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唐宋诗精品鉴赏
36373700000002

第2章 唐诗篇(1)

骆宾王(约640-684后),字观光,婺州义乌(今浙江义乌)人。七岁能赋诗。曾做长安县主簿,入朝为侍御史,因上书指陈时政,触怒武后,被贬临海丞。后随徐敬业扬州发兵反武则天,写下了有名的讨武氏檄文。兵败后下落不明。与王勃等以诗文齐名,为“初唐四杰”之一。诗以七言歌行见长,多悲愤之词。有《骆宾王文集》。

在狱咏蝉并序

骆宾王

余禁所禁垣西,是法厅事也,有古槐数株焉[1]。虽生意可知,同殷仲文之古树;而听讼斯在,即周召伯之甘棠[2]。每至夕照低阴,秋蝉疏引,发声幽息,有切尝闻[3]。岂人心异于曩时,将虫响悲于前听[4]?嗟乎!声以动容,德以象贤[5]。故洁其身也,禀君子达人之高行;蜕其皮也,有仙都羽化之灵姿[6]。候时而来,顺阴阳之数;应节为变,审藏用之机[7]。有目斯开,不以道昏而昧其视;有翼自薄,不以俗厚而易其真[8]。吟乔树之微风,韵姿天纵;饮高秋之坠露,清畏人知[9]。仆失路艰虞,遭时徽纆,不哀伤而自怨,未摇落而先衰[10]。闻蟪蛄之流声,悟平反之已奏;见螳螂之抱影,怯危机之未安[B11]。感而缀诗,贻诸知己[B12]。庶情沿物应,哀弱羽之飘零;道寄人知,悯馀声之寂寞[B13]。非谓文墨,取代幽忧云尔[B14]。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B15]。

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B16]。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B17]。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B18]

注释:[1]禁垣西:囚禁在城墙西边。[2]殷仲文之古树:说明自己虽然还有生机,却已形同古树。[3]有切尝闻:指秋蝉发声比过去更加凄切幽怨。[4]曩(nǎng)时:以前。将:抑或。[5]德以象贤:是说蝉的操行足可以与贤人相比美。[6]仙都:仙人居住的地方。羽化:成仙。[7]数:定数。审:洞察。藏用:进退。[8]有目斯开:指蝉眼睛张开。有翼自薄:蝉冀很薄。[9]天纵:上天赐予的。清畏人知:用来比喻不想沽名钓誉。[10]仆:自称谦词。徽纆:捆囚犯用的绳子。[B11]蟪蛄:蝉名。螳螂之抱影:螳螂见到蝉就要捕食,用来比喻自己处境相当险恶。[B12]缀诗:作诗。贻:赠送。[B13]弱羽、馀声:都是指蝉,作者借蝉自喻。[B14]文墨:文辞。幽忧:深沉的忧虑。[B15]西陆:秋天。南冠:指被囚系的人。[B16]玄鬟:黑发。用来比喻自己正当盛年(作者时年约三十岁)。[B17]响易沉:指声音容易消失。[B18]信高洁:相信清高廉洁。予心:我的心迹。

鉴赏:这首诗是诗人在高宗仪凤三年上书讽谏时政触怒武后,被贪赃的罪名诬陷下狱的时候作的。诗中以物喻情,抒发了诗人在蒙受冤屈后仍然坚持高尚的品格的决心和蒙冤受屈的愤慨。

首联即点出秋蝉高唱,不绝于耳,使诗人在狱中深深地怀想自己的家园。句法上运用对偶,并且对得很工整。

颔联既说蝉又说自己,表达英雄无用武之地的凄恻感情。与两鬓乌玄的秋蝉相比,它能尽情高唱;而诗人也正当年,却经历着政治上的种种折磨,一事无成,又用什么迎接晚年呢颈联是诗的中心,既咏蝉,也自喻。露水重,蝉翼湿,难以向前飞进。比喻自己处境艰难,政治上不得志,冤不能伸。风声大,蝉声便显得低沉。比喻自己有口难辩,言论上受压制。

