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唐诗精品鉴赏
36373200000015

第15章 沈如筠

沈如筠句容(今属江苏)人。曾任横阳主簿。《全唐诗》存其诗四首。

闺怨

沈如筠

雁尽书难寄,愁多梦不成[1]。

愿随孤月影,流照伏波营[2]。

注释:[1]雁:雁属候鸟,春末深秋节季南来北往,古人以此认为它可以传递书信。[2]流照:月光洒泻。伏波营:伏波将军的军营。伏波将军是后汉名将马援的军职,他领兵征交趾,大胜立功,被封为新息侯。这里用“伏波营”代指诗中征人所在的军营,是唐诗中以汉代唐的惯例。

鉴赏:这是一首描写闺怨的情景诗。

在一个皓月当空的夜晚,丈夫戍守南疆,妻子独处空闺,想象着凭借雁足给丈夫传递一封深情的家书;可是,春宵夜寂,大雁都还在南方的故乡停留,传书无人,此情此景,更添人愁绪。诗的开头,就用雁足传书的典故来表达闺妇想念征夫的心情,十分贴切。一个“难”字,微妙细致地描述了闺妇的深思遐想和倾诉无人的隐恨。正是这无限思念的愁绪搅得她难以入眠,因而想借助睡梦中与亲人作短暂的团聚也成为不可能。“愁多”表明她感情丰富复杂,不能尽言。因为“愁多”梦便不成,又由于“梦不成”而愁绪更多。

闺妇难眠,揽衣起床,出户徘徊,见一轮孤月高悬天际,“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于是她很自然地产生出一个念头,希望自己能像天上的那轮孤月,将月光洒泻到军营中的丈夫身上。“伏波营”借用了东汉马援平南诏的典故,暗示征人在南方边疆戍守。

这首诗为妇代言,表达了对征戍在南疆的丈夫的深切思念,写得曲折尽致,一往情深。

其曲折之处表现为层次分明、感情递进。全诗四句可分为三层。首二句写愁怨,次句比首句所表达的感情更深一层。因为信使难托,固然令人遗恨,而求之于梦幻以自慰亦复不可得,就不免反令人可悲了!三四句则在“愁”的基础上写“解愁”,感情又进了一层。当然,这种“随月流照”的幻想显然也不会成为事实。这三个层次的安排,就把闺妇愁怨的内心活动表现得十分真实而细腻。

其深情动人之处以三、四句尤为精妙,且使字之外蕴含更丰。“孤月”之“孤”,流露出思妇的孤单之感。但是,明月是可以跨越时空的隔绝、人们是可以千里相共的。愿随孤月流照亲人,表明她希望从愁怨之中解脱出来,显出闺妇的真率的感情。

全诗没有单纯写主人公的哀伤和愁怨,同时也没有仅凭旁观者的同情心来运笔,而是通过闺妇内心独白的方式,着眼于对主人公纯洁、真挚、高尚的思想感情的描写,格调很高,确为写闺怨的得意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