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党建工作实务丛书:十六大以来理论成果(上)
36245500000003

第3章 树立科学发展观(3)

经过长期努力,我国科技实力有了显着提高,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学科布局,培养了一支勇于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优秀科技队伍,部分重要领域的研究开发能力已跻身世界先进行列。我们已经具备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基础和良好条件。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科技的总体水平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有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地需要坚实的科学基础和有力的技术支撑,必须下更大的气力、做更大的努力,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努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建设创新型国家,就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走出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推动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就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国民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就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贯穿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激发全民族创新精神,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不断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使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显着增强,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的能力显着增强,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研究综合实力显着增强,取得一批在世界具有重大影响的科学技术成果,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要有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宽广的世界眼光,按照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要求,坚定不移地把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坚定不移地贯彻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发展必须面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方针,制定科技发展的重大政策和配套措施,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加强基础研究、高技术前沿研究、可持续发展相关研究,加快把知识和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真正使科学技术现代化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动力。

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是我国应对未来挑战的重大选择,是统领我国未来科技发展的战略主线,是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目标的根本途径。一个国家只有拥有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才能有效地应对激烈的国际竞争。特别是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关键领域,真正的核心技术、关键技术是买不来的,必须依靠自主创新。要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摆在全部科技工作的首位,根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紧迫需求、世界科技发展趋势和我国国力,对我国科技发展做出总体部署,统筹当前和长远,超前部署前沿技术和基础研究,把握科技发展的战略重点,确定若干重点领域,抓住一批重大关键技术,实施若干重大专项,建设一批创新基地,培育大批创新企业,扎实提高持续创新能力,培育新兴产业,不断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奠定坚实基础。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进一步优化科技结构布局,充分激发全社会的创新活力,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一项重要任务。要继续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市场在科技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充分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国家科研机构的骨干和引领作用,充分发挥大学的基础和生力军作用,进一步形成科技创新的整体合力。建设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科学研究与高等教育有机结合的知识创新体系,建设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国防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各具特色和优势的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社会化、网络化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政府管理科技事业的体制机制,建立健全有关法律法规,完善科技开发计划,促进科技创新要素和其他社会生产要素有机结合,形成科技不断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社会不断增加科技投入的良好机制。

建设创新型国家,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核心,教育是基础。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知识和人才的长远需要,加大统筹城乡教育发展力度,普及和巩固九年义务教育,加快发展职业教育,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深化教育改革,优化教育结构,推动教育全面协调发展,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人才支撑。要努力建设学习型社会,在全社会树立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理念,使每个人都不断获得新知、增长才干,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要进一步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坚持党管人才原则,紧紧抓住“培养、吸引、使用”三个环节,大力加强专业技术人才、党政人才和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三支人才队伍建设。要完善培养体系,不拘一格选用人才,完善制度和政策保障,进行开放式培养,加紧建设一支宏大的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推进市场配置人才资源,有效提升我国人才和人力资源综合开发水平,努力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新局面。

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发展创新文化,努力培育创新精神。创新文化孕育创新事业,创新事业激励创新文化。一个国家的文化,同科技创新有着相互促进、相互激荡的密切关系。要在全体人民中大力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树立科学观念、提倡科学方法,努力在全社会形成学习科学、相信科学、依靠科学的良好氛围,促进全民族科学素质的提高。要大力提倡敢于创新、敢为人先、敢冒风险的精神,形成勇于竞争和宽容失败的氛围,完善创新机制,创造鼓励科技人员创新、支持科技人员实现创新的有利条件。

科学发展观是党关于社会主义建设思想的新发展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把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这是认真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经验所做出的重要决策。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实现“十一五”规划目标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根本保证。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关于社会主义建设指导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只有深入理解科学发展观与我们党关于发展的理论、与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脉相承的关系,才能在各项工作中真正把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

科学发展观继承了发展是硬道理的思想,同时又强调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既强调了发展这个根本性问题,又指明了发展必须是科学的,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提出,继承了我们党关于把经济建设作为中心任务的重要指导思想,同时又针对经济发展中出现的片面追求经济发展速度、忽视质量和效益的倾向,提出我们所追求的发展,应当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这是发展观念的创新,是对我们党关于发展的指导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只有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才能使人民从发展中得到更多的物质利益,真正体现出发展这个硬道理。

