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公版五灯全书
35244300000118

第118章

襄州延慶山子榮禪師

僧問。如何是隨色摩尼珠。師曰。三個童兒弄花毬。曰恁麼則終朝盡日也。師曰。頭自齒落 上堂。僧問。靈光隱隱。月照寒聰。善法堂前。請師舉唱。師曰。聽曰。此猶是這邊事。那邊事作麼生。師曰。脚下毛生 問如何是佛。師曰。橫身彰十號。入槨示雙趺。曰將何供養。師曰。合掌當胸 問如何是祖師西來意。師曰。穿耳胡僧不著鞋。

洪州百丈智映寶月禪師

僧問。師唱誰家曲。宗風嗣阿誰。師曰。窣堵那吒掌上擎曰。恁麼則北塔的子。韶石兒孫也。師曰。斫額望新羅。

韶州南華寶緣慈濟禪師

僧問。如何是祖師西來意。師曰。青山綠水。曰未來時。還有意也無。師曰。高者高。低者低。

黃州護國院壽禪師

僧問。如何是一路涅槃門。師曰。寒松青有千年色。一徑風飄四季香 問如何是靈山一會。師曰。如來纔一顧。迦葉便低眉。

瑞州九峰勤禪師

僧問。方便門中。請師垂示。師曰。佛不奪眾生願。曰恁麼則謝師方便。師曰。却須喫棒 上堂。口羅舌沸。千喚萬喚。露柱因甚麼不回顧。良久曰。美食不中飽人喫。便下座。

潭州雲葢繼鵬禪師

初謁雙泉雅。雅令充侍者。示以芭蕉拄杖話。經久無省發。一日雅向火次。師侍立。雅忽問。拄杖子話試舉來。與子商量。師擬舉。雅拈火筯便摵。師豁然大悟 住後僧問。如何是佛法大意。師曰。舌頭無骨 問如何是祖師西來意。師曰。湯瓶火裏煨 問佛未出世時如何。師曰。天曰出世後如何。師曰。地 上堂。高不在絕頂。富不在福嚴。樂不在天堂。苦不在地獄。良久曰。相識滿天下。知心能幾人。

鄂州黃龍海禪師

僧問。如何是黃龍家風。師曰。看曰忽遇客來。如何祇待。師以拄杖點之 問如何是最初一句。師曰。掘地討天。

鼎州彰法澄泗禪師

僧問。如何是佛法大意。師曰。多少人摸索不著。曰忽然摸著。又作麼生。師曰。堪作甚麼。

泉州雲臺因禪師

僧問。如何是和尚家風。師曰。嗔拳不打笑面。曰如何施設。師曰。天台則有。南嶽則無 問如何是佛。師曰。月不破五。曰意旨如何。師曰。初三十一 問如何是佛法大意。師曰。今日好曬麥。曰意旨如何。師曰。問取磨頭 上堂。菩薩子。不在內。不在外。不在中間。且道。落在甚麼處。良久曰。南贍部洲。北鬱單越。

福嚴雅禪師法嗣

潭州北禪智賢禪師

僧問。如何是佛。師曰。匙挑不上。曰如何是道。師曰。險路架橋 歲夜小參。年窮歲盡。無可與諸人分歲。老僧烹一頭露地白牛。炊黍米飯。煑野菜。羹燒榾柮火。大家喫了。唱村田樂。何故免見。倚他門戶傍他墻。剛被時人喚作郎。便下座。歸方丈。至夜深。維那入方丈問訊曰。縣裏有公人到勾和尚。師曰。作甚麼。那曰。道和尚宰牛。不納皮角。師遂捋下頭帽。擲在地上。那便拾去。師跳下禪牀。攔胸擒住。呌曰。賊賊。那將帽子覆師頂曰。天寒。且還和尚。師呵呵大笑。那便出去。時法昌為侍者。師顧昌曰。這公案作麼生。昌曰。潭州紙貴。一狀領過 上堂。良久曰。冤苦冤苦作什麼。百丈不在。老僧今日困。便下座 上堂。良久。呵呵大笑曰。怎怪得老僧。便下座。

南嶽衡嶽寺振禪師

示眾。阿呵呵。瘦松寒竹鎖清波。有時獨坐磐陀上。無人共唱太平歌。朝看白雲生洞口。暮觀明月照娑婆。有人問我居山事。三尺杖子攪黃河。

開福賢禪師法嗣

日芳上座

僧問。如何是函葢乾坤句。師豎起拄杖。曰如何是截斷眾流句。師橫按住杖。曰如何是隨波逐浪句。師擲下拄杖。曰三句外。請師道。師便起去 師贊開福真曰。清儀瘦兮。可瞻可仰。仰之非親。妙筆圖兮。可擬可像。像之非真。非親非真。秋月盈輪。有言無味兮的中的。既往如在兮覓。焉覓當機隱顯兮。絲髮誵訛。金烏卓午兮。迅風霹靂。

