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正在消逝的地理
36262800000008

第8章 湘西赶尸,最真实的恐怖片

当一个人,无论他生前有多么的恨他的家乡,然而当他将死的时候,他最想做的事情就是回家,回到自己的家乡,即使生前回不了,也渴望死后能魂归故土。这就是中国人浓烈深厚的落叶归根情结。但是让一个客死他乡的尸体回家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它所耗费的人力物力精力不是普通老百姓所能承担得起的,如果路途遥远则更加不可能。于是,一种隐秘的职业“赶尸”悄然兴起了。

赶着死人的尸体走,这只有在恐怖片中才出现的情节确实一件匪夷所思而又骇人听闻的事情,然而它却真实的在一个叫湘西的地方上演过几千年。若是早些年,你投宿在湘西的小旅店,或许可以亲眼目睹这一恐怖的场景:一群僵尸被赶尸匠吆喝着,领着往前走,赶尸匠摇着摄魂铃,让夜行人避开,通知有狗的人家把狗关起来,清晨投宿到只住死尸和赶尸匠的死尸客店。到了晚上,又出发。最后把尸体赶到离死者家属最近的死尸客店,通知死者家属前来认领尸体。

解放后,鉴于一些打着赶尸的名义从事封建迷信活动的赶尸匠四处横行,政府以扫除封建迷信为由,规定当地的人们不准再从事赶尸这一职业,很多赶尸匠受到政府的改造和再教育,赶尸匠一般都没有后代,于是,湘西这一古老的习俗慢慢的消失了。

一位老者的真实回忆

他是一位八十多岁的老人,叫石龙。在边城凤凰的一座吊脚楼里,老人闭着眼睛,向我们缓缓的讲述了一段四十多年前的往事……

那是一个薄雾蒙蒙的清晨,石龙早早的起来打开店门,这时候他看到了两个朦胧的身影,一个穿着又长又大的黑袍,没有衣袖,有些臃肿气象,头上似乎有点黑而鼓,一顶草帽遮住了整个头颅,奇怪是这个穿着黑袍的人走路的姿势不像常人,而是一蹦一跳的。黑袍的前面是一个穿黑袍的人,身材高大,相貌奇丑,不觉间已经来到了石龙的面前,凶神恶煞的说了一句:“住店!”

石龙心里有些发毛,还从来没有见过一大清早就来住店的人,那时候他对湘西赶尸这一行当还不是很清楚,只是偶尔听别人说起过,只不过有生意上门自然是好事。于是石龙把这两个奇怪的人领进了店里,然而接下来的一幕让石龙吓了一大跳,那个穿黑袍的男子在石龙耳边神秘兮兮的说到:“找一个偏僻的房间,死人要住店。”

石龙一下子就明白了过来,他今天遇到的两个不速之客就是人们传说中的死尸和赶尸匠。石龙又惊又喜,惊的是,他的旅店从来没有住过死人,要是这事被传出去,活人还会来这里住店吗?喜的是,那个穿黑袍的人愿意出高出普通旅客三倍的价钱。再三犹豫之下,石龙见天色还早,没有任何人发现,于是豁出去了,答应了黑袍男子。

按照黑袍男子的要求,石龙为他们准备了一处偏僻的房间。黑袍男子把僵尸引进去,安置在门角落处,把灯笼放在桌上,然后掏出钱来付给站在门外的石龙。石龙按照黑袍男子的要求,吩咐伙计为其烧好了一桌酒菜,并亲自端到门口。黑袍男子又叫石龙再拿一双筷子,石龙纳闷,难道死人也要吃东西?黑袍男子说另外一双筷子是给“喜神”准备的。

大约过了二十分钟,黑袍男子又唤来石龙,说饭菜已经吃完了叫伙计收拾桌子,并要石龙为他找一只尿盆,因为他晚上要看守死人,是不能出去上厕所的,如果一出去,死人的魂灵就会跑掉,就不能把尸体赶到目的地了。

