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公版段正元文集
35723600000062

第62章 《恒德》(4)

一、体古圣先贤。群仙诸佛。救人济世之苦心。代完其未了之志愿。孔子志在春秋。行在孝经。东周期月。期诸实事。乃上下不交。天下无邦。小人道长。君子道消。大同未成。遽乱先形。未逮有志。孰能宗予。佛以十方平等。渡尽众生。如来出世。一大本怀。乃杀盗淫妄。群陷於迷暗深处。生老病死。几忘浊世为苦途。逍遥苦海。安居火宅。罔识彼岸。不慕清凉。一世阐提。如何得度。太上救人救物。常善无弃。绝智弃圣。反朴归真。乃忠信已绝。岂仅止於失义。攘臂之仍。已降而为兵刑。天地不仁。刍狗万物。归化之程。从何肇始。耶稣代人受罪。广布福音。无非爱人救世之仁慈。然而末劫将临。撤但不归。裁判虽严。谁为信者。谟罕默德。固守清真。原为湔濯良心。归依一宰。然而私伪杂陈。何名真主。既内欲而外染。岂尚解夫回回。即群仙诸佛。亦无不为大道早行。各发有宏誓大愿。而就其职责分量。各尽其能。期以佐辅成功。乃迷惘过深。不知反省。或征逐****。下等禽兽。或贪婪金钱。掠同盗贼。或争权夺利。杀戮相循。举凡群仙诸佛。苦口婆心。劝导之真言。明规暗惩。金玉之科条。或显为违反。或置诸河汉。此虽厘降诸凶。亦终难自悟。罚者自罚。堕者仍堕。淘汰愈甚。众生益多。生生化化。层层递下。元气愈薄。弥补愈难。故人心一日不醒悔。则古圣先贤。群仙诸佛之心。一日不能安。太平一日不能致。则古圣先贤。群仙诸佛之志愿。一日不能了。圣贤仙佛已往。不能於此尘世。直接教人。吾学社提倡道德。即为圣贤仙佛之代表。其有欲言而未尽。或微言而未显者。吾学社则为之阐明。欲行而未果。或将行而未竟者。吾学社则为之足成。树以至正之模楷。导以方便之法门。务使天下人人心圣贤仙佛之心。行圣贤仙佛之行。即不啻人人圣贤仙佛。大道昌行。天下太平。而圣贤仙佛之志愿自了矣。

一、为造作恶因。永堕地狱之幽魂怨鬼。超度解脱。人有机谋。天有巧报。世人易虐。冥罚难逃。凡人在尘世所作十恶八邪。莫不各如其量。施以苦罚。而惟以发明继述。违反人道之学说与技术者。罪孽最重。彼其在生之时。以后天之凡见。测大道之本源。误解天演。谬言优胜。逞枭雄之心。腾雌黄之口。假借淫威。矫为案证。一唱百和。变本加厉。自由独立。析有亲之骨肉。生活竞争。率斯民为相食。义主铁血。制成军国。百姓已无肝脑。妇孺亦尽豺狼。乃感召魔道。诱发机心。济火附荼。助桀为虐。淫工巧结。起作凶器。上腾空际。下沉水底。汇天物之精粹。为杀人之美材。劲弹毒焰。惨狠无伦。矜片语之翻新。而流毒及数百载。本一人之作俑。而效尤遍於全地球。今日兵连祸结。全世界已无乾净土。而犹不能自己者。皆彼等之学说。至技术所造之结果也。恶孽既成。则无论其或有意。或无意。或资谈助。或寄理想。或为自行。或有他行。其罪皆归之发明者、与继述者。彼等之学说技术。流传愈广。推衍愈精。使用愈急。则彼等之罪孽。亦递加而愈重。其堕落亦愈深。今世界实行彼等之学说。使用彼等之器械。尚未有已时。故彼等之灵魂。沉沦於九幽。历遍诸大地狱。灌口钳舌。挖目挤心。千回万转。亦未有已时。而且无自行忏悔之馀地。此必俟所有违背大道之学说。暨一切伤人之器物。屏弃不用。消灭尽净。而后彼等之罪孽。始得解脱。其灵魂始得超出幽暗。复还本等。重睹天日。吾学社提倡道德。即不啻为其忏悔。将来天下人人回心向道。实行道德。则不特彼等之罪孽。可以解脱。灵魂可以超度。即九幽之下。所有诸大地狱。悉归无用。且得感沾道阳。转幽暗而为光明矣。

