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36176100000012

第12章 一、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建设社会主义的战略任务

(一)现代化的内涵

“现代化”是个世界性的历史概念。对它的内涵看法不一。西方学者在划分社会发展阶段往往使用“前现代”(pre-mode-rn)、“现代”(modern)、“后现代”(post-modern)三个词,把“现代”理解为一个特定的时代,指以现代工业为标志的整个时代。这个新时代的曙光,最早可以上溯到16世纪。“现代”一词出现于1585年。“现代化”作为动词(modernize)产生于1748年,作为名词(moderni zation)初见于1770年。

“现代化”这个概念至少在20世纪30年代初就已开始经常出现在中国的报刊上,并成为议论的热门话题。如著名学者胡适在1933年《独立评论》第77号发表的《建国问题引论》中说:“三十年前,主张‘维新’的人,即是当日主张现代化的人。”“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现代化”成为中国最主要的话题之一。我国研究现代化的著名学者罗荣渠先生在《现代化新论》一书中,将关于现代化涵义的种种说法大致归纳为四大类。在分类评说后,罗先生认为:“由于现代化是一个包罗宏富、多层次、多阶段的历史过程,很难一言以蔽之,因此从不同的角度研究现代化,自然形成不同的流派。从历史的角度来透视,广义而言,现代化作为一个世界性的历史过程,是指人类社会从工业革命以来所经历的一场急剧变革,这一变革以工业化为推动力,导致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全球性的大转变过程,它使工业主义渗透到经济、政治、文化、思想各个领域,引起深刻的相应变化;狭义而言,现代化又不是一个自然的社会演变过程,它是落后国家采取高效率的途径(其中包括可利用的传统因素),通过有计划的经济技术改造和学习世界先进,带动广泛的社会改革,以迅速赶上先进工业国和适应现代世界环境的发展过程。作为人类近期历史发展的特定过程,把高度发达的工业社会的实现作为现代化完成的一个主要标志也许是合适的。”

通常所说的现代化,指的是社会现代化。如果是指社会某一方面的现代化,一般要加定语,如工业现代化、政治现代化等。《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对“社会现代化”下的定义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变迁过程。一般指社会在科学技术发展的带动下,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社会生活各个方面逐步脱离传统社会的发展过程。狭义的社会现代化指的是工业化和民主化。社会现代化的过程一般认为开始于17-18世纪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工业革命和法国大革命,19世纪扩展到欧洲大部分地区和北美地区,至20世纪60年代成为一股世界性的潮流。”

1999年版《辞海》对“现代化”下的定义是:“不发达社会成为发达社会的过程和目标。作为过程,其首要标志是用先进技术发展生产力,生产和消费水平不断提高,社会结构及政治意识形态也随之出现变化(其标志为政治民主、理性主义和科学精神、社会活动和现代化人格)。作为目标,它一般指以当代发达社会为参考系的先进科学技术水平、先进生产力水平及消费水平。现代化潮流起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各国现代化并无统一模式。中国的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中国特色。”

综合多种说法,我们认为,可以下这样一个定义:现代化是世界性的历史进程,是传统农业社会和专制制度转化为现代工业社会和民主制度的综合性过程和目标,包括经济现代化、政治现代化、文化现代化、人的素质现代化和社会生活现代化的多领域多方面;具体表现为科技先进化、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民主化、法制化、理性化、世俗化、社会阶层及其成员流动化、大众知识化、言论和出版自由化、福利化(社会保障化)、人口生育控制化等等。当今中国要实现的现代化,最重要的是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民主化,简称为新“四化”。

(二)社会主义国家现代化问题的历史根源

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形成于世界第一次现代化浪潮即将结束的时期,是以英、美、法、德等发达国家的社会现实为基本依据的。当时英国、美国已实现了工业化和初步的民主化,法国接近于初步现代化的实现,德国的现代化正在进行之中。因此,科学社会主义的实现是以欧美发达国家初步实现现代化为基础的。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革命将首先在生产力发达、无产阶级人数众多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发生,至少是在几个主要发达国家同时发生,才能取得胜利。“共产主义革命将……至少在英国、美国、法国、德国同时发生的革命”。“至少需要英法德三国的共同努力,才能保证胜利。”马克思恩格斯虽然说过俄国这样的落后国家有可能不通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而享用资本主义制度的一切肯定成果,但那也是以发达国家无产阶级先取得胜利为前提的。出乎马克思恩格斯的预料,在欧美发达国家无产阶级没有取得革命胜利的条件下,俄国、中国等一批落后国家却在没有实现现代化的国情基础上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这样就引发了一个巨大的矛盾:新的社会制度与落后的社会文明,包括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及其它文明之间的矛盾。其中生产力的落后是一个制约全局的根本问题。

