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随便问吧——有关孔子和《论语》
36186100000009

第9章 孔子说“四十不惑”到底是何种境界

孔子说他四十不惑,究竟是什么意思呢?你可不要理解为孔子到了40岁了,什么都不迷惑了,什么都知道了,什么都懂了,什么知识都难不倒他了,显然不是这样。这并不是说孔子到40岁就掌握了世间所有的知识,明白所有的道理,也并不是说他已经做到世事洞明,人情练达了。那如何理解呢?

孔子不惑之处,不在于他的知识比我们多,而在于他比我们具备了更强的洞察力和人生智慧。一个人的境界、一个人所能达到的人生的高度不是看他的知识面有多大,而是取决于他的认知能力有多强,这才是最重要的。所以我们说,知识不在于他有多大的宽度,而在于他能够达到的高度以及他能够深入的深度。

所以呢,我们理解,所谓的四十不惑,不惑的意思是什么?两个意思:第一,就是对自己的人生不再有疑惑,我知道我这辈子该干什么了,对自己的人生方向也不会再动摇了,40岁了,不会再动摇,不会再改变方向了,不会再改行了,这是不惑的第一个内容。还有第二点,就是对这个世界上的林林总总,对这个世界上的光怪陆离都能够做出价值判断,判断了它的是非、善恶和美丑,这是非常重要的。

所以我们说,孔子之所以比我们高,不是知识的多少,而是判断力比我们强。学知识的目的,是通过知识提高判断力,让你知道美丑,知道善恶,知道是非。孔子比我们高就高在这里。当然孔子具有很多的知识,在他那个时代孔子算是很有知识的人,孔子在生前就已经被人称之为圣人了。而那个时候人们认为的圣人是什么?就是知识特别多的人。所以在那个时代也很有意思,孔子几乎被人看成了一个百事通的角色。只要别人碰到一些疑难问题,解决不了了,就问孔夫子。大家都认为他懂,但孔子所说的四十不惑,却并不是仅仅说他到了40岁,什么都懂了。

不惑的境界同时也是一种在生活中自得其乐,乐在其中的境界,这显然需要一种达观坦然的心境。或许正是快乐的无常无形,所以常常搞得人们神魂颠倒,各人对快乐的感受和追求也大相径庭。有人以得为乐。得之乐虽然需要汗水浇灌,也不是件太容易的事,但因颇具成就感,所以世人趋之若鹜。不失之乐比起得之乐,从途径上看显然容易得多。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随便找个旁人一比,总能找到一万个让自己快乐起来的理由。但不失之乐,看上去颇具阿Q遗风,却是一种脱俗之乐。看似简单易行,能真正享受它的人多乎哉?不多也!

古人退休为什么称为“悬车”

汉蔡邕《陈实碑》载有:“及文书赦宥,时年已七十,遂隐丘山,悬车告老,四门备礼,闭心静居。”另有汉班固《白虎通道德论·卷四·致仕》上说:“臣七十悬车致仕者,臣以执事趋走为职,七十阳道极,耳目不聪明,跂踦之属,是以退去避贤者。”这些古文里的“悬车”之年、“悬车”告老、“悬车”致仕,意思都是指年老(通常为七十岁)辞官退休。那么,为什么用“悬车”来表示退休呢?

古代官员早有退休制度,称为“致仕”、“致事”、“致政”、“告老”、“请老”,就是“还禄位于君”,即年老或多病而辞去官职在家休养闲居。如《公羊传·宣公元年》载有:“古之道不即人心,退而致仕。”何休注:“致仕,还禄位于君。”又《左传·鲁襄公三年》:“祁奚请老”,《左传·襄公七年》:“冬十月,晋韩献子告老。”另《礼记·曲礼上》说:“大夫七十而致事。”郑玄注:“致其所掌之事于君而告老。”

把退休称为“悬车”是有典故的。《汉书·薛广德传》上载有:“与丞相定国、大司马车骑将军史高俱乞骸骨,皆赐安车驷马、黄金60斤,罢。广德为御史大夫,凡十月免。东归沛,太守迎之界上。沛以为荣,县(同悬)其安车传子孙。”这是说薛广德和丞相赵定国、大司马车骑将军史高一起上书要求退休,皇帝便赏赐他们每人由四匹马拉的舒适的马车和60斤黄金。薛广德便驾车东归沛地退隐,当地太守等在边界上来迎接他,沛这个地方的人们也以他的到来感到荣耀。后来,薛广德就把皇帝赐的安车悬挂起来,留给后世子孙。颜师古对这段文字里的“悬车”下过注解。师古曰:“县其所赐安车以示荣也。致仕县车,盖亦古法。韦孟诗云‘县车之义,以洎小臣’也。”是说薛广德悬车以示光荣。而此种作法,在古代就早已有退休时将马车悬起的习惯了。另韦孟诗也有解释:“悬车的意思就是让小臣安定下来,不用再辛苦奔波了。”所以“悬车”象征着自己年岁已大,不能再四处奔走了。因此,后人就将退休称为悬车,也含有赞美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