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我国前期的农村改革,除了价格和国家收购农产品方式的改革以外,主要是在生产领域中进行的。随着农业和农村经济在改革中不断得到迅速发展,以及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的发育完善,农产品流通问题越来越重要,原有流通体制弊端出现,进行改革的要求越来越强烈。首先是农产品流通量迅速增加,流通部门的购、销、存、调能力严重不足,资金问题也较突出,出现了农产品“卖难”;其次是农用生产资料供应不足,供应方式及售后服务不适合需要,出现了“买难”;再次是不能及时准确地向农业生产者提供市场信息,没能很好地承担起沟通产销、引导生产的任务;最后是流通服务方式单调刻板,不适应农业生产者和农村居民生活的需要。因此,农村流通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是:①改变农民的思想观念,使他们充分认识到发展商业、搞好流通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对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性,调动农民投入农产品流通领域的积极性;②改变原有农村流通企业单“官办”的做法,以合作商业为主,调动各方面力量,使农产品流通形式和渠道多样化;③搞好现有流通领域企业的自身建设,让它们转到真正为农业和农村居民生产、生活服务上来,千方百计搞好流通服务。目前必须抓好以下3个方面的工作:①改革农产品购销体制,尤其是加快改革粮食购销体制,调动商品粮生产区和粮农种粮的积极性;②大力加强仓储、运输、加工等设施的建设,采取多种形式集资,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③逐步建立并完善国家、省市区两级粮食储备制度,建设粮食批发市场和期货市场。
农村政策必须坚持两个长期不变
1982年1月1日中共中央批转的《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强调:我国农业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集体化的道路,土地等基本生产资料公有制是长期不变的,集体经济要建立生产责任制也是长期不变的。关于前一个长期不变,《纪要》规定集体所有的耕地、园地、林地、草地、水面、滩涂以及荒山、荒地等的使用,必须服从集体的统一规划和安排,任何单位和个人一律不准私自占有。集体划分给社员长期使用的自留地、自留山及宅基地,所有权仍属集体。严禁在承包土地上盖房、葬坟、起土。社员承包的土地,不准买卖,不准出租,不准转让,不准荒废,否则,集体有权收回;社员无力经营或转营他业时应退还集体。关于后一个长期不变,《纪要》指出,目前实行的各种责任制,包括小段包工定额计酬,专业承包联产计酬,联产到劳,包产到户、到组,包干到户、到组等等,都是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生产责任制。不论采取什么形式,只要群众不要求改变,就不要变动。健全与完善生产责任制的工作,要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要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不搞“一刀切”。
城市经济体制综合改革
为进一步发挥中心城市的作用,为了对城市工业体制、财政体制、外贸体制等等进行相互衔接、相互配套的改革而提出并实施的改革。1981年7月,国务院批转了《沙市经济体制综合改革试点》,正式开始了城市经济体制综合改革的试点工作。主要内容有搞活企业,进一步完善企业经济责任制;组织企业的改组联合;改革流通体制,实行多渠道、少环节;改革科技体制推动技术进步;改革建筑业和基本建设管理体制,发展多种经济形式和多种经营方式,等等。这些改革,对于搞活经济,提高经济效益,加快整个经济体制改革步伐,起到了积极作用。城市综合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是试行市领导县的新体制。实行市领导县的改革,是以经济比较发达的城市为中心,带动周围农村,统一组织生产和流通,逐步形成以城市为依托的不同规模和不同类型的经济区和经济网络,使城市、县镇和农村都能充分发挥各自的作用,搞活生产和流通,把城乡经济很好地结合起来,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这不仅是行政机构的合并与调整,而且也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工业管理体制改革
1979年以来我国工业企业经营管理体制和工业领导体制的改革。传统的工业管理体制的弊端是:条块分割、政企不分管理权力集中过多、管得过死;分配上平均主义严重,等等。改革以来,我国工业管理体制进行了如下改革:①逐步扩大了国营工业企业自主权。②建立和完善了多种形式的经济责任制,同时进行了工业企业领导体制的改革,实行了厂长(经理)负责制。③改革了国营工业企业收入分配制度,先后实行了企业基金制度、利润留成制度和利改税制度。④按照政企职责分开、简政放权的原则,改革了工业领导体制,发展了各种形式的经济联合和协作,建立各种企业性的专业公司和联合公司,推进企业的改组和联合。我国工业管理体制的改革,推动了工业经济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但仍有待进一步深入。