早在十月革命初期就有一个经济、政治、文化落后的俄国能不能搞社会主义革命的问题。考茨基、普列汉诺夫等第二国际的著名理论家都对十月革命持批判的态度,列宁则从理论上对他们进行了严厉的反驳。俄国经济学家、孟什维克党人苏汉诺夫从1918年7月-1921年8月写了七卷本《革命札记》,对俄国在落后的经济、文化条件下搞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持批评态度。列宁在1922年底至1923年初阅读了《革命札记》的第三、四卷后,口授了《论我国革命》一文,明确地肯定了苏汉诺夫所说的“俄国生产力还没有发展到可以实行社会主义的水平是‘无可争辩的论点’”,但强调不能以此否定俄国社会主义革命。列宁在有力地论证了十月革命的正确性后指出:“既然建立社会主义需要有一定的文化水平(虽然谁也说不出这个一定的‘文化水平’究竟怎样,因为这在各个西欧国家都是不同的),我们为什么不能首先用革命手段取得达到这个一定水平的前提,然后在工农政权和苏维埃制度的基础上赶上别国人民呢?”列宁把十月革命看作是“用与西欧其他一切国家不同的方法来创造发展文明的根本前提”。

十月革命前夕的俄国传统经济大约占60%,现代化的工业经济约占40%;政治上专制主义占绝对优势,现代文化处于弱势地位。十月革命后尤其是国内战争结束后,“发展文明”这一主要任务就摆到了布尔什维克党面前。列宁说的“用与西欧……不同的方法”来“发展文明”,其实质就是在社会主义政权下建设现代化的经济、政治和文化,赶超发达国家。中国是在比俄国更落后的经济、文化和政治条件下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大约从19世纪中期以后一些现代化的因素开始从西方进入中国。经过自强运动、维新运动、立宪运动、辛亥革命及其后38年的发展和战乱的交替,到1949年,中国的现代化虽然远未实现,却有了一定的进展,最主要的成果是:现代工业在经济中的比重达到约17%;城镇人口增至5700万,约为总人口的十分之一多,再加上乡村的手工业人口,非农业人口为14.4%,农业人口则为85.6%;现代化的教育、科学技术和新式先进文化也有了明显的发展,虽然比重不大;在政治方面,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长达2000多年之久的帝制,使皇朝政权彻底毁灭,使民主共和的思想在先进力量中生根、发芽、增长,产生了微弱但不能小看的民主和法制因素。但从总体来看,1949年的中国,仍然是非常落后的国家,传统的农业经济占有85%左右、专制和独裁政治及落后的思想文化也占绝对优势,现代性的先进社会成分约占15%左右,比十月革命前的俄国要传统得多、落后得多。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经过短短七年的经济恢复和社会主义改造便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以苏联模式或斯大林模式为蓝本的社会主义社会的初级阶段。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质在于: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以共产党为领导的工农政权和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的意识形态制度建立起来了,但工业化、城市化、商品(市场)化、民主化、法制化、大众知识化、科学技术先进化、福利化等远远没有实现,即现代化没有实现,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是一种不发达、不够格的社会主义。

除苏俄和中国外,二战后产生的其他十多个社会主义国家都是没有全面实现社会现代化的国家,因此都是社会基础不牢固的社会主义国家。

综上所述,社会主义国家现代化问题的根源在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建立起来了,以工业化、民主化和科学技术先进化为基本内容的现代性文明却没有建立起来。因此,必须在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努力在尽可能短的时限内完成工业化、民主化和科技先进化,并向知识经济升级才能最终巩固社会主义,才能充分显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才能赢得社会主义的最终胜利。

(三)执政党工作重心向现代化建设的战略转移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主要包括以工业化为主要内容的经济现代化,以民主化和法制化为主要内容的政治现代化,以教育、科学技术、文学艺术为主要内容的文化现代化,人的素质现代化、生活方式现代化、管理方式的现代化等,其中科学技术先进化、工业化和民主化是最基本的内容。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中心内容是经济现代化。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所说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质上就是以经济现代化为中心,因为我们要建设的经济,其主体内容和发展趋向只能是现代化的经济而非传统经济。

