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真希望我20几岁就知道的公关策略术
36392900000006

第6章 年轻是种资本,公关是种态度(5)

孙膑是一个有着远大抱负的军事谋略家,他立即想出一条脱身之计。当天晚上,孙膑就伪装成得了疯病的样子,一会儿号啕大哭,一会儿嬉皮笑脸,做出各种傻相,或唾沫横流,或颠三倒四,又把抄好的书简翻出来烧掉。庞涓怀疑他装疯卖傻,派人把他扔进粪坑里,弄得他满身污秽。孙膑为了自己的远大志向,在粪坑里爬行,显出毫不在意的样子。庞涓又让人献上酒食,欺骗他说:“吃吧,相国不知道。”孙膑怒目而视,骂不绝口,说:“你们想毒死我吗?”随手把食物倒在地上。庞涓让人拿来土块或污物,孙膑反而当成好东西抓来吃。庞涓由此相信孙膑确实是精神失常了,疑心逐渐解除。

此时,墨翟的弟子禽滑厘把他在魏国所见的孙膑的情况告诉齐国相国邹忌,邹忌又转告了齐威王。齐威王命令辩士淳于髡到魏国去见魏惠王,暗中找到孙膑,秘密地把孙膑接回齐国。

孙膑在身陷囹圄之时,冷静沉着,故意装得愚蠢疯傻,忍受巨大的耻辱与折磨,骗过庞涓,保住了性命。后来,在马陵之战中,孙膑以卓越的军事才能,设计除掉了庞涓,洗刷了耻辱。

装疯卖傻,能起到麻痹对手的作用,为你赢得有利的时间和战机。在人生斗争中,大愚才能大智,笑到最后的人才是真正的赢家。

“三十六计”中有一招叫“假痴不癫”,正是以装疯卖傻之术,达到麻痹对方的目的。确实,装聋作哑,痴痴呆呆,假装不行动实际上暗中策划等待时机,这一策略不论作为政治谋略还是军事谋略,都是高招,用在公关上也同样能获得奇效。

向变色龙学习——以变应变,变中制胜

在热带地区生活着一种爬行动物——变色龙,它的皮肤表层下有多种色素块,能随环境任意变换肤色。

动物学家研究发现,变色龙在大多数情况下,是通过自己的大脑控制变色的。当环境变化的信号传至变色龙的大脑时,大脑就会立即把变色指令传到皮肤表层下的色素块,体色便能改变成与所处环境一致的颜色。

变色龙改变体色来迷惑敌人,躲避敌人攻击,而且这种保护色还能帮它们不知不觉地靠近各种虫类,从而轻易地捕获到食物。

在一般人的印象中,“变色龙”是善于伪装的代名词,很多人不屑一顾。但是我们不得不接受这样的现实:那些有成就的人没有几个不是在“践墨随敌,以变应变”中取得胜利的。当今社会千变万化,如果我们墨守成规,恐怕只能被社会淘汰。

那么在为人处世方面,如何才能成为左右逢源的“变色龙”呢?以说话为例,就是要懂得“见什么人说什么话”。

1.看对方的身份、地位说话

与上司说话,或是探讨工作,我们应该尽量向上司多请教工作方法,多讨教办事经验,这样他会觉得你尊重他。所以,在工作中,在办事过程中,即使你全都懂,也要装出有不明白的地方,然后主动去问上司:“关于这事,我不太了解,应该如何办?”“这件事依我看来这样做比较好,不知您觉得这样办行不行?”上司一定会很高兴地说:“嗯,就照这样做。”“这个地方你要稍微注意一下!”“大体这样就好了。”如此一来,我们不但能减少错误,上司也会感觉到自身的价值。而有了上司的帮助和支持,后面的事情就好办多了。

2.针对对方的性格特点说话

和人交谈除了要看对方的身份、地位外,还要看对方的性格特点,针对他的特点,采取相应的说话方式,这样才有利于解决问题。

春秋时期的纵横家鬼谷子指出:“与智者言依于博,与博者言依于辨,与辩者言依于要,与贵者言依于势,与富者言依于高,与贫者言依于利,与贱者言依于谦,与勇者言依于敢,与愚者言依于锐。”意思是说,与聪明的人说话,须凭见闻广博;与见闻广博的人说话,须凭辨析能力;与善于雄辩的人说话,要切中要害;与地位高的人说话,气度要轩昂;与有钱的人说话,言辞要豪爽;与穷人说话,要动之以利;与地位低的人说话,要谦逊有礼;与勇敢的人说话,不要怯懦;与愚笨的人说话,可以锋芒毕露。

3.摸准别人的心理说话

东晋时,贵族们喜欢品评人物,有人问大将军桓温:“你觉得某某人怎样?”桓温刚要评论,忽然停下来看了看这个人,然后对他说:“你这个人喜欢传闲话,还是不告诉你为好。”