報慈嵩禪師法嗣

郢州興陽山遜禪師

僧問。如何是佛。師曰。髮白面皺。曰。如何是法。師曰。暑往寒來 問如何是三界外事師曰。洛陽千里餘。不得時舊書。

德山遠禪師法嗣

廬山開先善暹禪師

臨江軍人。操行清苦。徧游師席。以明悟為志。參德山。見山上堂。顧視大眾曰。師子嚬呻。象王回顧。師忽有省。入室陳所解。山曰。子作麼生會。師回顧曰。後園驢喫草。山然之。後至雪竇。竇與語喜其超邁。目曰。海上橫行暹道者。遂命分座。四方英衲敬畏之。他日。竇舉師出世金鵝。師聞。潛書二偈千壁而去。曰不是無心繼祖燈。道慙未廁嶺南能。三更月下離巖竇。眷眷無言戀碧層。二十餘年四海間。尋師擇友未甞閑。今朝得到無心地。却被無心趂出山。晚年。眾請滋甚。遂開法開先。以慰道俗之望 開堂日。上首白椎罷。師曰。千聖出來也。祇是稽首讚歎。諸代祖師。提挈不起。是故始從迦葉。迄至山僧。二千餘年。月燭慧燈。星排道樹。人天普照。凡聖齊榮。且道承甚麼人恩力。老胡也祇道明星出現時。我與大地有情同時成道。如是則彼既丈夫。我亦爾。孰為不可。良由諸人不肯承當。自生退屈。所以便推。排一人半個。先達出來。遞相開發。也祇是與諸人。作個證明。今日人天會上。莫有久遊。赤水夙在荊山。懷袖有珍。頂門有眼。到處踐踏覺場底衲僧麼。却請為新出世。長老作個證明。還有麼。時有僧出。師曰。象駕崢嶸謾進途。誰信螳螂能拒轍 問一棒一喝。猶是葛藤。瞬目揚眉。拖泥帶水。如何是直截根源。師曰。速曰。恁麼則祖師正宗。和尚把定。師曰。野渡無人舟自橫 問如何是露地白牛。師曰。瞎 問妙峰頂上即不問。半山相見事如何。師曰。把手過江來。曰高步出長安。師曰。脚下一句。作麼生道。僧便喝。師曰。山腰裏走 問一雨所潤。為甚麼萬木不同。師曰。羊羹雖美。眾口難調 問年窮歲盡時如何。師曰。依舊孟春猶寒 問更深夜靜時如何。師曰。老鼠入燈籠 問瞥瞋瞥喜時如何。師曰。適來菩薩面。如今夜义頭 上堂。一若是二即非。東西南北人不知。休話指天并指地。青山白雲徒爾為。以拄杖擊香臺。下座 問雨雪連天。為甚麼孤峰露頂。師曰。有甚遮掩處 上堂。僧問。如何是祖師西來意。師曰。洛陽城古。曰學人不會。師曰。少室山高。僧禮拜。師廼曰。佛種從緣起。遂舉拄杖曰。拄杖子是緣。且作麼生說個起底道理。良久曰。金屑雖貴。落眼成翳。卓拄杖。下座。

吉州禾山楚材禪智禪師

臨江軍人。僧問。佛令祖令。諸方竝行。未審和尚如何。師曰。山僧退後。曰恁麼則諸方不別也。師曰。伏惟。伏惟 問如何是離凡聖底句。師曰。山河安掌上。曰恁麼則迥超今古外。師曰。展縮在當人 問一毫未發時如何。師曰。海晏河清。曰發後如何。師曰。徧界無知己 問如何是和尚說法底口。師曰。放一線道 問抱璞投師。請師雕琢。師曰不雕琢。曰為甚麼不雕琢。師曰。弄巧翻成拙。

秀州資聖院盛勤禪師

僧問。如何是正法眼。師曰。山青水綠 問四威儀中。如何履踐。師曰。鷺鷥立雪。曰恁麼則聞鐘持鉢。日上欄干。師曰。魚躍千江水。龍騰萬里雲。曰畢竟如何。師曰。山中逢猛虎。天下見文星 上堂。多生覺悟非千衲。一點分明不在燈。拈拄杖曰拄杖頭上祖師。燈籠脚下彌勒。須彌山腰鼓細。即不問你。作麼生是分明一點。你若道得。無邊剎境總在你眉毛上。你若道不得。作麼生過得羅剎橋。良久曰。水流千派月。山鎖一溪雲。卓拄杖。下座。

潭州鹿苑圭禪師

桂州人。僧問。如何是道。師曰。吳頭楚尾。曰如何是道中人。師曰。騎馬踏鐙。不如步行 上堂。凡有因緣。須曉其宗。若曉其宗。無是無不是。用則波騰海沸。全真體以運行。體則鏡淨水沉。舉隨緣而會寂。且道。兜率天宮。幾人行幾人坐。若向這裏辯得緇素。許你諸人東西南北。如雲似鶴。於此不明。踏破草鞋。未有了日在。參。

