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一路高升
36200400000121

第121章 抗倭方略

杨振得到了戚继光的两部兵书,心情豁然开朗,他感到自己如有神助似的,先是在梦中见到了戚继光,梦见他把两部兵书交给自己,紧接着,永宁公主突然冒了出来,果真把这两部兵书给了他,难道这一切都是冥冥之中注定的吗?这一场抗倭的战争,他注定会参与其中,将与戚继光共同建功立业,书写中国抗倭史上的伟大胜利吗?

杨振暗自窃喜,他竟然还想到,现在戚继光还没有受到张居正的青睐,不然也不会去公主的门路,那么,他的辉煌,他的成就也许还要靠自己来实现呢!如果说戚继光的光辉将是自己促成的,那么青史留名的将会是他杨振!

虽然,杨振想的得意忘形,但事情还是要做的。他花了几天时间,将戚继光的两部兵书好好研究了一番,然后又托人从兵部调来了关于东南沿海的军情通报,又花了几个日夜的功夫,终于整理出了一份他自己甚为满意的抗倭方略来。他拍着那方略,心想,有了这个,还愁那几个顽固的大学士再挑出刺来吗?毕竟,倭寇猖獗,朝廷面上无光,他们也不见得光荣吧?

期间,张居正多次派人过来询问杨振事情的进展状况,直到最后杨振把那方略交到他手上,他才没派人过来。杨振满心以为这方略写得如此之好,定能打动张居正,不料,等了几天却毫无音讯传来,渐渐地,杨振坐不住了,他跟翰林院的几个同僚打听,但是都不知道内阁的动静,又委托唐英去向各部衙门的同年打探,也纷纷说近几日朝廷没有大的事情发生,风平浪静的很。

杨振感到纳闷了,这张居正究竟是何意思呀?这方略起先也是他让自己写的,既然写好了,那是好是坏总该有个说法吧,这样毫无声息又是什么意思呢?

正苦思不得其意时,内阁忽然派人过来传唤他去,杨振神色为之一振,这回是真的有眉目了,不过这帮老家伙也挺会玩心理战术的啊,先把自己晾在那儿不管不问,等到自己快要沉不住气了,才来通知自己,如果自己慌了神,直接去找张居正的话,恐怕他们就不会那么好说话了。

杨振即将要去内阁了,他对这个声名显赫的地方重新审视了一遍。内阁是在明永乐皇帝的时候成立的,1402年,刚从自己的侄子手里夺过皇位的明成祖,为了巩固权力,做出两个重大决定,一是把首都迁到自己的势力范围北京,二,成立内阁,这样,一个国事咨询机构正式建立了。

内阁在最初的时候只是秘书性质的机构,但很快到宣德时期权力开始上升(三杨辅政),虽有正统末年的反复,到成化、弘治之际,内阁在已经成为足以对抗皇权的文官政府代表。正德荒嬉好战不亚于隋炀,却因为有杨廷和等阁老撑着未成大乱,经过嘉靖、隆庆的发展,万历早期应该是内阁权力极盛的时期,张居正改革让内阁成为政府运转的中枢,他的实际上已经接近于现代首相的地位。

过去,宰相拥有决策权、议政权和行政权,明成祖成立内阁以后,把原来宰相拥有的决策权牢牢把持在自己手中,议政权分给内阁,行政权分给六部。地方上分三司,分管司法、军事、行政,直接对六部负责。

紫禁城东部的这片建筑在明代叫做文渊阁。明朝的内阁就设在这里。在明朝万历年间,内阁首辅张居正让这个紫禁城里最不起眼的房子成为声名显赫的所在。在文渊阁办公的内阁成为实际上的政务决策者。

杨振心里把关于内阁的一切又默默记了一遍,当他走向内阁所在的那几间房子时,心情还是感到了紧张,他就像以前寒窗苦读十载的学子去赶考一样,既忐忑又激动,今天是他表现自己的最好机会,他发誓一定要好好给那些大学士瞧瞧,拥有现代思维意识的人是怎样来让他们心悦诚服的!

杨振到了文渊阁的门前停住了脚步,趁着守卫进去禀报的间隙,他打量了一下周围的环境,前面一排不起眼的平房就是张居正等几个大学士办公的地方,门前三步一岗、五步一哨,外人绝对禁止靠近半步,俨然一个军事重地!这里就是大明的政治权力中心,每天都有上百成千道批文、公函发往全国各地,整个大明王朝的运转都在它的掌握之中,而现在,自己就站在这个帝国最高权力机构的门口,再过一会儿,将和掌握着帝国最高权力的几个大佬当面交锋!

