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公版宋元学案
34903900000351

第351章 元佑党案(附《绍兴学禁》)(2)

党及得罪宗庙外,余并录用,并免检举。。闰八月,诏戒朋党。

政和二年壬辰政和三年癸巳政和四年甲午

蔡京复相。

正月,制上书邪等人并不除监司。

十二月,苏子由卒。

政和五年乙未政和六年丙申

政和七年丁酉

重和元年戊戌宣和元年己亥宣和二年庚子

正月,应元符末上书邪中等王黼自中书侍郎加特进少宰六月,蔡京罢。

人,依无过人例。兼中书侍郎。

九月,禁群臣朋党。十二月,召龟山为秘书郎。

宣和三年辛丑宣和四年壬寅宣和五年癸卯

王黼****。王黼****。王黼****。

正月,邓洵武死。二月,陈了斋瓘卒于楚州。五月,杨龟山为崇政殿说书

十二月,上书邪上等人特与。

磨勘。七月,禁元佑学术,凡举人

传习元佑学术者,以违制论。

宣和六年甲辰宣和七年乙巳靖康元年丙午

十一月,王黼罢。四月,蔡京罢。正月,金人犯边。

十二月,蔡京依前太师领三刘器之安世卒。以龟山为右谏议大夫兼侍讲

省事。十二月,钦宗即位。。

张邦昌相。

二月,诏元佑学术政事及元

佑党籍指挥更不施行。龟山

兼祭酒。

七月,除元符上书邪等之禁。

种师道荐尹焞学行可备劝讲

,召至京师,焞不欲留,赐

号和靖处士。

蔡京死于潭州。

十月,种师道卒。

谢山《宋元佑党籍碑跋》曰:「《元佑党人碑记》,世所见者,皆西粤重勒本。是刻为故相梁公焘曾孙律所重勒,而吉州饶祖尧跋之。其中注已故者六十余人,则西粤本所无也。内臣之后,别书王珪之名,而继之曰,『为臣不忠,曾任宰臣章惇』,亦与西粤本不同。王丞相虽具臣,故不应与章同列,当以梁碑为是也。」

又《跋元佑党人碑》曰:「张章简公纲在绍兴中奉诏看详元佑党人名籍状云:『臣等看详党人碑刻,共有二本,一本计九十八人,一本计三百九人,虽皆出于蔡京私意,而九十八者,系是崇宁初年所定,多得其真,其后蔡京再将上书人及己所不喜者作附丽人添入党籍,冗杂至三百九人。看详九十八人内,除王珪一名不合在籍,自余九十七人,多是名德之臣:曾任宰相者,司马光、文彦博、吕公着、吕大防、刘挚、范纯仁、韩忠彦七人;曾任执政者,梁焘、王岩叟、王存、郑雍、傅尧俞、赵瞻、韩维、孙固、范百禄、胡宗愈、李清臣、苏辙、刘奉世、范纯礼、陆佃、安焘十六人;曾任待制以上者,苏轼、范祖禹、王钦臣、姚、顾临、赵君锡、马默、孔武仲、王汾、孔文仲、朱光庭、吴安持、钱勰、李之纯、孙觉、鲜于侁、赵彦若、赵、孙升、李周、刘安世、韩川、贾易、吕希纯、曾肇、王觌、范纯粹、杨畏、吕陶、王古、陈次升、丰稷、谢文瓘、邹浩、张舜民三十五人;庶官,秦观、汤馘、杜纯、司马康、宋保国、吴安诗、张耒、欧阳棐、吕希哲、刘唐老、晁补之、黄庭坚、黄隐、毕仲游、常安民、孔平仲、王巩、张保源、汪衍、余爽、郑侠、常立、程颐、唐义问、余卞、李格非、商倚、张庭坚、李祉、陈佑、任伯雨、陈郛、朱光裔、苏嘉、陈瓘、龚夬、吕希绩、欧阳中立、吴俦三十九人。所有三百九人,豁除九十七人,其余更有侍从官上官均、岑象求,及余官江公望、范柔中、邓考甫、孙谔等六人,名德亦显然可见。此外二百余人,姓名有不显者,及当时议论是非,年远别无文字考究,难以雷同开具。』是后推恩指挥,止此一百三家,以章简之奏也。予读《元城语录》云,元佑党人只七十八人,则所谓九十七人者,已附益十九人矣。其中以予所知,如李清臣,岂应在元佑之内﹖郑雍亦附章惇,而陆佃虽在荆公弟子中为较胜,然要不得云元佑之人也。杨畏之恶,当驾李清臣而上之,至庶官中,亦多庸人厕其间,然则章简以前碑为定者,亦非不易之论也。后碑正自多贤人,特混入者,亦不可不考耳。」