吾观红尘苦海。茫茫众生。浮沉其间。一任其旋转淘汰。醉生梦死。不知醒悟。皆由於道德未能早行之故。道德未能早行。即是吾学社之责任未能尽到。此与吾辈推而使之堕落於红尘苦海者何异。吾具此心。诸门人亦当共具此心。吾讲至此。俨若上帝降临。觉古圣先贤。群仙诸佛。对於吾辈督责之严。属望之殷。实有十目十手之概。诸大地狱。沉沦迷暗。罪孽深重。永世难升之幽魂怨鬼。流涕哀号。凄惨情形。直陈於现前。如见其形。如闻其声。可畏孰甚於是。可悯孰甚於是。吾辈对此景象。焉敢旁贷。而有丝毫怠慢。特必如何尽责。始足以救正人心。挽回气数。上副圣贤仙佛之期望。下度永沦幽暗之鬼魂。使天下太平。万汇群伦。同归大道。同享大同之幸福。是在吾辈之顺从天命。实践伦常。钦崇师道。同心同德。以身作则。为之前导。而复将之以弘毅勇猛耳。

乐天命

民国七年戊午三月二十八日记

乐天命。为圣者之事。确有实际。非已得天命者。未易言也。而得天命之中。有至道。有实学。非可以空谈。非可以幸致。则知乐天命之实际。尤非可以伪托。差之毫厘。谬以千里。非天命而侈云得。与离天命而妄云乐者。皆不足以说此也。守经抱史。矩步规行。固执一成。自方贤圣。然心性之实功未践。大道之源本不明。尘见自封。未安之理。忍赉以没世。取鹄失正。上达无门。非不为浊世之君子。终难免淘汰乎气数。或道闻小诀。遂宝秘传。鼎炉铅汞。日夕烹炼。然丹书准乩笔之神说。天恩何补於民生。调服纵可以长年。冥顽终等於木偶。或斩断尘缘。隐身岩洞。枯坐苦修。孤参寂养。仅足自了。遽贪净福。然人天小果。并非涅盘。焦芽败种。再堕堪虞。此皆自以为得。而不足以言得天命者。不足以言乐天命也。抑或生长豪华。世袭厚禄。罔识礼义。不辨菽粟。文绣膏粱。狗马姬妾。资一世之嬉酣。消前生之蓄积。或趣浓花月。情耽诗酒。放浪形骸。风流自诩。或逃礼义如桎梏。委伦常如冀土。绝人独立。歌啸遨游。误解天趣。玩弃所生。佯狂恣肆。何殊戕贼。此皆自以为乐。而反失其天命者。不足以言乐。尤不足以言乐天命也。盖得者乐之实。乐者得之至也。即一得永得。无入而不自得也。孟子曰、万物皆备於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至诚如神。至诚配天。大中大庸。至常至妙。为天地弥缺憾。而布置在万年以前。此心通造化之始。而来去不萦乎志虑何乐如之。帝尧文祖告终。重负斯释。天中既传。人和有本。麟凤偕游。非仅相忘於人物。草木成瑞。亦惟适坤灵之本。然为天为帝。朕已无名。不识不知。则如何顺。华封之祝。愿与百姓相共。成阳之游。何殊自在康衢。此尧之乐天命也。大舜父母已顺。终身忧解。端平垂拱。笃恭无为。明良喜起。载赓一廷。卿云烂缦。日月光华。解愠阜财。知归美於南风。而自忘乎感召之所以。五弦之和。大韶之美善出焉。此舜之乐天命也。孔子删正告成。东周有据。三千三百。待人而行。仕止久速。纯乎时义。浮云富贵。非恝人情。曲肱疏水。亦在其中。老至不知。乐其有极。无乐无知。真乐真知。无所不乐。无所不知。无所不忧。(真无忧也。)无所不为。此孔子之乐天命也。尧、舜、孔子、颜渊。其迹固迥乎不同。而其乐天命。则无贫富、无贵贱、无夭寿、无险夷、无天子、无匹夫、一也。吾儒大道之行。与修学之程。均以乐与天命为始终。论语第一章。终言人不知而不愠。(时习而说。为成己事、属得。朋来而乐、为成物事、属行。)其末章首言不知命无以为君子。(立礼为成己事、属得。知人为成物事、属行。)命者、理之凝而中之著。天下之大本也。修学以此为根基。行道以此为依据。大德之道。行修不分。故曰大德者必受命。人不知而不愠者。不怨不尤。知我其天。遁世不见知而不悔也。学於此为极致。道於此为自然。居易以俟。自天之。妙境不可以言传。而天下寓其量。大化无假於心成。而万世有其功。故又曰、乐则行之。然则乐天命。不其吾儒之最上乘哉。

