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养生就是养阳气:男性健康的革命
36405800000008

第8章 托起体内的“太阳”,男人生命之火更旺(5)

【动作】

1.两臂高举,掌心相对,上体背伸,头向后仰。

2.上体尽量向前弯曲,两膝保持正直,同时两臂下垂,两手指尖尽量向下,头略抬高。

3.如此反复16~20遍。(此段可用自然呼吸。)

【收势】恢复起势状态。

第七段:摇头摆尾去心火

【起势】两腿分开,屈膝下蹲成马步,两手按在膝上,虎口向内。

【动作】

1.上体及头向前深俯,随即在左前方尽量作弧形环转,头尽量向左后旋转,同时臀则相应右摆,左膝伸直,右膝弯曲。

2.复原成起势姿势。

3.上体及头向前深俯,随即在右前方尽量作弧形环转,头尽量向右后旋转,同时臀部相应左摆,右膝伸直,左膝弯曲。

4.复原成起势姿势。

5.如此反复16~20遍,可配合呼吸,头向左后(或右后)旋转时吸气,复原时呼气。

【收势】最后直立而收势。

第八段:背后七颠把病消

【起势】立正,两手置于臀后,掌心向后,挺胸,两膝伸直。

【动作】

1.脚跟尽量向上提,头向上顶,同时吸气。

2.脚跟放下,着地时有弹跳感,同时呼气。

3.如此反复进行16~20次。

【收势】恢复成起势姿势。

上面是为大家介绍的属于站势八段锦,除此之外还有一种坐势八段锦。相对来说,坐势练法恬静,运动量小,适于起床前或睡觉前锻炼。由于篇幅所限,此处只把口诀告诉大家:

闭目冥心坐,握固静思神。叩齿三十六,两手抱昆仑。

左右敲玉枕,二十四度闻。微摆撼天柱,动舌搅水津。

鼓漱三十六,津液满口生。一口分三咽,以意送脐轮。

闭气搓手热,背后摩精门。尽此一口气,意想体氤氲。

左右辘轳转,两脚放舒伸。翻掌向上托,弯腰攀足频。

以候口水至,再漱再吞津。如此三度毕,口水九次吞。

咽下汩汩响,百脉自调匀。任督慢运毕,意想气氤氲。

名为八段锦,子后午前行。勤行无间断,祛病又强身。

中年男人补益方,壮一身阳气

补益的方剂大体可以概括为补气、补血、补阳、补阴四大类,其中补气的方剂多由黄芪、人参(或党参)、白术、甘草等组成;补血的方剂多由熟地、当归、白芍、阿胶等组成;补阳的方剂多由鹿茸(或鹿角)、肉桂、苁蓉、枸杞子、海狗鞭等组成;补阴的方剂多由龟板、白芍、天冬、麦冬等组成。

前几日,与几个朋友约了见面。几个大男人在一起闲聊了会儿,一位突然唉声怨气。他说老赵我问问你是怎么生活的,都是同龄人还生龙活虎的,头发好好的,你看我两鬓见白,都地中海了,眼睛、身体也开始不听话。总是感觉筋疲力尽,现在坚持吃一些滋补药物,不仅没有强身健体,反而越补越虚,身体状况越来越差。

看着他疲惫的样子,我深有感触,人到了中年精力耗损严重,为了恢复身体活力,不少人长期服用一些滋补药物,这种局面的出现大多是由于进补的方法不对。

我笑了笑说,从今天起你就停了那些补药,补药不是万能的,一般都有特定的适应范围和临床指征,对症下药方能见效,否则就会南辕北辙,损害身体健康。我给他介绍了从中医大家何任教授那学来的一些关于中年补益的知识。何老认为,补益的方剂大体可以概括为补气、补血、补阳、补阴四大类,其中补气的方剂多由黄芪、人参(或党参)、白术、甘草等组成;补血的方剂多由熟地、当归、白芍、阿胶等组成;补阳的方剂多由鹿茸(或鹿角)、肉桂、苁蓉、枸杞子、海狗鞭等组成;补阴的方剂多由龟板、白芍、天冬、麦冬等组成。这种分类主要是根据补药的作用加以区分,而在实际应用中还有补益脏腑的各种类别,如丹参、远志、茯神、柏子仁等养心,白术、茯苓、甘草等健脾,等等。在临床上,何老常给需要进补的中年人推荐以下补方:

1.四君子汤(或丸)

【出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人参(或党参)12克,炙甘草5克,茯苓9克,白术9克。