尾联中诗人愤慨道,高洁的品质不为世人所了解,反而被诬下狱。

这首诗诗人以蝉自喻,物我一体,自然真切。用典自然,语言含蓄。

杜审言(646-708),字必简,祖籍襄阳(今湖北襄阳),祖父时迁居巩县(今河南巩义)。高宗咸亨元年(670)进士,曾为隰城尉、洛阳丞,因事贬吉州司户参军。武后时,授著作郎、膳部员外郎。中宗神龙初(705)因结交幸臣张易之获罪,流放峰州。不久,再起为国子监主簿、修文馆直学士。他是杜甫的祖父。著有《杜审言集》。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杜审言

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1]。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蓣[2]。

忽闻歌古调,归恩欲沾巾[3]。

注释:[1]宦游人:在他地作官的人。[2]淑气:春天温和的气候。[3]古调:这里指陆丞的诗。

鉴赏:作者以“独”和“偏”开头,直接点明宦游人客居异乡时对气候和景物的变化特别敏感的事实和感叹。“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这两句是说早晨从海上升起了一轮红日,使海面上形成了绚烂的朝霞;春风吹来,两岸的杨柳都穿上了新装。“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蘋”是在说,春日和暖的气候来了,催着黄鹂婉转地鸣叫;晴朗的日光使蘋草的颜色转得更加嫩绿。第三、四句和第五、六这四句是承着第一、二句写“物候”之“新”的。“云霞”、“梅柳”、“黄鸟”、“绿蓣”为“物”,“淑气”、“晴光”为“候”,这两联不仅呼应了第一、二句,而且使中间两联描写的用意也显示出来了。既呼应了前面“宦游人”的“独”与“偏”,也显示了中间两联所写的大好春光正是“宦游人”不幸遭遇中的反衬。春光是美好的,但对处于宦游人却没有那么美好。

王勃(约650-676),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年十四,应举及第,曾任虢州参军,犯死罪,遇赦,革职。后往海南探父,因溺水受惊而死。少时即露才华,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以文词齐名,并称“初唐四杰”。他和卢照邻等皆试图改变当时“争构纤微,竞为雕刻”的诗风。其诗偏重于描写个人生活,亦有少数抒发政治感慨,隐寓对豪门世族不满之作,风格较为清新。但有些诗篇仍流于华艳。明人辑有《王子安集》。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1]。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注释:[1]城阙:指唐代都城长安。辅:护卫。三秦:泛指当时长安附近的关中之地。占为泰国,秦亡后,项羽分其地为雍、塞、翟三国,故称三秦。五津:四川境内长江的五个渡口。

鉴赏:这是王勃供职长安时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今四川崇州)所作的一首著名的赠别诗。

首联“城阙辅三秦”是一个倒装的句式,其实是“三秦辅城阙”,指长安的城垣、宫阙都被三秦之地护卫着。这一句起笔雄伟一扫以往送别诗常有的萧索黯淡之象。下句“风烟望五津”,五津指四川境内长江的五个渡口,泛指蜀川。这里诗人用一个“望”字跨越时空,将相隔千里的两地连在一起。“风烟”在此起了渲染离别气氛的作用。

颔联“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诗人并没有接着叙写离情别绪,而是笔锋一转,转而说你我都是远离故土的游子,都能体会彼此的心情。

离别总是伤感的,但诗人并未停留于伤感之中,颈联笔锋一荡,意境又开阔了起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尾联紧跟前三联,以劝慰杜少府作结。“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送别常常在分岔路口分手,这句是诗人在即将分手之时劝慰杜少府之语,不要在分手的时候掉眼泪了,像小孩子一样,只要心灵相通,远在天涯也和面对密胺一样的啊。

宋之问(约656-712),一名少连,字延清,汾州(今山西汾阳)人,一说弘农(今河南灵宝)人。高宗上元二年(675)进士。武则天时,以文才为宫廷侍臣。颇受恩宠。后因结交张易之获罪,贬泷州参军。中宗景龙中(708)转考功员外郎,与杜审言、薛稷等同为修文馆学士。又以受贿罪贬越州长史。睿宗景云元年(710)流放钦州。玄宗先天元年(712)赐死。有《宋之问集》。

题大庾岭北驿[1]

宋之问

阳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回[2];我行殊未已,何日复归来[3]江静潮初落,林昏瘴不开[4]。

