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12月4日,心情烦躁的墨索里尼把齐亚诺召进威尼斯宫,沮丧地说:“别无他途,看来我们不得不通过希特勒要求停战了。”
“这是不可能的,希腊将以要求元首亲自担保他们不再受到侵犯为先决条件。”这个“驸马”外长气呼呼地说,“我宁愿让子弹打穿脑袋,也不愿给里宾特洛甫打电话!”
齐亚诺力主打下去,他说:“尚未全面崩溃之前,仍有可能在发罗拉设置桥头堡,并以新的兵力在斯库姆维尼河岸建立一道安全防线。现在,要紧的是顶住,坚守阿尔巴尼亚。时间会带来胜利,如果我们放弃,那就一切都完了。”
墨索里尼听了他的劝告,忽然又打起了精神,决定继续增派军力,调整前线指挥人员,重新发起进攻。但是,所有这些措施,仍未给他带来令人鼓舞的消息。
希特勒想到墨索里尼对希腊的“轻举妄动”,心里就气,认为这是一次不可挽回的大失败。他在给墨索里尼的信里,严厉指责了意大利的失败所带来的严重后果。
希特勒最后说:“这次行动对在埃及即将进行的沙漠作战也产生了严重影响。看形势,这场攻势必得延长到来年举行了。虽然我们很不愿意,但到了来年,势必得派遣军队到希腊帮你收拾残局。”
墨索里尼在反复读过希特勒的书信之后,对齐亚诺痛苦地说:“希特勒又在责怪我们了,简直把我搞得不知所措了。”然而,他却把失败的责任完全推卸给他的部下以及意大利士兵。事后,前法西斯党书记斯达拉杰将军也帮腔说:“意大利军队只要稍动一下干戈就一败涂地了。”
由于前线接连失利,这一阵子墨索里尼的情绪很坏。他时常发牢骚说:“我的时运多么不济啊,使唤的人尽是一些没有价值的窝囊废。大凡每一个人,一生都有一次致命的失败,我是由于过度信赖维斯孔蒂·普拉斯卡将军,以致弄到这种狼狈的境地。”
墨索里尼决意非难陆军参谋总长巴多格里奥元帅,骂他是“背叛者”、“政权之敌”,借此把他搞掉。这是由于文化部长帕沃利尼的一次谈话引起的。
这个部长把他与巴多格里奥交谈的内容,一五一十地报告给了墨索里尼。巴多格里奥如此说:“雅科莫尼和维斯孔蒂,固然要负起希腊问题的大部分责任。不过,必须被非难的另有其人,那就是墨索里尼的统帅。墨索里尼不曾掌握过指挥权。既然他把所有的事情都推给我们,我们却无法使他如意,在这种情形之下,他只好处罚担当责任的人了。”
听了这些话之后,墨索里尼勃然大怒,驱逐“叛逆者”的心日益迫切,终于接受了巴多格里奥的“辞呈”。
这个法西斯独裁者在起草的急件上说:“巴多格里奥因健康和年龄提出辞职。”
齐亚诺说:“这与巴多格里奥的情况不合,但墨索里尼坚持己见,他想用这种防患于未然的办法取消那个无赖的老疯子德·邦诺将军的候选资格。巴多格里奥退休后,不是住在他自己的寓所里,而是住在米兰附近他朋友内基的别墅里。”
墨索里尼任命古佐尼当作战部长兼副总参谋长。那一段时间,阿尔巴尼亚前线仍然吃紧,希腊的压力继续增加,最要紧的是意军的抵抗日益无力。若希腊人有足够力量突破意军防线,前景将更加险恶。
意大利军民人心惶惶,对前方战局十分担心。为了稳定民心,墨索里尼特意召开内阁紧急会议,详细介绍形势。会上,“领袖”宣读了一些文件。他本人对政治决定承担了责任,并就军事行动狠狠地批评了巴多格里奥。这个独裁者的论点是:当初巴多格里奥不仅表示同意,而且简直是热情过分。面对今天的败局,墨索里尼主张立即撤退,而且希军仍在波格拉德茨地区继续进攻。
“局势严重,”墨索里尼说,“甚至可能成为悲剧性的。”
会后,墨索里尼即召见卡瓦莱罗将军,这表明了他的意图。卡瓦莱罗是个“乐天派”,他不相信在阿尔巴尼亚会遭到失败,并对意大利有能力再举进攻信心十足。墨索里尼对他的观点很欣赏,当即任命他为总参谋长,代替巴多格里奥。
12月上旬,希腊军再度突入意军阵地的消息经前线指挥部传到罗马,墨索里尼甚为惊恐。齐亚诺说,从未看见过他如此落魄的样子。
当时,恰好回到罗马的意驻德大使阿尔菲耶里也确认了这一事实,并补充说:“我未曾看到过他那种颓丧的样子。他的面孔呈青白色,不断地痉挛,表现得很悲哀,但却又故意装出一副沉着的样子。他几乎是神经质地用右手抚摩他的下巴,同时好像求人支持他的想法,老是把脸朝向我和齐亚诺。”
不久之后,墨索里尼又认为事态尚可挽救。于是把卡瓦莱罗遣往前线,命令他及时向“领袖”汇报战况。索杜将军接连不断地把一些令人伤脑筋的电报打来,但卡瓦莱罗基于他“乐天派”的性格,认为事态“仍很平静”。
墨索里尼听取这种报喜不报忧的战报后,认为只有卡瓦莱罗才能扭转战局,遂令这个新任的参谋总长直接掌握指挥之权。
不过,新更替的总指挥官依然如故,对于事态已经恶化了的驻阿尔巴尼亚的意大利军仍然“爱莫能助”。面对着节节败退的战局,墨索里尼恼羞成怒。
他命令卡瓦莱罗,一定要拼死顽抗,严守阵地,他说:“这是祖国的命令!”他不时地对身边一些心腹们发牢骚说:“如今我手下的一些将领都是饭桶!不是窝囊废,就是江湖骗子,没有一个人能为我扭转战局,这怎能让我相信他们?!”
