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中国经济:战略、调控与改革
36393100000009

第9章 四、欧盟宏观经济政策的实施与绩效

欧盟自1999年进入经货联盟阶段以来,先后经历了欧元推出、全球经济减速、欧元区经济增长停滞和美国次贷风波等种种冲击和考验。欧盟也采取了一系列的宏观调控措施来应对这些冲击。但对这些宏观经济政策所取得的绩效则有不同的评价。

(一)欧盟主要的宏观调控措施

1.货币政策

自欧元启动以来,欧盟的货币政策实施可以分为五个阶段,分别对应不同的宏观经济形势。

第一个阶段从1998年年中到1999年年中是为启动欧元迈向统一货币做准备。欧元区各国中央银行统一行动,将利率水平都降至3%,为欧洲央行行使统一的货币政策做好准备。进入1999年后,受亚洲金融危机和美国长期信贷公司破产的影响,金融市场动荡加剧,欧盟的经济增长前景也被看淡。尽管当时存在着欧元贬值、油价开始上涨和M3增长较快等不利于价格稳定的因素,欧央行仍在1999年4月8日决定将利率下调50个基本点,使利率水平降至2.5%的水平。

第二阶段是从1999年中到2000年中,为抑制通货膨胀的升息阶段。在油价上涨、欧元贬值等因素的持续作用下,欧元区的通胀率不断攀升。同时欧元区经济也在不断升温,对新经济的投资热潮高涨,股市也在2000年上半年达到了峰值。价格与经济形势的这种变化使欧元区通胀的风险明显比前期上升。欧央行因此决定采取行动。从1999年11月到2000年10月,欧央行多次升息,把欧元区利率水平由2.5%提高到了4.75%的水平,提高了225个基本点。

第三阶段是从2001年初到2003年中,是降息刺激经济增长阶段。这一时期先后发生了9·11事件和美国入侵伊拉克等事件,导致国际形势紧张,金融市场也随之动荡不安,欧盟经济增长在这一时期也大幅下滑,2002年欧盟经济增长率只有0.9%,比上年下降了1个百分点。2003年欧盟经济形势也未出现明显起色。在另一方面,欧元区的通胀受到油价、食品价格上涨的影响,一直高于2%,但受整体经济形势的影响价格继续上涨的动力明显减弱。在2001年5月通胀率达到3.1%的高点以后,通胀率开始持续下降。在这种情况下,这一阶段欧洲央行大幅下调了利率275个基本点以支持经济增长。2003年6月欧盟的利率水平下降到了2%,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的最低点。

第四阶段从2003年中到2005年底,是保持利率稳定不变的阶段。在此两年多的时间里,欧洲央行一直未对利率做调整,欧元区的利率水平始终保持在2%的超低水平上。这一时期欧元区的通胀水平基本稳定,尽管能源和食品价格持续上涨,但由于欧元升值、工资涨幅较等因素,欧元区在此期间的通胀率为2.1%左右。这一期间欧盟经济在外部环境转好、企业结构调整和利润增长加快等有利因素的带动下,也在逐步复苏。

第五阶段是从2005年底到现在,是逐步提高利率的阶段。这一时期欧盟经济出现了明显的复苏,且复苏主要是由内需驱动的,具有较强的可持续性。2006年、2007年欧元区经济分别增长了2.8%和2.8%,超出了一般认为的欧元区潜在增长水平。于此同时,欧元区的通胀水平受油价等因素的影响而不断攀升,欧央行认为中长期通胀的风险明显上升。因而重新开始升息,以预防通胀回升。在此期间,欧洲央行共升息200个基本点,使利率水平回升到4%的水平。但2007年年中次贷危机爆发以后,欧洲央行暂停了升息的进程。