元佑党籍

曾任宰相者七人

文正司马涑水先生光(别为《涑水学案》。)

忠烈文宽夫先生彦博(别见《泰山学案》。)

正献吕晦叔先生公着(别为《范吕诸儒学案》。)

正愍吕微仲先生大防(别见《范吕诸儒学案》。)

忠肃刘莘老先生挚(别见《泰山学案》。)

忠宣范尧夫先生纯仁

仆射韩先生忠彦(并见《高平学案》。)

曾任执政者十六人(内除郑雍、李清臣二人。)

左丞梁况之先生焘(别见《泰山学案》。)

端明王彦霖先生岩叟(别见《范吕诸儒学案》。)

尚书王先生存

王存,字正仲,丹阳人。幼善读书,年十二,辞亲从师于江西,五年始归。时学者方尚雕篆,独为古文数十篇,乡老先生见之,自以为不及。庆历六年,登进士第,调嘉兴主簿,累除密州推官。修洁自重,为欧阳文忠公、吕正献公、赵康靖公所知。治平中,入为国子监直讲,历知太常礼院。先生故与王荆公厚,荆公执政,数引与论事,不合,即谢不往。在三馆历年,不少贬以干进。尝召见便殿,累上书陈时政,因及大臣,无所附丽,皆时人难言者。元丰元年,神宗察其忠实无党,以为国史编修官,修起居注。明年,以右正言、知制诰、同修国史兼判太常寺。五年,迁龙图阁直学士、知开封府。进枢密直学士,改兵部尚书,转户部。神宗崩,哲宗立,永裕陵财费,不踰时告备,宰相乘间复徙之兵部。元佑初,还户部,固辞不受。二年,拜中大夫、尚书右丞。三年,迁左丞。以端明殿学士知蔡州。岁余,加资政殿学士、知扬州。召为吏部尚书。时在廷朋党之论寖炽,先生为哲宗言:「人臣朋党,诚不可长,然或不察,则滥及善人。」由是复与任事者戾,除知大名府,改知杭州。绍圣初,请老,提举崇禧观,迁右正议大夫致仕。既而降通议大夫。先生尝悼近世学者,贵为公卿,而祭祀其先,但循庶人之制。及归老筑居,首营家庙。建中靖国元年,卒,年七十九。赠左银青光禄大夫。先生性宽厚,平居恂恂,不为诡激之行,至其所守,确不可夺云。(参史传。)

献简傅先生尧俞

懿简赵先生瞻(并见《涑水学案》。)

少师韩持国先生维(别见《范吕诸儒学案》。)

温靖孙先生固(别见《涑水学案》。)

资政范先生百禄(别见《范吕诸儒学案》。)

尚昼胡先生宗愈(别见《庐陵学案》。)

文定苏颍滨先生辙(别见《苏氏蜀学略》。)

端明刘先生奉世(别见《庐陵学案》。)

恭献范先生纯礼(别见《高平学案》。)

右丞陆陶山先生佃(别见《荆公新学略》。)

枢密安先生焘(别见《安定学案》。)

曾任待制以上者三十五人(内除杨畏一人。)

文忠苏东坡先生轼(别见《苏氏蜀学略》。)

正献范华阳先生祖禹(别为《华阳学案》。)