石龙云里雾里的,为黑袍男子找来了一只窄小的尿盆,哪知黑袍男子说不行,尿盆太小,尿液会撒出来,玷污死者的魂灵,必须找一只大的。这伺候死人的事情还真麻烦,石龙这才明白黑袍男子为什么愿意出高价住店。石龙找不到大的尿盆,不得已把一只尿桶搬了进来。黑袍男子没说什么,石龙大着胆子问了一句,说,你们为什么不住死尸客店?黑袍男子也不隐瞒,只是说话的语气也像死人似的,因为时间的原因,天亮之前赶不到最近的死尸客店。

石龙刚要转身离开,黑袍男子又喝住了他,我要休息了,天黑之前不要以任何理由打扰他,任何人敲门他都不会开。

石龙应了。然而事情很不凑巧,中午的时候来了一个查房的解放军战士,石龙不敢隐瞒,于是就告诉了解放军。解放军一听,认为这是封建迷信活动,他依据的理由是,死人不会走路,死人也不会吃饭。为防止黑袍男子身上带有秘密武器,解放军战士不敢贸然行动,于是回到肖所搬来了几个执抢的救兵。

起初,任凭解放军战士如何的敲门,就是不听回应。解放军战士高声喊“查号开门”,黑袍男子只答应了一句“吆死人的”,仍不开门。又是一阵猛敲,听得里面应道“来了”,却又不见动静。如此周旋十分钟后,黑袍男子才开了门。解放军战士闯了进去,发现原本蹦蹦跳跳的尸体现在却躺在了地上,黑袍男子只好坦白交待死者与自己的身份。

原来,黑袍男子是一个实实在在的赶尸匠,从事赶尸这一行业已经二十多年了,做的是力气活,并没有行骗。但解放军战士不听,强行把黑袍男子带走了……

从此,石龙的旅店再也没有遇到赶尸匠。

赶尸的起源

在陶渊明的笔下,湘西是一个世外桃源,这里的人们过着一种与世无争不知有汉的恬淡生活。在沈从文的笔下,湘西更是一个诗意的栖居地,是上帝最后的眷顾,一提起湘西我们首先想到的是宁静的边城,清澈的沱江,是吊脚楼,是翠翠。在这样一个美丽的地方,人们怎么也不会把赶尸这样一种令人毛骨悚然的职业与之联系起来,但是,现实我们是否认不了的。

沈从文也在一篇文章里写道:“经过辰州(今沅陵),那地方出辰砂,且有人会赶尸。若眼福好,必有机会看到一群死尸在公路上行走,汽车近身时,还知道避让在路旁,完全同活人一样。”可见,湘西自古以来就存在赶尸的习俗。湘西赶尸习俗起源于何时,已经无从考究,但有一个传说。

湘西是苗族的聚集他,苗族的祖先蚩尤在黄帝王朝时率领自己的部落不断向北方扩展,蚩尤一共进行了九次大规模的北伐,前八次都胜利了,疆土拓展到黄河流域附近。在第九次北伐战争中,蚩尤被更加强大的黄帝部落所打败,死伤无数,血流成河。在返回家乡的时候,蚩尤看着躺在地上的战士,心痛的说:“我们不能丢下这些战死的兄弟不管。”于是,蚩尤让他的军师施展法术,把这些尸体运回家乡安葬。

军师就对蚩尤说:“好吧,你拿‘符节’在前面引路,我在后面督催。”军师走到战死的尸首中间,口中念念有词,然后突然喊道:“急急如律令,起!”原本躺在地上的尸体一下子全都站了起来,跟在蚩尤高举的“符节”后面,很有节奏的,一蹦一跳的向家乡走去。当黄帝部落追来的时候,蚩尤就施展法术,把黄帝部落的追兵困在一场大雾里。这些尸体就这样被运回了家乡,从此,凡是客死他乡的人,不仅仅是战士,都采用这样的形式把尸体运回家乡。湘西赶尸,由此而来。

