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激活你的下属
36260800000045

第45章 微笑管理,让你的下属激情四射

联想有一句经典的广告语:如果没有联想,世界将会怎样。当我们想激活下属的同时,如果没有微笑,这样企业一定会变样——变的没有生气勃勃,变的没有了创新的力量。

微笑可以让领导与员工之间更容易沟通,可以使企业形像更深刻地印在客户的脑海中,能够为企业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很多领导者一直提倡实施“微笑管理”。他们认为,不论是服务业还是其它行业,这种积极的工作氛围才能适合员工工作。如果企业内部人际关系像“钢铁般的冷漠”,后果将是员工之间勾心斗角,企业形像必定会大打折扣,更不要谈赢利了。

美国著名的企业家吉姆·丹尼尔靠一张“笑脸”神奇般地挽救了濒临破产的企业。丹尼尔把“一张笑脸”作为公司的标志,公司的厂徽、信笺、信封上都印上了一个乐呵呵的笑脸。他总是以“微笑”飞奔于各个车间,执行公司的命令,进行自己的管理。结果,员工们渐渐被他感染,公司在几乎没有增加投资的情况下,生产效益提高了80%。公司员工友爱和谐,上下同心同德,其乐融融,公司的信誉和形像大增,客户盈门,生意红火,不到5年,公司不仅还清了所有欠款,而且盈利丰厚。

当领导者对事业充满信心,并在工作中保持心情舒畅,以微笑管理,企业的员工必定精神振作,任何困难都将不在话下。从领导者角度看,企业实施微笑管理,可以表现领导者的宏大气度,出现矛盾时,微笑可以使双方恢复理智,化干戈为玉帛;当员工创造出良好业绩时,领导者的微笑代表了肯定和赞许,员工能从微笑中受到鼓舞,获得力量,并焕发出更高的工作热情。从员工角度看,当领导者适时运用微笑管理时,一张满面春风的笑脸能够间接消除员工的紧张和对抗情绪,并保持一种轻松的心情进行工作,办起事来也会干劲十足,效率极高。

给员工开心的笑脸

“幽默也能管理”,开心的笑脸和提高生产效率应该是相辅相成的。竞争的加剧,使员工面临越来越多的压力,如何让员工的士气高涨,同时又能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显得比任何时候都重要。运用幽默进行管理,领导者往往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据美国针对1160名领导者的调查显示:77%的人在员工会议上以讲笑话来打破僵局;52%的人认为幽默有助于其开展业务;50%的人认为企业应该考虑聘请一名“幽默顾问”来帮助员工放松;39%的人提倡在员工中“开怀大笑”。一些著名的跨国公司领导,已经开始将幽默融入到日常的管理活动当中,并把它作为一种崭新的培训手段和管理工具。世界最大的零售企业沃尔玛的创始人山姆·沃尔顿曾向他的员工们提出一个挑战——如果员工们能在财政年度内实现创纪录的利润,那么,他将在华尔街上跳草裙舞。结果,员工们看见了不可思议的事情,山姆穿着草裙当众在美国金融中心跳舞。

下面还有一些建议可以随时随地帮你在工作中激起员工的士气:1.将你所发现的一些有趣的信息及时传达给员工;2.在喝咖啡或员工休息处挂一张幽默布告牌,鼓励员工在上面张贴幽默有趣的东西和图片;3.会议开始时允许员工讲5至10分钟办公室笑话或有趣的经历。但是,一定要记住最基本的原则:千万不要为了搞笑而使用讽刺或侮辱手段。

向员工展示你的笑脸吧,这对于激发员工潜能是有益的。

微笑管理的实施

既然我们已经知道了,微笑管理可以让员工在轻松的环境中得到潜能激发。那么如何在企业内部实施微笑管理,下面的几点建议或许能帮助你。

1、言情一致。领导在与员工进行工作交谈时,不论遇到什么问题,一定要冷静处理,语言与表情要保持一致,尽量用微笑替代僵硬的表情。当表扬员工的工作成绩时,口头赞许并加微笑,可以激发员工的士气。

2、以关心、帮助人的态度处理工作中矛盾。指导工作时,我们一定要放下领导的架子,要学会扮演教练和朋友的角色。不要以命令式的口吻进行交谈,错误地以为脸色越沉,声音越大,威信就会越高,这样做的结果往往适得其反。

3、当员工出现工作失误时,切忌当众严词批评与指责。这样只会把事情搞得更糟,甚至会伤害员工的自尊心,造成员工工作心情不佳或出现逆反心理或行为。

4.领导者经常把微笑挂在脸上。微笑会传染给每一位员工,原本紧张的工作气氛会变得轻松活泼,员工心情愉悦,就会愉快地接受各项指令,工作效率也会随之提高。

5.让微笑伴随每个员工。员工之间也能做到微笑交流,并将微笑很自然地带给客户,这样不仅可以提升企业的外在形像,更有可能为企业创造更多的利润。

A法则的精髓:最佳的工作效率来自于高涨的工作热情,而高涨的工作热情又始终和积极的工作环境有关。给员工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让员工满意,无疑会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充分发挥自身才能,从而给公司带来切实的效益。

终于,《激活你的下属》这本书如期来到了大家的面前,首先感谢您能在琳琅满目的书丛中找到她。幸运的是,她确实说出了我们现代企业的心声,也给了我们如何激活下属的技巧。同时,由于人力资源管理的具体要求在不断的变化,因此本书也难免存在不足之处,希望中外学术界的同仁和企业家能够理解并提出宝贵的意见,以趋完善。

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由于本人的才疏学浅,不敢妄自原创,部分案例和内容借鉴了一些资料,希望读者给予支持和谅解。在此表示真挚的谢意!

对参与本书编写的成员:王振伟、李超新、秦光跃、石方伟、李光亮、司中广、王章文、李宁、张艾莉、杜延起、马同建、张萍、刘芳、刘俊义、翟龙顺、张志勇、张晓坤表示感谢!并对本书出版给予极大帮助的中国经济出版社表示衷心的感谢!

作者语

2004年10月1日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