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正在消逝的地理
36262800000005

第5章 风来雨去客家人

一千五百多年前,历史上的中国处于第二次大分裂时期,有一批中原人不堪忍受长年战争所带来的奇苦,他们跋山涉水,渡过黄河,渡过长江,千里迢迢的来到相对安定的南方赣闽粤三省的交界处,就在这里,这批中原人喘了一口气,打算定居下来。然而,当地的原住民并没有以博大的心胸接纳这批饱受背景离乡之苦的中原人,称他们为“客家人”,即客居在他乡的人。

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批客家人,在以后漫长的岁月里,同样因为战争的原因,越来越多的中原人迁徙到赣闽粤交界的地方,客家人由一小批队伍逐渐壮大为一个数量庞大的族群,他们操着浓重的乡音,经过长期的繁衍生息,与当地居民的融合与分化,形成了自己所特有的客家文化。

有太阳的地方就有中国人,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客家人。以流浪和漂泊著称的客家人如今已经遍布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这对客家人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因为客家人原本就不是一个民族,离开聚居地,纷纷走出家门甚至走出国门的的客家人很容易被其他的强大的民族所同化,也许走出去的客家人仍然称自己是客家人,而他们的子孙后代却只称自己是汉族人。

历史发展到今天,客家人被很多人误以为是一个少数民族,这对客家人来说是一个难言的隐痛,一个被误解的族群,它本身的文化也随着散落天涯的客家人,变得日渐衰微,最终被风吹雨打去。

2006年在中原的宝地郑州举办了一次全世界客家人恳亲大会,然而,到场的人寥寥无几,多灾多难几度辉煌的客家人注定要尘封在历史中,成为后人永远的怀念。

一个迁徙的族群

中国从来没有哪一个种族像客家人这样经历如此多的迁徙,这样的迁徙并不是他们自愿的,传统的中国人对故土对家乡有着强烈的依恋,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谁也不原意离开自己的家乡,更何况中原本来就是一块风水宝地。是战争毁灭了他们的人生,是战争剥夺了他们的幸福。每一次迁徙对客家人来说都是一场空前的灾难,每一次迁徙对客家人来说都是一次撕心裂肺的生死离别。

翻开客家人沉重的历史卷册,呈现我们眼前的是客家的先民一次又一次的南迁,其中有三次规模空前的迁徙于战争有关,每一次南迁都是一场血泪之灾。

东晋末年,中央政府腐败,外戚与宦官专权,国力衰微,骁勇善战的氐族、鲜卑族、羌族等五个日益强大的少数民族,越过险峻的万里长城,挟裹着蛮横与霸气闯进了中原宝地,他们用铁骑骑兵践踏中原人的庄稼与牲畜,用大刀砍下中原人的头颅,烧杀掠夺,无恶不作。成千上万的中原人集体逃难,男女老少,成群结队,几千里的坎坷之路,他们用瘦弱的身躯一步一步的走过,等他们到达福建永定的时候已经是第二年的春天。历史上称这段时期为“五胡乱华”,这段时期大概有一百多万中原人迁徙到鱼米之乡的江南,这其中的一部分人继续南下,迁到福建、江西等地,成为客家人。

到了唐朝末年,中原发生了第二次由战争引起的大规模的迁徙。安史之乱下的唐朝已经苟延残喘,百姓苦不堪言,又接连发生饥荒,于是爆发了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无论战争的性质如何,战争来临的时候受苦受难的总是老百姓,何况黄巢是一个杀人不眨眼的魔王。为躲避灾难,中原人不得不再一次背井离乡。这一次南迁更为悲惨,由于持续几年的灾荒,老百姓南迁的时候根本没有多少粮食可带,在迁徙的过程中,不断有人在路中死去,甚至发生了卖儿卖女,吃人肉的惨剧。

客家先民第三次大迁徙发生在宋朝末年,这一次大迁徙并不是中原人迁到南方,而是已经定居南方的客家人迁到更南的南方。成吉思汗和他的子孙们企图开创一个前所未有的超级帝国,于是大举南下,战争的烟火一直燃烧到长江以南。滚滚长江水并没有阻止蒙古大军南征的步伐,于是,定居在福建和江西等地的一部分客家人为避免战争的祸害,含着泪水,离开第二故乡,逃难到更南的南方广东和海南等地。

