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唐诗精品鉴赏
36373200000045

第45章 高适

高适(706-765),字达夫,德州蒋(今河北景县)人。早年家贫,仕途失意,长期漫游粱、宋间,与李白、杜甫等有交往,创作最多。731年,奔赴幽蓟(今河北北部)边疆,渴望报国立功,亦未得志。734年,任封丘县尉。因不愿“拜迎长官”、“鞭挞黎庶”而去职。后漫游河西,为河西节度使哥舒翰掌书记。曾任淮南、西川节度使,终散骑常侍,故有高常侍之称。封渤海县侯。曾两次出塞,熟悉边塞军旅生活,又关心边塞,创作以边塞诗著称,与岑参并为唐代边塞诗派的代表。《燕歌行》是其代表作。其诗气势雄健,格调爽朗,融律句入歌行。有《高常侍集》。

燕歌行[1]并序

高适

开元二十六年,客有从御史大夫张公出塞而还者,作《燕歌行》以示适[2]。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3]。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4]。

枞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5]。

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6]。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7]。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8]。

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9]。

身当恩遇恒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10]。

铁衣远戌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B11]。

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B12]。

边庭飘飘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B13]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B14]。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B15]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B16]注释:[1]《燕歌行》:古乐府《相和歌辞·平调曲》旧题,本诗内容有所开拓,此前多限于写思妇对征人的怀念之情。[2]开元:唐玄宗年号。[3]汉家:借指唐朝。[4]横行:纵横驰骋于敌军中。[5]枞(chuāng):击打。金:指形如长形钟、有柄可持的类似钲的行军时所用乐器。榆关:指山海关,是通向东北的要隘。[6]校尉:武官名。羽书:指插羽毛以示紧急的传送紧急情报或命令的文书。[7]极边土:直到边疆的尽头。凭陵:凭借某种有利条件威逼、侵犯他人。[8]军前:军事前线。帐下:指领兵将帅的营帐里。[9]穷秋:深秋。腓(féi):病;枯萎。一作“衰”。[10]当:受到。恩遇:指受到皇帝的恩惠知遇。[B11]铁衣:借指着铁甲的兵士。玉箸:玉制的筷子,借指思妇的眼泪。[B12]城南:泛指少妇的住处。蓟北:泛指征人所在地。[B13]边庭:边疆。飘飘:这里喻动荡不安。[B14]三时:指早、中、晚,犹言整天,与下文“一夜”相对。刁斗:古代军用铜炊具,夜间用以打更报夜。[B15]相看:共见。岂顾勋:哪里想到立功受赏。[B16]李将军:指汉守边的名将李广,他与匈奴作战时有勇有谋,身先士卒,与兵同甘共苦,屡立战功。

鉴赏:开元二十年至二十三年(732-735),诗人身居蓟北对战败很有感慨。本诗是诗人在开元二十六年(738)有感于征戍之事而写的一首著名的边塞诗。全诗相当广泛地描写了边塞征战生活,歌颂从征战士轻身许国、英勇战斗的爱国思想,揭露了官兵的对立、统帅的不恤士卒与荒淫无能给战士、人民和国家带来的灾难。

第一段八句写边境告急、战士奉命出征。汉朝东北烽火连天起,杀敌将士离家奔前线。男儿本性崇尚驰骋疆场,帝王格外礼遇和奖励。敲金击鼓飞越榆关去,战旗飘扬直奔碣石间。千里沙漠军使传急令,单于练兵战火照狼山。“在东北”、“破残贼”点明了战争的方位和性质。“重横行”、“赐颜色”为下文埋下伏笔,看似赞扬将领去国时的威武荣耀,实则隐含讥讽。本段从辞家去国写到榆关、碣石、瀚海、狼山,概括了出征的历程,气氛从缓和渐入紧张。

第二段八句写战争的具体经过。敌人蹂躏如雨暴风急,大半战士战死阵前,军士战死难解围,可谓一场双方力量比较悬殊的血战。而“美人帐下犹歌舞”暗示战争必败的原因。运用对比的手法,形象地刻画了将帅的骄惰轻敌和战士的苦战。