待制王先生钦臣

王钦臣,字仲至,宋城人。文公洙之子。清亮有志操,以文贽欧阳兖公,兖公器重之。用荫入官,文潞公荐试学士院,赐进士及第。历陜西转运副使。元佑初,为工部员外郎。奉使高丽,还,进太仆少卿,迁秘书少监。开封尹钱勰入对,哲宗言:「比阅书诏,殊不满人意,谁可为学士者﹖」勰以先生对。哲宗曰:「章惇不喜。」乃以勰为学士,先生领开封。改集贤殿修撰、知和州。徙饶州,斥提举太平观。徽宗立,复待制、知成德军。卒,年六十七。先生平生为文至多,所交尽名士,性嗜古,藏书数万卷,手自雠正,世称善本。(参史传。)

祭酒姚先生

姚,字辉中,山阴人。举进士,历永康令。元佑初,召为左正言,奏御史中丞赵君锡雷同俛仰,无所建明。迁起居郎,改国子祭酒。绍圣初,言者论其阿附吕大防、范纯仁,谪知信州,再贬水部员外郎,分司南京。(参《嘉泰会稽志》。)

(云濠谨案:先生名一作缅。绍圣四年,衢州居住。)

学士顾先生临(别见《安定学案》。)

徽猷赵无愧先生君锡(别见《高平学案》。)

转运马先生默(别见《泰山学案》。)

待制孔先生武仲(别见《濂溪学案》。)

侍郎王先生汾

王汾,字囗囗,巨野人。翰林学士禹偁曾孙。举进士甲科,仕至工部侍郎。入元佑党籍。(参史传。)

舍人孔先生文仲(别见《濂溪学案》。)

学士朱先生光庭(别见《刘李诸儒学案》。)

待制吴先生安持

吴安持,字囗囗,浦城人。同平章事充次子。元佑时,为都水使者,迁工部侍郎。仕终天章阁待制。(参史传。)

龙图钱先生勰

钱勰,字穆父,吴越王之后知谏院彦远之子也。生五岁,日诵千言。十三岁,制举之业成。熙宁三年试应,既中秘阁选,廷对入等矣,会王荆公恶孔文仲策,迁怒罢其科,遂不得第。以荫知尉氏县,授流内铨主簿。判铨陈古灵襄尝登进班簿,神宗称之。古灵曰:「此非臣所能,主簿钱勰为之耳。」明日召对,将任以清要官。荆公使弟和甫来见,许用御史。先生谢曰:「家贫母老,不能为万里行。」荆公知不附己,命权盐铁判官,历提点京西、河北、京东刑狱。元丰定官制,先生方居丧。帝于左司郎中格自书其姓名,须终制日授之。奉使吊高丽。还,拜中书舍人。元佑初,迁给事中,以龙图阁待制知开封府。老吏畏其敏,宗室、贵戚为之敛手,虽丞相府谒吏干请,亦械治之。积为众所憾,出知越州,徙瀛州。召拜工部、户部侍郎,进尚书,加龙图阁直学士,复知开封,临事益精。哲宗政,翰林缺学士,章惇三荐林希,帝以命先生,仍兼侍读。以尝行惇谪辞,惧而求去。帝曰:「岂非『鞅鞅非少主之臣,硁硁无大臣之节』者乎﹖朕固知之,毋庸避也。」尝侍经幄,帝留与之语曰:「台臣论徐邸事,其辞及郑雍,小人离间骨肉如此。若雍有请,当付卿以美诏慰安之。」既而雍章至,先生答诏。帝见之,谓能道所欲言者。惇因是极意排诋,讽全台攻之,言不已。罢知池州,卒于官,年六十四。讣未至,帝犹即其从弟景臻问安否。元符末,追复龙图学士。(同上。)

尚书李先生之纯(别见《苏氏蜀学略》。)

龙图孙莘老先生觉(别见《安定学案》。)