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
经济体制改革的一项措施。过去国家对企业管得太多太死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把全民所有同国家机构直接经营企业混为一谈。根据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社会主义的实践,所有权同经营权是可以适当分开的。全民所有制企业不可能由全体人民经营,一般也不适宜由国家直接经营,硬要这样做,只能窒息企业的生机和活力。实行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把经营权直接交给企业,理顺企业所有者、经营者、生产者的关系,切实保护企业的合法权益,使企业真正做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完善,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实行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具体形式,可以依产业性质、企业规模、技术特点而有所不同。无论实行那种经营责任制,都要运用法律手段,以契约形式确定国家与企业之间、企业所有者与企业经营者之间的责权利关系;都要通过竞争产生合格的经营者,以企业经营成果包括资产增值作为奖罚经营者的主要依据,促进大批精明强干、勇于开拓的企业家在市场竞争的风浪中涌现出来;都要实行厂长(经理)负责制,完善企业内部各种经济责任制,整顿劳动纪律,严格科学管理;都要注意发挥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经营者的管理权威和职工群众的主人翁地位相统一,形成经营者和生产者相互依靠密切合作的新型关系。总之,要使企业具有自我改造自我发展的能力,成为具有一定权利和义务的法人。
企业自主权
指全民所有制企业作为国家计划管理下的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所拥有的经济权力。1978年12月,邓小平最早提出了扩大企业自主权的问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在国家统一计划指导下让工业企业有更多的经营管理自主权。1979年7月,国务院下达了《关于扩大国营工业企业经营管理自主权的若干规定》等5个文件。1980年9月,国务院批转了国家经委《关于扩大企业自主权试点工作情况和今后意见的报告》。《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全面阐述了企业自主权问题。在服从国家计划和管理的前提下,企业有权自行安排增加国家建设和市场需要的产品;有权选择自己的经营方式;在国家计划外超产的产品,企业有权自定价格、自销产品;在物资选购方面,对于国家统一分配的物资,在订货时企业有权选择供货单位;在资金使用方面,企业有权拥有和支配自留资金;企业有权按照生产的特点和实际需要,自行确定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有权自行决定用工办法和工资奖励方式;在联合经营方面,企业有权参与或组织跨部门、跨地区的联合经营;有权择优选点,组织生产协作或扩散产品,等等。企业拥有在国家计划和管理下的自主权,既在全体上保证了整个国民经济的统一性,又在局部上保证了各个企业生产经营的多样性、灵活性和积极性,有利于把经济搞活,提高企业素质,提高经济效益。如果企业没有自主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也就无法建立和发展。
企业的民主管理
在企业中实行社会主义民主,保证职工群众当家做主参与企业管理权力的重要形式,是我国企业管理的根本制度。企业民主管理的主要形式是职工代表大会。我国宪法规定“国营企业依照法律规定,通过职工代表大会和其他形式,实行民主管理。”职工代表大会制的主要内容是:厂长有责任向职工代表大会报告工作,接受代表的审查、评议和监督。职工代表大会对于企业生产经营的重大决策和生产管理的重要制度的建立具有审议权,对于职工福利方面的问题有讨论决定权,对企业的干部有进行评议、监督,以及提出奖惩任免的建议权。实行民主管理,除了建立、健全职工代表大会制度以外,还要充分发挥工会和其他群众组织的作用,丰富和完善企业的民主管理。动员职工群众以各种不同方式,积极参与对企业的管理,发挥主人翁的作用,厂长(经理)应密切同职工群众的联系,虚心听取他们的意见和批评,主动地改进企业的经营管理工作。
横向经济联合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中,为打破条块分割,推广经济技术协作等目的而实施的一项经济改革措施的重要内容,是发展社会生产力的要求。企业之间的联合,是横向经济联合的基本形式,要在自愿的基础上,坚持“扬长避短、形式多样、互利互惠、共同发展”的原则,不受地区、部门、行业界限的限制,不受所有制的限制。通过企业之间的横向经济联合,逐步形成新型的经济联合组织,发展一批企业群体或企业集团。发展经济联合,应当围绕以下目标和要求进行:①有利于充分挖掘现有企业潜力,做到投入少、产出多,产品质量好,技术进步快,经济效益高;②有利于企业组织结构、产业结构和地区布局的合理化;③有利于形成和发展商品市场、资金市场和技术市场;④有利于打破条块分割,实现政企职责分开、简政放权和所有权与经营权适当分开。