第三段八句写战败被围,战士和思妇重逢无期的悲凉,实际是对汉军将领极深的谴责。战士守边辛苦多年,思妇城南百结愁肠断,北疆战士空望归;而环境十分险恶,更增添悲凉气氛。边关旷远,绝地苍茫,战云密布,寒气袭人。这不能不让人追寻把战士、思妇置于这样处境的根本原因,进一步深化了主题。

第四段四句写战士以身殉国的悲壮和诗人的感慨。战士视死如归,不惧血染白刃,为国牺牲不计功和名,多么勇敢,却又多可悲,这样优秀的战士竟没有遇上爱兵惜兵的飞将军李广呢全诗28句,写出了一次战役的全过程,多用对比手法,只摆事实,不轻易下结论,艺术效果十分强烈。

营州歌

高适

营州少年厌原野,狐裘蒙茸猎城下[1]。

虏酒千钟不醉人,胡儿十岁能骑马[2]。

注释:[1]营州:今辽宁朝阳。唐时营州为东北边塞,原野丛林,水草丰盛,各族杂居,牧猎为生,习尚崇武,风俗粗犷。厌:同餍,饱食。引申为饱经,饱受。[2]虏酒:胡人的酒。

鉴赏:这是抒写边塞风情的七绝诗。

从中原文化角度看,穿着毛茸茸的狐皮袍子在城镇附近的原野上打猎,似乎是粗犷的儿戏。然而在营州城附近,这些却是日常生活的重要部分。它反映了盛唐时期边塞地方的风俗习尚。生活在这里的汉、胡各族少年,自幼熏陶于牧猎骑射之风,养就了好酒豪饮的习惯,练成了驭马驰骋的本领。即使是营州城中的少年,也沉浸于这样的风尚,培育了这样的性情。他们在城镇附近的原野上穿起毛茸茸的裘皮猎装打起猎来。诗人抓住这似乎是儿戏的“城下打猎”现象,揭示了边塞少年神往原野的天真可爱的心灵、粗犷豪放的勇敢崇武的性格。诗人以欣赏的笔调把营州少年的形象描绘得十分鲜明生动:“狐裘蒙茸”描绘其可爱之姿态;“千钟不醉”描绘其豪放之性情;“十岁骑马”描绘其勇敢骠悍之行状。这一切又都展示了典型的边塞人民的生活。

全诗在艺术构思上即兴寄情,直抒胸臆;在表现手法上白描直抒,笔墨粗放。其细节描写如实而略带夸张,写少年性格典型而特点突出。并且一气呵成、不假思索,洋溢着浓郁的边塞生活气息。在唐诗中像这样以热情赞美的笔触描写各族人民生活习尚的作品并不常见。

别董大二首(其一)

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1]。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2]

注释:[1]曛:曛黄、昏黄。[2]前路:前面的路途。

鉴赏:这是一首豪放健美的赠别诗。

唐人的赠别诗多为缠绵悱恻,低徊流连之作,也能感人至深;但像这样慷慨悲歌、出自肺腑的诗作,却更能体现真诚情谊与坚强信念。

董大可能是唐玄宗时期著名的琴客,是一位“高才脱略名与利”的音乐圣手。而高适当时正处于不得意的浪游时期和贫贱的境遇之中。他一方面“借他人酒杯,浇自己块垒”,或“借高才之威扬自己之名”;另一方面又于慰藉中寄予希望,给人们一种满怀信心和力量的感觉。

首二句直写眼前景物,纯用白描手法。以其内心之真情书写别离之心绪,故很真挚;以胸襟之开阔,叙眼前之景色,故显悲壮。“曛”即曛黄,描绘了夕阳西沉时的昏黄景色;北风一吹,大雁南飞,雨雪纷纷扬扬。两句显示的都是北方初冬时才有的景象。此情此景,若稍加雕琢,即不免斫伤气势。高适确实为艺术高手。落日黄云之下大野茫茫,北风乱吹之中雁断雪飘,使人难禁游子何之、游子身单之感。这里诗人以叙景而见内心之郁积,虽未涉人事,已使人如置身风雪原野之中,似在山巅水涯有羁游壮士长啸。此处若不用尽笔力,则不见体现下两句转折之妙,也不见下两句言辞之婉转、用心之良苦、友情之真挚、别意之凄酸。

下两句于慰藉之中充满了信心和力量。因为是知心朋友,说话才朴质而豪爽,又因为落魄潦倒,故才以希望为慰藉。

本诗之所以卓越超凡,是因为诗人“以气质自高”(《唐诗纪事》),因而能为壮士增色、为游子拭泪。如果不是诗人内心的郁积喷薄而出,如何能把临别赠诗赋得如此体贴入微、如此坚定不移?又如何能使此朴实无华的语言,铸造出这样冰清玉洁、醇厚动人的华章?

