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9月30日早晨,有消息报导美国芝加哥地区7人因使用强生联营公司的一个子公司麦克尼尔日用品公司生产的“泰勒诺尔”牌镇痛胶囊中毒死亡,据传另有250余人也因为服用此药而生病或丧生。后来查明,这种药根本无毒。前者7人的死亡是有人打开包装在药中加入了剧毒******造成的。其余250余人的生病或丧生,则与泰勒诺尔胶囊根本无关。但是误解已经造成,坏名声已传出。当时有很多人断定:这种年销售额曾经高达4~5亿美元、在全美拥有1亿多使用者的胶囊将从市场上绝迹。
危机出现了。首先是几乎所有泰勒诺尔镇痛药的订单被立即取消,紧接着强生的其他产品的销售也受到了牵连。
情况危急,强生公司马上求助于当时美国最大的公共关系公司——博雅公司。博雅公司从1978年起就一直进行着泰勒诺尔镇痛药的宣传工作。这次他们密切合作,开始了挽救泰勒诺尔的工作:
第一步,与新闻媒介通力合作,向公众如实说明真相,因为新闻界是重新取得人们信任的关键。
第二步,以1亿多美元的代价收回目前市场上3100万瓶“泰勒诺尔”牌镇痛胶囊。
第三步,麦克尼尔日用品公司设计和生产了抗污染的包装,重新将“泰勒诺尔”牌镇痛胶囊投放市场。
为了配合第三项工作,麦克尼尔日用品公司散发了价值5000万美元的赠券,向顾客免费赠送这种重新包装过的镇痛药物。
为了让尽量多的公众了解到他们的做法,博雅公司以纽约为中心,通过卫星同时在全美30多个城市举行记者招待会,其他一些城市的记者还可以向纽约的中心会场提问。信息很快传播出去,强生联营公司的做法受到公众的赞赏和信任。
1983年3月,美国公共关系学会为了表彰强生联营公司恰当处理这场危机的成绩,向强生联营公司颁发了银质奖章,这是一次尚无先例的举动。博雅公关公司副总裁斯坦·索尔哈福特在著作《形象战》中评论泰勒诺尔事件是“本世纪最好的表现公关的威力、媒介的巨大作用以及公司形象的重要性的案例”。
在强生联营公司整个危机处理过程中,公关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其危机公关决策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危机阶段。公关部门在发生危机后立即采取的第一项关键性决策,是与新闻媒介通力合作,因为新闻界是向公众预警的最佳渠道。这也正是公关产生良好效果的奥秘所在。
随后立即开始的第二阶段是重返市场阶段。即以30个城市参加、通过卫星转播的电视记者招待会。这次电视记者招待会获得了巨大成功,它被人们称为美国新闻史上“难度最大的”记者招待会。在这之后,电视记者招待会成为美国各大公关公司经常采用的宣传手段。
强生联营公司处理危机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危机公关处理就是要以最快的速度,最大的努力来挽回企业的形象和公众的损失。
第三节 年轻人不可不知的六条公关“军规”
不要轻易暴露自己的“野心”
老子云:“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这句话的意思是,善于做生意的商人,总是隐藏其最珍贵的货品,不会让人轻易见到;而品德高尚的君子,从外表看上去则显得愚笨。这蕴涵着一种处世智慧。特别是年轻人,锋芒毕露毫无益处,“满招损,谦受益”,自我炫耀者只会招致他人的反感乃至小人的陷害。隐藏锋芒,低调做人,才能尽可能避免被风雨侵蚀,让自己长成参天大树。
历史上那些善于伏藏的人,表面看起来“和光同尘”,毫无圭角,言语如此,行动亦然,个个深藏不露,好像他们都是庸才,其实他们的才能,绝非普通人可比;好像他们都讷言,其实他们都是善辩者;好像都是胸无大志,其实颇有雄才大略,不愿久居人下。他们在行动上伏藏,在言语上伏藏,为何?因为有所顾忌,因时机还不成熟,就不得不以伏藏来扰乱对手的视听,掩盖自己的真实意图,以求由险境步入胜境。将伏藏之功发挥得当的最佳代表要属明成祖朱棣。