除了以上三次规模较大的迁徙之外,客家先民还发生过很多次小规模的迁徙,几乎每一个客家人在谈到自己的先民这段惨不忍睹的迁徙往事时,脸上都呈现出一种悲痛的表情,好在风来雨去的客家人终于挺了过来。需要说明的一点是,但并不是所有南迁的中原人都是客家人,他们中只有闽粤赣系和源自这一系的人,才被称为客家人。

一直不知道用什么词语来形容客家人,饱受苦难的客家人紧紧用简单的“勤劳”二字来形容显然是不够的,在迁徙的过程中,每一个客家先民莫不希望找到一个世外桃源,这里像中原一样有良田万顷,最重要的是安静和平,没有硝烟。然而,他们的梦想很快就破灭了,他们一路见到的不是世外桃源,而是穷山恶水,而是蛮荒之地。还有什么苦能够比得上长途跋涉之苦,这样的苦难都已经忍受过来,还有什么苦能够难倒他们?于是,客家先民们横下心来,决心用自己的双手和智慧在蛮荒之地开辟属于他们的美丽家园。

也许只有四个字可以用来形容客家人:悲天悯人。

居住在这样的土楼里

东经116度,北纬24度,我们的目光锁定在福建永定县这一块大约600平方公里的弹丸之地。

这是中国建筑史上的奇葩,是客家人开创的奇迹,在这块狭小的天地里耸立着1500多座状如蘑菇一般的建筑,在风雨中屹立了数百年。这1500座奇异的建筑曾经一度引起冷战期间的美国总统里根的的高度紧张,他以为中国在秘密研制什么新式武器。于是,他派出两名专业素质一流的间谍飞往大洋彼岸。但调查的结果让里根大失所望,因为这样的结果是在说明里根在杞人忧天,两名间谍告诉里根,那1500座奇异的建筑只不过是客家人祖祖辈辈的传统民居——土楼。

对,这就是土楼,客家人用双手一砖一瓦建立起来的土楼,这普普通通的一个名字,却被客家人视为瑰宝。

客家,客家,何以家为?初来乍到的客家先民没有房屋为他们遮风挡雨,于是发出了这样的哀叹。在经过一段时期以天为盖以地为席的风餐露宿后,客家人开始建造他们的屋子,在缺乏材料的情况下,客家人把最廉价的材料——泥土发挥到了极致,数月后,一座座土楼如雨后春笋般的拔地而起。

战争为客家人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客家人对于战争犹如惊弓之鸟,于是为了联合起来对付外来侵略的敌人,分散在群山中的客家人开始聚集起来,将各家单一的小屋建成连屋大楼,用当地的泥土夯建高大厚实的土墙,形成一个相对封闭的居住空间,这样外人就不能轻易入内,从而起到抵御来犯的作用。

一般的土坯房很容易倒塌,而客家人居住的土楼固若金汤,屹立数百年而不倒,原因何在?

奥妙就在这泥土里。客家人有一句谚语:“一碗猪肉换一碗三合土。”从这句谚语里我们可以看出三合土的珍贵,这三合土正是建造土楼的材料。三合土不是天然的土,而是经过客家人把三种土巧妙配制而成。

土楼的主要建筑材料必须是没有杂质的细净红土,再按一定的比例掺以细河沙、水田底层的淤泥和年代久远的老墙泥。搅拌均匀后,加适当的水,用锄头反复翻整发酵。这道工序对土楼的建造是十分重要的,混合泥发酵的充分与否将直接影响土楼建成后的质量。土楼的外墙泥如发酵不好,就会使墙体在温度和湿度变化时产生开裂现象,威胁到土楼内居民的生命安全。

按这样的比例配制而成的泥土称之为“三合土”,但这还不是最终的建筑用土,不可思议的是,客家人还在三合土里加入打散起泡的鸡蛋清、不见米粒的糯米汤,最后还要加入红糖。鸡蛋清、糯米汤、红糖分别起什么作用,至今看来仍然是一个谜。如此看来一碗猪肉换一碗三合土并不吃亏。建造土墙时,还要在泥里加入一些木片、竹片或是大块的山石以加固墙体。这样夯成的土楼外墙不怕风吹雨打,坚如磐石。在没有技术没有钢筋没有水泥的年代,聪明勤奋的客家人用这种近乎原始的方式,建成了气势恢宏的土楼,开创了建筑史上的神话。