西峰豁禪師法嗣

汀州南安巖自嚴禪師

泉州同安鄭氏子。年十一。依臥像寺契緣出家。十七受具遊方。至廬陵。謁西峰豁。依止五年。密契心印。辭去。抵武平南黃石巖。巖多蛇虎。師住。而蛇虎皆便令。四遠聞之。咸敬事之。後師以鄰僧亡。遵教茶毗。未聞官迕吏。遂白衣。適遊南康盤古山。樂而棲息。三年竟成叢林。初西竺波利尊者曰。後當有白衣菩薩。來興此山。至是符應。有沙彌。無多聞性。而事師謹愿。師憐之。作偈使誦。久當聰明。偈曰。大智發於心。於心何處尋。成就一切義。無古亦無今。於是。世間文字語言。誦無所遺。示人多以偈。每書贈以之中四字於其後。莫有識其旨者。師驅妖杜怪。靈應頗多。具如本傳。宋太宗淳化辛卯正月初六日。集眾曰。吾此日生。今正是時。遂右脇而化。壽八十二。臘六十五。諡曰定光圓應禪師。

南嶽下十世上

洞山聰禪師法嗣

南康軍雲居曉舞禪師

瑞州人。少年麤猛。忽悟浮幻。投師出家。乃修細行。參洞山。一日如武昌行乞。首謁劉公。公高行。為時所敬。意所與奪。莫不從之。師時年少不知其飽參。頗易之。公曰。老漢有一問。若相契即開疏。如不契即請還山。遂問。古鏡未磨時如何。師曰。黑似漆。公曰。磨後如何。師曰。照天照地。公長揖曰。且請上人還山。拂袖入宅。師懡[怡-台+羅]即還洞山。山問其故。師具言其事。山曰。你問我。我與你道。師理前問。山曰。此去漢陽不遠。師進後語。山曰。黃鶴樓前鸚鵡洲。師於言下大悟。機鋒不可觸 住後。僧問。承師有言。不談元不談妙。去此二途。如何指示。師曰。蝦蟇趕鷂子。曰全因此問也。師曰。老鼠弄猢猻 上堂。唯一堅密身。一切塵中現。蝦蟇蚯蚓。各有窟穴。烏鵲鳩鴿。亦有窠巢。正當與麼時。為甚麼人說法。良久曰。方以類聚。物以群分 上堂。三峽道無別。朝朝祇麼說。僧繇會寫真。鎮府出鑌銕 上堂。不長不短。不小不大。此個道理。是誰境界。咄 上堂。聞說佛法兩字。早是污我耳目。諸人未跨雲居門。脚跟下好與三十棒。雖然如是。也是為眾竭力 上堂。舉夾山道。閙市門頭。識取天子。百草頭上。薦取老僧。雲居即不然。婦搖機軋軋。兒弄口[口*過][口*過] 上堂。諸方有弄蛇頭。撥虎尾跳大海。劒刃裏藏身。雲居這裏。寒天熱水洗脚。夜間脫韈打睡。早朝旋打行纏。風吹籬倒。喚人夫劈篾縛起 翠巖真。常罵師說無事禪。石霜永。令人傳語曰。舜在洞山。悟古鏡因緣豈是說無事禪者。汝罵他自失一隻眼。師聞之。乃作頌曰。雲居不會禪。洗脚上牀眠。冬瓜直儱侗。瓠子曲彎彎。

潭州大溈懷宥禪師

僧問。人將語試。金將火試。未審衲僧將甚麼試。師曰。拄杖子。曰畢竟如何。師曰。退後著。僧應諾。師便打曰。教休不肯休。直待雨淋頭。

杭州佛日契嵩禪師

藤州鐔津李氏子。七歲出家。十三得度十九遊方。徧參知識。得法于洞山。師夜則頂戴觀音像。而誦其號。必滿十萬乃寢。以為常。自是世間經書章句。不學而能。作原教論十餘萬言。明儒釋之道一貫。以抗宗韓排佛之說。讀之者畏服。後居永安蘭若。著禪門定祖圖。傳法正宗記。輔教編。上進宋仁宗。皇帝覽之加歎。付傳法院。編次入藏。下詔褒寵。賜號明教。宰相韓琦。大參歐陽修。皆延見而尊禮之。洎東還。神宗熙寧辛亥六月四日。晨興寫偈曰。後夜月初明。吾今喜獨行。不學大梅老。貪隨鼯鼠聲。至中夜而化。闍維。不壞者五。曰頂。曰耳。曰舌。曰童真。曰數珠。其頂骨出舍利。紅白晶潔。道俗合諸不壞。葬於故居永安之左。後住淨慈北磵居簡。甞著五種不壞贊。師有文集二十卷。目曰鐔津。盛行于世。壽六十有六臘五十有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