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居正的猜测果然没错,杨振当日从唐英府中出来后,本想就去张府的,但因为天色的关系,就准备第二天再去。不料,翌日去了张府,却被告知,张居正一早就离开了,而且行色匆匆,似乎发生了重大的事情。杨振知道张居正的脾性,如果不是非常之事,以他的身体状况,他只能留在府中养病。
杨振暗想,难道是因为户部的事情吗?那几个大学士在张居正的强势下,完全只是个摆设,从来不敢自行拿主意,他们抱着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心理,无论发生何事,都往张居正身上推。其实,杨振明白他们的心思,他们都不是甘于人下的人,只不过现在时机未到,他们都在等待而已。
杨振不敢迟延,于是立刻掉头往翰林院,也许,张四维在的话,能从他嘴里打听到一些情况。不料,到了翰林院,却没有见到张四维,杨振正在思量下一步该怎么办时,忽然宫里头的李公公跑到了翰林院。
现在翰林院就杨振和李公公接触最多,而且杨振身为翰林侍读,也是最有可能和皇上接近的,况且前段时间都在传言,杨振和皇上的关系非常亲密,所以其他同僚马上就明白这李公公肯定是来找杨振的,这等好事自然没自己的份,因此都离得远远的,眼不见为净。
杨振看李公公神色闪烁,情知万历必定有急事找自己,连忙向李公公询问。李公公却吞吞吐吐的不肯说真话,只说皇上让他马上去宫中,有重要的事情。
杨振暗想,有什么事情不能直说呢,偏要弄得那么神秘,不过,他也不想和李公公多罗嗦,就跟着他直接去了皇宫。
万历此刻正在养心殿中,他心神不定的拿着案桌上的奏折,现在他也开始学着读一些奏折了。这是张居正和内阁几个大学士一起商量后决定的,皇上年纪在逐渐长大,总不能整天让他无所事事,东游西荡吧,终归有一天他要亲自处理政务的,以前,张居正一直以皇上还小为借口,但现在皇上都已经大婚了,再搬出这个借口,恐怕就会让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揣测他是司马昭之心了,何况,太后也旁敲侧击的问了张居正几次,张居正再怎么不情愿,表面上也只好做做文章了。
万历看了几次奏折就觉得心烦意乱、头昏脑涨,他真想不通,张居正那几个人天天在内阁看一整天的奏折竟然还乐不思蜀,那些枯燥的数字,那些烦心的事情难道也能让他们着迷吗?他真恨不得将那些奏折一把都扔了,但又怕有人会传到张居正、冯保的耳朵里去,又会被太后知道,上次调戏小宫女,自己被逼的下‘罪己诏’的事情如今还历历在目,让他一想起来就感到胆战心惊,如果没有杨振,自己连皇帝也做不成了。
想到杨振,他就来了精神,这个人也许就是自己命中的福星,不管遇到什么样的难题,只要他出现,就必定能够迎刃而解,比如说,他刚刚看到奏折上说今年各地方赋税的数据迟迟没有上报给内阁,就感到非常的惊讶,虽然万历平时很少关心国家财政方面的事,但他再糊涂也明白皇宫的一切应用开支都需要各地上缴给朝廷的赋税中来支出,如果今年的赋税没有没有达到目标,那不要说明年的朝廷将会很困难,今年的新年都不知道该怎样度过了,这对于一切要讲究排场的皇宫来说不亚于一场巨大的灾难。他立刻感到了事情的严重性,这问题的关键所在在于男里呢,他百思不得其解,于是又想到了杨振,既然他凡事都有办法,不妨听听他的主意,不能任何事情都依靠张居正来解决啊。
李公公奉命去找了杨振,万历独自在养心殿内等候,正当他等的百无聊懒之际,忽然听到外面传来脚步声,心中一喜,这杨振果然来得及时啊。
杨振进了殿,向万历行过礼后,就等待着万历的问话。万历拿起桌上的奏折,叫小太监递给杨振说道:“户部的奏折你看一下,今年的收成好象不如往年,下面的官员诸多借口,数据迟迟不能统计上来,难道内阁就没有严厉的督促他们吗?”