我们在永定见到了年代最为久远的一座土楼,客家老人用夹杂着乡音的普通话告诉我们,这座土楼的名字叫做裕昌楼,而当地人却戏称它为“东倒西歪楼”。土楼是客家人打造出来的奇迹,而裕昌楼则是奇迹中的奇迹。这座很有意思的楼已经成为当地的名胜古迹,成了永定土楼的招牌菜,建于明朝成化年间,楼门油漆剥落,裕昌楼三个字也已经模糊不清,令我们惊讶并胆战心惊的是,这座土楼每一根横梁、每一根柱子都是歪斜的,有的已经歪斜到15度,看起来摇摇欲坠,随时有坍塌的可能。

当地政府已经把裕昌楼定做了危楼,但奇怪的是,这座看起来垂垂老矣的土楼经历了五百多年的风雨,却依然顽强不屈的屹立在天地之中。或许,它就是客家精神最好的象征。

客家人就在这样的土楼里,过上了平静安详的日子。

曾经丰富多彩的客家文化

客家文化的一大特色就是客家妇女不缠足,这在古代是不可思议的,但山高皇帝远,朝廷也管不了那么多。客家男人的审美观念与汉族男人不同,他们并不认为小脚就是美,三寸金莲只不过大男人乌托邦式的自我美化。缠足是一种痛苦,更抑制了人性的自然发展。客家男人认为勤劳贤慧的女人才是最美丽的,客家女人的勤劳一直为外界所嘉许,她们不仅要外出劳作,还要操持家务,因为时不时的要劳作,所以就不能够缠足。客家女人不愿意被琐碎的女红束缚自己一辈子。

因为没有或者很少得到的东西才显得珍贵,客家人在一次又一次的迁徙中饱尝家破人亡之苦,安定下来后,客家人对家的眷顾尤为浓烈。客家男人是顾家的男人,客家女人是顾家的女人,家是他们爱的港湾。客家男人从来不要他的女人在门口痴望他的归来,客家女人从来不在外面过夜。

心灵手巧的客家女人一针一线绣出了自己的服饰。她们用蓝色、靛青、黑色作为服饰的主色调,这三种古老的色调耐脏耐洗,这对于要经常劳作的客家人来说是最好的选择。这三种色调同时也是低调的,正吻合了客家人不喜欢张扬的性格。当然,小孩子的服装不限于这三种色调,五颜六色都有。

客家人有保守传统的一面,也有开放进取的一面,表现在服饰上,客家服饰既保持了中原宽博及右祍的优点,也吸收了当地少数民族以短窄为上的优点。因为要劳作的缘故,客家人的服装,无论上衣或是裤子,都保持了宽松肥大的风格。大裆裤是客家人的最爱,客家人以裤裆深,裤头宽为特色。这种大裆裤曾经风靡大江南北。大裆裤的腰间一定要摺叠几层才能系紧。平时一般人家衣服,男女无多大区别,上衣是“大襟衫”,右边斜下开襟,安布钮扣,讲究的用铜钮,女服只在襟边加一二条边,以示男女之别。

南迁的客家人并没有忘记他们的宗教信仰。客家人信仰。康王不是鬼神,是一个英雄,安史之乱中壮烈牺牲在叛军的刀下。客家人痛恨战争,渴望和平,对任何保卫和平保卫家园的英雄都很敬仰。南迁的客家人在他们新的家园为康王建立了大大小小的康王庙,祈祷康王在天之灵保护他们不再受战争之苦。

客家人有自己的迎神庙会,客家人称之为“替菩萨保奏”。古时候的百姓用“坊”来管制,如果一坊的百姓连续几年安居乐业丰衣足食,客家人就认为是他们的“坊神”在保佑他们。于是,客家人向玉皇大帝请命,请求玉皇大帝奖赏他们的坊神。这就是客家人所谓的“保奏”。保奏需要设立一个执行机构,有了执行机构,就向老百姓化缘,其实就是筹措经费,老百姓自然都乐意解囊。有了经费,就可以请道士来念经做法了。做法的时候热闹非凡,锣鼓齐鸣,来看热闹的,来烧香的,络绎不绝,人山人海,人越多越好,人越多就表示老百姓对坊神越尊重,自然,坊神就会在来年更加用心的呵护这一方土地。

