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智慧百科(动物卷)
35120100000001

第1章 原生动物门

眼虫

眼虫是眼虫属生物的统称,在植物学中称为裸藻,是一类介于动物和植物之间的单细胞真核生物。淡水中习见的眼虫有绿眼虫,它虫体呈纺锤形,前端钝圆,后端宽,末端尖呈尾状。鞭毛与体等长,色素体1个,星状。长眼虫,体圆柱形,狭长,鞭毛约为体长的1/3~1/2。梭眼虫,虫体也是呈纺锤形,鞭毛短,色素体多个。螺纹眼虫,虫体易变形,体表螺旋形带纹明显,鞭毛短。扁眼虫,体呈宽卵圆形,背腹扁,后端尖刺状,鞭毛与体等长。

利什曼虫

利什曼虫,它是原生动物门肉鞭动物亚门动鞭毛纲动体目锥虫科利什曼虫的通称。以二分裂方式繁殖,等到白蛉下次吸血时,再把虫体接种到新的宿主身上,这时虫体前端有一根游离的鞭毛。种类多,所有寄生人体的利什曼虫都是动物源性的,寄生于人和其他哺乳动物如犬、鼠等和某些爬行类如蜥蜴等体内。生活史有两个时期:一是寄生在脊椎动物的脾、肝、粘膜等细胞上,并在其中进行繁殖,虫体呈椭圆或圆形。另一时期寄生在白蛉的消化道中。

草履虫

草履虫是原生动物纤毛纲全毛目的一属,常用作生理学、遗传学、细胞学的研究材料和教学实验材料。已知的有10种以上,但常用的是大草履虫、双小核草履虫、袋状草履虫三种。草履虫具有营养核(大核)和生殖核(小核),进行有性生殖时,小核分裂成新的大核和小核,旧的大核退化消失。草履虫全身由一个细胞组成,身体表面包着一层膜,膜上密密地长着许多纤毛,靠纤毛的划动在水里运动。草履虫身体的一侧有一条凹入的小沟,叫做口沟,相当于草履虫的嘴巴,口沟内密长的纤毛摆动时,能把水里的细菌和有机碎屑作为食物摆进口沟,再进入草履虫体内供其慢慢消化吸收。草履虫靠身体的表膜吸收水里的氧气,并排出二氧化碳。

变形虫

变形虫又音译为阿米巴,由于细胞膜纤薄加上原生质的流动,从而使其身体表面生出无定形的指状、叶状或针状的突起,称为伪足,身体便借此而移动。伪足间可自由包围融合,借此包裹事物进行消化。身体的形状轮廓也会随伪足的伸缩而有变化。自然界常见的为大变形虫,大变形虫可吞噬草履虫。在长有水草的池塘中取水,并连同水草和腐烂的茎叶一起采集,然后将池水和水草在没有阳光的地方放置3~5天,液面上便会有黄色的泡沫浮现,此时便可从泡沫处发现变形虫。

有孔虫

有孔虫变形虫之所以能改变形状,是因为细胞膜没有细胞骨架和膜骨架。变形虫有伸出伪足的能力所以造成细胞质流动使得形态不固定。

有孔虫属于单细胞动物,有其上有很多小孔的石灰质壳,由此溢出许多丝状的假足。它生活在海洋中,遗壳堆积海底,形成岩石。有孔虫化石可用来测定岩石的地质年龄,有孔虫属原生动物门,有孔虫亚纲,从寒武纪到现在一直都存在着。壳一般是碳酸钙质的,也有硅质的和几丁质的。虫体隐藏在细小的壳内,小壳分为许多小的内格,由一些微孔或孔状接缝所穿通。某些有孔虫则是通过把细粒矿物质或其它外来的颗粒胶结起来,来建造自己的壳,这种壳为胶结的或含沙质的。由于有孔虫特别小,在钻探过程中不会被破坏,所以对寻找石油特别有价值。

