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一路高升
36200400000030

第30章 纵论国事

杨振跟着随东流来到了一间名叫“醉仙楼”的小酒馆,二人找了个安静的雅间坐了下来,随东流随便点了几个小菜,叫了一壶酒,给杨振倒上一杯道:“杨兄不要介意,只因囊中羞涩,所以只能到这种小地方来,还望不要怪罪则个。”

“哪里,哪里,随兄客气了,承蒙邀请已经感到万分荣幸了,怎么还会有其他想法呢,那不是不识抬举了吗?”杨振端起酒杯敬了敬随东流。

“杨兄果然是性情中人,所以我才觉得一见如故,才起了与杨兄相交之意,你我将来同朝为官,同心协力,必能一展胸中抱负,为皇上分忧解难,为朝廷出谋划策,你说是不是?”随东流越说越激动,仿佛大好前景就在眼前。

“随兄说的是。随兄一表人才,风流倜傥,又满腹才学,文章天下知,才名天下闻,朝廷正是缺少您这样的人啊,将来随兄还不登堂入阁,光宗耀祖啊!”杨振随意的奉承了他一下。

“哪里,哪里,杨兄过誉了。”随东流心中得意万分,嘴上却谦虚不已。

“来,我们喝酒。”随东流替杨振倒满了一大杯,自己也添满酒杯。

二人又随意寒暄了几句,随东流忽然放下酒杯问道:“你我既然如此投缘,那么凡事也无须隐藏,我想问问杨兄对如今的朝政有何看法?”

随东流说完,紧紧盯着杨振,这郑重其事的姿态却让杨振愣了片刻,这朝政大事可不是能随便议论的,现在的朝政,万历皇帝年纪尚轻,李太后又是女流,不方便抛头露面,说穿了还不是张居正在当国,他内靠冯保这个政治盟友,以及得到李太后的全力支持,皇帝对他又十分依赖,况且他的门生弟子遍天下,都以他马首是瞻,整个大明朝都在他控制掌握下,随东流问他对朝政的看法,根本就是在问他对张居正当国的意见,他能随便说吗?要知道随东流这个新科状元名义上也是张居正的门生啊,自己万一说漏了嘴,传到张居正的耳朵里,那可就没有好果子吃了。想到此,杨振端起杯子喝了一口酒,眉头紧锁,故作沉思起来。

“杨兄不必多虑,这里只有你我二人,大可畅所欲言,如果杨兄还有顾忌,不妨先听我说一说。”随东流看出了杨振的心思,借着一丝酒意说道。

杨振点点头,没有说话,端起杯子又和随东流碰了下,他暗思,暂且先听他讲些什么,听听他的真实意图。如果他话中有话,故意来套自己入瓮,那自己只当酒醉,装做不明白就好。

随东流脸色微红,看来不胜酒力,他添了添嘴唇说道:“当今朝廷,皇上年幼,由宰辅当政,他真乃百年未遇之杰出政治家,说实话,自从开国至今,朝政已是弊端百生,想力挽狂澜,改变现状的人绝非只有宰辅一个人,但他们都失败了,为何?因为他们的眼光和能力限制了,宰辅大人却不同,他仿佛就是为了大明朝而生的,他不仅有着超凡的能力,而且还有敏锐的眼光,他的胸中装的是整个天下,所以他才会比别人看得远,看的广阔,国家到了如今终于出现了转机。”

杨振听到这里暗思,这家伙在他面前如此吹捧张居正究竟有何目的?而且自己和他又是第一次见面,他就不怕遇见和张居正政见不同的人吗?趁随东流说话间歇的时刻他暗暗观察了下,发现他满脸通红,因为情绪激动额头上都渗出了滴滴汗珠,看上去又不像装出来的。

“听随兄所言,似乎对宰辅大人非常了解啊,不知道的人还以为随兄跟宰辅相识很久了呢。”杨振故意装做非常羡慕的样子。

“杨兄千万不要误会,在下与宰辅大人只见过几次面,交谈也是廖廖几句,根本谈不上相识,只不过我对他的景仰却是由来已久了,对他的为人处事感到由衷的敬佩,他为了国家鞠躬尽粹,完全忘却了个人的荣辱,他的一些施政纲领对于当今的朝政来说简直是场及时雨,比如说‘一条鞭法’,改变了以往腐朽落后的赋税制度,使朝廷的财政状况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他又起用戚继光、李成梁等将领练兵,加强北部边防,整饬边镇防务;用凌云翼、殷正茂等平定南方少数民族叛乱,严厉整肃朝廷上下,如今朝廷面貌焕然一新,这些都是不争的事实。”随东流慷慨激昂的说道,唾沫星子差点喷到杨振的脸上。

