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学习是不需要教的:发现与解放的教育
36398000000016

第16章 挖掘潜能:发现孩子,解放孩子(3)

事后,《光明日报》记者采访杨振宁,问及我国学生动手能力比较差的主客观原因,杨振宁答:“中国人历史上很能动手的,古代就有著名的四大发明,但后来在故步自封的情况下,中国大大落后了;而且,中国的大多数学校和家长对学生的动手创新能力不感兴趣,也没有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动手的条件,结果使中国的学生觉得学习最好是念理论,不宜动手。美国则相反,学生喜欢动手,学校和家长也鼓励,因而学生创新思维活跃。鉴于此,我才倡导建立青少年发明奖,鼓励中国青少年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动手。”

杨振宁说,中国培养出来的研究生,理论基础扎实,但是动手和创造能力很差。中国的孩子在小学、中学的知识理论水平,远远地高于同阶段的西方孩子,但是到了大学以后,西方学生的研究成果明显高于中国学生。

爱观察、爱思考、好动手是儿童的天性。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提醒人们:“手也在思考……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父母该如何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呢?我的建议是:

鼓励孩子去游戏。很多父母喜欢把孩子关在家里,害怕孩子在外面遇到危险或是耽误了学习,殊不知,这样做对孩子的创造能力的培养是十分不利的。作为父母,应该鼓励孩子走出家门,让孩子多和同龄的孩子游戏。

让孩子多动手。在家庭中,父母要安排孩子参与一些家务劳动,让孩子在劳动中得到锻炼。对孩子的一些异想天开的想法,父母要给予支持,并且鼓励孩子动手完成自己的构思。此外,还应该经常让孩子参加一些手工制作,对孩子的发明要多多鼓励。

宽容孩子的“破坏性”。孩子因为好奇可能会弄坏一些物品,面对如此情况,很多父母往往大发雷霆,但这样做的话,孩子的求知欲也许就被破坏了。父母要辨清孩子弄坏物品的动机,如果是出于研究和好奇,父母应该宽容孩子的做法,引导孩子去发现、去学习,并且鼓励孩子尝试着把弄坏的物品修理好。这样不仅激发了孩子的求知欲,还保护了孩子的动手能力。

“痴迷”产生奇迹,怠慢最危险

专注是激发孩子学习潜能的必要条件。专注的最高境界是痴迷。受到鼓励和训练的孩子让大脑进入了较深层次的兴趣快感状态,从而在发展某种兴趣的过程中进入一种痴迷的忘我境界。一旦孩子形成痴迷的习惯和个性,他的智力活动便进入了一个质的提高期,而令其痴迷的事物日后必将成为他的成就中极其重要的部分。

太阳对于地球来说,在没有任何介质的情况下,它只能普照大地而已。而如果用一个放大镜将阳光聚焦于某一点,就可以引燃火柴。可见,专注的力量是无穷的。

在荷兰,一个初中毕业的青年农民来到一个小镇,找到了一份替镇政府看门的工作。后来,他在这个门卫的岗位上一直工作了60多年,一生没有离开过这个小镇,也没有再换过工作。

也许是工作太清闲,他选择了又费时又费力的打磨镜片作为自己的业余爱好。就这样,他一磨就是60年。他是那样的专注和细致,技术甚至超过了专业技师,他磨出的复合镜片的放大倍数比别人的都要高。借着他研磨的镜片,他发现了当时科技界尚未知晓的另一个广阔的世界——微生物世界。从此,他声名大振,只有初中文化的他被授予了巴黎科学院院士的头衔,就连英国女王都到小镇拜访过他。

创造这个奇迹的小人物,就是科学史上大名鼎鼎、活了90岁的荷兰科学家万·列文虎克。他认真仔细地把每一块玻璃片磨好,终于在自己的专注里看到了自己更广阔的前景。

学习需要集中各种感官的注意,综合多种刺激,专心致志,甚至达到痴迷的境界,才能产生好的效果。

有一位优秀的钢琴调音师,他从事这项工作已经几十年了。有一次,一个朋友到他家做客,看到他调琴时的情景,非常吃惊。因为他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用手拨动琴弦,然后用耳朵去辨认音色和音阶,而是在拨动琴弦后,用自己的鼻子去闻,闻上几十秒,便可以清晰地校音了。就像是特异功能似的,如果不是亲眼所见,真的不敢相信。朋友问调音师怎么回事,调音师说,一开始自己也是用耳朵去听,静静辨认。后来,在每天那样认真重复和专注中,渐渐发现自己的嗅觉也具有了辨认音阶和音色的能力。