独孤的客家老人

一个孤独的客家老人,当我们走进他的土楼,走到他身后的时候,他激动的转过身来,浑浊的目光先是闪亮了一下随即又暗淡了下去。老人说,以为我们是他多年未见的儿女,然而却不是。我们可以强烈的感受到老人思念子女的孤苦心情,老人已经七十多岁,有三个儿子三个女儿,却没有一个留在家乡,留在老人的身边。老人的子女留在了大城市,北京、广州、厦门等,他们住在钢筋混凝土的高楼大厦里,忘记了他们曾经依依不舍的土楼,甚至忘记了自己还是一个客家人。

时代在变,观念在变,一切都在变。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商品意识和财富观念深入中华大地的每一个角落,客家人也不例外。他们突然觉得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他们突然觉得住了大半辈子的土楼远没有城里面的楼房舒适,于是,他们南下了,把孩子和老人留在了家里。一年回一次,甚至几年回一次,他们不回家的理由是要赚更多的钱,让家人过上幸福的生活。像是美丽的谎言,在谎言的掩盖下,客家人传统的顾家意识越来越薄弱。老人的经济并不拮据,但儿女们邮寄过来的钱物却填补不了老人巨大的精神空虚。

客家土楼从来没有过的冷清和孤独,每一个高大的土楼里除了老人就是小孩,很少见到年轻人,他们都在外面闯天下。老人走不动也不想离开,小孩还没有到上学的年龄,只好交给老人照看,等到了上学的年龄,大人们就把孩子接过去,于是越来越多的土楼只住一个孤寡老人。

在外面闯天下的年轻人偶尔回到土楼里变成了另外一副模样,他们操着时髦的普通话,而把自己的客家话早已抛到脑后,他们喋喋不休的数落着土楼的种种不是:阴暗、潮湿,不干净,有蚊子、苍蝇和老鼠……而把外面的世界描绘得像天堂一般。这个时候,老人说了一句,以后你们别回来了。说完,一行老泪落了下来。

当把自己的母语忘记的时候,客家人不再是客家人,一个权威调查机构调查结果显示,全中国的客家人四十岁以下的有四成不知道说自己的家乡话,这对客家人来说是一个绝望的打击,以流浪漂泊著称的客家人像散落的珠子,飘向四方,在强大的汉文化里面,单一的客家人渺小得像一粒尘土,只有一个选择,那就是被同化。

村子里已经看不到一个身着客家传统服饰的人,曾经那些美丽的客家服饰被压在箱底落满了灰尘。年轻人穿着西装,把皮鞋擦得油光可鉴,脸上的自豪与自信让人感到悲凉。当问及他们客家服饰是什么样子的时候,他们摸着后脑勺,说不上话来。

康王庙里的香火已经停止,曾经门庭若市,现在门可罗雀,已经注定和平的年代,客家人忘记了战争曾经带给他们的灾难,也忘记了康王,他们现在不需要康王,他们需要财神。曾经热热闹闹的迎神庙会再也看不到了,客家人的山歌再也听不到了,曾经辉煌的客家人,客家文化,现在不知道走向了哪里。

幸运的是,在客家文化还没有绝迹的今天,一些寻根意识比较强烈的客家人开始感觉到客家文化的危机,于是做了很多努力,号召所有的客家人来保护他们的族群文化。这些有识之士,以抢救客家文化为神圣的使命,运用各种手段和方式宣扬客家文化,如兴办客家电视台、客家文化杂志、报纸,举办各种讲座、文体活动,学术研讨会,兴建客家文化中心、民族馆,成立客家文化教育基金会,组织学者输写、收集、出版有关客家乡土文化的书籍、歌谣、画册,等等。我们真切的希望,这些有识之士所付出的努力不要白费,也诚恳的希望更多的人,不仅仅是客家人,也包括广大的汉族同胞,也加入保护客家文化的队伍。

我什么都不需要,我只需要一顿团圆饭。离开的时候,老人这样对我们说。但愿老人的愿望不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