中庸之概论

民国七年戊午四月初一日记

大道之发源。中而已矣。人事之全善。庸而己矣。庸者中之用。中者庸之体。体用兼赅。斯为大道中之真宰。人事中之万能。试观天地之大。万物之繁。人事之杂。其所以并存并理而不相乱者。孰为主宰哉。无他、中宰之也。换言之、即道也。缘此道本天之至理。浑浑沦沦。一无极也。无极而太极。阴阳所由判焉。天地所由辟焉。阴阳判而天地辟。此万事万物之所由生也。夫道之不测。奚以加焉。究其极、一理而已矣。理宰乎气。气之变化。皆理之变化也。孔子系易曰。乾道变化。各正性命。天地变化。草木蕃。欲知变化之道者。不可不知理之变化。欲知理之变化。非研究中庸之道。践中庸之行。又何能知之。慨自周室既衰。圣化凌夷。天生孔子。以道济世。世莫能宗。亦已矣。而邪说暴行。又有每况愈下之势。子思子有鉴於此。深恐大道沦废。后起无资。乃继承祖德。本天理之正。极人伦庶物之常。作此一书。以阐明大道。颜曰中庸。所揭天人一贯之理。物我同源之性。本至平至常。虽愚夫愚妇。可以与知焉。可以能行焉。无如世人昧厥性。丧厥德。不知慎独。不畏天命。由微至著。积小至大。将不至倾覆灭身不止。此孔子所以有民鲜能久矣之叹也。顾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天不欲牖觉斯民於子思子之时。而犹爱其道於群言淆乱之日。数千年来。一天地闭。贤人隐之运会焉。当今舟车所至。人力所通。大道宏开之机会已至。中庸之道。庶几其行矣乎。夫人为万物之灵。皆受天之命而成性。存乎其性。即天之命。天之命。人之性。一而二。二而一也。一者何。天也、理也。万物莫不统乎天。莫不赖乎人。人受天地之中以生。即本此中以率性而行。推诸万事万物咸宜。考诸往古来今不谬。斯为万世之达道也。中庸云乎哉。中者、天下之大本。庸者、天下之大用。故君子之道。由慎独而一之。极之於无声无臭。以全天命之本然。则致其中而立天下之大本。此万殊所以归於一。再本慎独而发之。极之於万事万物。而有以协人物至当之性。则致其和而尽达道之量。此一本所以散为万殊。诚能致中致和。则静极而得天命之自然。动极而得率性之至当。天地以位。万物以育。中庸能事毕。而中庸之分量。犹未尽也。信道弘德之君子。当不河汉斯言。

天命之中庸

民国七年戊午四月初六日记

稽古圣贤著书垂教。皆因大道未行。乃笔之於简策。以绵道统。然其中有标名者。有不标名者。亦视乎天命何如耳。如“大学一书。为万教之纲领。尽人合天之学。夫人而知之矣。程子谓为孔氏遗书。朱子解为右经一章。盖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然通经何以无子曰。孔子曰。夫天地变化。圣人效之。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而大学之从出。本是天地之元气所化。孔子问礼老聃时。老子传之孔子。至则近道矣止。先天之道。后天之法。俱包括在此五十八字中。故篇首无何人之名。”中庸为大道之精粹。天人合一之学。人人皆知。是子思所作。何以自始至终。亦无子思之名。不如论语之子曰。三孟之孟子曰。冠於各章之首。这又是何原因。盖子思子。原不能意造而作中庸。因为大道将隐。天特假手子思。以成此书。以彰祖德。以明大道。且子思又未开坛设教。无师位之责。虽成中庸。是钦承天命。故不敢自称其名。虽说孟子是子思所传。乃是私传。故孟子亦曰。予未得为孔子徒也。予私淑诸人也。盖亦可想见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