万历当然只看到了表面上的问题,深层次的东西早就被张居正等人过滤掉了,他们一是怕万历小小年纪就操心国事,而是也不相信万历的能力可以明白其中的道理。
杨振接过奏折,略微看了下,就知道了万历的忧心所在,他又不好明说其中所出问题的根源,不然会被人误以为他在挑拨皇上和首辅的关系,更会被人认为他在攻击新政,他只好敷衍道:“皇上不必担心,据臣所知,内阁早就发文在催促各地上缴赋税了,相信过不了多久,就会有消息了。”
万历斜视了他一眼,似乎不太相信他的话,他走到书案前,指着桌上那些奏折说道:“这些东西本来是张先生他们看的,最近却突然都送到朕这边来了,朕看得头疼不已,本来看看就算了,内阁都有裁决,朕只要票拟就行,但你手上这个奏折,却是太后比较关心的,赋税如果上缴延误的话,不仅整个国家的运转会受到影响,就连皇宫内的秩序也会被打乱,所以太后已经询问朕好几次了,朕也不明白其中的缘由,张先生又在病中,身体不便,只好将你找来,问个究竟。”
杨振这才明白了万历这么匆忙将他找来的原因,不过他也只能以刚才的话来回答他,总不能将一切责任都推到以张居正为首的内阁头上吧,虽然很多人都知道造成这样的局面根源还是出在内阁,但这样的事情却又不好明说,毕竟,内阁、皇宫都是喜欢听好话的,他们喜欢表面的繁荣,不爱听那些阴暗的东西,如果此时挑明了讲,那不是搬起石头砸他们的脚吗?这些话还是让张居正自己来说吧。
“皇上,微臣只是翰林院侍读,您问的这些事情恐怕只有那几位大学士才知晓吧,或者直接问户部的尚书也行,微臣也只是知道个大概,不敢在皇上跟前胡言乱语。”杨振想了想还是婉言说道。
“你说的也对,朕真是病急乱投医啊,都忘记你是翰林院侍读了,那些事情你又怎么会清楚呢。”万历苦笑道,他皱起眉头,自言自语道,“只是太后催得紧,不知道张先生的身体什么时候才能康复啊,朝廷离开了可不行啊。”
杨振感到奇怪,如果按照正常的历史进程,张居正在这个时候已经病逝了,皇帝开始了对他的彻底清算,而且对权力的欲望也越来越强烈,不过,此刻的万历,却还像以前那样,对政务厌倦,对权力也没有兴趣,仍旧是那个贪玩、轻浮的皇帝,难道是因为李贽治好了张居正的病,将历史的进程推迟了,还是万历的心机越来越深了,他也在等待着时机的到来呢?杨振觉得自己渐渐陷入了一个巨大的旋涡中,每一步都必须小心谨慎,不然很有可能成为他们争斗的牺牲品。
说曹操,曹操到。万历还在担心没了张居正不知该如何是好时,宫门外有推荐进来禀报道:“皇上,张先生求见。”
万历又惊又喜,口中道:“张先生怎么会突然来了呢?哎呀,他来的话那真是太好了,太后那里朕也可以交差了。”
“快请张先生进来,你还愣着干什么?快去啊!”万历大声呵斥那传话的太监。
那太监连忙退出去,不一会儿,张居正就迈着沉重的步伐走了进来,他刚想给万历行礼,就被万历扶住了。
“先生,您来得太好了,朕正想派人去找您呢,又怕打扰您养病,正在左右为难呢,没想到您就来了。”万历的语气中透着一丝兴奋。
“皇上找老臣有何事呢?您完全可以派人过来的,老臣的身体还好,挺得住的。”张居正充满了信心。
张居正抬头的时候,忽然看到了站立一旁的杨振,惊讶的说道:“杨侍读也在啊,真是太巧了,本官正要找你呢。”
杨振早就看到了张居正,但他却默不作声,他想看看张居正究竟来宫内做什么,没想到他却说是来找自己的,难道他和自己想的事情是一样的吗?
“皇上找微臣有事,所以才------”
“皇上您有什么事情要找老臣?”张居正迫不及待的打断了杨振的话。
万历面有不悦,但随即就消失了,他淡淡的说道:“其实不是朕要找你,而是太后催得紧,她老人家问了朕几次了,今年的收成问么样,户部的赋税统计数字出来没有。朕记得往年这个时候,你们内阁都要拿来给朕票拟了呀,怎么今年却一点动静都没有?所以想找先生问问清楚,以免太后着急上火,你也知道她那个人,就关心这些。”
张居正正色道:“皇上,各部做事都有一整套严格的程序,他们都是按照规矩来做事的,所以,不到时候,臣也不能向他们过分催促,不然坏了规矩,下面的人群起而效仿,就会乱了。请皇上和太后放心,臣已经在办理此事了,相信不日就会有结果的,到时候,老臣一定第一时间呈给皇上和太后阅览。”
杨振在一旁听了,暗暗佩服张居正的老奸巨滑,他的话说得滴水不漏,却又让你不能指责他的办事方式,也许万历身处其中,不明他用意,但杨振这个后来人却清楚张居正的深意,他分明不想万历染指政务,而对精明的李太后,也只肯敷衍一下,过了一段时间,他可以随便找个借口就能蒙混过去了,难道万历和太后还能比他熟悉朝政吗?
万历听了,半晌无语,一来他对朝政不熟,二来他也没多大兴趣听张居正再继续讲下去,那些枯燥的数字和烦心的事,他听了就感到头痛不已。不如,就将张居正的话原样说给太后听了,到时候怪罪下来也是他的事情。
万历心潮起伏,张居正和杨振就默默站在一边,等候着他的最终结论。万历过了一会说道:“既然先生这样说了,那一定有他的道理,朕想太后明白了就没事了。”
“你们退下吧,朕要去向太后请安了。”万历无心再和他们磨蹭下去,只想把他们打发了好去太后那里回哈,他现在见了太后比老鼠见猫还害怕呢。
既然万历发了话,二人只好退下了,张居正抢先退了出去,走时还用余光看了下杨振,杨振自然明白他的意思,连忙也跟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