赶尸是一种巫术,从巫术的“巫”字我们可以看出一些眉目。巫字的上面一横代表天,下面一横则代表地,而中间的那一竖就表示“符节”了;竖的两边各有一个人字,右边那个代表蚩尤,左边那个代表军师,意思是赶尸这样一种巫术需要两个人联合起来才能够完成。然而,到了后来,为显示赶尸的神秘和力量,一个人也能够做到,其实另外一个人被隐秘的藏了起来。

于是,一个疑问产生了,赶尸这样一种巫术为什么盛行于湘西而不出现在别的地方呢?这跟湘西的历史文化和地理环境有关。

历史文化方面,湘西是苗族的聚集地,苗族自古以来就以巫术闻名,有一个专门的词语就是用来形容苗族的巫术的,叫做“苗蛊”。历史上,湘西是中原文化和西南的巫文化交汇地,这两种文化在这里交汇,产生了新的文化楚巫文化。生活在这里的人们都相信神灵,而巫术和神灵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老百姓是无法分辨的,巫师说它是神灵就是神灵,于是在湘西巫术就等同于神灵了。比如说一个人,他遇到了麻烦,而不从自身上找原因,而是乞求于巫术来化解他遇到的麻烦。

另外,湘西虽然是一个山清水秀、风景秀丽的地方,但现实情况往往是,越是美丽的地方生活条件越艰苦。湘西一带,到处是崇山峻岭,到处是沟壑险滩,密林深处,乌烟瘴气也很多,这样的自然环境,又加之老百姓有病也不请医生也不吃药,乞灵于巫术,自然死的人非常多。死在那些地方的人,都是穷苦人家,话说回来即使是有钱人家,在那数百里的崎岖山路上,也难以用车辆或担架运输,而在传统观念里,运尸还乡埋葬的观念根深蒂固,于是有人突发奇想,想出了这一奇怪的但经济省钱的办法运尸回乡。慢慢地,赶尸这一习俗也就在湘西盛行开来。

与赶尸这一行当一起应运而生的还有死尸客店。死尸客店,一听名字就知道这种特殊的客店只接待赶尸匠和死尸,从来不接待普通人,它有一块很大的招牌,路人看见了,躲都来不及,哪还有胆量靠近。死尸客店非常冷清,充满了阴森恐怖的气息。客店里终日里只有一个伙计,言谈举止和客店一样神秘、恐怖。

死尸客店的大门总是敞开着的,一年四季,白天黑夜都不关门。因为没有关的必要,白天自然不关门,而到了晚上,随时都有风尘仆仆前来投宿的赶尸匠,客店的主人晚上要睡觉,自然很不情愿深夜爬起来开门,又加之死尸客店没有什么贵重物品,这样一个恐怖的地方,小偷也不敢光顾,这样一来,门还不如开着方便。

天时地利人和造就了赶尸这一行业在湘西的盛行,在湘西以外的地方,赶尸是行不通的。首先是住宿问题,其它的地方没有专门为死人提供住宿的死尸客店。湘西的老百姓一听到赶尸匠所敲响的阴锣就会自觉的避开,同时也会看住自家的狗,要不然狗闻到肉的气味会跑出来把尸体咬破。最后的一个原因是,其它的地方没有道路可行,村民们是不会允许死人进村的,而在湘西则有这样的道路。

赶尸匠是这样炼成的

当赶尸这一习俗在湘西盛行的时候,一个新兴的职业诞生了,由于有巨大的油水可捞,很多人都想成为赶尸匠,但这是一个门槛很高的行业,其神秘复杂的程度淘汰了很多跃跃欲试的人。

