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党建工作实务丛书:十六大以来理论成果(下)
36245800000005

第5章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2)

首先,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对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空想社会主义者的着作和有关主张给予了肯定,明确提出:“提倡社会和谐”是“它们关于未来社会的积极的主张”。1803年,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傅立叶发表《全世界和谐》一文,指出现存资本主义制度是不合理的,必将为“和谐制度”所代替。1824年,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在美国印第安纳州进行的共产主义试验,也以“新和谐”命名。同时,马克思、恩格斯深刻分析了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历史局限性,认为他们没有认识到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矛盾,也没有找到实现社会变革的正确途径。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提出了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和战略策略,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其次,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批判和继承前人和谐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社会和谐思想。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地继承空想社会主义思想成果的时候,就曾明确指出“提倡社会和谐”是“它们关于未来社会的积极的主张”。马克思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实现了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的历史性飞跃。按照马克思、恩格斯的设想,未来社会将在打碎旧的国家机器、消灭私有制的基础上,逐步消除阶级之间、城乡之间、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之间的对立和差别,“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到那时,“人终于成为自己的社会结合的主人,从而也就成为自然界的主人,成为自身的主人-自由的人。”“人们才完全自觉地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未来社会的设想,是建立在批判资本主义现实运动的基础上的,是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指明了人类社会未来发展的总趋势,而不可能为历史的具体演进提供先验的模式、为未来社会规定具体的细节。但是,他们的设想无疑又是建立在严密的科学推论基础上的,具有令人折服的巨大逻辑力量,显示出无可辩驳的科学性、真理性。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

深刻理解和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丰富内涵,对我们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全面进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意义重大。首先,党中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使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由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三位一体,扩展为包括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容,实现了四位一体的飞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顺应历史发展变化,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做出的重大战略举措,是我国处于体制转轨、社会转型这一特殊历史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的必然要求,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其次,人类社会是一个不断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历史过程。建立平等、互助、协调的和谐社会,一直是人类的美好追求。马克思曾设想了“自由人联合体”的未来和谐社会模式,在《共产党宣言》中明确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马克思关于“自由人联合体”和“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表述,都是指未来高级的和谐社会的目标模式。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把马克思的科学论述逐步变成现实,它完全符合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要求,是我们党在新时期推进伟大事业的又一个重大理论创新。第三,现在,我国的改革与发展处于关键时期,改革在广度上已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等所有领域,在深度上已触及人们具体的经济利益,发展方面已由单纯追求GDP上升到追求人文GDP、环保GDP,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统筹协调发展。国际经验表明,当一个国家人均GDP进入1000美元到3000美元的时期,这个国家则进入了矛盾凸显期,由于各种经济社会矛盾加剧,处理得好,能够顺利发展,经济发展能够很快上一个新台阶;处理不好,经济将停滞不前或倒退。目前我国已进入人均GDP1000美元阶段,为了避免可能出现的经济社会问题,巩固改革发展的成果,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应积极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重构社会结构,完善社会组织,调整社会关系,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各阶层、各群体、各组织的创造活力,化解各类矛盾和问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社会形成合力,努力实现我国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容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容有:要建立起人与人之间互相尊重、互相信任的社会关系;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和谐相处;和谐兴国、和谐创业、和谐安邦。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所决定的,它既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最近目的和利益”,也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未来”利益。它完全符合“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的要求。进入新时期新阶段,我们党要保持先进性,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就必须努力实现人民群众期盼社会稳定、和谐的愿望。这样,我们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社会主义才能充满活力。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

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一个根本的因素就是要发挥全体社会成员的积极性,当前特别要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要努力扩大中等收入者的比重,逐步构筑稳定合理的社会结构。从国际经验看,最稳定的社会应该是中间社会阶层占多数的社会。这种中间大两头小的橄榄型社会结构,是现代社会阶层结构的基本形态,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的测算标准,我国家庭财产在15万元至30万元之间的中等收入阶层,正在以每年1%的比重增长,呈加速成长态势。1999年中等收入阶层比重为15%,2003年达到19%,预计到2020年中等收入阶层比重有望达到40%。二是要充分发挥公民社会的作用。公民社会是指各种非国家或非政府所属的民间组织,包括非政府组织、志愿性社团、协会、社区组织、利益团体等。公民社会的健全和完善,是社会现代化的标志。目前,我国民间组织主要分为社会团体、基金会和民办非企业单位三大类。据民政部门统计,截至2003年底,我国共有各种社会团体14.2万多家(含基金会900多家),民办非企业单位12.4万多家。这些民间组织在我国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发挥越来越广泛的积极作用。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社会团体的发育还很不健全,法制还不完善,管理上也存在不少问题。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完成党执政的历史任务