修撰鲜于先生侁

鲜于侁,字子骏,阆州人。唐剑南节席使叔明裔孙也。性庄重,力学。举进士,为江陵右司理参军。庆历中,天下旱,诏求言,先生推灾变所由兴,又条当世之失有四,其语剀切。调黟令,通判绵州,签书永兴军判官,除利州路转运判官。初,王介甫居金陵,有重名,士大夫期以为相。先生恶其沽激要君,语人曰:「是人若用,必坏乱。」至是,乃上书论时政,曰:「可为忧患者一,可为太息者二,其它逆治体而召民怨者,不可概举。」其意专指介甫。介甫怒,毁短之。神宗曰:「侁有文学,可用。」介甫曰:「陛下何以知之﹖」神宗曰:「有章奏在。」介甫乃不敢言。凡居郡九年,治所去阆中近,姻戚旁午,待之无所私,各得其欢心。苏文忠称其上不害法,中不废亲,下不伤民,以为「三难」。徙京东西路。后两路合为一,以先生为转运使。时王、吕当路,正人多不容。先生曰:「吾有荐举之权,而所列非贤,耻也。」故凡所荐皆守道背时之士。元丰二年召对,命知扬州。文忠自湖州赴狱,亲朋皆绝交。过扬,先生往见。为举吏所累,罢主管西京御史台。哲宗立,念东国困于役,吴居厚掊敛虐害,窜之,复以先生使京东。士民闻其重临,如见慈父母。召为太常少卿。拜左谏议大夫。见哲宗幼冲,首言君子小人消长之理甚备。在职三月,以疾求去。除集贤殿修撰、知陈州。诏满岁进待制。居无何,卒,年六十九。先生刻意经术,着《诗传》、《易断》,为范景仁、孙之翰推许。孙泰山与论《春秋》,谓今学者不能如之。作诗平澹渊粹,尤长于《楚辞》,苏文忠读《九诵》,谓近于屈原、宋玉,自以为不可及也。(参史传。)

学士赵先生彦若

赵彦若,宗室子。官翰林学士。绍圣初,章惇当国,恶元佑党人,以先生预修《神宗实录》,谪澄州。(参《明一统志》。)

(梓材谨案:先生临淄人,《宋史》附其父《师民传》,仅云「试中书舍人」。

端明赵先生

赵,字公才,邛州人。第进士,为汾州司法参军。元佑初,累迁至枢密直学士。五年,拜端明殿学士,迁太中大夫。卒,赠右光禄大夫。绍圣四年,以其与元佑弃地议,系其名于党籍。(参史传。)

待制孙先生升

孙升,字君孚,高邮人。第进士,签书泰州判官。哲宗立,为监察御史。朝廷更法度,逐奸邪,多所建明。尝上疏曰:「自二圣临御,登用正人,天下所谓忠信端良之士,豪杰俊伟之材,俱收并用,近世得贤之盛,未有如今日者。君子日进,而小人日退,正道日长,而邪慝日消,在廷济济有成周之风,此首开言路之效也。愿于耳目之臣,论议之际,置党附之疑,杜小人之隙;疑问一间,则言者不安其职矣。言者不安其职,则循默之风炽,而壅蔽之患生,非朝廷之福也。」迁殿中侍御史。出知济州。踰年,提点京西刑狱,召为金部员外郎,寻拜殿中侍御史,进侍御史。由起居郎擢中书舍人,直学士院,以天章阁待制知应天府。董敦逸、黄廷基摭其过,改集贤院学士。绍圣初,翟思、张商英又劾之,削职,知房州、归州;贬水部员外郎,分司;又贬果州团练副使,汀州安置。卒,年六十二。其在元佑初,尝言:「王安石擅名世之学,为一代文宗。及进居大位,出其私智,以盖天下之聪明,遂为大害。今苏轼文章学问,中外所服,然德业器识,有所不足。为翰林学士,极其任矣;若使辅佐经纶,愿以安石为戒。」世讥其失言。(同上。)

修撰李先生周(别见《涑水学案》。)

忠定刘元城先生安世(别为《元城学案》。)

待制韩先生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