要做一个优秀的赶尸匠,首先要具备三个条件,第一个就是胆子大,这是很明显的,与死人打交道,胆子不大是做不过来的。一个学徒在拜师学艺的时候,师傅会将一件物品放在坟墓的旁边,到了午夜时分,师傅一边弄出鬼哭狼嚎的声音,一边叫徒弟去把物品取回来,以此来考验徒弟是否有胆量。

赶尸匠的第二个条件是,身体要结实,牛高马大最好,最重要的是要有力气。因为赶尸面对的毕竟不是一个活人,在很多场合你必须要背着尸体走,又加之路途遥远,没有力气是吃不消的。师傅考验徒弟的方法就是让他挑水,一个尸体的重量大约百来斤左右,师傅就让徒弟挑一百五十斤的水走上几十里的山路。

赶尸匠的第三个条件就是相貌要丑陋,因为只有这样才与鬼神的相貌特征相符,使外人看起来确实像那么一回事。

赶尸匠的第四个条件是,方向感强烈,因为你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里赶路,分辨不清方向,寸步难行,甚至会走错方向,无法在规定的时间内到达目的地。师傅考验徒弟的方法是,让徒弟望着正午的太阳快速旋转身子,师傅喊停,徒弟就停下来,并马上说出师傅所指的方向。

通过这四个考验你就具备了做赶尸匠的潜质,但这并不意味着你马上就可以做赶尸匠了,你还得拜师学艺。

你要学很多东西,首先要学画符。这种符很奇怪,像字又像画,既不是字也不是画,这种符用处是,遇到不测,就朝西挂在树上或者门梁上,也用来烧成灰然后放进水里吞服。

最难的是你要学会三十六种法术。第一件便是死尸“站立功”,你必须要让尸体站立起来,否则你就赶不动。第二件是“行走功”,也就是让尸体行走,当然不能像正常人一样行走,因为僵尸膝关节是无法弯曲的,只能一蹦一跳的行走。第三件功是“转弯功”,也就是尸体走路能转弯。另外,还有“下坡功”、“过桥功”、“哑狗功”等。“哑狗功”可使沿途的狗见着尸体不叫。因死尸怕狗叫,狗一叫,死尸会惊倒,特别是狗来咬时,死尸没有反抗能力。死尸会被咬得体无完肤。最后一种功是“还魂功”,还魂功越好,死尸的魂还得越多,赶起尸来便特别轻松自如。

当然,在我们眼里这些所谓的法术当然是子虚乌有的,但对一个赶尸匠来说,是必须要承认并相信它存在的,否则赶尸就没得做了。赶尸匠在没有活的时候和普通老百姓一样,面朝黄土,背朝天,只是在接到活的时候才饶有煞事起来,当死者的家属要赶尸匠为其赶尸的时候,通常会说一句“麻烦你走一脚”。赶尸匠若答应,便拿出一张特制的黄纸,让死者家属将死人的名字、出生年月、去世年月、性别等等写在这张黄纸上,然后画一张符,贴在这张黄纸上,最后将这张黄纸藏在自己身上。再穿上草鞋,青布长衫,腰间系一黑色腰带,头上戴一顶青布帽,拿着刻满了天师咒的海螺、精确的罗盘以及一面铜制的招魂锣,一切准备就绪后,就可以出发了。

赶尸的真相

在老百姓的眼中,湘西赶尸的全过程是这样的:

客死他乡的人,他的亲属备一份薄礼,跑到赶尸匠,对赶尸匠说:“麻烦你跑一脚。”这时候无论赶尸匠在做什么,都会停下手中的活,跟随死者亲属来到停尸房查看。赶尸匠并不马上答应揽下这个活,他先要检验一下尸体,如果尸体不全,或面部有烧焦的情况,赶尸匠是不接的。然后,赶尸匠口中念念有词,把一柄桃木剑,用力插入停放尸体的木板上,倘若桃木剑顺利的插入,就表示死者的魂魄愿意接受赶尸匠的号令指引,便接下这赶尸的聘约。倘若桃木剑屡插不入或是突然折断,表示死者的魂魄不愿意听从他的号令,途中很有可能发生不测,所以即使很高的价钱,赶尸匠是不会答应的。所以,赶尸匠并不完全是为了赚钱,这里面夹杂着很复杂的信仰关系。

