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在这个世界,难免与他人会发生矛盾,你是睚眦必报,还是一笑了之呢?告诉你仇恨是在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所以,不如将仇恨变为包容,这样,你就会发现,人生是那么的美好。
在这个世界里,我们各自走着自己的生命之路,熙熙攘攘,难免有所碰撞。即使最和善的人也难免有时会伤别人的心。一个朋友背叛了我们,父母责骂了我们,或兄弟离开了我们,都伤害了我们的心。说不定就在昨天,或许是在很久以前,某个人伤害了你的感情,而你又很难忘怀。你不该得到这样的伤害,而它却深深地印在你的记忆中,在那里继续伤害着你。
记不清是哪位哲学家讲过,堵住痛苦的回忆激流的唯一方法就是原谅。但对普通人来说,原谅别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一般人看来,原谅伤害者似乎不合乎自然法则。我们的是非感告诉我们,人们必须对自己所作的事情承担后果。但我们不妨换种想法:原谅能带来治疗内心创伤的奇迹,可以使朋友之间去掉旧隙,相互谅解。
(1)真正的原谅是忘记。
很多作家告诉我们,原谅可以使我们更善更美,但很少有人理解到原谅别人可以使自己得到快乐。更多的人把原谅误解为是一种居高临下的“恩惠”,甚至是压倒敌人的一种方法。大主教狄罗逊就曾经说过:“当对方有伤害之心时,我们则以仁慈对他,这是我们对他人所能取得的最光荣的胜利。”
有的人把原谅作为一种有效的报复武器。
妻子发现丈夫不忠,经过别人的劝告之后,她决定“原谅”他。因而既没有争吵,也没有离开他,从一切外在举止上看,她是一个所谓深明大义、忍辱负重的好妻子,她把房间打扫得干干净净,每顿饭也准备得很周到……但是实质上,她用很巧妙的手段,用冷酷的心,用炫耀她道德上的优越感折磨他。这种原谅是报复性的原谅,而不是治疗性的原谅。正如有人所说的:“我能原谅,但我不能忘记。”这句话其实就等于“我不会原谅”。真正的原谅就是遗忘,应该像一张注销的票据,撕成两半,然后烧掉它,使它不再存。
(2)放弃心中的怨恨。
当人们受到不公平的待遇或心灵遭受创伤之后,自然对伤害者产生不同程度的怨恨情绪。
一位离婚女人希望抛弃她的前夫生活处处倒霉;一位男子希望出卖他的朋友被解雇……怨恨是一种侵袭性的东西,它像一个不断长大的肿瘤,它使我们忘却欢笑,记住仇恨。其实,怨恨更多地伤害了怨恨者向己,使怨恨者拒绝其他美好的事物。
譬如,一位女士受到某个男人的伤害,就发誓再也不相信任何男人;一个男人的爱被某个女人拒绝之后,他也有可能永远不同任何人进行感情的接触。这种情感上的“疤痕”很可能使自己变得心肠冷酷,使生活失去了光彩。因此,首先为了自己,我们必须割除这个肿瘤。
没有人愿意承认他恨别人,但这种潜藏在心底的怨恨却常常在平静的外表下面奔流,损伤了我们的感情。承认和放弃怨恨,就等于强迫我们对灵魂施行手术,以求早日痊愈,即做出原谅的决定。我们必须承认研发生的一切事情,可以直接告诉他(她)说:“你伤害了我。”然后,把这一切不快都扔到身后,不再记挂,也不再让它继续伤害自己。
丽兹是加利福尼亚大学的一名副教授,她是一个很称职的老师,她的系主任答应替她问教务长请求提升她。然而,在系主任问教务长提交的报告中,却口是心非地严厉批评了丽兹的工作表现,以致教务长对丽兹说:“走吧,你只好另谋职业去了。”而系主任竟然还对她说:“真抱歉,尽管我在教务长面前为你说了许多好话,但仍然不能使教务长提升你。”丽兹恨透了系主任的两面三刀,也实在难以忍受这口怨气。丽兹就这件事直接问系主任提出质问,而他却矢口否认,这使丽兹看出他是多么虚伪卑微的一个人。丽兹感到不值得和这种人生气,最后决定把这桩事情抛在一边,走向新的生活。
(3)区分错事与做错事的人。
人们往往把错误与犯错的人画等号,从而混淆不自己的视线。其实,错误的事情和做错事时的人是不同的。我们常说,他犯了一个错误,但不是说他本人就是一个错误。要区分这一点,首先要重新估计这个人,他的优点,他的缺点,以及他做错事时所处的环境。
16岁的小玲,是一个爱幻想的少女,她小时候就被亲生父母遗弃了,对此她十分愤恨,她不明白为什么亲生父母这么狠心,后来她才知道当时他们都很穷,并且生她时还未结婚,无法抚养照顾她。了解了亲生父母当时的处境以后,她心中的怨恨才一点一点地化解了。
(4)让过去的事情就此过去。
格洛斯是一名出色的田径运动员,几年前在一次车祸中成了残废。此后,他那美貌的妻子离开了他,他只好终日沉湎于回忆之中,面对未来,他只有愤恨。但最终他还是原谅了妻子。他说,如果我只是终日沉湎于旧日情爱的回忆之中,整天只是怨恨她的冷酷,那么我只有一辈子流泪的份,这样对我的身体和生活有害无益。让过去的事情过去吧,我需要的是争取未来的幸福。
原谅别人不是软弱的表现,而是坚韧的象征。冤冤相报抚平不了心中的伤痕,它只能使双方陷入更痛苦的恼恨和懊悔中。
品悟人生
原谅能带来治疗内心创伤的奇迹,可以使朋友之间去掉旧隙,相互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