首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我们党带领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并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必由之路,也是我们党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调动起来,共同为完成党的执政目标和执政任务而奋斗的现实要求。在本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这是我们党的共同理想。其次,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正处于关键时期。

突出表现在:经济和社会发展已经进入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快推进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主要表现是:从发展战略的目标看,面临着从总体达到小康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转变;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表明我国已进入到了中低收入国家行列;改革特别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入由建立到完善的时期;经济全球化和加入世贸组织进入后过渡期,面临着如何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和掌握对外开放主动权的新的挑战。GDP人均1000美元是一个具有关键意义的指标。近几十年的发展中国家有两类例子:一类是新加坡、韩国,GDP人均达到1000美元之后,经济迅速上升,很快奔向人均4000美元、8000美元;另一类是拉丁美洲国家,长期徘徊于人均一两千美元的水平上,很难突破。之所以人均1000美元是个关键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其一,达到这个水平后,工资、土地成本增高;其二,人民在文化、教育、卫生、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提高;其三,贫富差别明显,就业压力增大;其四,对政府职能的要求提高了。党中央对这次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成功经验进行了全面总结,特别是强调了“四个加深”,即加深了对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重要指导思想的认识;加深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防止经济增长出现大幅波动的认识;加深了对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和加强宏观调控关系的认识;加深了对我国国情和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认识。第三,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我国经济社会生活也发生了深刻变化,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社会利益关系更为复杂,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如果政策把握得当,就能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顺利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反之,就会出现经济社会发展脱节,导致社会差距扩大,社会矛盾加剧,经济社会发展徘徊不前,甚至出现社会动荡和倒退。为了创造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有利环境和条件,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保持社会的安定团结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必须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建设和谐社会与以民为本

建设和谐社会,促进社会公平,最根本的是要把人民群众的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

目前,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还不少,我们必须满腔热情关心群众的疾苦与愿望,要善于从政策取向上抓准最大多数人的共同利益与不同阶层的具体利益的结合点,维护好人民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要加大力度落实维护稳定及综合治理责任制,积极探索预防和解决社会矛盾的新路子;要加强人口管理,重视研究人口政策;要加强公共卫生、食品安全和安全生产管理,让群众放心;要把就业和再就业工作放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开发就业岗位,完善就业服务体系;要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社会保险运作机制,加强保险基金监管,完善社会救助体系;要继续扎实推进十项民心工程和共同富裕工程,给困难群体以更多的关心、关爱;要加强劳动保障执法和处罚力度,切实解决劳务工欠薪问题,维护外来劳务工的合法权益;要加强对严重危害群众健康的重大传染性疾病的防治,不断完善公共卫生体系。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都要牢固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的观念,尽职尽责、设身处地、以老百姓的心情去体会、去理解、去解决群众的切身利益问题。

基层社会管理与服务水平

基层是我们城市社会的基础,是各种社会矛盾表现最为直接、最为集中的地方,也是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的主体。推进管理体制创新的核心和着眼点也是在于基层。首先,要从创新管理体制入手,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体制,把社会管理的资源导向社会基层。按照权责一致、理顺关系,转变职能、强化服务,精简统一、强化效能,完善制度、依法行政的总体原则,合理划分市、区、街道社会管理的职责权限。其次,要根据当前城市发展的实际情况把规划管理、土地管理和社区建设等与基层建设密切相关的行政执法权限依法下放给基层行使,充分调动基层的积极性,给基层以管理社会的更大自主权,确保管理重心下移。第三,要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社区建设,按照“权随责走、费随事转”的原则,为社区开展工作提供必要条件,切实解决社区居委会和社区党组织办公用房、活动场地和编制经费等问题。要深化社区管理体制改革,积极探索、逐步推行社区居委会“议行分设”的工作机制,努力探索社区服务市场化、社会化的新路子。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利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在本世纪头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即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经过这个阶段的建设,再继续奋斗几十年,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我们党带领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并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也是我们党把最广大人民的积极性创造性调动起来,共同为完成党的执政目标和执政任务而奋斗的现实要求。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胡锦涛总书记进一步提出:我们党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提供了坚实有力的条件。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它是一个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充满创造活力的社会,是各方面利益关系不断得到有效协调的社会,是社会管理体制和社会服务网络不断创新和健全的社会,是稳定有序、安定团结、各种矛盾得到妥善处理的社会。政通人和、社会和谐,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心愿。而对于我们党来说,就是要通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进一步密切党群关系,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实现党的执政使命,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当是民主法治的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