合作经济和经济联合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中出现的、在自愿互利的基础上全民、集体、个体经济相互之间以多种形式联合生产和经营的经济形式。不同所有制形式、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之间的联合是社会化大生产和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发展的必然趋势。这种联合可以促进人才、资金、技术、资源等各种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与组合。有些联合体,以大中型企业为骨干,以优质名牌商品为龙头,以促进科研和生产的联合为重点,积极发展企业群体,以适应专业化分工和规模经营的要求,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政府机构管理经济的职能
在无产阶级和全体人民掌握了国家政权以后,领导和组织经济建设就成为国家机构的一项基本职能。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各级政府履行了这方面的职责,起了重大作用,但同时也存在许多弊端。这主要是政企职责不分,企业实际上成了行政机构的附属物。政府包揽了许多本来不应由它管的事,而许多必须由它们管的事又未能管好。加上条块分割、互相扯皮,使企业工作更加困难。经济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政企职责分开,正确发挥政府机构管理经济的职能。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政府机构管理经济的主要职能应该是:制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计划、方针和政策;制定资源开发、技术改造和智力开发的方案;协调地区、部门、企业之间的发展计划和经济关系;部署重点工程特别是能源、交通和原材料工业的建设;汇集和传播经济信息,掌握和运用经济调节手段;制订并监督执行经济法规按规定范围任免干部;管理对外经济技术交流和合作,等等。各级政府部门原则上不再直接经营管理企业。这样做既是搞活企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迫切需要,也是使政府部门更好地领导和组织经济建设,以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简政放权
“简政放权”,即精简机构和下放权力,是我国改革开放的重要内容。简政放权是社会主义上层建筑的一次深刻改革。精简机构的目的,在于改变党和国家目前存在的机构庞大臃肿,层次过多,职责不清,工作效率低的状况,建立起结构合理,功能齐全,运转协调,灵活高效的行政管理体系。简政放权的主要形式有:①实行政企分开,企业不再隶属于政府行政部门;②取消或改变行政性公司,更换“公司”对工厂、商店等基层企业的管理职能和管理形式;③按照经济实体的要求,扩大企业自主经营权力;④对企业进行减税、让利等优惠扶持政策。政府的职能主要是统筹规划,掌握政策,信息引导,组织协调,提供服务和检查监督。企事业单位的党组织主要是管理党务,起保证监督作用,原则上受所在的地方党委领导。在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上,要逐步划清职责,做到地方的事情地方管,形成一种既保证中央政令统一,又充分发挥地方积极性的格局。下放权力的目的,在于克服权力过分集中的弊端,建立新的适应于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的权力结构体系,增强党和国家的活力,更好地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指令性计划
指国家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活动以法令形式下达的计划。其范围限于关系国计民生的一些重要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的生产和分配,关系国家生产建设的重要任务,关系经济全局的骨干企业的主要经济活动。目的在于保证国家掌握必要的物质力量,实现社会生产和社会需要之间的基本平衡,在全国范围内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和合理配置生产力,保证重点建设,使国家有充分条件运用各种经济杠杆,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满足人民生活需要。它具有强制性、直接性两大特点。计划一经下达,就具有法律效力,不得随意改变,而且纳入这种计划的经济活动,国家可以直接干预和管理。在我国,指令性计划是由各级人民政府或计划部门按隶属关系下达到执行单位,如由于客观情况需要调整计划时,必须按规定的权限和程序报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过去,我国把指令性计划的范围搞得过大、过宽,不利于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发展。改革开放后,我国市场范围逐步扩大,计划管理的领域显着缩小。今后在宏观调控上,要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集中必要的财力物力进行重点建设,综合运用经济杠杆,促进经济更好更快地发展。
指导性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