷克斯洛伐克与法苏联盟对抗德国的外交政策。

显然,如果满足苏台德德意志入党的要求,捷克斯洛伐克将不再是一个独立的国家。贝奈斯政府同意释放政治犯,但拒绝实行苏台德区“自治”的要求。5月9日,亨莱因宣布他的党同捷克政府之间的谈判已告破裂。

5月中旬,亨莱因分子开始在国内散发告士兵书,劝诫国民放弃反抗。苏台德德意志人党还宣布,预定在5月22日举行的市政府选举是关于苏台德区并入德国问题的公民投票。

5月16日,希特勒向国防军统帅部询问,“一旦动员的话”,在捷克前线有多少个师“随时能在12小时以内挺进”?5月17日,他又急切地了解捷克境内防御工事的情况。5月20日,凯特尔向希特勒提交了一份根据“绿色方案”的新草案。同时,德国报界传出德国军队调动的消息。在此迫在眉睫之际,5月20日下午,在贝奈斯总统的主持下,捷克内阁举行紧急会议,会议决定立即实行部分动员,军队进入了边防筑垒工事。当时,欧洲各国也纷纷表态。法国重申立刻援助捷克斯洛伐克的诺言;

苏联表示,如果捷克政府提出要求,准备提供援助;英国则通过其驻德大使和外交部长再三向德国指出局势的严重性,警告说,欧洲一旦发生战事,英国能否置身事外,殊难预料。

为了缓和紧张的形势,5月23日,德国政府通知捷克驻柏林公使,德国没有侵略捷克斯洛伐克的企图,关于德军在边境集结的报道是没有根据的。5月26日,希特勒又命令亨莱因恢复同贝奈斯的谈判。

5月28日,感到受到了极大的侮辱的希特勒在总理府对国防军高级军官宣布了一项重大决定,表示要“彻底地解决苏台德问题”,“把捷克斯洛伐克从地图上抹掉”。此后,纳粹德国开始忙于制订捷克斯洛伐克的最后计划。到了这年夏末,入侵捷克的各项准备工作已经完全就绪。

9月3日,希特勒在伯格霍夫同统帅部参谋长凯特尔、陆军总司令布劳希奇一起研究入侵捷克的各项安排,决定各野战部队在9月28日进入德捷边境沿线的阵地。

在这几个月里,希特勒感到非常高兴,因为他收到了很多好消息。

6月8日,德驻苏大使舒伦堡向柏林报告说,苏联极少可能出兵援助捷克斯洛伐克。德国驻波兰大使冯·毛奇不断向柏林报告说,波兰不但不愿让苏联人假道以军队和飞机援捷,而且对捷克的领土也垂涎欲滴。

8月3日,张伯伦派下院议员伦西曼赴捷“调查”,并充当苏台德危机的“调解人”。实际上他的真正使命是为把苏台德区转交给德国人铺平道路。

希特勒也不忘记对与捷克斯洛伐克有领土争议的匈牙利做工作。8月23日,希特勒在接待匈牙利的摄政霍尔蒂和匈牙利政府成员时,别有用心地挑动他们说:“谁要想坐席,至少得帮厨。”

在内外交困之下,9月5日,贝奈斯总统在赫拉德欣宫召见了苏台德人的领袖孔特和西伯科夫斯基,要他们书面提出全部要求,不论什么要求,他都答应接受。但是,希特勒想要的不是这些,而是整个捷克斯洛伐克。希特勒所担心的正是贝奈斯的这一手。

9月7日,根据柏林的指示,亨莱因以捷克警察所谓过火行为而中断了同捷克斯洛伐克政府的一切谈判。此后,欧洲的紧张气氛日甚一日。

9月12日,在纽伦堡纳粹党大会的最后一天,希特勒的闭幕演说通篇充满了对捷克斯洛伐克国家及其总统的粗暴攻击和恶毒咒骂。

希特勒的演说成了苏台德区叛乱的信号。但是捷克人并没有惊慌失措,捷克政府立即宣布戒严,派兵平息了叛乱,并控制了局势。亨莱因逃往德国,宣布只有将苏台德地区割让给德国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

这时,法国人也开始坐立不安了。

9月13日,法国内阁整天开会,内阁认为,战争迫在眉睫,但法国是否应当根据条约履行对捷义务,内阁意见存在严重分歧。最后,达拉第要求张伯伦设法火速同希特勒谈判。当日23时,张伯伦急电希特勒,提议立即飞往德国以寻求和平解决办法。希特勒欣然应允。

1938年10月6日,在德国的支持和操纵下,斯洛伐克宣布成立自治政府,不久以后卢西尼亚也起而效之。这样,本来统一的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便陷于分裂状态。10月21日,希特勒下达了武装部队必须随时准备清算捷克斯洛伐克的残存部分的命令,以便占领波希米亚和摩拉维亚。

1939年3月初,由德国人鼓动的斯洛伐克和卢西尼亚的分裂活动已经闹到布拉格政府必须作出决定的地步。

捷克政府决定采取断然措施,并于3月6日和9日,先后下令解散了卢西尼亚和斯洛伐克的自治政府;又下令逮捕积极从事分裂主义活动的斯洛伐克总理蒂索、都卡和杜尔坎斯基,并宣布在斯洛伐克实行戒严。

捷克斯洛伐克政府维护自己国家统一的行动,给希特勒提供了干涉的借口。3月13日,希特勒在柏林召见蒂索和杜尔坎斯基,要求他们宣布斯洛伐克“独立”。3月14日,斯洛伐克宣布独立。同日,卢西尼亚也宣布成立独立的“喀尔巴-乌克兰共和国”。

至此,布拉格政府手中只有波希米亚和摩拉维亚两块捷克人的土地了。为解决捷克斯洛伐克这块剩余土地时尽量做到合理合法,3月14日深夜,希特勒召见捷克斯洛伐克新任总统哈查和外长契瓦尔科夫斯基。

当时,德军已陈兵波希米亚和摩拉维亚边境,并已占领捷克的重要工业城市摩拉夫斯卡-俄斯特拉伐。3月15日3时55分,在希特勒、戈林和里宾特洛甫的强迫下,哈查在《德捷协定》上签了字。

3月15日清晨,德国军队未遇任何抵抗便侵入波希米亚和摩拉维亚。

3月16日,希特勒宣布成立波希米亚和摩拉维亚“保护国”。

在德军侵入波希米亚和摩拉维亚的同时,匈牙利军队也开进了卢西尼亚。第二天,卢西尼亚并入匈牙利。同日,斯洛伐克“总理”蒂索将德国人为其起草的请德国人“保护”的电报发往柏林,希特勒当即慷慨应允将斯洛伐克置于德国的保护之下。随即,德军开进了斯洛伐克。

至此,捷克斯洛伐克已经不复存在了。希特勒兵不血刃达到了“绿色方案”所要达到的全部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