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外区域经济学研究现状评述
国外区域经济学研究主要包括以下三个领域:
(一)区位分析
杜能(Von Thunen)、韦伯(Alfred Weber)、廖什(August Losch)等学者在区位问题分析研究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归纳起来,包括五点:第一,对各种空间要素及其相关关系的表述越来越公理化和定量化,如利用系统理论、模糊集合理论、拓扑理论等,尽管这种表述很抽象,但作为一种测度理论已被广泛应用。第二,区位论研究不仅研究厂商的区位问题,还研究公共设施区位以及居住区位问题。公共设施区位是从一体化空间或网络角度去研究,居住区位是从享乐角度去分析,同时,上述这种区位分析更多地强调利润最大化的综合性目标。第三,越来越多地采用分散化模型,以便充分考虑各种单个的区位决策因素,使得区位分析更加精确。第四,强调企业和家庭区位决策所引起新的空间经济均衡问题。因为资源分配和资源相互替代的可能性将导致各种很复杂的权衡问题。第五,重视时空的动态变化,尤其是非线性的动态变化。
(二)区域经济模型及建立方法
建立区域经济模型是近来比较流行的研究方法。在众多区域模型中,最常用的是利昂惕夫(W。Leontief,1953)所建立的投入产出分析。在投入产出分析框架内,可以把各部门之间的各种相互作用综合起来,并可以计算出最终需求变化对生产直接的和间接的影响,也可以计算出各部门的附加值和就业情况。除了投入产出模型、运输和空间相互作用模型以外,还有其他类型的模型。这些模型大都是以基数测度或可度量的变量为基础的。近年来,处理这些定性数据的技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出现了对数线性模型、逻辑斯蒂/逻辑特模型、概率单位模型等,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软件。从运输效率角度出发的最优化模型,在土地利用、区域政策、城市发展政策、人力资源配置、空间价格和区域均衡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区域经济政策分析框架内的最重要成果是冲突模型的建立,这些模型是在一整套福利指标集合下建立起来的,而不是在单一目标函数假设下建立起来的。这种冲突模型可以同时实现各种目标的最优化。区域经济学较早的模型是以寻求空间经济体系的系统定量描述为特点,这些模型的重点放在经济系统中各组成要素和系统间相互作用的界定和描述上。这些模型一般是建立在结构框架基础上,而不是建立在投入产出结构基础上。
(三)区域经济发展和政策问题
目前分析区域经济发展问题,主要从三种不同的角度去分析。
第一种是从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去分析,伯茨(Borts,G。M。,1964)和斯坦(Stein,J。L。,1964)在这方面做出了很大贡献,还有西伯特(Siebert,H。,1969)。持这种观点的学者,把区域看成是各种厂商聚集而成的生产单位,区域之间在劳动生产率方面的差异被视为是收入差异所导致的,而这种收入差异将随着区域内或区域间资源配置的改善而逐步消失,区域经济增长率将趋向稳定状态;失业是因为劳动者的实际工资过高而导致的。按这种观点,区域收入和就业的均衡主要是通过要素市场的良好运作而得到实现的,不均衡所反映的是市场运作不完善,或是向均衡调整的时滞。进一步深入的新古典主义观点,还考虑递增的收益、新的技术以及政府对投资的影响等。这样,可以把此种观点进一步延伸为城市化的观点,它以大范围的聚集经济为基础,包括节点但不包括同质区。
第二种理论是累积因果理论和核心—外围模型。累积因果理论是缪尔达尔(G。Myrdal,1957)和赫希曼(A。O。Hirschman,1960)提出,经过弗里德曼(Friedmann,J。,1966)对于委内瑞拉的研究而逐渐完善起来的。不管是通过开发某种资源或种植某种供出口的农产品,还是通过某种偶然的突发因素,一旦某一区域的经济开始增长,那么该区域的工资率和资本收益率就高于其他地区,就能吸引区外的企业和人口,这又促使该区域具有规模经济和聚集经济。由于区域经济增长是一个累积循环的过程,因此,那些占有先发优势的区域总是处于极其有利的位置,各种有利的机会和好处都由这些区域得到。在这种累积过程中,区域产出需求的增长率是区域经济增长率的关键因素,提高增长率的制约因素可能是生产能力的不足或外部不经济。卡尔多(Kaldor,N。