像桓温这样,摸准对方好“传闲话”的心理,因此明白自己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多说,这就是一种高超的应变技巧。

因此,聪明人的往往是在沉默中暗暗观察他人,从而想出最佳应对策略。

向蝴蝶学习——包装一副好形象

人们喜爱蝴蝶的原因在于它们有着美丽的外表。同样,一个包装得恰到好处的人,也会受到人们的欢迎。

一个衣冠不整、邋邋遢遢的人和一个装束典雅、整洁利落的人在其他条件差不多的情况下,去办一样的事情,恐怕前者很可能受到冷落,而后者则容易得到善待。特别是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办事,给别人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十分重要。一个人若能穿着得体,仿佛把自己的身价都提高了一个档次,而且在心理上和气势上增强了自己办事的信心。着装艺术不仅给人以好感,同时还直接反映出一个人的修养、气质与情操,它往往能在别人尚未认识你或你的才华显露之前,向别人显示出你是什么性格和气质的人。因此,在这方面稍下一点工夫,就能让别人更容易接纳你,你办事也会更加顺利。

良好的形象犹如一支美妙的乐曲,它不仅给人以自信,也能给别人带来审美的愉悦,使你办起事来信心十足,一路畅通。

我国东北盛产大豆,以其粒大、油多、脂肪丰富而闻名全国。改革开放时期,一大批农民企业家迅速崛起,陈志贵就是其中的一个。他就地取材,以当地特产的优质大豆为原料,创办了一家豆粉饼加工厂。由于经营有方,业务很快就做大了,客户不仅发展到了全国,甚至还发展到了东南亚地区。

一天,陈志贵收到一张来自香港的大订单,他亲自带领工人连夜加班,终于在规定的时间内完工,将货物发往了香港。几天之后,香港公司打来电话,说货物“有质量问题”,要求退货。

陈志贵十分纳闷,自己的产品一向以质量过硬而赢得卓越的信誉,况且,这批产品由自己亲自监工生产,怎么会出现质量问题呢?一定是其他环节出现了问题!陈志贵十分自信,他简单收拾了一下行李,立即飞往香港。

当西装革履、风度翩翩的陈志贵出现在香港公司的总经理面前时,对方竟然惊讶得张大了嘴巴。虽然还不明白退货的原因是什么,但感觉敏锐的陈志贵已从对方的细微变化中捕捉到了什么。

在之后两天的相处中,陈志贵不卑不亢、侃侃而谈,充分表现出一个现代企业家应有的气质和风度,最终不仅使“质量问题”烟消云散,还和那位总经理成了好朋友,成为长期的商业伙伴。但是“质量问题”始终是陈志贵心中的一个疑团,因为他和对方谈的多是企业管理和人生修养,根本没有提什么“质量问题”。直到多年之后,陈志贵向那位总经理询问,才得知真正的原因。

原来,这批货是香港公司的一个部门经理向陈志贵订的,但在向总经理汇报后,总经理得知这批货是由农民家庭加工生产的,脑海里凭空臆想出了一个土得掉渣的农民形象。他顾虑重重,对那批货看也不看,就做了退货的决定。但当形象良好、魅力十足的陈志贵出现在他面前时,他才知道自己犯了个多么可笑的错误。

亨利·福特说:“好形象是一个人事业成功的通行证。”这句话是对陈志贵的成功的最佳注释,同时也提醒人们:公关能不能顺利进行,先看你会不会给自己打造一个好形象。

向鸣禽学习——以对方的弱点为攻击目标

别看猫头鹰是一种猛禽,但在鸣禽这样的弱小者前面,它们并不能得胜。

在一个黄昏,一群鸣禽觅食归来,聚集在灌木丛中准备过夜。这时,一只猫头鹰从天而降,停在附近的树枝上,看来,它是想抓几只鸣禽作为自己的晚餐。不过,机警的鸣禽不会这么轻易让它抓住。一眨眼的工夫,鸣禽们也飞上了这棵树,停在猫头鹰周围的树枝上,将猫头鹰包围了起来。接着,每只鸣禽都对猫头鹰发出刺耳的尖叫声。猫头鹰在尖叫声中只坚持了一会儿,就展开双翅疾飞而去。

猫头鹰是怎么被这群鸣禽打败的呢?弱小的鸣禽敢在猫头鹰面前主动“出击”,是它们长期与猫头鹰 “打交道”时发现了“秘密”:猫头鹰面对“群起而攻之”的情况,不仅不会反击,反而会感到孤单和惊恐,最后便会退却飞离。

鸣禽战胜猫头鹰的过程给了我们一个启示:针对对方的弱点主动出击,便可以使对方败下阵来,甚至为你所用。

每个人都有弱点,它通常是一种不安全的、不可控制的情绪或者需求,也有可能是一个小小的隐秘的喜好。不管是哪一种情况,一旦找到这个弱点,就可以利用这个弱点去牵制他人。而要想找到一个人的致命弱点或软肋所在,就要摸清他的底细,将其看个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西汉宣帝时,赵广汉为京兆尹,为京城长安的父母官。

