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脑在实践基础上对客观事物的能动反映。意识的表现形式之一。外部世界的客观存在是认识的最终源泉,外部世界的可知性是认识的可能性的根据。认识的主体是社会的人,是在社会中生活并利用社会形成的认识活动的各种手段、形式以及思想资料的人。认识不是离开实践而在人的头脑中凭空产生的,它是在社会实践的客观需要和实践活动的基础上发生、发展起来的。认识具有主观和客观两重属性。一方面,认识是作为主体的人以观念的形式反映或再现客体;另一方面,认识是以客观的社会实践为基础。认识的内容来自客观世界,认识的目的和任务是要正确地反映客体,获得关于外部现实的正确的知识,从实践中来的认识,还要再回到实践中去,使自身得到检验和发展,并用以有效地指导实践,并通过实践转化为客观现实,达到主观和客观、主体和客体的一致。认识包含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两个阶段:感性认识是认识的低级阶段;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人们在社会实践中与外界事物直接接触,通过各个感觉器官反映在人脑中是事物表面、片面的现象,属感性认识阶段。感性认识是不完全的认识。要完全反映事物即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必须积累丰富的感性材料,并对它进行思维加工,经过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等逻辑活动,形成概念、判断、推理的过程,使认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揭示事物的内部联系、本质和规律。认识的真正任务就在于达到对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获得关于事物真理性的知识,并用它来为人们的实践服务。辩证唯物主义克服了直观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在认识问题上的错误和缺点,在实践基础上把认识看作是一个辩证发展的过程,从而对认识做出了科学的规定和解释。它明确指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映像。认识不仅具有客观性和能动性,而且是有限与无限、相对与绝对的统一,具有社会性和历史性。社会历史条件达到什么程度,人的认识便达到什么程度,人的认识依赖于社会实践,依赖于人的历史发展。社会实践不仅是推动认识发展的动力,也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最终标准。毛泽东的《矛盾论》、《实践论》等着作,对人类正确认识的发展规律做出了阐述。邓小平强调,为了获得正确的认识,必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实际
即“实事”。指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客观事实。毛泽东倡导的“实事求是”,要求从实际情况出发,从中引出规律性作为行动的向导。邓小平强调,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最重要的是要做到“一切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
调查研究
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调查,就是通过亲身的接触体会和用口头的、书面的形式向众多的干部、群众询问了解,从而比较充分地掌握客观实际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的材料;研究,就是在占有大量材料的基础上,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加工制作,从中获得某些规律性的认识,用来指导各种实践活动。坚持调查研究,就是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人的正确认识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而调查研究就是避免主观唯心主义,坚持以社会实践为真理标准的认识方法。1930年,毛泽东就强调:“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调查就像‘十月怀胎’,解决问题就像‘一朝分娩’。调查就是解决问题。”“三大改造”任务完成后,这一传统的作风和方法受到很大破坏。1962年2月6日,邓小平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指出:“这几年来,我们不大注意调查研究,因而所提的一些任务往往不是实事求是的,所提的一些口号,也有许多不是切合实际的。”“文革”后,重新恢复和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强调“调查研究是一切工作的第一步”。要切实按照事物的本来面貌去认识事物,反对带主观框框去进行调查,把主观意图强加给客观实际;也要反对从个别的或局部的事实出发,得出以偏概全的错误结论。由于客观事物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调查研究也必须随着事物的发展变化经常进行,否则就不可能经常提高认识客观世界的能力、正确地认识和改造永远变化着的客观世界。
总结经验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实际工作中的具体要求。人的认识由于受到主、客观复杂因素的影响,是一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无限辩证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将感性的认识上升到理性的认识,需要总结经验;在同错误作斗争的过程中,坚持真理、修正错误,需要总结经验;认识的不断向前发展,更加需要总结经验。一个是调查研究,一个是认真总结经验,这是中国共产党按照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指导工作的基本要求。毛泽东十分重视总结经验,并在《实践论》、《矛盾论》哲学着作中加以阐述。邓小平在新的历史时期着重指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他在指导我国改革开放过程中,多次指出,胆子要大,步子要稳;要有敢闯、敢冒、敢于实验的精神;要不断总结经验,不完善的完善起来,错的就及时改进。
照顾全局
亦作“顾全大局”。处理全局和局部的关系的根本观点之一。邓小平说:“我们的一切工作都会涉及全局与局部的关系、中央与地方的关系、集中统一与因地制宜的关系。大道理与小道理必须弄清楚。全体和局部缺一不可,全体是由局部组成的,如果只有全休,没有局部,则全体也就不成其为全体了。另一方面,全体和局部、中央和地方、集中统一和因地制宜,以什么为主导呢?如果把局部、地方、因地制宜做主导,那就要犯原则错误。一定要以中央、全体、集中统一做主导……这是因为地方是在中央领导下的地方,局部是在全体中的局部,因地制宜是在集中统一下的因地制宜,如果两者之间发生矛盾,地方应服从中央,局部应服从全体,因地制宜应服从集中统一。不如此,就会发生地方主义、本位主义和山头主义。”他又说:“要提倡顾全大局。有些事从局部看可行,从大局看不可行;有些事从局部看不可行,从大局看可行。归根到底要顾全大局。”
大局与小局