随东流的话虽然有些地方夸大,但大部分却是事实,这是无法否认的,但他却忽略了很关键的一点,杨振怀疑他是故意这样说了试探他的,于是问道:“随兄,宰辅大人好象对官员也有相应的政策吧,毕竟他们才是大明的基石,没有他们再好的改革方法都推行不了啊。”

“哦,你说的是考成法吧,这个嘛,所谓智者见智,仁者见仁,有人说它好,自然也有人说它不好,世间万物无不如此,杨兄你认为呢?”随东流将问题又抛给了杨振。

杨振一怔,这个随东流果然不简单,轻轻的又将难题一笔带过。他沉思道:“在下人微言轻,实在不敢对当今朝政以及大臣胡乱非议,万一祸及自身,悔之晚矣,况且空发议论,于事无益,还不如安分做好本分才是正道。”

随东流紧紧盯着杨振一言不发,半晌,他端起酒杯,一饮而尽杯中酒,这更让杨振感到发毛,这厮绝对有阴谋!他忐忑的问道:“随兄,你认为我说的不对吗?还望不吝指教!”

“杨兄是真不知道还是忘记了?如今朝廷上下都在传说,有人替监察御史汪大人写了一道奏折,不仅文字文采飞扬,而且内容也是极其大胆,都是对当今朝政的抨击,对宰辅大人的妄自非议,这么大的事难道杨兄没有听说吗?你说这样的人可不可恶,他不但不支持宰辅大人,而且还在背后使阴谋诡计,分明是居心叵测啊!”

杨振大吃一惊,随东流言下之意分明在暗示自己,他已经知道那份奏折是自己代笔的了,不过他是怎么知道的呢?无论他是从何渠道得知,这是一个非常危险的信号,如果他就此揭发,那他将死无葬身之地。杨振不由得直冒冷汗,脑子里飞快运转,他记得李卓吾明明已经答应替他修改奏折,并且由他亲自去跟王涵道解决的,怎么还会流传出去呢,这其中一定有哪个环节出了差错?

他越想越乱,根本理不出一点头绪,随东流将他的神情变化一一看在眼里,他不冷不热地说道:“看杨兄样子必定知道是谁写的这份奏折,不过人孰无过,谁都会有做错事的时候,只要有心去改,我想就算宰辅大人也不会怪罪的,我们都是大明的子民,试问有谁不想看到大明繁荣昌盛,日益强大呢?”

杨振一愣,随东流的意思难道是想招揽自己投入张居正门下吗?不过,现在整个朝廷都在张居正的掌控之下,又有谁敢明目张胆的和他作对呢?他又何必使出手段来招揽自己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呢?不过也难说,朝堂之上,明争暗斗,风起云涌,许多人现在不敢对张居正有所怨言,但是一旦时间成熟,难免群起而攻之啊,也许张居正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未雨绸缪,提前招揽有能力有潜力的人才以备将来之用,他是在为自己的将来,或者说没有自己的朝廷打算啊,他不会忍心看着自己辛苦推出的施政纲领一招被推翻。杨振又想,随东流为何会在此事上不遗余力呢,他跟张居正还不熟,用得着费此精神吗?难道,难道他是想以自己为敲门砖,一举博得张居正的好感,从而为自己的将来打下坚实的基础,这人真不简单啊!

“随兄说的有理,宰辅大人的功绩是有目共睹的,他对朝廷的贡谢也是谁都无法抹杀的,换作任何人听到有人在背后攻击宰辅大人都会感到气愤,如果我有机会遇见那人,我一定会严厉批评他,并且劝他向宰辅大人谢罪,现在朝廷正是用人之际,不思为朝廷出力,反而在背后下刀子,那是人人见而诛之的!”杨振装出一腔正气。

“那就好,杨兄明白就好。”随东流满面笑容,他见杨振如此表现,满心以为他已经明白自己的想法,并且答应了他的要求,于是兴奋的举起杯子,说道,“今日和杨兄见面,感到分外投机,我们一定要一醉方休啊!”

“随兄说的是,俗话说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今日遇见随兄真是三生有幸,将来还要多多仰仗随兄了,来,这一杯,我先干为尽!”杨振说完,一仰脖子,将杯中酒一饮而尽,他知道,今日必定会大醉而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