2.财政政策

欧盟共同财政政策的执行不如货币政策顺利。1998年《稳定与增长条约》开始正式生效,在此之前各成员国的财政状况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1993年欧元区财政赤字占GDP的5.5%,1998年下降为2.3%。在此之后,欧盟的财政政策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99~2000年,在此期间直接从赤字率来观察欧盟的财政状况是在继续好转,2000年欧盟基本实现了政府收支平衡。但扣除经济周期的因素后,这一时期的财政状况实际上却在恶化。在这段欧盟经济增长较好的时期,欧盟未能积累起财政赢余,这使得欧盟财政在遭遇经济下滑后陷入了困境。

第二阶段是从2001~2004年,随着世界经济增长进入衰退,欧洲经济速度大减,欧盟有的国家增加开支,有的减税,财政状况恶化。德国财政赤字2002年达到3.7%,突破了《公约》的界限;法国通过减税和增加开支,赤字也紧逼3%。自2002年起,欧元区12个成员国中有6个进入赤字超标程序,有4个启动早期预警机制。对《公约》损害更大的是,各主要成员国显示出对《公约》的原始框架的否定态度。2002年2月在针对德国和葡萄牙启动早期预警机制问题上,欧盟理事会已显示出明显的不同意见,2003年11月针对德国和法国的赤字超标程序被搁置,理事会否定了委员会有关依据《公约》执行程序的建议,《公约》执行机制开始出现危机。

第三阶段是《公约》修改后到目前的阶段。随着欧盟经济的复苏,各国的财政状况又普遍好转,至2007年欧盟财政赤字占GDP的比下降到了0.6%。主要国家都结束了赤字超标的历史。

(二)欧盟宏观调控的绩效

1.价格稳定

根据建立欧洲经货联盟的《马约》规定,保持价格稳定是欧洲央行货币政策最主要的目标,这一点与英法型的中央银行追求多目标操作有所不同。欧央行秉承了德国中央银行的理念,认为从长期来看保持价格稳定是货币政策对经济增长的最大贡献。欧洲央行对价格稳定的定义是消费物价指数低于并接近2%。以此标准来衡量,欧洲央行过去10年并没有完全实现其政策目标,因为在此期间的多数时间里欧元区的消费价格指数都在2%以上。

欧元区消费价格指数尽管屡屡超过欧央行的政策目标,但仔细分析可以看出,推动价格上涨的因素多为一次性的,不同商品和服务价格间没有形成相互推动螺旋上升的局面,因而没有导致通货膨胀的持续上升当然和美国相比,欧元区通货膨胀的持续性要更强一些,但这主要是由于欧元区经济制度的僵化或刚性程度更高一些,并非货币政策的结果。价格指数每达到高点后,由于一次性因素影响结束而就又开始向政策目标水平回落。因而尽管欧元区的价格指数有一定的波动,但欧元区的通货膨胀预期则是相当的稳定。在欧元启动以后的大多数时间里,指数化债券利率水平都在2%以内,表明欧央行的货币政策很好地引导了欧元区的通货膨胀预期。从这个意义上说,欧央行的货币政策在稳定价格方面是基本成功的。

2.经济增长

过去10年欧元区经济经历了增长率下降、上升与再下降这样一个过程。从欧元启动到2000年,欧元区处于较高的增长区间。从2001年开始,由于新经济泡沫破灭,美国经济增长大幅下挫,全球经济也随之出现明显减速。欧元区经济增长不断下滑,到2003年已经接近于零增长。导致这一时期欧元区经济增长实绩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客观来看,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和长期存在的经济结构性问题是制约欧元区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经济政策特别是货币政策可以发挥作用的空间有限。在经济政策方面,财政政策又受《马约》和《稳定与增长公约》的限制以及受财政状况不佳的影响,难以对经济增长提供足够的刺激。从2004年欧盟经济开始了复苏,这一方面是由于外部环境改善,另一方面是由于内部结构调整,企业恢复了一定的活力,使投资需求增长加快所致。