如果赶尸匠答应赶尸,接下来就是一个复杂的尸体处理过程,这个过程是绝对不允许任何一个人观看的。尸体处理好后,出现在大家面前的就是一个头戴大草帽,看不清面部轮廓,身着青面长袍大褂,膀臂披挂纸钱的僵尸了。在赶尸匠的一声喝令下,僵尸便一蹦一跳行动起来。在行走的过程中,赶尸匠时不时会过头来嘱咐僵尸小心,别走错方向。赶尸匠在前面边走边丢纸钱,名曰“买路钱”,僵尸就沿着纸钱的方向有节奏的跳动。

到了目的地,赶尸匠将尸体入殓,这又是一个秘密过程,绝不允许别人观看,等尸体入殓后,才允许死者家属前来认领尸体。赶尸匠出发前收到一半的定金,这时候,死者再付给赶尸匠余下的一半订金,这样一桩公平的交易就完成了。整个过程中,赶尸匠成了老百姓眼中的神灵,莫不对其敬畏。

这是在老百姓眼中的赶尸,但赶尸的真相并不如此,因为在现在看来,尸体是绝对不可能行走的,那么尸体到底是如何被赶尸匠运到目的地的呢?

问题就出现在两个绝密的过程中,一个出发时尸体从棺木里拿出来处理的过程,一个在目的地时把尸体再次装进棺木的过程。因为这两个过程是绝对保密的,赶尸匠的理由是,生人是不能打扰死者的魂魄的,在这样的理由下,赶尸匠就可以和他的同伙为所欲为了。在第一个过程,我们表面看起来是一个僵尸,而实质上是两个人,一个死人,一个活人,活人背着死人走,再用宽大的黑袍和宽大的帽子遮盖起来,在漆黑的夜里谁能够分辨真伪呢?何况老百姓本来就相信这个,没有胆量也没有必要走到僵尸的跟前看个究竟。

到了第二个绝密过程,赶尸匠把尸体安排妥当后才允许亲属前来认领,棺盖一揭开,果然是死者本人。这时候,死者亲属莫不悲痛,有的甚至嚎啕大哭。赶尸匠就劝说大家不要过于悲伤,免得死者魂魄不安,死者亲属听了莫不感到安慰,哪有心思怀疑这赶尸是真是假呢?重要的是,他们已经看到了死者的尸体,至于尸体怎么运过来的,已经不重要。

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认为赶尸并不是一种迷信活动,我们只能说它是一种习俗。首先,它是一种公平交易,赶尸匠和死者亲属明码标价,死者亲属付给赶尸匠一定的酬金,赶尸匠则给死者亲属一个满意的结果,把尸体完好无缺的运到目的地。无论过程如何,只要结果达到了要求就不能算是欺诈,况且赶尸匠所收取的酬金也在老百姓所能承受得范围之内。其次,赶尸匠付出了劳动,这包括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脑力劳动是,如何想办法使得尸体不腐烂,于是他们在尸体的表面上撒入朱砂,体力劳动就是背尸了,这不是一般人所能做到的,几天的路程,月黑风高,何等的艰难。

然而,遗憾的是,解放初期,赶尸这一习俗还是被政府以扫除封建迷信为由禁止了。虽然还有一些赶尸匠偷偷摸摸的干这一职业,但和以前比起来不可同日而语了。赶尸匠没有后代,在政府的禁止下,也不敢招收徒弟,这样手艺就无法继承下来。到了改革开放,科学技术的猛烈发展,赶尸真相被揭开之后,更是没有人再相信赶尸了。在岁月的洗涤下,湘西赶尸迎来了它万劫不复发命运——日渐消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