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左手做人右手做事
35148900000014

第14章 学会应酬,像鱼儿一样自由地穿梭(3)

“钱财账背后的‘人情’,向来是比钱财更重要的。”胡雪岩认识到这一点,也受益于这一点。当年王有龄落魄时,胡氏冒着危险给他送去500两银子,后来王发迹之后,不仅还掉了500两银子,还还了胡雪岩一份人情,这份人情成了胡雪岩创业的资本。但是,在另一种情况下,即“钱财账”与“人情账”互为消去的时候,胡雪岩向来是将后者作为第一考虑的,他宁可舍去钱财,做个人情。为了能做成“洋庄”,胡雪岩在收买人心、拉拢同业、控制市场、垄断价格上可谓绞尽脑汁、精心筹划。他费尽心机周旋于官府势力、漕帮首领和外商买办之间,而且还必须同时与洋人和自己同一战壕中心术不正者斗智斗勇,实在是冒了极大的风险,终于做成了他的第一桩销洋庄的生丝生意,赚了十八万两银子。然而,因为合伙人太多,开支也太大,与合伙人分了红利,付出各处利息,做了必要的打点之外,不仅分文不剩,原先的债务没能清偿,而且还拉下一万多银子的亏空,等于是白忙活一场。尽管如此,胡雪岩依然决定即使一两银子不赚,也该分的分,该付的付,决不能亏了朋友。

这笔人情使胡雪岩获得的效益实在是太大了,它不仅使合作伙伴及朋友们看到了在这桩生意的运作中胡雪岩显示出来的足以服众的才能,更让朋友们看到他重朋友情份,可以同患难、共安乐的义气。仅仅从他这分、付之间显示出来的重朋友情分的义气,使他得到了如漕帮首领尤五、洋商买办古应春、湖州“户书”郁四等可以真正以死相托的朋友和帮手,其“收益”就实在不可以金钱的价值来衡量。可以说,胡雪岩的所有的大宗生意,都是在他们的帮助下做成的。因此,可以说,在这一笔生意上,胡雪岩的“钱财账”是亏了,而“人情账”却大大地赚了一笔。前者的数目是有限的,后者却能给他带来不尽的机会与钱财。

胡雪岩的高明之处,在于他深刻地抓住了“钱财账”与“人情账”之间的辩证关系,不重此轻彼,而是完全根据不同的事件、不同的条件去区别对待,处理好二者的相互关系,有取有舍,能宽能严,能做到这一点,也是这个盛极一时的“红顶商人”不同凡响之处。

做人处世要把握分寸和火候。就像烙饼,时候早了熟不了,时候晚了就焦了,只有恰到好处才可以做出又香又酥的饼。合伙也一样,即使你需要合伙,也不是任何时候都可以合伙的,一定要选择一个恰当的时机,否则很有可能一败涂地。

你不可不知的做人道理:

在交际应酬中,既要感情又要功利是一种灵活的尺度,需要我们细心揣摩和准确把握。说到底,处理好钱财账和人情账的关系,是交际应酬中的关键。千万不要走极端,顾此失彼。现实生活中,缺少了哪一个,都会让我们感到多少有些遗憾。在人际交往中,仅仅在自己的赚赔进出账上打“小九九”,也许能凭着精细的算计获得一些利益,但却很难有大的成就;相反,有时在钱财上洒脱些、大气些,常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而且往往是更大、更长远的效益,给你带来更大的成功。

9.历练自己的交际之道

现实生活中,一个人可以一夜之间成为暴发户,比如中了彩票,比如做生意一下发了,但是人的素质修养不能一夜之间暴发。人际关系这种素质就有待于长久的历练,在交际应酬中要有修身养性的功夫。

兴汉之杰之一的张良精通修身养性之道,是很典型的经过历练的一个例子。张良是刘邦手下的一位很重要的人物,在人际关系方面他给我们很多启示。

他本来是韩国人,他的祖父辈、父亲辈五代人做过韩王的丞相,出身很高贵。秦国灭了韩国后,他变卖家产寻求刺客报仇。他曾经和一个大力士用120斤的铁锤在博浪沙暗杀秦始皇,没有成功,结果改名换姓,逃到了下邳隐藏了起来。