与美国经济相比,欧盟经济增长率在大部分时间内是低于美国的。但另一方面,欧盟经济增长的波动程度要明显小于美国。

这一时期货币政策对经济增长变化的反应是否适当还存在较大争议。对欧央行持批评意见者认为,欧央行过于倾向于价格稳定目标,对经济增长下滑反应过慢且力度不够。特别是和美联储比较,欧央行的货币政策明显偏于保守。从2001年1月到2003年6月间,欧央行先后7次降息,累计降低利率275个基本点。而同期美联储先后13次降息,累计降低利率达550个基本点。特别是在2001年初经济下滑的迹象已经十分明显时,欧央行仍在担心通货膨胀而迟迟不采取降息措施,而是直到2001年5月份才首次降息。

欧央行则坚持认为,这一时期的货币政策是基本适当的。主要理由:一是这一时期欧元区通货膨胀水平一直较高,以价格稳定为首要目标的欧央行不可能对此坐视不管。且欧央行作为一家新成立的央行,需要尽快建立起自己的反通货膨胀信誉,以利于今后货币政策的有效实施。二是较高的通货膨胀水平使实际利率保持在较低水平,因而尽管欧央行直接掌控的名义利率水平下调不多,但实际利率水平却因通胀率上升而有较大下降。三是这一时期欧元区的利率水平要低于按泰勒规则泰勒规则是一种货币政策规则,实行此规则的中央银行根据通货膨胀和产量缺口按照既定参数调整短期利率。推算出的利率水平,表明货币政策是较为宽松的。

欧盟财政政策对这一时期经济形势的反应则存在着较多问题。研究表明除自动稳定器外,财政政策在此时期主要都是顺周期的,没能起到熨平周期的作用,反而加剧了经济波动。

3.失业率

欧盟的失业水平持续高于美国和其他发达国家。在过去10年中,欧盟的失业水平有了一定的下降,由10年前的10%下降到了目前的7.4%左右,这也是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失业率最低的时期。但尽管如此,目前欧盟的失业率仍比美国高出近3个百分点。一般认为欧盟的高失业率主要是由结构性因素造成,如劳动力市场的僵化和高社会福利。近年来失业率的下降既有经济周期的作用,也有结构改革调整的作用。宏观经济政策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并不是主导性的作用。

4.财政与经常项目平衡

尽管欧盟在过去10年前并未能够严格遵守《稳定与增长条约》,但欧盟的财政状况仍要优于美国。10年前美国财政还处于赢余状态,但自2001年反恐战争开始和经济增长减速以后,美国的财政就始终处于赤字状态。其赤字占GDP的比重在2002年超过欧元区后,就始终大于欧元区。这一方面是由于随后的伊拉克战争耗资巨大;另一方面则是由于美国比欧盟更积极地运用财政手段刺激经济增长。

在对外平衡方面,欧元区有较好的表现。欧元区的经常项目基本保持平衡。在过去10年间,出现经常项目赤字的年份只有3年,而出现赢余的年份赢余量也不大。这既保证了宏观经济的稳定,又有利于保持本区域内的消费与投资增长。美国的经常项目赤字则成为美国经济甚至世界经济中重大失衡因素。最高时超过了GDP的6%。但2007年美国的经常项目赤字占GDP的比重自2001年来以来首次出现了下降。这是美国经济减速和美元贬值双重影响的结果。

5.汇率水平

汇率水平既非欧央行的政策目标也不是其中介目标,本不应在其绩效考察范围内。但考虑到欧元是新推出的统一货币,其对外购买力是否稳定是新货币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之一。另外汇率对欧元区经济前景和价格稳定也都有一定的影响,因而也应该予以考察。