,1970)、理查森(Rich-ardon,H。W。,1973)以及狄克逊(Dixon,R。,1975),为进一步发展该理论做出了很大贡献。缪尔达尔和赫希曼的观点,也与佩鲁(Perroux,F。,1955)的思想有关系,佩鲁以熊彼特的创新理论为基础提出的增长极理论被布德维尔(Boudeville,J。R。,1966)和其他人赋予了地理学的观点,并用来解释城市间或区域中相互联系的产业群以及由此带动的区域经济的发展过程。弗里德曼的核心—外围模型(1966,1972~1973,1973),把落后地区视为在殖民关系下的核心区的外围,它缺乏经济的自主性,具有很强的依赖性,经济发展所必需的资本、技术、先进思想都来自于核心区,或是核心区以外引进来的,这样就形成了二元结构,并随时间不断强化。这种模型包含了政治和经济权利的不平衡,以及思想意识变迁的不对称性,而这种不平衡和不对称直接影响投资、创新扩散、人口移动以及国家经济政策对资源的再配置。
第三种理论是依附论,该理论的主要观点与上述观点正好相反,吉尔伯特(Gilbert,A。,1982)和古格勒(Gugler,J。,1982)主张这种观点的学者批评累积因果理论和核心—外围模式忽略了外来影响、贫困问题以及殖民主义的历史,并认为政府并不是“为公众利益”服务的机构。主张依附论的学者斯塔基(Stuckey,B。,1975)、桑托斯(Santos,M。,1979)认为经济的驱动力量是资本积累,在资本积累方面的巨大差异,使得占统治地位的核心区与依附于核心区的边缘区并存,并且这些核心区的经济活动又依附于发达国家的金融和工业资本。弗里德曼和道格拉斯(Douglass,M。,1978)“农业都市”的观点也与这种依附论的观点是相联系的,其核心思想是区域的相对“封闭”。斯特尔(Stohr,W。)和托特林(Todtling,F。,1978)认为一个区域至少在短期内,在经济和政治上要高度自主,甚至不惜以总体经济增长为代价。这些理论,都主张应分散中央决策权,赋予地方相当的权力。分析区域经济所涉及的面比较广,但主要包括区域经济与人口(人口移动)、区域能源和环境、区域劳动力市场、资本与经济发展、区域产业结构、区际分工与联系、技术创新与经济发展、城市发展与区域经济、贫困问题、农村土地市场等。
二、国内外对我国区域研究状况
(一)区域差异及区域分工研究
20世纪80年代开始,一方面,我国学者大量引进和吸收国外区域经济学理论和方法,如增长极理论、点轴网络理论、区域发展阶段理论、地域综合体理论、区域经济动力学理论、区域经济增长模型、区域经济计量和动态模型、区域投入产出分析方法等等;另一方面,积极参与区域经济实践活动,如区域规划、国土资源开发、区域发展战略和地区产业政策制定等等,尤其是西部大开发,不断拓宽了区域经济研究空间。近年来,随着我国区域经济实践的不断深入,区域经济问题变得更加具体化,区域经济研究也开始向不同领域的纵深方向拓展。注重区域空间结构、经济格局演变、区域经济联系、区域经济政策、国家政策的区域经济效应等问题;关注区际差异、区域发展模式、区域产业结构、城市经济及城乡联系、城乡可持续发展、区域形象设计、产业集群以及生产要素的区际流动等内容;研究空间经济均衡、区域经济微观主体的动力学、企业区位选择、企业组织、多厂商企业区位与空间组织、企业兼并及重组、跨区域跨行业的联合等(安虎森,2004)。
(二)特殊区域研究
西部大开发研究。有关西部开发的经济理论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种理论(李瑞娥、杜富军,2003):一是比较优势理论,当资源禀赋、或在专业化和生产率方面存在差异时就形成一种比较优势,这种比较优势在很大程度上就决定一国的生产模式,进而一国密集使用该国丰富的资源要素进行生产就必然获得比较利益。二是梯度推移理论,任何国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在时间上和空间上都存在差异,也就是说经济发展水平不可能都处在同一个梯度上,这为生产力的梯度分布和经济的跳跃式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三是增长极理论,增长极通过资源要素的向外扩散,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四是创新理论,按照熊彼特的理论“创新就是创造性的破坏”,是新事物取代旧事物的过程,也是一国或地区的经济发展能在一定程度上突破周期性从而实现高速发展的重要原因。