为了搞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工人阶级执政党必须适时地把全党工作的重点从阶级斗争、政治革命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共产党宣言》明确指出,无产阶级革命胜利后,“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中,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总量”。党的工作重点应在什么时候转到经济建设上呢?有一种理论观点认为,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主要矛盾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对立和斗争,因此,在过渡时期要以阶级斗争为重点。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则应该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这种观点并不正确,至少不符合列宁主义的原则。1918年3月即十月革命胜利后四个多月,列宁就指出:“苏维埃政权的基本原则和实质,以及从资本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实质,是政治任务对经济任务来说居于从属地位。”“管理国家的任务现在首先是归结为纯粹经济的任务”。他特别强调:“根本任务就是:提高劳动生产率,因此(并且为此)就要有更高形式的劳动组织。”但苏维埃政权刚刚着手把根本任务转移到经济建设上,就被历时3年的国内战争和外国武装干涉打断了。1920年4月7日,当国内战争还在进行、但已接近尾声时,列宁就提出:“当前时期的基本特点,就是从迄今苏维埃政权全力以赴的军事任务向和平的经济建设任务转变。”同年12月22日,国内战争结束刚一个月,列宁在全俄苏维埃第八次代表大会上作报告说:“经济任务、经济战线现在又作为最主要的、基本的任务和战线提到我们面前来了。”两年后他提出:“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对社会主义的整个看法根本改变了,这种根本的改变表现在:从前我们是把重心放在而且也应该放在政治斗争、革命、夺取政权等等方面,而现在重心改变了,转到和平的‘文化’组织工作上去了。”斯大林在1921年7月说:“现在,当我们已进入新的经济建设时期,当我们已从战争转到和平工作的时候,‘一切为了战争’这个旧口号就必然为‘一切为了国民经济’这个新口号所代替。这个时期要求共产党员把全部力量投到经济战线上”。根据以上论述和苏俄历史的实际,可以肯定:第一,苏俄是在国内战争结束前夕就开始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向经济建设,在实行新经济政策之前完成了这一转变,没有这一转变就不会有新经济政策这样的战略性转折。第二,社会主义国家应在何时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苏俄的历史回答是:一旦巩固了新政权、消灭了敌对势力的武装反抗,实现了和平局面,就应该把工作重点转移到以经济为中心的现代化建设上。苏俄在1920年底即十月革命后三年多就实现了工作重点的转移,苏联的建立则是两年后的事。列宁逝世后,斯大林有过不少阶级斗争尖锐化的理论和行动,犯了严重的、骇人听闻的错误,但他没有放弃经济建设尤其是工业化这个重点,把工业化的重要性几乎强调到无以复加的程度,因此取得了举世震惊的工业化成就。1937年,苏联的总体经济实力由世界第五位跃居第二位。这是战胜法西斯、成为第二超级大国的实力基础。

中国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方面与苏联有很大的不同。众所周知,中国不是在革命胜利三年后而是29年后才真正实现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到现代化建设上。新中国在经济恢复和社会主义改造时期虽然没有实现全党工作重点的转移,但在实践中对经济建设是高度重视的,虽然强调过阶级斗争和两条道路的矛盾,但阶级斗争并没有压过经济建设,所以那八年经济建设的成就是突出的、巨大的。1957年2月,毛泽东提出:“我们的根本任务已经由解放生产力变为在新的生产关系下面保护和发展生产力”。翌年初,他又说:要把党的工作的着重点放到技术革命上去。但在八届三中全会上他又放弃了这些正确观点,强调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仍然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从此一直到1978年底,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一直被搁置在“阶级斗争”上。所以那20几年虽然也取得了一些重大成就,但比二战前苏联取得的成就要小得多,以至于邓小平说:“我们自己还耽误了二十年。”主要根源之一在于苏俄及时实现了工作重点转移,我国却陷入“阶级斗争为纲”的泥潭难以自拔近乎30年。还必须弄清的是:斯大林讲“阶级斗争尖锐化”基本上都是在过渡时期即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并未把阶级斗争上升到“纲”,在完成这一改造、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后,他只在1937年3月讲过阶级斗争更尖锐的问题,在此后直到去世的16年中他再很少讲国内阶级斗争尖锐化。与斯大林大有区别,毛泽东在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改变“八大”路线,仍坚持阶级矛盾是国内主要矛盾,不断强化阶级斗争,形成“阶级斗争要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和“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基本路线,终于导致“文化大革命”这种空前浩劫,事实上中断了中国现代化的进程。

1978年底,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经验教训,做出了把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摒弃了长达20余年的“阶级斗争为纲”。这次全会之所以被确认为党的历史和新中国历史的伟大转折,根本标志就在于它首次把全党全国工作的重点转到了现代化建设上,不仅如此,而且是自19世纪中叶以来第一次成功地把中华民族的注意力长久地集中到现代化建设上。因此,这次全会不仅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入新的历史时期的标志,而且是中国现代化史上最主要的分水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