开战以来,墨索里尼深深感到整个机器运转不灵,有些问题积重难返。军队与军队之间,军队与政府之间,甚至内阁成员之间,互相扯皮,不是协作,而是拆台,实在不能适应当今的战争形势。
为了改变这种颓废的官僚习气,墨索里尼决定走出威尼斯,直接与官员们一道工作,让部长们都离开首都,到前线去体验生活,齐亚诺外长首先报名到空军去服务。
这一决定,在政府高级官员的圈子中,引起了普遍的不满。有的部长竟说这是一个“真正的由领袖发动的政变,以便摆脱法西斯主义,而把他的依靠寄托在别的政治潮流上”。
齐亚诺将离开罗马参加在巴里的空军大队。
齐亚诺和家人暂时离别,感到依依不舍。但使他更加忧虑的是当前的形势,这个年轻的意大利法西斯外长说:“所有被迫参加志愿队的同志都有这种感受。许多同志并不掩饰他们的心情。”
前线的接连失利,严重动摇了民众的士气。人民群众反对法西斯对外进行侵略战争,国内形势变得严峻起来。“要进行一次大的洗涤,”墨索里尼对齐亚诺说,“要干透,至少需要一个星期。”
这就是说,墨索里尼至少要用一周多的时间进行大清洗了。他审阅了“在最近几周内因在为人和职业方面缺乏价值而被撤换的将军和上校的名单”。他由此作出对军队及其人事所进行的严格鉴定。接着,他在法西斯中央执委会议上提出一项议事日程,得到一致通过。
按照墨索里尼的指示,新任总参谋长卡瓦莱罗确定在阿尔巴尼亚前线马上发动进攻。这次进攻,即便是局部的,或很有限度的,但对日益丧失人心的意大利法西斯来说,却具有鼓舞士气的作用。
不久,在希特勒的命令下,墨索里尼前后抽调了43个意大利师在巴尔干各地和德国纳粹军队协同作战。
德军首先进攻南斯拉夫。贝尔格莱德几乎被夷为平地。戈林的轰炸机在这个小小的首都掠过房顶,低飞肆虐,炸死17000平民,炸伤的人更多,使该市成为硝烟弥漫的一堆瓦砾。
南斯拉夫陆军参谋总部,由于缺乏精神准备,没有认真地动员他们的军队,被打垮了。
1941年4月13日,德国军队和匈牙利军队开进了残破的贝尔格莱德。
17日,南斯拉夫陆军的残余部队在萨腊耶伏投降,国王和首相乘飞机逃到了希腊。但是,南斯拉夫人民在共产党领导下继续坚持斗争。
在6个月的战斗中,曾使意大利人丢脸的希腊人无法抵挡由15个师组成的纳粹第十二军团。英国急忙从利比亚派遣了大约4个师共53000人,开往希腊。
但是,他们像希腊人一样,被德国的装甲部队和空军的猛烈轰炸打得一败涂地。北部的希腊军队在4月23日向德国投降,并且也硬着头皮向意大利投降了。
4天后,纳粹的坦克隆隆地开入雅典。至4月底,在3周内,除克里特岛之外,希腊都被占领了。
墨索里尼在整个冬天遭到惨败的地方,希特勒在春天的几天之内就取得了成功。虽然墨索里尼因摆脱了困境而感到宽慰,但是他丢了脸,因为全靠德国人才使他摆脱困境的。希特勒现在开始瓜分南斯拉夫了,而墨索里尼得到的一份是失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