五是可持续发展理论,西部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不仅是西部自身的环境和资源问题,而是关系到整个国家经济的协调发展与生态安全问题,因而可持续发展理论在西部大开发中具有重要意义。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研究。围绕东北的振兴战略,许多学者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但主要的理论为产业结构演变规律和制度创新理论。具体来讲包括三大规律:一是工业结构演变规律,包括重工业化规律和高加工度化规律。二是进口替代转换规律,即是一国总是先重点进口轻工业技术和产品。三是比较优势在国家间转移规律,即是技术水平相同的统一产业在国家之间的比较优势,由较高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家逐渐向较低经济发展水平国家转移,而这种转移主要由劳动力价格的高低决定(林木西,2003)。资源型城市转型研究。资源型转型研究模型很多,可以归结为如下三种模式:一是产业延伸模式,即在资源开发基础上,发展下游产业加工工业,建立资源深加工和利用的产业链,这种模式的优点是在转型期能够充分发挥本地的资源优势,同时,上下游产业在生产、管理和技术方面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实施转型的难度较小(张米尔,2003)。二是产业替代模式,即利用资源开发积累的资金、技术、人才,或是直接利用外部资源,建立全新的产业群,把原来从事资源开发的人员转移到新兴的产业上来。三是多元化模式,即开发资源或继续支持矿业发展的同时,积极发展非矿产业的发展,从“地下”转移到“地上”,尤其是第三产业发展,以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三)城市化及城市圈经济研究
城市化道路研究。近20年来一直是我国区域经济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姜爱林,2003),而城市化研究的主要内容为城市化道路以及城市化理论问题。可以划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清除错误认识,明确中国一定要走城市化道路的阶段;第二阶段主要围绕中国城市化道路问题展开讨论;第三阶段全方位开展城市化理论研究(赵新平、周一星,2002)。第一阶段,主要讨论了有关城市化的概念、特征,城市化起源与发展,城市化速度与水平等基本理论问题。第二阶段,研究的总脉络是城市化道路选择问题。第三阶段,城市化理论的全方位探索阶段,城市化理论研究进入到制度层面。都市经济圈研究与城市化研究密切相关的又一主要研究内容为都市经济圈研究,在我国,目前大多数学者所认可的大都市经济圈,其中最主要的都市经济圈为珠江三角经济圈、长江三角经济圈、环渤海经济圈等三大经济圈。
(四)产业集群研究
我国对产业集群以及区域创新体系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而大量开始研究则是2000年以后(安虎森,2004)。目前国内的产业集群以及创新体系的研究,主要从聚集经济、专业化分工、后福特制生产方式、知识溢出等角度,分析产业集群以及创新体系形成机制、形成过程以及集群的经济性,有的研究也进行了分类。较为系统研究产业集群与创新体系的学者为王缉慈(2001),她系统地概括了产业集聚理论与新产业区理论,并指出培养有地方特色的企业集群,营造区域竞争环境,强化区域竞争优势是增强国力的关键。杨洸(1996)认为,聚集经济是创新集群形成的内在依据,他阐述了聚集经济和外部性对创新集群形成的作用,并把创新集群划分为三种类型,基于技术轨道的顺轨性创新集群、给予技术平台的衍生性创新集群以及向技术关联域发展的渗透性创新集群。仇保兴(1998)对集群的形成过程,制约因素及其创新意义和演化趋势进行了较为系统和全面的分析,他从专业化分工角度分析了企业集群的形成机制,从产权、市场结构、产品和要素市场以及人文环境分析了集群形成发展过程中的制约因素,同时分析了小型企业集群和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创新的关系。叶建亮(2001)从知识溢出角度分析了聚集现象,他认为知识溢出是导致集群的重要原因,它不仅决定了集群的规模,也影响集群组织内企业的生产函数。魏守华等(2002)是从区域经济发展理论角度研究产业集群的,他们认为产业集群理论是继梯度推移、增长极和地域生产综合体理论之后的新型的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在实证研究方面,刘军国(2001)的清河羊绒市场研究、陈建军(2000)的江浙模式研究以及孟庆民(2001)的珠江三角洲产业研究是具有代表性的实证研究。
