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让孩子像野花一样生长:在自由与纪律之间
36399400000013

第13章 给孩子自由发展的空间

爸爸:“汤姆,快把你冰淇淋上的苍蝇赶走,听见了吗?”

汤姆:“爸爸,你不让我滑冰,难道也不让它在这儿滑一会儿吗?

一个具有健康人格的人是自由的人,而自由主要体现在这个人能够自由、有选择地支配自己的行为。这样的人往往能创造出伟大的奇迹。

我们来看看肖从文的成才之路,或许能得到一些启发:

1983年12月,肖从文出生在湖南郴州永兴县的一个普通工人家庭。因父母分居两地,小从文自1岁开始就由爷爷奶奶带着。爷爷奶奶是县城郊一所小学的老师,都有几十年教龄。

因为安静好学,同时也因为没有人带他,爷爷奶奶有时候就把小从文放在教室里,给他一张小板凳,让他同那些比他大5、6岁的孩子一起听课。肖从文说当年在教室里听课其实并没有完全听懂,但是觉得有意思,所以愿意待在那里。在他后来的求学过程中,尤其是中学和大学,他的同学也都是大他六七岁的人。也许,当年的听课在无意中使肖从文适应了这样一种求学的环境。

小从文4岁的时候,爷爷奶奶相继退休,这使他们有更多的时间来指导小从文。此后的2年里,小从文比较系统地学完了小学6年的全部课程。

1989年夏,6岁多的小从文到该正式入学的年纪了。爷爷奶奶原来打算让肖从文从小学四年级读起。但是走访了县城的几所小学后,都因“年纪太小,没有先例”,跳级入学遭到婉拒。性格倔强的爷爷带着小从文来到县城的永兴二中,祖孙俩被领到了校长邓奕瑜那里。在对肖从文进行了一些初步的测试后,邓校长让肖从文破格参加当年的小学升初中的考试。他顺利地考上了。

爷爷奶奶给肖从文定做了一套“迷你型”的小桌凳,邓校长特别跟老师们打招呼,让肖从文坐第一排。然而,太小的年纪,严肃的教学,从来没正经上过一天课的肖从文,刚进中学时成绩并不好。这时候,爷爷奶奶的循循善诱和宽松教育,以及老师的不断鼓励,使得小从文的学习逐渐走上正轨,到初二就在同年级名列前茅。

初三中考之前,肖从文参加了省重点中学永兴一中组织的拔尖考试,他如愿以偿。高中三年,肖从文读得很轻松,高考那年他是湖南省年纪最小的考生。当年湖南省理科重点本科线520分,他以562分的成绩进入全国重点大学中南工业大学,也就是后来的中南大学。

在中南大学的7年时间里,肖从文一直在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以下简称材料学院)学习。为了让这样一个特别的学生能够健康茁壮的成长,学院给他单独配了生活导师和学习导师。考虑到年龄太小,生活上还需要照料的因素,学院腾出一套房子供肖从文的爷爷奶奶居住。肖从文开始了他的大学生活:白天跟同学们一起上课,晚上到寝室跟同学们一起住,吃饭跟爷爷奶奶在一起。

中南大学当时正进行教改,每年从新生中挑选70名学生组成一个物理、一个化学教改实验班。肖从文顺利地考进了教改实验班。

12岁就迈入大学,又进入了教改班,加上大学的管理方式相对松散,同学老师又比较宠他,肖从文少年爱玩的天性在多彩的大学生活中被彻底激发了出来,同学之间激烈的竞争在他那里成了窗外的风景。一度,他的成绩排在班级最后。在老师们的督导之下,肖从文抓紧了时间学习,渐渐赶了上来。到大二的时候,他成了班上第4名,真正融入了大学生活。

肖从文的成长过程不具有普遍意义,我们只是想告诉所有望子成龙的家长们和逼着学生们钻题海的老师们,在孩子们成长的过程中,多一分理解,多一分宽容,尽可能地给孩子一个宽松环境,对孩子们的成长,有百利而无一害。