邓小平运用来说明全局与局部的辩证关系的一对范畴。全局是事物的整体及其发展的全过程;局部是组成事物整体的各个部分、方面以及发展的各个阶段。全局与局部是辩证的统一。全局高于局部、统率局部,对局部的发展变化起着主要的决定的作用。局部是全局的一部分,不能脱离全局而独立。邓小平指出:“要提倡顾全大局。有些事从局部看可行,从大局看不可行;有些事从局部看不可行,从大局看可行。归根到底要顾全大局。”1979年3月30日,他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一文中说:“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个人利益要服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要服从整体利益,暂时利益要服从长远利益,或者叫做小局服从大局,小道理服从大道理。”必须按照统筹兼顾的原则来调节各种利益的相互关系。在深化改革的过程中,党中央一方面指出要充分调动地方、企业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又要加强宏观调控,维护国家的利益和中央的权威,这也要求正确处理好局部与全局的关系。邓小平指出,把我国建设成为四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这就是大局。全党、全国都要为实现这个伟大目标而奋斗。“全国党政军民一心一意地服从国家建设这个大局,照顾这个大局。”“现在就是要硬着头皮把经济搞上去,就这么一个大局,一切都要服从这个大局。”邓小平要求认真研究政治的大局,国内外斗争的大局,从国际大局和国内大局着眼来看问题,国内保持政局稳定,国际上争取较长时间的和平环境,这才能把经济搞上去。在论及党的建设问题时,邓小平指出:“要注意培养人,要按照‘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标准,选拔德才兼备的人进领导班子。我们说党的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要长治久安,就要靠这一条。真正关系到大局的是这个事。”他在论及沿海与内地建设发展的关系时指出,沿海地区要加快对外开放,较快地先发展起来,从而带动内地更好地发展,这也是一个“事关大局的问题”,内地和沿海都要照顾这个大局,服从这个大局。在邓小平的着作中,“大局与小局”有时与“全局与局部”通用。
小道理服从大道理
邓小平提出的处理和解决全局与局部、大局与小局矛盾的基本原则。1979年3月,邓小平在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指出:“在社会主义制度之下,个人利益要服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要服从整体利益,暂时利益要服从长远利益,或者叫做小局服从大局,小道理服从大道理。”在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长期过程中,人民内部将会产生各种利益的摩擦,集中体现为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矛盾、暂时利益与长远利益的矛盾。要提倡小道理服从大道理,大道理管小道理。因为大道理事关全局、整体、长远;小道理不能脱离大道理而独立。这就要求识大体、顾大局,按照统筹兼顾的原则来调节各种利益的相互关系。如果相反,违反集体利益而追求个人利益,违反整体利益而追求局部利益,违反长远利益而追求暂时利益,结果势必受损失。因此,邓小平强调:“要从大处着眼,小道理要服从大道理,不要一涉及自己的具体问题就不通了。”为了加快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邓小平认为一定要有一个安定的政治环境。不安定、政治动乱,就不可能从事社会主义建设,一切都谈不上。“治理国家,这是一个人道理,要管许多小道理。那些小道理或许有道理,但是没有这个大道理就不行。”
主观与客观
主观,指人的意识、思想、认识等;客观,指人的意识之外的物质世界或认识对象。主观和客观的关系问题,是认识论中的基本问题。唯心主义颠倒主观与客观的真实关系,提出主观决定客观,否认客观的独立性和主观对于客观的依赖性。机械唯物论虽然承认客观的独立性及其对主观的决定作用,但不懂得主观对客观的能动性和反作用。辩证唯物主义全面科学地解决了主观与客观的关系问题,认为主观与客观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客观不依赖于主观独立存在着,客观决定主观,主观能动地反映客观和反作用于客观,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促进或阻碍作用。并指出主观与客观在实践基础上的统一、一致,不是僵死的,而是一个过程。由于客观事物本身的复杂性及其处在不断的变化发展之中,由于主观认识受社会历史条件、阶级地位(在阶级社会中如此)和科学知识水平等等的限制,使主观认识常落后于客观实际,主观与客观之间常产生矛盾,这个矛盾,只有经过不断实践、不断总结经验(包括失败的教训),才能逐步做到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邓小平强调指出:“解放思想,就是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就是实事求是。”有时亦用主观指认识上的主观片面,不从实际出发,主观地看问题;用客观指观察、认识的客观性,从客观实际出发,客观地看问题。
主观愿望与客观
分析动机与实际情况关系的一对范畴。主观愿望指人们行动的动机;客观指人类活动所处的客观实际情况。人们做任何事情都有其主观愿望,即受动机的支配。如果没有同客观实际相符合的正确的认识和动机,就不可能有效地改造客观世界。社会实践是检验主观愿望的标准。主观与客观、认识与实践统一的过程是复杂的、曲折的。由于受到主观认识能力的限制,特别是社会实践和客观事物发展的历史局限性的限制,主观愿望有时并不能完全反映客观实际,有好的动机不一定能收到好的效果。中国共产党和邓小平把这一原理运用到对毛泽东的评价和历史经验的总结。1981年6月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党在建国以后,总的来说是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指导下,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并取得巨大成就的。由于经验不足,党的领导在对形势的分析和对国情的认识上发生过主观主义的偏差,犯过把阶级斗争扩大化和在经济上急躁冒进的错误,包括“文化大革命”这样全局的、长时间的严重错误。对于这些错误,毛泽东是有责任的。但就毛泽东的主观愿望而言,他也想发展生产力,但是方法不对头。他发动“文化大革命”的初衷,是出于防修、反修,防止资本主义复辟的考虑。邓小平多次指出,对于毛泽东晚年的错误,不要太追究个人责任,“更重要的是要分析历史的复杂的背景”。要看到“最重要的是一个制度问题”。1985年8月28日,邓小平在关于改革是中国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的讲话中,概括性地总结了历史经验教训说:“要特别注意我们‘左’的错误。‘左’的错误带来的损失,历史已经做出结论。我们都是搞革命的,搞革命的人最容易犯急性病。我们的用心是好的,想早一点进入共产主义。这往往使我们不能冷静地分析主客观方面的情况,从而违反客观世界发展的规律。”因此,要搞好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必须把革命精神和科学态度结合起来。
平衡与不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