很多时候,聚精会神、排除杂念、专心致志才能获取真正的知识,取得惊人的成就。

学习能否专注,对孩子是非常重要的。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这样说:“我知道必须让孩子们有所专心,怠慢乃是孩子们最可怕的危险。”

良好的注意力可以打开孩子智慧的窗户。集中注意力,才能提高记忆、观察、想象和思考的效率。所以,注意力的培养对开发孩子的智力、培养其他各种能力、提高学习质量,是必不可少的前提和基础。

首先,培养孩子的专注精神可以让孩子对知识的研究更加深入。

当孩子对某一学科专注起来,他们就由被动地学习变成了主动地学习,学习的积极性就会高涨,同时对这一门学科的研究也就更加深入,往往能取得很好的成绩。如同万·列文虎克,他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凭借自己的兴趣爱好,专注地做一件事情,最后就在这件事情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很多父母秉承“技不压身”的传统观念,让孩子涉足多个领域,其实这样做对孩子的成长并没有多大好处。因为孩子在每一个领域里都是浅尝辄止,还没来得及对这件事情产生兴趣,注意力就被转移到另一个方面。如果孩子对每一个领域都不感兴趣,也就不会在这些领域里取得成功了。相反,如果让孩子专注甚至痴迷于他感兴趣的某一领域,他就会在这个领域中深入地研究,乐此不疲。

其次,培养孩子的专注精神,可以让孩子的知识更加丰富。

孩子对某一领域产生了“痴迷”,必然不会满足于课本中所传授的知识,于是对知识的相关领域进行比较系统的了解。他的知识就会在研究中变得更加丰富了。

一位学生在初中的时候迷恋上埃及的金字塔。为了对金字塔有更深入的了解,他开始翻看和埃及有关的书籍,了解埃及的历史,在这一过程中,他发现罗马在埃及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于是他又开始研究相关的古罗马历史,同时也对尼罗河的地理知识产生了兴趣……随着他研究的不断深入,他获取的知识越来越丰富。

专注不但可以让孩子学到更多的知识,而且更是其将来成才的必备条件之一。

公元前201年初春的一天早晨,古罗马军队偷袭了数学家阿基米得的故乡——叙拉古王国。当一队罗马士兵冲进阿基米得的住处时,通宵未眠的75岁高龄的阿基米得正聚精会神地在沙盘上画复杂的曲线,思考着一道几何题的解法。直到敌人的利剑碰上他的鼻子尖时,他才从沉思中惊醒过来,明白了眼前发生的事情。但他沉着地推开敌人的宝剑说:“等一会儿再杀我,给我一点时间,让我把这条几何定理证完,我不能给后人留下一条没有证完的定理。”

再看看牛顿的故事。

有一次,牛顿由于全神贯注地考虑一个研究课题,错把带在身上的一只怀表当做鸡蛋放入锅中煮,直到吃午饭时揭开锅才发现。

有一天,一位朋友来看牛顿,约好了一起吃午餐。饭菜已经摆上餐桌,牛顿却没有从书房出来。这位朋友早已习惯牛顿的怪作风——工作告一段落后才出来,于是独自一个人吃了起来。他吃完了桌上的烤鸡,突然想和牛顿开个玩笑,把所有的鸡骨头放回盘子里,把盖子盖上离开了牛顿的家。几个小时后,牛顿从书房里出来,感到饿极了。当他揭开盘盖,看到盘子里的鸡骨头时,竟自言自语道:“我还以为没有吃呢,又弄错了。”说完,又回到他的书房继续进行思考和工作。

科学家做研究的专注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集中注意力,能使大脑最敏捷、最准确、最清晰地记忆需要的知识与经验。这对教育效果的提高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这些都是做事不专心的表现。“一着不慎,满盘皆输”便是怠慢的结果。做事怠慢,那将导致事事失败和灰心。孩子对某一事物产生了专注甚至痴迷,并不是一件坏事情,反而可能对孩子的学习产生正面影响。

英国哲学家、教育家约翰·洛克说:“教育的巨大技巧在于集中,并且保持学生的注意。”那么怎样才能培养孩子的专注精神呢?我的建议是:

从孩子的兴趣出发。孩子对一件事情能否产生“痴迷”的情况,很大程度来自于他对这一事物是否有兴趣。父母在培养孩子的专注精神时候,一定要以孩子的兴趣为出发点,不要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孩子,这样不仅不能让孩子产生“痴迷”的情况,还可能会让孩子产生抵触的情绪。父母要了解孩子对什么有兴趣,然后再进行培养。

巧妙引导。孩子对自己真正喜欢什么、对什么最感兴趣并不了解,这就需要父母的巧妙引导。但是父母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不能太过心急,就好像挖渠一样,等前期准备都好了以后,水自然就会向需要的方向流过来。