塞上听吹笛

高适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1]。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2]。

注释:[1]雪净:冰雪消融,大地上看不到积雪了。羌笛:我国羌族人民吹的笛子,这里借指边塞上少数民族的乐器。戍楼:戍守边地的城楼。[2]关山:边关附近的山野。

鉴赏:这是一首格调高昂的边塞诗。诗中之景有实景与虚景之别。

首二句写的是实景:胡天北地,冰雪消融,大地春暖,是牧马回还草原的季节了。让马群在牧场上奔波觅食了一整天,战士们赶着马群归来,天穹上洒下了明月的清辉。在如此苍茫而又清澄的夜境里,不知从哪座戍楼间传出了悠扬婉转的羌笛声。这是一种边塞诗中不多见的和平宁静的气氛。雪净、羌笛、牧马、月明显示了大地解冻的春天的信息和边塞原野开阔的情景。“牧马还”三字还含有胡马北还、边烽停息的意思,于是“雪净”二字也有了几分象征边塞危解、和平来临的意味。这个开端为全诗定下了一个宁静而开朗的笔调。

尾二句写的是虚景:羌笛声是内地人熟悉的《梅花落》曲调,而且这笛声在北风的吹送下断断续续地响了一夜。“梅花何处落”是将“梅花落”三字拆开用,嵌入“何处”二字,意即何处吹奏《梅花落》,并且以“借问”的方式设问,其诗意与“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李白《春夜洛城闻笛》)相近,是说风传笛曲,一夜之间声满关山。这种景象确实十分动人心弦。将《梅花落》曲调名拆用,还构成一种幻觉,仿佛风吹的不是笛声而是落梅的花瓣,它们四处飘散,一夜之间和色和香洒满关山。这固然是写声成象,但它是由曲调名拆用形成的假象,再以设问方式出之,则是虚上加虚。细细品来,这虚景又恰与雪净月明的实景配搭和谐,虚实交错,构成美妙旷远的意境。而这种意境是任何高明的画家也难以画出的。同时,这里仍包含通感,即由听曲而“心想形状”的成分。战士由听曲而想到故乡的梅花(胡地没有梅花),进而想到梅花之落地,这中间又有了浓郁的思乡情调。不过,这种思乡情调并不低沉,而是昂扬的。这不单是由首句定下的乐观开朗的基调所决定的,同时也有关乎盛唐的气象。正是由于怀着盛唐时期人们通常所有的那种豪情,诗人的笔力方才显得豪迈雄浑。

听张立本女吟

高适

危冠广袖楚宫妆,独步闲庭逐夜凉[1]。

自把玉钗敲砌竹,清歌一曲月如霜[2]。

注释:[1]危冠广袖:高高的帽子宽大的衣袖。[2]砌:阶沿。

鉴赏:这是一首情景诗。

诗的内容本无深意,但却创造了一种清雅空灵的意境:暗蓝色的天幕上一轮秋月高悬,凉爽的闲庭中幽篁依阶而生;清泠的吟诗声和用玉钗敲竹的节奏声飘荡在夜空中。冰冷如霜的月光勾勒出一个峨冠广袖的少女徘徊的身影。这是人与物的融汇,也是情与景的融合。自然景色全由人物情态绘出,而人物意趣又借极简练的几笔景物点缀得到深化。

首句开门见山地描绘出一个高冠宽袖窄腰装束的南方贵族少女形象,这种打扮令人立即想起那少女亭亭玉立的绰约风姿。次句点明少女是一个人来到后庭花园里乘凉的。“独步”二字可见后庭深院的空寂幽静和她清高脱俗的雅趣,而“闲庭”二字又反衬出少女漫步吟哦的悠然神情,“逐夜凉”三字则借其纳凉的闲逸烘染了秋爽宜人景色。