放射虫

放射虫因为具有放射状排列的线状伪足而得名,它是海洋中漂浮的单细胞原生动物。原生动物是最低等的一类动物,个体只是由一个细胞组成,在分类上科学家把它们归为一个门,即原生动物门。但是原生动物的这个唯一的细胞却是一个完整的有机体,具有作为一个动物个体所应有的主要生理机能。细胞的各部分产生了分化,各自掌管着一定的功能,形成了“类器官”。原生动物的运动器官往往是其上长的鞭毛、纤毛或是伪足,有些原生动物的细胞质中具有骨架或是形成了坚固的外壳。

太阳虫

太阳虫是原生动物门,辐足纲,太阳亚纲,太阳虫目的通称。虫体呈球形,因为有许多放射状的丝状伪足从身体伸出,形似光芒四射的太阳而得名。它们多分布于淡水中,少数种类在海洋中生活,属于典型的肉食性浮游动物。有的种类内质常含有共生绿藻,能进行光合作用,无性生殖为简单的二分裂法。有性生殖是幼体配合,典型种为放射太阳虫,该目所包含的动物是大型浮游动物与游泳动物的食物。

孢子虫

孢子虫要么寄生在动物体内,要么寄生在植物体,绝没有在自然界独立生活的。它们寄生范围很广,包括蚕、峰、鱼类、牲畜乃至人类,无不为害,因此和人类关系十分密切。孢子虫中的疟原虫若由蚊子传布,就失去孢子形成的一环。它们裹在孢子之内,才能混到自然界,由孢子传至其他生物,这是孢子虫生活史中的一环。读过三国演义的人,无不称赞诸葛亮的聪明多智,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但在七擒孟获,大显雄风之际,大批士兵倒毙于沪水之滨,委罪于瘴气。殊不知瘴气,就是在自身红血球中的伏兵,竟可打败精兵。瘴气流行于我国云、贵等地,是恶性疟原虫蔓延所致。其他善性疟原虫,即三天两头的疟疾,死亡率比较低,也就不算瘴气但是损害身心,使人丧失劳动力,害处也是相当大的。

肉孢子虫属

原生动物门孢子纲真球虫目肉孢子科的一属,因寄生在肌肉组织中而得名。家畜体内被寄生处出现由灰白至乳白色的孢囊,小的肉眼不易看见,大的长达几厘米,呈纺锤形、卵圆形或圆柱形。肉孢子虫的生活史要通过中间寄主和终寄主才能完成。中间寄主一般为草食动物,如牛、羊、猪、马等;终寄主一般是肉食动物,如犬、猫等。肉孢子虫的致病临床症状包括厌食、发热、贫血、坏血和体重减轻等。

艾美虫属动物

原生动物门孢子纲真球虫目艾美虫科的一属,寄生于家畜、家禽以及其他动物体内。寄生于家兔体内的有9种,其中寄生于肝脏的只有肝艾美虫,其余8种都寄生于肠道。艾美虫的发育可分为无性生殖、有性生殖和孢子生殖3个阶段。艾美虫在发育过程中均可产生卵囊,其有椭圆形、圆形或卵圆形三种形状,外面包着两层卵囊壁,一端具有卵孔。艾美虫病是家兔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能使幼兔大量死亡或减弱兔体对各种传染病的抵抗力,是养兔业的重要危害之一。

疟原虫

疟原虫寄生于人及其它多种哺乳动物体内,少数寄生于鸟类和爬行类动物,目前已知有130余种。疟原虫有严格的宿主选择性,仅极少数的种类可寄生在亲缘相近的宿主。疟原虫是人体疟疾的病原体。远在公元前10~11世纪的商殷时代,甲骨刻辞中就有了象形“疟”的文字,表明3千多年前,我国已认识疟疾的症状。隋代《诸病源候论》及以后国内外某些医学家均认为疟疾是由于遇到一种恶浊的气体,称之为“瘴气”所引起的。直到1880年法国人Laveran才在疟疾病人血液中发现疟原虫,才发现其是病原体。疟疾是一种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寄生虫病。

