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尔湖位于澳大利亚的中部平原上,面积约为8200平方千米。由于澳大利亚中部平原本身海拔不到200米,而埃尔湖的湖面又低于海平面约16米,这里遂成为澳大利亚的最低点。
埃尔湖分南、北两湖,南湖较小,北湖较大。两湖由15千米长的戈地亚渠连接。下雨时雨水从远处的山上流入干涸的河道,大部分的水沿途蒸发掉或渗入沙中。若雨下得很大,有些水最终可以流到埃尔湖,流程长达1000千米。只有在雨水很多的年头,水才流经戈地亚渠。
埃尔湖四周是一片晒干的土地:北面是辛普森沙漠;东西两面是布满圆丘和风刻石的平原,很难通过;南面是一串盐湖和干涸的盐洼,几乎见不到水的踪迹,常有海市蜃楼出现。
1839年,25岁的埃尔从阿德莱德出发,希望成为第一个从南到北穿越澳大利亚的欧洲人,但是并未成功。1840年,他再次尝试,终于到达了现在以他的姓氏命名的埃尔湖。当时湖水虽已干涸,但湖底的淤泥使他无法继续前进。
1860年,一个勘探队来到这里,发现这个干涸了的湖盆中蓄满了水,成为一个大盐湖。第二年,勘探队又来到这里,准备将湖泊范围测绘出来,谁知道它又消失不见了。1922年,哈里根从空中测绘了埃尔湖,发现北湖有水。但是次年他徒步到湖边时,看到水少得只能勉强浮起一艘小船。
目前已经查明埃尔湖确实是咸水湖,但它又会变成广阔的淡水湖,只是每8~10年才会出现一次,而每隔3年,埃尔湖又干涸一次。这种定期循环已经持续了约20万年。偶尔会连续两个夏季下暴雨。只有前一年的雨水浸透到地下,第二年的雨水从山上流下,地面的吸水量较少时,埃尔湖才可注满。
只要有水,埃尔湖总会显得生机勃勃。光秃秃的湖岸这时便会繁花似锦,长满雏菊和野蛇麻草等植物。艳红色的斯图特沙漠豌豆等植物会突然抽出芽来,迅速开花结子,赶在水分消失前完成其生命循环。雨水也使藻类复苏,使埋在泥中的虾卵迅速孵化。不久鸟儿飞来,其中有野鸭、反嘴鹬、鸬鹚、鸥等,有些是飞越半个澳大利亚大陆前来的,它们觅食河里的鱼虾。鹈鹕和长脚鹬在湖边造窝繁殖,一片喧闹,有时鸟窝竟多达数万个。埃尔湖在此时变成了热闹的场所。
但在来水中断后,湖水在高温下很快蒸发,盐分逐渐增加。各种动物都要争分夺秒,雏鸟须在湖水干涸之前成长,学会飞行,因为一旦湖水干涸食物缺乏,成鸟就会离开,把羽翼未丰的幼鸟弃下不顾。淡水鱼无法逃生,只能死在咸水中。最后,埃尔湖再一次彻底干涸,在湖底淤泥上盖着一层硬硬的盐壳,一片荒凉,只能等待着新的雨季带来生机。
相关链接:
来到埃尔湖的澳大利亚鹈鹕也和其他来到这里的鸟类一样,只是季候性的过客而已。它们的模样看上去有点像天鹅,嘴巴却像一把尖嘴钳子,并且,嘴下端还挂着一个大口袋似的喉囊。这是鹈鹕最明显的标志,也是它们用以捕鱼的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