比尔·盖茨的故事也说明自由宽松的环境更容易促进成才。

比尔·盖茨在湖滨中学读书时,常按自己的兴趣爱好来安排学习。比尔·盖茨在喜欢的课程上狠下工夫,学得非常棒,如数学和阅读方面;遇到不喜欢的课程,他就不下工夫,在课堂上睡觉是常有的事,但学得也不错。

每次父母看到比尔拿回来的成绩单,尽管他们知道比尔在一些课程上会学得更好,但他们并没有责备他。

父母知道儿子的潜力,只是他不愿在不喜欢的东西上浪费时间罢了。所以比尔在学习上一直很轻松,他把自己的天赋与精力都用在了刀刃上——他喜欢的数学与计算机。

中学毕业后,比尔·盖茨很想到哈佛大学去读书,这也正是父母心中最大的心愿。父母相信,在哈佛比尔·盖茨能受到最好最全面的教育,他的天赋能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作为律师,比尔的父亲在律师界声望很高。他曾做过多年州律师协会主席和几年全美律师协会的主席,他十分希望比尔能子承父业。当时,准备上大学的比尔·盖茨尽管把法律预科列为自己的主修内容,但是一想到自己将来像父亲一样一辈子与法律打交道,比尔就怎么也打不起精神来。他感兴趣的是数学和计算机,在它们身上他才找得到自己的乐趣与价值所在。

幸好,比尔·盖茨的父母并没有像其他父母那样把孩子看做是自己的私有财产,必须让孩子们完成父母喜欢的事。于是,当他们发现儿子对法律毫无兴趣时,意识到若强迫他,那么儿子的天赋是无法从律师业中体现出来的,这对自己儿子的发展极其不利。

经过冷静思考后,父母放弃了这一想法,让比尔·盖茨在大学里自由发展。这一点帮了比尔·盖茨的大忙。

但一年后,更大的难题摆在了比尔·盖茨的父母面前:比尔·盖茨要离开哈佛,与别人一起创办计算机公司。

受过正规教育的父母一开始极力反对,认为在哈佛大学上学十分难得且重要,中途放弃对今后成长不利。父母甚至拜托一位他们的好朋友——十分有名望的企业家劝说自己的儿子。

但比尔·盖茨对哈佛失望了,自己的奋斗目标是把握契机发展计算机事业。比尔多次与父母交谈,平静地表达了自己的想法。了解儿子秉性和志向的父母无话可说,只有允许儿子按照自己的想法做。

比尔·盖茨毅然离开了哈佛大学,开始在软件领域大展宏图。

家长和教育者不能按照自己的目标来塑造孩子,因为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的兴趣、爱好,孩子的潜能在他感兴趣的事物上才能得到最大的发挥。教育者培养孩子要从孩子自身出发,尊重孩子的选择。

英国教育家斯宾塞提醒父母:“千万别剥夺孩子的自由,只有在自由中,孩子才能产生许多自己的兴趣与爱好。”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需要教育者的理解和宽容,需要有一个宽松自由的环境,这样孩子才能够更健康的成长。现在有很多孩子,小小年纪就被迫学这个,学那个,结果成了证书专业户。虽然教育者是为了孩子的将来着想,但这种方式已经剥夺了孩子童年的快乐,并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如何还孩子自由,给孩子更多自我发展的空间呢?我的建议是:

要敢于放手。现在一些父母对孩子照顾得过度细微甚至到极致,从孩子几点起床、几点入睡到孩子看什么书,玩什么游戏,不但过问,还要干涉。这样的强制生活对于孩子来说,几乎和牢狱没有什么不同。即使物质上再优裕,也是很难忍受的。可以在充分了解孩子后,对孩子大胆放手,相信孩子。对于年龄太小或者自觉性很差的孩子,在安排时间的时候父母要给予适当的指导,但是要在以尊重孩子为前提的情况下进行,不能包办代替。

给孩子自由发展的空间,还需要父母能真正尊重孩子的选择。对自己的生活与未来,儿童有权利做出选择。父母作为监护人,自然可以发表建议,并可以采取必要措施避免儿童受到伤害,但无权利剥夺儿童的选择。说具体一些,儿童有权利休息和娱乐,有权利获知有益自己成长的信息,这些都是儿童的自由,任何人无权剥夺。事实证明,自由的孩子才是健康的孩子,而健康的孩子才是有希望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