前毛虫

前毛虫,全世界约二分之一的人口受威胁。我国建国前疟疾猖獗,建国初期称为五大寄生虫病之一。目前大部分地区的疫情被控制或明显下降,但消灭疟疾的任务仍很艰巨。

原生动物门,动基片纲,内毛目,头毛科,前毛虫属的通称。它们大多数种类寄生于一般的哺乳动物体内(以偶蹄类和奇蹄类为主),有些种类寄生于类人猿中,在牛、羊胃内的前毛虫进行厌氧生活,消化植物碎片,并从胃内食物中吸收糖分。代表种为无尾前毛虫,它们体呈茄状,微向腹弯,体长90~180微米。身体只剩下口围区和背区有纤毛器。遇到外界刺激时,两种纤毛器都收缩到体内,只剩其基部的唇边盖在体外,身体表膜有许多细微的纵条。它们只能在碱性和微酸性的瘤胃中生存,在酸性的重瓣胃中很快死去,前毛虫与宿主之间是共生关系。

四膜虫

四膜虫已知有10余种,原生动物门寡膜纲膜口目四膜科四膜虫属的通称。体长40~60微米,成倒卵形或梨形。口位于腹面前方正中,体表被以纵纤毛带,口后纤毛带一般为2条,胞肛和2个伸缩泡孔均位于细胞后端。无性生殖为横分裂,有性生殖为接合生殖。合子核分裂分化产生新的大小核,两细胞分开、分裂。世界性分布,主要产自淡水,也有的生活于咸水或温泉中。四膜虫能在无菌的液体培养基中生长繁殖,长期以来用它为材料做了大量营养生长和药物学方面的研究,是真核细胞基因工程研究的理想材料。

钟虫

钟虫是原生动物门,纤毛虫纲,缘毛目,寡膜纲缘毛目钟虫科的通称。体呈吊钟形,钟口盘状口区周围有一肿胀的镶边,仅其内缘着生三圈反时针旋转的纤毛。大核呈马蹄形,小核粒状,身体反口面的顶端有一长柄,用以附着他物,内有肌束,当虫体收缩时也可螺旋状卷曲。口盘与镶边均能向内收缩,口自镶边内缘斜入体内,有一振动的波动膜。它们产于淡水中,单体但常簇生。中国已发现111种,钟状身体的底部收缩为帚胚,由此长出能伸缩的、内含肌丝的柄,以固着在各种基质上。成体营固着生活,体纤毛退化。前端口围部分的纤毛十分发达,由3片左旋小膜口围带组成。以细菌、碎屑或藻类为食,它属于无性生殖。群体生活的种类,柄分叉呈树枝状、每根枝的末端挂了钟形的虫体。无论是单个的或是群体的种类,在废水生物处理厂的曝气池和滤池中生长十分丰富,能促进活性污泥的凝絮作用,并能大量捕食游离细菌而使出水澄清。因此,它们是监测废处理水效果和预报出水质量的指示生物。

喇叭虫

喇叭虫属于原生动物门,纤毛虫纲。体形似喇叭,表面被纤毛,后端尖细,呈柄状;前端似喇叭口,周缘有许多纤毛愈合成的膜状毛,口即位于近旁。体内有念珠状的大核、若干小核与伸缩泡。一般体极微小,须用显微镜观察,较大的种,则肉眼可见。生活于池沼中,常以柄附着他物上,也能自由游泳。

吸管虫

吸管虫多数管固着生活,少数寄生和自由生活。属原生动物门,纤毛纲,吸管虫亚纲,全世界约有200多种。常见种类有固着足吸管虫,吸管虫喜食草履虫,在草履虫的培养液中若混入吸管虫,轻者会影响草履虫的培养,重则导致全军覆没。固着足吸管虫的成体为圆球形,虫体约200微米,身体的一端有一长柄,个体即借此柄附着在其他物体上。体表长有许多辐射状排列的触手,触手为中空的管状,末端膨大成球状吸盘,故名吸管虫。触手可自由伸缩。身体内部有一个卵圆形的大核和数个小核,伸缩泡2~8个,食物泡若干个。幼体卵圆形,表面有纤毛,营自由生活,体内一个大核及数个小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