正想的心潮澎湃时,守卫出来说,几位大人都到了,叫他马上进去。杨振急忙静下心神,让自己彻底冷静下来,如果在张居正他们跟前走神的话,出洋相还是小事,以后可就抬不起头来了。杨振整了整衣冠,走了进去。

一走进文渊阁,杨振才感到气氛不对劲,一股压抑、沉重的感觉油然而生,他抬眼一看,张居正坐在正中间的一张宽大的椅子上,两旁还坐着几位年纪都在五十岁左右,都留着胡须的官员,其中张四维大人是翰林院的掌院学士,他自然认识,其他两位大人却从没见过,不过,看他们的眼神却似乎没有善意,都在冷冷的注视着他。杨振急忙上去给他们一一行过礼,然后站立在一旁,等待着他们的问话。

“杨侍读,这位是申时行申大人,这位是潘晟潘大人,这位是余有丁余大人。张大人你自然认识,也就不用本官介绍了吧。”张居正居然先给杨振介绍起了在座的几位大人。

杨振无奈,只得又再次给他们行礼,张四维毕竟和他见过几次面,也算是翰林院的人,面上还带着微微笑意,其他几位大人只是点点头,脸上仍然冷若冰霜。

“杨侍读,这份抗倭方略是你上的吗?”坐在张居正坐下方的是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申时行,他拿起书案上的那份奏章,扬了扬问道。

“是的,正是卑职所写。”杨振恭敬地回答道。

“你作为一个翰林侍读,平时做的事情根本和东南沿海的战局态势没有任何关联,你无非就是在翰林院处理一些文档,抄抄写写的,要么就是陪伴的皇上身边,试想,你连浙江都没去过,本官想问一下,你是如何写出这份方略来的?你不要告诉众位,你是在梦中去过的吧!”申时行讲话一点都不留情面,如果说前面几句话还是在置疑杨振,最后一句话就带有讽刺的味道了,就连张居正听了都皱起了眉头,不过,他不好当场发作,只得盯着杨振,希望他不要被申时行几句话就吓得怯了场。

杨振心里在说,这不是戚继光在梦中托付给自己的吗?虽然是永宁公主当作谢意交给自己的,但若没有戚继光的主动,恐怕也就没有自己的这份抗倭方略。不过,这些话只能在心里说说而已,表面上他还得认真回答申时行的问话。

“申大人,各位大人,虽然卑职不在兵部衙门任职,而且也不敢和各位大人相提并论,各位大人总揽朝政,对整个战局了然于胸,自然不是我等可以仰望的。但,卑职对朝廷的一片报效之心却时刻也未敢忘记,纵然不是卑职的份内之事,身为大明子民,又岂敢漠视呢?所以时常关注着东南局势的发展,卑职私下以为倭寇虽然只是岛国上流蹿出来的一些武士、流民,但他们的野心却不小,不止抢掠我大明沿海富庶的地方,而且其志在我大明辽阔的疆土,如果不趁早将他们消灭铲除,终将是心腹大患!这份抗倭方略其实是我研究了东南沿海的整个局势之后,又参考了两部兵书,然后根据实际的战争发展态势制订的,望各位大人参详采纳。”

“什么兵书?”申时行问道。

其他几位大学士也都望着杨振,他们自然不会就凭几句话相信杨振能够整出这样一份非大将之材的人才能写出的方略来,那么,他口中所说的那两部兵书马上引起了他们的兴趣,是什么人写的兵书这么神奇,可以让一个年纪轻轻的翰林侍读读了后写出这样的抗倭方略来。

“众位大人请看,就是这两部兵书《纪效新书》和《练兵实纪》。”杨振早有准备,他掏出了随身携带的两部兵书,然后首先递给了张居正。

张居正随意的翻开一本,看了几页,渐渐地他挺直了身子,眼睛也睁大了,脸上的神情怪异,最后,他叹息一声,终于合上了书,他微微摇头,将书又递给了申时行,申时行看完后,又递给其他几位大学士。等到他们都看完,杨振感到有些不对劲,他们不是应该看了之后赞不绝口的吗?怎么好象很失落的样子,难道戚继光的兵书他们还看不上眼吗?那大明朝就真的没落了,没救了!

张居正沉吟道:“诸位,看了这两部兵书,有何感想啊?”

张四维看了看杨振,又望着张居正说道:“首辅,这两部兵书的确有独到之处,其中对战术的应用简直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而且又能巧妙的将战术和实际结合起来,如果能够在浙江战场上推广开来,我对整个战局非常看好,不知道其他几位大人意下如何呢?”

杨振不料张四维居然对戚继光的兵书推崇备至,难道他也认识戚继光吗?不过,看样子也不太像,因为杨振发现他在讲话的时候,不时在观察着张居正的表情变化,原来如此!杨振明白了,张四维并不是对戚继光的兵书有所倚重,他只是在唯张居正的马首是瞻,这个见风使舵的家伙,他大概看出了张居正内心的真实想法,不然,张居正只要有一点藐视的念头,他肯定第一个跳出来反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