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5]。

注释:[1]驿:驿站。[2]阳月:农历十月。[3]殊:实。[4]瘴:南方湿热蒸郁之气。[5]陇:据沈德潜云疑作“岭”字。

鉴赏:“阳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回。我行殊未已,何日复归来?”诗人辞别了亲友,告别了久居的长安,来到了大庾岭。想到翻山过去,就彻底地告别了中原地区,进入蛮荒之地,看到南飞的大雁,想起大雁飞到此处便不再往南飞,不禁写下了这两句诗。大雁南飞,飞到此处就不再飞了,但作者却被流放到大雁都不飞去的地方;大雁的南飞有时间地域的限制,而作者被放逐了,还要继续南行,连什么时候回来都不知道。开头四句写出了自己抛家别亲、远赴荒蛮之地的悲苦凄凉心情。五、六句是写景。江水落潮,林雾弥漫,夜色渐浓,周围的一切越发显得荒凉,显然是作者心境的写照。结尾两句是作者想象明日度岭南行,回望故乡时,看到的将不再是家乡的景色,而是庾岭高处的梅花了。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之情。

渡汉江

宋之问

岭外音书绝,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1]。

注释:[1]来人:指从家乡来的人。

鉴赏:这首诗是写游子近乡情怯的感受。“岭外音书绝,经冬复历春。”这两句主要追忆被贬谪岭南的情况。作者传达的感受是时间和空间上的隔绝的叠加。极致的表现出自己贬谪之后久居蛮荒之地的孤寂、苦闷及对家人故乡的思念之情。作者困居贬所,无依无靠,孤苦零丁的情态历历可见。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这两句描写自己快回到家乡时的心理感受。本来常年在外地生活,现在终于回到家乡,应是“近乡情更‘切’,‘急欲’问来人”。但作者却说“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其实这更符合作者的经历和感情。作者贬居岭南多年,音信杳无,他想,经历了这么久的年月,家乡的亲人们是否还依然健在,有没有因为自己的贬谪而受到牵连,“不敢”句也符合他从贬所私自逃回的特殊处境。因此“情更切”变成了“情更怯”,“急欲问”变成了“不敢问”。这是在“岭外音书绝,经冬复历春”的情况下产生的心理感受。

沈佺期(约656-714),字云卿,相州内黄(今河南内黄)人。高宗上元二年(675)中进士,曾任给事中、考功员外郎,因贪污被劾。武则天时,依附张易之,张被杀,他被流放灌州。流放时期的作品则多对其境遇表示不满,有一些好的作品。中宗时被召回,为起居郎,兼修文馆学士,官至中书舍人,开元初去世。他和宋之问齐名,都是唐初重要的诗人,时称“沈宋”。他和宋之问不但生活经历相似,诗歌创作倾向也相近似,多为粉饰升平的应制诗,也有一些较有生活气息的作品。沈、宋的主要贡献在于总结了六朝以来诗律的成就,促使了五、七言律诗形式的成熟。

杂诗

沈佺期

闻道黄龙戍,频年不解兵[1]。

可怜闺里月,长在汉家营。

少妇今春意,良人昨夜情[2]。

谁能将旗鼓,一为取龙城[3]。

注释:[1]黄龙戍:唐初东北边地要塞,在今辽宁开原县北。频年:连年。解兵:退兵。[2]良人:古代妻子对丈夫的称谓。[3]将:持,拿。旗鼓:这里指军队。

鉴赏:诗的首联交待背景。黄龙戍一带,常年战事不断,强烈的厌战之情充满字里行间。接着诗人借月抒情,说今夜征夫思妇,两地对月相思。在征夫眼里,昔日两人共同玩赏的明月,如今在营中照着他,好像怀念着往日的欢乐;而在闺中少妇的眼里,那轮象征幸福团圆的明月,早已离开深闺,随良人去了远方。“少妇今春意,良人昨夜情”中“春”而又“今”,“夜”而又“昨”,分别写出了少妇的“意”和征夫的“情”。那昨夜夫妻惜别的情景仍在眼前浮现,今春的大好光阴虚度。诗人揭示了战事让“少妇”与“征夫”如此思念、如此伤怀,所以诗人在尾联中希望有人能指挥军队,一举破敌,以结束战争,使家人早日团聚,人民安居乐业。