一次张良在下邳的桥上遇到了一位老人。老人故意把鞋子甩到桥下,命令他:“小子,下去把鞋子捡上来!”张良血气方刚,当然忍受不了,想揍他,再想是个老人就算了,拣了鞋子。老人又命令他:“把鞋子替我穿上!”张良也就办了。老人笑着离去。张良是个聪明人,也见多识广,觉得有些奇怪,那老人肯定不是一个一般的人,就瞧着老人的背影琢磨着怎么回事。老人走了约一里路又返回来,说:“你这小子可以教导。五天后拂晓,到这里来见我。”

五天后张良在拂晓时赶到,但老人已经在那儿了,老人发怒训斥他迟到了,并约他五天后早一点来。五天后鸡刚叫,张良就去了,但又迟到了,又被老人发怒训斥了一顿,并再约他五天后一定要早一点来。五天后,张良不到半夜就去了,过了一会老人来了,很满意,赠送给他一部兵书《太公兵法》,要他熟读,然后可以出人头地。

这个故事很有内涵,我们不去考证这本书、这个老人黄石公是怎样的,如果从人际关系上来分析,这一奇怪的老人是训练培养张良在人际关系中忍让的大本领、大素质。

苏东坡对这个故事很有感触,写了一篇评论,评论得很有意思。文中说:张良有盖世大才,不去干一番像伊尹、姜太公那样的大人物的事业,却去干那种像荆轲等刺客、杀手的小计谋,这使得那位老人很爱惜、又惋惜他的才能。因此老人用傲慢无礼的态度来考验他,目的是使得张良能经受得住屈辱。如果张良能忍受,那么以后就可以出人头地。老人认为张良才能有余,而担忧他的度量不够,因此要挫挫他少年气盛刚锐的脾气,使得他能够忍受屈辱,而成就大计谋。

苏东坡又说,张良这个人真不简单,面对秦始皇他一点也不怕,他能勇敢地去刺杀他;面对着项羽,他可以平静得不发火不发怒。苏东坡评论项羽失败、刘邦胜利的原因,是项羽不能忍,刘邦能够忍。项羽不能忍,自以为百战百胜,而老是轻用自己的锋芒。刘邦能够忍,就保养自己的锋芒而等待项羽的失败,而这些是张良教给刘邦的。比如韩信攻下齐国,想要刘邦立他为“假齐王”,即为代理齐王。当时刘邦正被项羽围困在荥阳,得到信后大怒,破口大骂。张良就踩刘邦的脚,要他冷静,并且对刘邦耳语,说如果现在不立韩信为王,会生变故。刘邦马上醒悟,说:“大丈夫定诸侯,即为真王耳,何以假为?”你打下了齐国,就应当做真王,为什么还要封个假齐王呢?并立即派张良封韩信为齐王。苏东坡认为,刘邦的人际关系中的修养还不到家,还是“有刚强不能忍之气”,不是张良及时提醒的话,谁能成全刘邦的事呢?

你不可不知的做人道理:人与人的交际之道,需要修养、修行、修炼,一句话要历练。老子说:“修之子身,其德乃真。”一是要用道来修身,二是用道来修身的人,那么他的德就会真,会纯真、会真诚、会真的出现层次的提升、境界的提高。人际交往之道也就是这样!

10.在人缘上多下功夫

“良言一句三冬暖”,善于应酬的人懂得用自己的情绪、语言,得体的行为和善意的态度去感染、吸引和帮助他人,使周围的关系更和睦、更融洽。

美国奥克拉荷马州恩尼德市的江士顿,是一家工程公司的安全协调员,他的职责之一是监督在工地上工作的员工戴上安全帽。他说一开始他一旦碰到没有戴安全帽的人,就官腔官调地告诉他们,要他们必须遵守公司的规定。员工虽然接受了他的指正,却满肚子的不高兴,而且往往在他离开以后,又把安全帽摘了下来。后来他决定采取另外一种方式,下一次当他发现有人不戴安全帽的时候,他就问他是不是安全帽戴起来不舒服,或者有什么不适合的地方,然后他以令人愉快的声调提醒他们,戴安全帽的目的是保护他们不受到伤害,建议他们工作的时候一定要戴安全帽。结果是遵守规定戴安全帽的人越来越多,而且没有造成愤恨或情绪上的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