欧元汇率自推出后经历了一个先抑后扬的变化过程。欧元于1999年1月正式启动,刚启动时的汇率为1欧元兑换1.16美元。欧元启动后,其对美元的汇率就不断下跌,1999年3月汇率跌过1.1美元,2000年1月跌过1.0美元,2000年8月跌过0.9美元,并在2001年6月达到最低点1欧元兑换0.83美元。在这一低点附近徘徊一段时间后,从2002年春季开始,欧元又进入了到了一个持续的升值期,其对美元不断升值,2002年4月欧元回升在0.9美元以上,到2002年底欧元汇率稳定地站在1欧元兑换1美元之上。2003年9月起稳定地突破1.1美元。2004年5月份突破1.2美元,11月突破1.3美元。2005年欧元汇率又有所回落,一度跌破1.2美元。但从2006年3月起,欧元又开始了新一轮的上扬,2006年底再次突破1.3美元。2007年9月突破1.4美元,2008年2月突破1.5美元。

从以上变化过程中可以看出,欧元作为一种强势货币的地位基本形成,这是欧洲央行的成功之处。但于此同时,汇率波动幅度过大,这与欧央行希望汇率稳定的目标不符。

欧元对美元汇率的这种变化既有经济基本面的因素,也有非经济基本面的因素。从经济基本面上来看,2001年前美国正处于新经济的高潮期,生产率增长很快,人们对美元资产的收益预期也相应升高,因而大量外资涌入美国,不断推高美元汇率。同时美国利率水平在2001年之前也高于欧元,使追求稳定收益的投资者也倾向于持有美元资产。因而这一时期美元对欧元的汇价节节升高。而2001年之后,美国新经济泡沫破灭,股指暴跌,利率水平也不断下调,并最终低于了欧元利率,使美元资产收益率急剧下降。外汇市场对美国经济关注的中心也从积极因素转向了消极因素,本来长期存在的美国财政与经常项目双赤字问题不断成为掀起市场波澜的题材。反观欧元区经济,虽然也受全球经济增长下滑的影响,但经济增长下降的幅度要小于美国,宏观经济中不存在重大不均衡,利率水平也下调不多,因而成为追求相对稳定收益投资者的选择。在经济因素之外,9·11事件、伊拉克战争和新的恐怖袭击阴影也严重影响了投资者对美国经济的信心,并使世界经济的不确定性增大。在此情形下,追求安全性成为不少投资者的首选,而有相对稳定的经济和安全形势支撑的欧元也就成为市场追逐的新目标。

但在外汇市场上起主导作用的常常是非经济基本面因素,外汇市场的波动也一向不能用经济基本面因素来解释。外汇市场上的投机活动从来都是影响汇率的十分重要因素,外汇市场还有很强的自我实现预期的趋向和超调的特征。与最低点时相比,欧元对美元的升值幅度已达60%,这远远超过两个经济体基本面情况变化的幅度。而且欧元区不论是现实的还是潜在的经济增长率都仍要低于美国,表明理论上美元资产的收益率仍高于欧元。另外美国的通货膨胀形势很平稳,美元的实际购买力也并没有下降。

欧洲央行并没有对汇率水平设定任何目标,公开的表示只是希望一个稳定的和能够反映经济基本面情况的汇率水平,反对汇率过于剧烈的波动。但从欧洲央行对汇率变化的反映来看,欧洲央行实际希望汇率水平能够维持在1欧元兑换1.1~1.3美元这样一个区间。这样一个汇率水平既有利于新货币的稳定,又不对出口产生太大的负面影响。欧洲央行也采取一些措施来使汇率水平保持在目标区间中。如在汇率水平接近区间边缘时,欧洲央行会采取一些口头干预措施,通过发表谈话等方式试图影响市场。而在汇率突破这个区间后,则会考虑采取一些实际干预措施,如直接入市交易和调整利率等。欧洲央行在2000年9月欧元跌过0.9美元时和其他央行联手进行了干预,2000年11月时又单独进行了干预。

从过去5年欧元与美元汇率的变化情况看,汇率处于1.1~1.3目标区间的时间不到2年,其他大部分时间汇率都在此区间之外。欧洲央行进行的口头干预和入市干预虽在短期有一定效果,但无力根本改变汇率变化的走向,不能认为很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