独不见

沈佺期

卢家少妇郁金堂,海燕双栖玳瑁梁[1]。

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2]。

白狼河北音书断,丹凤城南秋夜长[3]。

谁为含愁独不见,更教明月照流黄[4]。

注释:[1]郁金堂:以郁金香和泥涂壁的房子。堂:一作“香”。海燕:燕的一种,又名越燕,紫胸轻小,多在堂室中梁上作窝。玳瑁:以玳瑁为饰的屋梁。极言梁的名贵精美。[2]砧:捣衣用的垫石。辽阳:指今辽宁大辽河以东之地。唐时置辽州,派重兵驻守,为东北边防要地。[3]白狼河:在今辽宁省境。丹凤城:这里指长安。[4]谁为:即“为谁”。“为”一作“谓”。更教:一作“使妾”。照:一作“对”。流黄:黄紫相间的幺幺织品,这里泛指衣料。

鉴赏:诗人以委婉缠绵的笔触,描写了少妇在秋夜,怀念久戍不归的丈夫辗转反侧,夜不能寐的别离相思。

首联“卢家少妇郁金堂,海燕双栖玳瑁梁”,描绘少妇闺房的华美,连海燕也双双飞来安栖。这里暗用比兴,少妇看到海燕双栖双飞的柔情密意勾起心中的愁绪,夫婿远戍辽阳,一去就是十年。她的苦苦相忆,也已整整十年了!十年征戍而“音书断”,叫人怎能不忧虑、担心?更有那一轮恼人的明月,透过窗纱把流黄帏帐照得明晃晃的炫人眼目,给人愁上加愁。“海燕双栖玳瑁梁”烘托“卢家少妇郁金堂”的孤独寂寞,寒砧木叶、城南秋夜,烘托“十年征戍忆辽阳”、“白狼河北音书断”的忧愁。尾联“含愁独不见”明写“愁”,似前六句之总结,而“明月照流黄”句,少妇的闺怨迁怒于明月,把忧愁更加突显出来。

陈子昂(661-702),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四川射洪)人。唐睿宗文明元年(684)举进士,为武则天所赏识,官拜麟台正字,后为右拾遗。敢于直谏。曾随武攸宜东征契丹。圣历初年辞官还乡,被贪婪残暴的县令段简诬陷,忧愤死于狱中,时年四十二岁。陈子昂在诗歌创作上力倡汉魏风骨,主张诗歌要反映现实生活,要有真情实感,反对齐梁“逶迤颓靡”的形式主义诗风,并创作出许多有影响的优秀作品,为唐诗的发展开拓了新的道路。有《陈拾遗集》。

登幽州台歌[1]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2]。

注释:[1]幽州:占九州之一,今河北省地。幽州台又称蓟北楼,属古燕国国都,故址在今北京西南。[2]悠悠:长久,遥远。怆(chuàng)然:悲伤的样子。

鉴赏:“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开篇突现了茕茕孑立于天地间的清高、孤傲和悲凉。横空出世,一语惊人。茫茫人海,知音难觅,即使有,纵览古今,上下几千年,能赏识、理解诗人的人已“前去”,还“未来”。两个“不见”,有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自怜,有壮志难酬的愤慨……诗人登楼眺望,想到天地茫茫,人生短暂,那种一个人置身于历史长河的孤独,那种无人沟通的灵魂的孤独,使诗人悲从心生,不由得潸然而泪下……这首诗慷慨悲凉,苍劲有力。

贺知章(约659-约746),字季真,晚号四明狂客,越州永兴(今浙江萧山)人。证圣元年(695)进士及第,官秘书监。天宝三年(744),请为道士,告老还乡。贺知章性旷达,喜谈说,好饮酒,与张若虚、张旭、包融并称为“吴中四士”。

回乡偶书二首

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1]。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2]。

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3]。

注释:[1]衰(cui):稀疏之意,一作“摧”。[2]近来:应理解为近些年来。人事:指“访旧半为鬼”的人和“亲朋多沉沦”之事。[3]镜湖:山水风景区,在今浙江绍兴会稽山的北麓,周围扩三百里。

鉴赏:客居他乡多年的游子回到故土,离家时风华正茂,归来已变成华发稀疏。几十年的岁月就在“少小”与“老大”之间倏忽而过。韶光易逝,人生短暂,不由得让人发出感慨。离家多年却“乡音未改”,暗寓故土难忘。而久别的故乡还是我记忆中的模样吗?故乡的亲人们还记得我吗。

儿童看见陌生人,好奇地问:“客人,你从哪里来?”儿童的提问出乎自然,合情合理,诗人听来却很意外,又有深深的无奈:我怎么成了我故乡的客人了第二首与第一首诗的背景和意境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