科学发展观继承了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理论,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新的发展理念;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就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这是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改革开放之初,我国经济战线上开展的第一次大讨论,就是关于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到底是什么?这个似乎很浅显的问题,在改革开放之前30年的时间内并没有真正得到解决。从1950~1978年,我国工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9.5%,而同期全民所有制职工的实际工资年均增长不到1%。人们的日用工业品和农副产品,始终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们党提出了要让人民群众从经济发展中得到更多实惠的方针,在发展农业和轻纺工业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支持政策。经过十年左右的努力,解决了困扰我们几十年的商品短缺问题,吃穿用等基本消费品的供应满足了人民温饱的需要,进而又初步实现了小康目标。目前,人民的消费结构正在从吃穿用等生存需要向改善住、行条件和满足教育、文化、旅游等享受和发展需要升级。在这个新的发展阶段,提出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对我们党一贯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宗旨的经济发展指导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强调人民是发展的主体,即发展的目的是为了人民,发展要依靠人民,发展的成果要惠及全体人民。发展的目的是为了人民,就是党和政府的一切方针政策和具体工作,都要从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经济发展是为了全面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提高人的健康素质、文化素质和道德素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把中国人口多的压力变为人力资源优势。这种发展目的论,既符合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要求,同时又把社会主义生产目的表达得更加全面、更加具体,更富于时代特征。发展要依靠人民,就是要使广大人民成为市场的主体、成为创业的主体,依靠人民的创造活力和艰苦奋斗,推动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党和国家要为人民创业和生产经营活动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发展的成果要惠及全体人民,就是要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在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的同时,鼓励先富帮后富,最终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强调初次分配要注重效率,同时注重机会和过程的公平;再分配要注重社会公平,使全体人民能够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要着力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由此可见,科学发展观提出的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与过去所讲的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和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在继承的基础上有了许多新的发展,符合社会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是指导今后经济社会发展的正确理论。

科学发展观继承了两个文明都要抓的思想,提出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全面推进的新要求。科学发展观要求实现全面发展,既包括经济建设和发展,又包括政治、文化、社会的建设和发展,是要推进社会的全面进步。社会主义政治建设包括健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立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扩大社会主义民主,保障广大人民行使选举权,参与民主决策、民主管理等权利;完善社会主义法制,加强执法力度,落实司法为民的要求等。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主要包括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把握先进文化的方向;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和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大力发展教育和科学事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等;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鼓舞人们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信心。社会主义社会建设主要包括健全社会管理体制,发挥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完善政府的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职能,以及发挥城乡基层自治组织的作用;发挥各类社会团体、行业组织和社会中介组织的作用。把政府行政管理与社会调节结合起来,形成对全社会的有效管理体系。重视社区建设,在全社会形成团结、平等、和谐、互助的人际关系和热心公益、扶贫帮困的社会风尚。

科学发展观继承了讲平衡、按比例的发展经验,提出了“五个统筹”、协调发展的新观念。

科学发展观提出要实现协调发展,并提出了“五个统筹”的要求,包括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这里强调的协调发展的观念,是对我们党一贯重视协调发展的指导思想的继承。毛泽东在1957年指出:“我们的方针是统筹兼顾、适当安排。”“我们作计划、办事、想问题,都要从我国有六亿人口这一点出发。”他还提出要正确处理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经过国家计划调节,“安排积累和消费的适当比例,求得生产和需要之间的平衡”。这些宝贵思想是实践经验的总结。在经济工作中,当我们注意搞好平衡和按比例的时候,经济发展就比较正常,而当违背了正确比例和不讲综合平衡的时候,往往就使经济发展受挫。在过去较长时期,经济发展常常出现大起大落,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主要原因在于急于求成的指导思想带来投资和消费需求增长过快,超过供给能力,引发通货膨胀。为了治理通货膨胀,不得不采取严厉措施。应当说,从“九五”计划以来,我们吸取了过去的经验教训,努力保持总供求的大体平衡,从而保持了经济的持续平稳较快增长,避免了经济的大起大落。因此,科学发展观强调可持续发展,既是对我们党关于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建设指导思想的继承,同时又根据新的情况,充实了新的内容,提出了新的要求,在继承中有了新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