第三句写静夜启迪了少女的慧心,秋凉催发了少女的诗情。她情不自禁地从发髻上拔下玉钗,敲着阶沿下的修竹,打着拍子,朗声吟唱起来。以玉钗等物件打击竹木等物事是唐宋人歌吟作诗的一种习惯动作,张姓少女孤芳自赏,不求知音,信手击节,对月自吟,那种心声和天籁的自然合拍似乎更加曼妙动听。尾句“清歌一曲”实为吟诗一首,这从诗题为“听张立本女吟”亦可印证。古诗本来就能吟能唱,此处“清歌”二字描写少女的长吟听来犹如清朗的歌声般圆润悦耳。前三句皆未写到月色,直到少女一曲吟罢,方才点出“月如霜”,不但为开阔诗的意境添上了最为精彩的一笔,同时也渲染了少女吟诗的音乐效果。诗人以如霜的月色来烘托四周的沉寂,使“霜”字与“夜凉”相应,并由此透露出少女吟罢之后心境的清冷和吟声给听者带来的莫名惆怅,从而在结尾处形成“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意境,给人无限的想象空间。

全诗写少女摆脱了俗套。闻不到脂粉的香艳气息而使人觉得神清音婉、天然淡雅;其抒情的画意美和画面的抒情美融为一体,描摹细腻,意味深长。是盛唐诗中不可多得的名篇。

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1]

高适

嗟君此别意何如?驻马衔杯问谪居[2]。

巫峡啼猿数行泪,衡阳归雁几封书[3]。

青枫江上秋帆远,白帝城边古木疏[4]。

圣代即今多雨露,暂时分手莫踌躇[5]。

注释:[1]少府:唐时县尉的别称。峡中:此指夔州巫山。长沙:指湖南长沙。[2]衔杯:指饮酒。谪居:贬谪的地方。[3]巫峡:长江三峡之一,此指李少府贬官之地。[4]青枫江:长沙南有青枫浦。白帝城:故址在今四川奉节城东。[5]圣代:圣明时代。雨露:喻皇帝的恩泽。

鉴赏:这首诗是诗人曾任封丘县尉,不久便辞职,作为同情人民的县尉深味其苦(诗人的《封丘作》有诗句:“拜迎长官心欲碎,鞭挞黎庶令人悲。”),为送别朋友李少府、王少府被贬担任县尉,并寄寓劝慰之意而。

首联点题表关心之意,以“嗟君”总领全文。“君”,指李、王两位少府。“意何如”,即“意如何”的倒装。诗人因牵挂李、王少府这次分别的心情,邀请两位朋友解下马鞍共饮分别之酒,询问朋友被贬谪的地方,共话分别之情。

颔联、颈联四句分叙李、王谪居的地点,谪居的心情。“巫峡啼猿”,化用盛弘之《荆州记》中引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交代李少府贬巫峡,一定被巫峡的猿啼催流伤心泪。衡阳与长沙接近,用衡阳来表王少府去长沙。相传衡阳有回雁峰,南飞之雁至此便折回北方。“啼猿”、“归雁”含义特别适合送别。所写之景,既切合当地特点,又寄寓贬谪愁思,溶情于景,实在感人。颔联也安慰两友人可书信往来,传递讯息,互相安慰,互相鼓励。颈联分写二友人到贬地途中的景物。用“青枫江”、“白帝城”分别承接“长沙”、“峡中”,点明被贬谪的具体地点;用“远”和“疏”暗写被贬之地的偏僻。

尾联表达对朋友的宽慰和希望。现正逢圣明时代,皇帝多恩泽,我们三人一定是暂时分别,切莫心情苦闷和烦恼,应积极工作和生活,等待再被重用之时。可见诗人对当时王朝的治理比较满意,对国家的前途比较乐观。

这首诗同时送别两位友人,抒情写景采用首尾合写、中间分写的方法。运用叙事、抒情、写景和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人诗之景合时合地合事,选材别具一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