给予支持和帮助。孩子对某一事物产生“痴迷”以后,父母要给予孩子足够的支持和帮助,鼓励孩子去研究、去探索。或者帮孩子买一些相关的书籍,或者带着孩子一起去相关场所参观。这些都是很好地支持和帮助孩子的做法。除此之外,有时候一个微笑、一句鼓励的话都是支持孩子专注于一件事情的动力。

让孩子有坚定的信念和明确的目标。第一,要教育孩子有定力,即排除干扰、意志坚定、不乱不散,集中力量解决一个问题。怎样形成定力呢?一是确定信念,坚定不移;二是自律;三是充分调动所有的器官听从大脑的指挥。第二,要教孩子明确目标,确定着眼点,一旦选定,轻易不转移。怎样选定明确的目标呢?一是寻找准确、科学的参照目标;二是如果很难确定是否值得或应该做,那就立即决定不做,转而寻找能够确定值得或应该做的事。

磨砺孩子的意志品质

成功,往往就是在最艰难的时候,再坚持一会儿。孩子的学习也是一样,成绩不好常常不是因为别的,而是由于缺乏足够的意志力。

在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人获得了成功,也有很多人十分平庸,这两种人的本质区别之一,就是意志品质的差异。

成功人士的一个秘诀,就是有意志力,凡事能坚持下去。

有这样一个小故事:

1880年,一位30岁的青年带着他的新作品来到一位老作家的家里。他等着老作家看完之后发表意见。他虽然对自己的作品很有信心,但是仍然担心老作家又摇头。因为,这位老作家已经摇了7年了。这位青年从23岁开始,就不断地带来作品,可是,老作家从来没有点头认可过。

是这位青年没有才华吗?不是,他的名字叫莫泊桑。是这位老师冷酷无情吗?也不是,老人就是莫泊桑母亲的挚友、当时法国著名的文学家福楼拜。老人对莫泊桑的爱是无可怀疑的。

福楼拜的摇头并非简单的否定,而是一次又一次地向莫泊桑讲述创作的基本法则。福楼拜对莫泊桑说:“天才,无非是长久的忍耐,努力吧!”

这一次,福楼拜终于点头了。他对莫泊桑祝贺说:“照样再写出一打来!”福楼拜肯定的这部作品就是《羊脂球》。

“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艰苦的环境不仅能健人体魄,更能强人心志。体验艰苦也是一种学习,而且是一种更贴近生活的学习。爱孩子,就应把孩子放到艰苦的环境中去磨炼。

1969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之一、英国有机化学家巴顿出生于一个富足之家,是集众多宠爱于一身的独子。上小学后,由于老师不可能像家里的长辈那样对他百依百顺,他十分不适应,与同学的关系很紧张,经常发生矛盾,学习成绩也很糟糕。父亲认为这种状况不利于巴顿的成长,于是在他十岁的时候,把他送到了一所寄宿制学校学习。

该校实施军事化封闭管理,早晨起床铃一响,所有的学生都要以最快的速度起床、穿衣服、叠被子、刷牙、洗脸,然后还要出操。即使是冬天,学生们也只能用凉水洗漱,学校的伙食勉强能算得上“粗茶淡饭”,与家里优裕的生活相比,巴顿可谓从“天堂”到了“地狱”。巴顿受不了学校条件的艰苦,每逢周一送他上学的时候,总要大哭大闹,希望父亲给他换个学校。母亲和姑姑对他父亲的做法也很不理解,但他父亲坚持自己的想法,认为磨难和锻炼对巴顿这样从小娇生惯养的独生子女来说,是十分有益的“营养剂”,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学会独立生活。

巴顿长大后回忆起这段生活,不无感慨地说:“这样的生活使我学会了忍耐和自我锻炼,培养了我坚强的意志和健全的人格。”

“花园里跑不出千里马,温室中长不成栋梁。”环境对人的影响不容小视。让孩子体验艰苦,有利于培养他们与人合作、自我激励、应变能力及思考问题的方法等。

意志力也是孩子在学习过程中出现差异的重要原因。

我们不难发现,有些孩子在学习上遇到了困难以后,稍加思考就会放弃,而有的孩子则寻找资料、四处请教,直到自己弄明白为止。那么,后者对知识的掌握肯定比前者牢靠,成绩更好也就不足为奇了。

这种意志品质不仅仅表现在学习上,生活中也经常会出现类似的情况。而意志品质好的孩子,往往能成为生活中的强者。

意志力是一种韧性,拥有看似绵薄但后劲十足的持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