朱棣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朱元璋打天下时,他立功最多,颇受朱元璋器重,受封为燕王,镇守当时的燕京。皇太子朱标死后,朱元璋曾有意立他为太子,但因他之上还有两位兄长,为避免兄弟相争,朱元璋只好立嫡长孙朱允炆为帝位继承人。对此,燕王朱棣一直耿耿于怀。
明惠帝朱允炆即位时,各地藩王都是叔父辈,割据要地,虎视眈眈。户部侍郎卓敬上书密奏:“燕王智谋过人,又镇守北平这样的要害之地,兵强马壮,不可不防。不如将他迁往南昌,万一有变,也容易控制。”朱允炆本就对他这位智力过人的皇叔很是疑惧,见此密奏后,深以为是,便着手做了一系列部署,对朱棣严加防范和监督。
朱棣是何等人,他久征沙场,老谋深算,既懂军事,又善于玩政治,根本就没把这个毫无经验、软弱无能的皇侄看在眼里。他有野心,但没当上皇帝,因此心中有怨,早有取而代之之意。于是,他在王府内私制兵器,招兵买马,暗中操练,做起事准备。不久,燕王朱棣的阴谋被人告发,朱允炆对其严加训责。燕王朱棣颇感恐慌,马上起兵反抗朝廷吧,时机还未成熟,但又不能束手待毙,于是他心生一计,决定以装疯来迷惑朝廷。
他经常狂呼乱叫,奔走于燕京的长街闹市;或闯入酒楼饭铺之中,夺人酒食;或颠三倒四,胡言乱语;或昏睡于泥土污秽之上,终日不醒。
正是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燕王疯了”这个消息瞬间便传遍朝野。体格一向健壮的燕王如今突然变成这副样子,令许多人感到疑惑。为了一探虚实,朱允炆派北平布政使张炆和都指挥使谢贵亲自去燕王府探个究竟。
当时已是夏历六月,正值盛夏,酷热难忍,却见朱棣坐在火炉边,浑身发抖,连呼:“太冷了,太冷了!”见有人来,甚至都站不起来,不得不拄着拐杖起身迎接。此情此景,使得张、谢二人不由得消除了疑心。他们立即回报给朱允炆,朱允炆便信以为真。
虽然纸里终究包不住火,但燕王的装疯却为他发动“靖难之役”赢得了时间。等一切准备就绪之后,朱棣便以“靖难”为名,公然与朝廷对抗。经过四年血肉相争,朱棣攻陷京城,登位称帝。
朱棣为了夺得皇权,甚至不惜装疯卖傻,掩人耳目,最终成就大业。
在一个群体中,人人都希望自己脱颖而出成为佼佼者,但社会竞争又暗藏着一个悖理的法则,这就是“枪打出头鸟”,或“出头的椽子先烂”。如果一个人积贮的能量尚不够,是万不可轻易暴露内心,过早卷入权力或地位斗争的。在这种时候,最需要保持低调,只有首先学会当“孙子”,日后才能理直气壮地成为“大爷”。
如果你胸怀大志,但条件又未成熟,你所要做的就是暗中修炼自己,等待机会。在别人尚未察觉你的真实意图时,了解和把握大局。待时机成熟,勇猛出击,先声夺人,成功便是指日可待的事情。
不到轻易掀开你的“底牌”
无论在什么时候,永远不要将自己的底细和盘托出。
传说,上帝创造世间万物之初,猫的本领比老虎大,于是老虎就拜猫为师。经过一番勤学苦练之后,老虎的本领变得十分了得,成了森林之王。
按理说,功成名就的老虎该心满意足了,可是老虎总觉得拜猫为师的事不光彩,传出去后必受百兽讥笑,于是就起了杀师灭口之心。
有一天,老虎终于向猫下了毒手,穷追猛咬,试图将猫置于死地,情急之下猫一下子跳到了树上,任凭老虎在树下张牙舞爪咆哮也无可奈何。吓出一身冷汗的猫十分后怕地说:“幸亏我留了一手,不然今天就死于逆徒之口了!”
这是一个老掉牙的故事,值得我们注意的是故事蕴涵的哲理,提醒我们留一手是很有必要的,而且,也是很有好处的。
故事中的猫能逃脱虎口,原因是它没有亮出自己最后的一张底牌,留了上树这一手!