赵广汉上任时,长安的治安形势混乱不堪,百姓受害时有发生,官匪勾结亦十分猖獗。面对严峻的形势,赵广汉召集属下说:“我上任伊始,并不熟悉此中内情,想打击犯罪,也不知从何下手,而情况不明,乱下重手只会引起混乱。我想让你们暗中侦察,把盗贼的踪迹摸清。”

属下面有难色,他们说:“盗贼行踪诡秘,出入不定,即使用全力也难出成效。从前官员都是有事打压,无事清闲,大人何必自讨苦吃呢?”

赵广汉表情严肃,郑重道:“盗贼不绝,根源就在我们不晓根底,从前官员不尽职所致。我志在剿除盗贼,自然不能和从前官员一样无为。这是我的命令,违者必惩!”

赵广汉命人暗中详查,表面上故作轻松。盗贼们以为赵广汉碌碌无为,于是放下心来,任意胡为。一时之间,盗贼蜂拥而出,长安形势更糟。

朝中大臣上疏指责赵广汉失职,无比愤怒地说:“京城盗贼横行,京兆尹赵广汉却放纵不管,不知他是何居心。赵广汉定与盗贼勾结,望陛下彻底肃查。”

汉宣帝也怒气冲冲地质问赵广汉说:“朕深居宫中,都听说了城外盗贼横行之事,你如何交代?”

赵广汉叩头不止,连声说:“陛下不要担心,请听臣说。贼情不明,轻举妄动便会打草惊蛇,这也是臣最担心的。臣故意装作不闻不问,只是想让盗贼悉数暴露,以便臣的属下摸清盗贼的状况,查清他们肇事的根源,以及那些和他们勾结的差吏收取了多少贿赂。只有将这些情况都搞得明明白白,才能一网打尽,让他们无法抵赖。陛下放心,臣已广布人手,过不了多长时间,便是盗贼的末日了。”

汉宣帝听罢,不再责怪赵广汉,他担心地说:“朕暂且相信你一次,你还是好好把握时机吧。”

不久,已经全然掌握贼情的赵广汉四面出击,每击必中,长安盗贼被肃之一空。

赵广汉在摸清盗贼的底细之前,不贸然行事,待将一切情报了然于心,时机成熟时,才果断出击,从而一击奏效。

把对手的底细摸透,是战胜对手的一个重要前提。一个人的实际情况是不会轻易显现的,需要耐心细致地调查和取证才能搞清,这没有捷径可走。没有底牌可出的对手是最脆弱的,在他们的要害处轻轻一击,就会致命。摸清他们的虚实,便能掌握他们的动态,从他们的弱点下手,从而掌握主动权,达到自己的目的。

向狼学习——看见“利”中的“钩子”

狼是一种非常小心谨慎的动物。如果狼在某个地方发现一头死去的小牛,它不会直接上去食用,而会表现得冷静和谨慎。它会警惕地审视四周,仔细观察。当它经过谨慎的判断,认为安全可食时,才会慢慢地走过去享用。这足以看出狼的“胆大心细”。

在人生的道路上行走,要面对众多的诱惑,若你只贪图眼前的小利,看不见“利”中的“钩子”,就难免上当受骗、受人钳制。会公关的人应该向狼学习,不贪图小利,做任何事情都要三思而后行。

某工厂从日本某企业引进一套发电设备,派人去日本验收产品。验收人员来到日本,受到该企业的“热情接待”,一连几天设宴招待,安排游览。直到他们要回国前三四天,才拿出一大摞日文资料,使人无法细细查对,只好带回国仔细研究,就那样签订了合同。哪知到货之后,仔细一查,大部分零件无法安装使用,才知道上了人家的“钩”,受了人家的骗。

这种“拿钱买教训”的事,当前着实不少。其实,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关键在于人的贪婪本性,大家却太容易被利益迷惑,殊不知“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

当然,若明知自己得小利,会给企业和国家带来大损失,却知“钩”而进,那就是另一种性质的问题了。以“回扣”为“钩”,是商战中的常用手法。

一个自称是“外商代理人”的“吴老板”到处活动,说给外商代销通讯器材,可给经办人3%的回扣,引得大批企业纷纷上“钩”,拱手交出了数千万元。后来案发查明,这位“吴老板”手中竟无一部通讯器材,也无任何货源。

“吴老板”以回扣为饵,“空手套白狼”,满载而归,这个例子足以给很多人敲响警钟。

社会上,上当受骗的事屡屡发生,其中一条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遇事缺乏深思熟虑,轻信对方,只见“饵”,不见“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