关于地区差距的影响因素分析:林毅夫等(2003)研究了地区推行的战略是否违背比较优势;Sylive Demurger(2002)等考察了地理位置与优惠政策;Shuming BAO(2002)等研究了FDI和劳动转移;Baizhu Chen等考察了私有企业、高等教育和国际贸易;Sylvie Demurger等考察了户籍制和国有银行垄断体制;加藤弘之探讨了中国市场化、工业化、近代化。蔡昉等(2002)从经验上考察中国地区经济增长中存在着局部趋同以及条件趋同的现象。胡鞍钢等(1995)主要讨论改革以来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的关系,其主旨是研究改革以来中国地区发展不平衡性、地区收入差距变化问题。这些研究都是分析某一个和少数几个因素对区域增长的影响。而没有进行多因素的综合分析。关于省际经济,只考察了省际间是否收敛。很多关于地区差距的研究主要是从收入水平的差距、人均GDP等指标来考察的。没有重点考察省际间增长率为什么不同。
关于全国的经济增长因素的分解和增长模型的检验:舒元等证明我国经济增长拒绝新古典增长理论和R&;D类型增长理论,支持AK类增长理论。沈坤荣(2003)计算了资本、劳动、全要素生产率对增长的贡献。这些研究都是就全国经济增长来研究的,而没有研究省际的因素分解和决定因素,没有建立省际增长模型。
国外关于省(州)一级经济增长因素的分解和区域增长模型:马瑟(Ashok Mathur,1987)考察了印度1951~1981年间劳动、技术等因素对增长的贡献。史密斯(Smith 1975)用美国1900~1960年的数据对新古典增长模型进行了检验。加利(Moheb Ghali 1981)建立了一个包括需求和供给两方面因素的区域增长模型。藤田(Masahisa Fujita,1999)分析了日本产业技术升级与快速增长区域转移之间的动态关系。这些研究对于本书的研究有较多的借鉴意义,但是在指标的选择和计量方法上,本书都有所差别。
关于区域协调发展:李善同(2003)考察了三大区域之间区域政策协调,翁君奕等考察了非均衡增长与区域协调发展,胡鞍钢等提出了财政转移支付等对策。但是关于省际间协调的机制,具体措施等研究还较少。
三、我国区域经济学研究趋势
根据目前我国区域经济学的研究状况,在今后一段时期,将会出现如下几个方面的趋势。
将进一步完善适合于我国国情的区域经济学理论。近几年,我国区域经济学理论工作者出版过许多区域经济学著作和译著,然而至今还没有建立起适合于我国国情的比较完善的区域经济学理论。发达国家的区域经济学理论是比较完善的,然而由于国情不同,这些理论并不完全适合于我国。因此,在吸收和借鉴国外的理论基础上,经过不断的实证研究,建立适合于我国的区域经济学理论体系是下一步研究的重要任务。
将加强微观领域的研究。尽管有一些微观领域的研究,然而大量的研究都是宏观的研究,缺乏有关具体厂商的区位选择,居住区位选择,公共设施区位选择,区域劳动力市场,城市土地市场,区域技术市场,人口移动对区域各种要素市场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当我国经济步入稳定发展阶段以后,这种微观领域的研究将会是区域经济学研究的主流。
将加强定量和经济计量方法的研究。定量和经济计量方法是推动区域经济研究向纵深发展的主要手段。目前,在区域经济研究中也利用经济计量方法,然而大多数是最小二乘法、主成分分析方法等,很少使用其他计量方法,如投入产出分析方法、线性或非线性规划方法、对数—线性方法、逻辑斯蒂/逻辑特模型等。随着区域经济学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将会更加重视定量和经济计量方法的应用和开发。
将加强区域经济政策的研究。任何经济理论的研究,都是为了寻找内在的规律,提供政策性建议。尽管目前也提出有关区域经济政策方面的诸多建议,然而在许多情况下,这种政策性建议缺乏理论依据,带有很大的主观意愿,缺乏操作性。随着理论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和大范围的区域经济实践活动,将会提出适合于不同地区的各种区域经济理论和区域经济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