为人处世也是这样,应该尽量设法保持自己的神秘,轻易亮出自己底牌就会让别人有机会按牌来攻,肯定会输掉。即使对方是貌似忠厚的老实人,也不可全抛一片心。
碰上貌似老实的人,人们往往一见如故,把“老底”全抖给对方,这样也许会因此成为知心朋友。但在现实中,更多可能的情况是:你把心交给他,他却因此而看扁你,更有甚者会因此打起坏主意,暗算你。所以说,在待人处事中,尤其是对摸不清底细的人,切切做到“逢人只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否则,吃亏受伤害的将是你自己。
李厂长出差的时候在火车上遇见一位“港商”,二人一见如故,互换了名片。这位港商举手投足之间都显示出一种贵族气质,这使李厂长对其身份毫不怀疑。恰巧二人的目的地相同,港商又对李厂长的产品非常感兴趣,似有合作意向,李厂长便与之同住一个宾馆,吃饭、出行几乎都在一起。这一天,李厂长与一客户谈成了一笔生意,取出大笔现金放在包里。午饭后与港商在自己屋里聊天,不久李厂长起身去卫生间,回来时出了一身冷汗:港商和那个装满钱的皮包都不见了!李厂长赶紧报警,几天后罪犯被抓获那人,原来并不是什么港商,而是一个职业骗子。这让李厂长对自己的轻易相信他人、交出自己底细的做法痛悔不已。
事无不可对人言,是指你所做的事,它并不意味着必须尽数向别人宣布。是否事事对人言,是另一问题,是不必说、不该说的关系,是一种自我保护和防守。
因此,任何时候我们都要留一手,不要和盘托出全部真情。古往今来,许多事实证明,公关中轻易亮出自己底牌的人往往会成为输家。
人在屋檐下,一定要低头
纵观古今,各种斗争极其复杂,忍受暂时的屈辱,磨炼自己的意志,寻找合适的机会,是欲成大事者必不可少的心理素质。
西汉时期的韩信忍胯下之辱正是这种“一定要低头”的最好体现。如果他不低头,就把自己弄到和地痞无赖同等的地步;若奋起还击,闹出人命吃官司不说,还很可能赔上一条小命。
另一种“一定要低头”,属于更高一个层次,就是有意识地主动消隐一个阶段,借这一阶段来了解各方面的情况,消除各方面的隐患,为将来的大行动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
隋朝末年,隋炀帝十分残暴,各地农民起义风起云涌,隋朝的许多官员也纷纷倒戈,转向农民起义军,因此,隋炀帝的疑心很重,对朝中大臣,尤其是外藩重臣,更是易起疑心。唐国公李渊(即唐太祖)曾多次担任中央和地方官,声望很高,许多人都来归附。这样,大家都替他担心,怕遭到隋炀帝的猜忌。正在这时,隋炀帝下诏让李渊到他的行宫去晋见。李渊因病未能前往,隋炀帝很不高兴,多少有点猜疑之心。当时,李渊的外甥女王氏是隋炀帝的妃子,隋炀帝向她问起李渊未来朝见的原因,王氏回答说是因为病了,隋炀帝又问道:“会死吗?”
王氏把这消息传给了李渊,李渊更加谨慎起来,他知道隋炀帝对自己起疑心了,但过早起事又力量不足,只好低头隐忍,等待时机。于是,他故意广纳贿赂,败坏自己的名声,整天沉湎于声色犬马之中,而且大肆张扬。隋炀帝听到这些,果然放松了对他的警惕。
试想,如果当初李渊不主动低头,或者头低得稍微有点勉强,很可能就被猜疑他的隋炀帝除掉了,哪里还会有后来的太原起兵和唐朝的建立?
俗话说“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人在一生中总会有不同的际遇、不同的处境。顺风好行船,逆境难为生;位高好成事,位卑难做人。历数古今中外得大成之人,无不是善处逆境和善待位卑的智者。他们能伸能屈、能俯能仰,从不把自己看得比别人更高贵、更显赫。在屈尊和低就于别人的时候,更能显示出低调做人的风范。
其实,把“不得不”改成“一定”,更加贴切。所谓的“屋檐”,说明白些,就是别人的势力范围。只要你在这势力范围之中,并且靠这势力生存,那么你就在别人的“屋檐”下了。也就是说,进入别人的势力范围时,你会受到很多有意或无意的排斥。除非你有自己的一片天空,是个强人,不用靠别人来过日子。可是你能保证一辈子都可以如此自由自在,不用在别人的“屋檐”下避避风雨吗?所以,在屋檐下的心态就有必要好好做些调整了。
只要是在别人的屋檐下,就“一定”要低头,不用别人来提醒,也不要等撞到屋檐了才低头。这是一种对客观环境的理性认知,是审时度势后一种明智的选择。
时刻记得给他人戴顶“高帽子”
虚荣是人的本性,每个人都暗暗为自己的优点得意,并希望别人注意和赞美自己的优点。拣别人爱听的、想听的话说,迎合他的虚荣心,自然可以博得对方的欢心。
袁枚是清朝有名的才子,他少年成名,刚过二十岁就被任命为某地知县。赴任前,袁枚去老师那里辞行。老师问他:“官不是那么好当的,你年纪轻轻就做上了知县,有什么准备啊?”
袁枚说:“并未做什么特别的准备,只是带了一些高帽子,准备见人就送一顶,因为人人都喜欢戴高帽子。”
老师一听,不高兴了:“为官要正直,亏你还读了那么多书,怎么也搞这一套呢?”袁枚马上回答:“老师的话很对,可请老师您想想,现今像老师您这样不喜欢戴高帽子的人,又有几个呢?”
听到袁枚这么一说,老师马上转怒为喜。于是,师生二人欢欢喜喜地告别了。
袁枚从老师的家里出来后,感慨地说:“我准备的100顶高帽子,还没到任,就已经送出去一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