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思路
本书着重运用发展经济学理论探讨省际经济增长率为什么不同?运用资本、人口、技术进步、自然资源禀赋和地理位置等要素分析省际经济增长的差异。在制度环境分析上以制度安排、市场化、工业化、城市化的差异来分析省际经济增长的差异。对1978年以来省际经济差异情况作实证分析,描述转型30年来各省发展的动态。在此基础上,探讨省际间协调发展的基础和机制,对于如何统筹区域发展更具有针对性地提出各省经济发展的制度安排。
二、研究方法
本书采用的主要方法有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制度分析与计量分析相结合,并采用了比较分析方法。具体来讲,对各省区资本、人口、科技进步、自然禀赋等内在要素采用比较分析方法;对1978年以来各省区经济增长情况采用实证分析;在探讨制度供给、市场化、城市化、工业化对省际经济增长差异上采用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在对协调省际经济增长的制度选择上采用理论分析和制度分析相结合。
三、主要创新点
一是对区域经济增长进行了因素分解,结合中国经济转型的现实,建立了省际经济增长模型。
二是运用多因素分析方法,对影响经济增长的资本、技术、人口、地理环境、资源状况、市场化、工业化、城市化、制度等因素做了详尽的研究,分析了我国31个省市各要素差异并得出了各因素对省际经济增长差异的影响。
三是运用经济增长的因素分解方法对省际经济增长进行分析,用大量的统计数据对不同省、市、自治区经济增长进行横断面的统计分析,通过实证分析得出了中国经济转型时期以来省际经济增长的差异状况。
四是通过多因素分析和实证分析,以提出对策为落脚点,在本书第九章提出了中国省际经济增长协调发展的建议。可以为制定我国区域发展战略和各省市制定相应的发展规划提供理论依据,为促进全国区域均衡发展,推动中西部地区省、自治区的经济发展、实现经济腾飞提供政策参考。
自1978年以来,我国开始了以改革开放为导向的经济转型。之后,经济转型在我国全方位渐进展开,同时,我国经济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中国地域辽阔,各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差异较大,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东南沿海地区经济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而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2004年,东、中、西三大经济带人均GDP分别为13335元、6978元与5388元,而相对最为发达的上海地区的人均GDP为33285元,相对最为落后的贵州地区的人均GDP仅为3088元,前者是后者的10倍以上。中国经济空间区域差异性,不仅表现在经济发展水平上,还表现在区域的要素禀赋、产业结构、人力资本等方面。如从各地区自然资源分布状况看,煤炭、石油、天然气、金属矿产资源以及农业资源大都集中在中国的中、西部地区,而东南沿海地区则集聚了相对较多的海洋资源,且以制造业、加工业为其主要的产业优势这样就形成了中国特有的空间转型经济联系;中、西部地区的农业资源与煤炭、石油、天然气、金属矿产资源向东、南部地区流动,而主要加工业产品由东、南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流动。正是这种区域空间的差异性,导致了区域之间要素与商品的流动,或者说导致了各区域经济发展的互补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