【用法】各药等分,为粗末,水煎服,每服6克,每日1剂;或做丸剂,每日2次,每次6~9克(何氏用法)。

【功效】本方为补气方,具有益气、健脾、和中的功效。凡脾胃虚弱、气虚不足、四肢无力、面色萎白、食少便溏、脉软弱无力均为适应证,一般体质虚弱、病后失调、言语气促、胃肠功能减退、消化不良等都可服用。

【加减】本方加陈皮、制半夏、木香、砂仁、生姜,便是香砂六君子汤(丸),既有四君子汤补气健脾的作用,又有开胃理气的功能,为补气健胃的成药,市面上有售。每日2次,每次6~9克。

2.归脾汤

【出处】《济生方》

【组成】人参(或党参)9克,黄芪9克,白术9克,茯神9克,酸枣仁9克,桂圆肉9克,木香6克,炙甘草 5克,当归9克,远志6克,生姜3片,红枣5枚。

【用法】水煎服,每日l剂,分2次服。本方售有成药,名归脾丸,每日服2次,每次6~9克。

【功效】本方为补血方,具有补血养心、健脾益气的功效。凡心脾两虚,气血不足,思虑过度,神疲体倦,嗜卧食少,心悸怔忡,夜有盗汗,失眠健忘,多梦易惊,面色萎黄,舌质淡苔薄白等都可服用。

3.六味地黄丸

【出处】《小儿药证直诀》

【组成】熟地黄24克,山萸肉、干山药各120克,泽泻、牡丹皮、白茯苓各90克。

【用法】上药研细末,炼蜜为丸,每日2~3次,每次服6~9克,温开水或淡盐汤送服(本丸市售成药);或酌减用量,水煎服,名六味地黄汤。

【功效】本方为补阴方,具有补阴、滋补肝肾之功。凡肾阴不足,腰膝疲软,头晕目眩,耳鸣耳聋,遗精盗汗,消渴,潮热,牙齿动摇,小便淋漓,舌红少苔,以及一切慢性疾病过程中出现的肝肾不足、肾阴亏损者都可服用。本方原为治小儿发育不良之方。目前在临床上对慢性尿路感染、糖尿病、高血压、神经衰弱等阴虚肝肾不足者,也可以本方为基础,适当运用。

4.右归丸(或饮)

【出处】《景岳全书》

【组成】熟地黄240克,山药120克,山茱萸90克,枸杞子120克,杜仲120克,菟丝子120克,制附子60~80克,鹿角胶120克。

【用法】研末为丸,每服3~6克(本方市面上有成药出售);亦可适当调整用量,水煎服,分2次服。

【功效】本丸为补阳方,具有温补肾阳、填充精血之功。凡肾阳不足,久病出现气怯神疲、畏寒肢冷、阳痿、滑精、腰膝酸软等症者均可服用。本方是补阳方中的温补肾阳、填精作用较强的一种,一般选用时最好请中医师诊断一下,以舌淡、脉沉细为特点,确属肾阳不足者方为对症。

以上是何老从补气、补血、补阴、补阳四方面,介绍给中年人的补药古方。除此之外,他还按中医古方精神拟成平补养心方一则,其方如下:

【组成】炙甘草9克,淮小麦30克,大枣10枚,百合18克,干地黄l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

【功效】本方具有补养心肾、安神和中之功。凡神情不安、易感易怒、心烦意乱、思虑过度、头昏失眠、心悸、脉促等心脏神经官能症均有明显效果。

何老还指出,进补除了用补方之外,也可单独服食一些滋补药物,如人参有大补元气、健脾补肺、生津止渴、安神宁心的功用,可根据自身状况选择品种食用,别直参、红参略偏热,吉林野山参、白人参、糖参略偏温,生晒参、皮尾参、西洋参略偏凉等。除此之外,何老还提醒大家,进补还需注意两点:从时令来说,冬令精气封藏,服补药易于吸收;进补贵在恰到好处,不当进补或过补就不妥了,比如服用人参过多或不对症,就有严重的副作用,易导致人们常说的人参滥用综合征。

午间散步采阳,妙哉

中医认为,正午时分是一天中阳气最隆盛的时候,人体自身的阳气也达到一天中相对较旺盛的状态,此时在阳光下散步,易激发人体的阳气;另外,散步时背部朝阳,则人体一身之阳气随之旺盛。

我的一位男同事,有一个特别好的习惯,就是每天中午总会离开办公室在外面溜达一会儿。他说:“中午出来散步晒太阳是很好的养阳方法,我一直坚持,以前总是腰腿酸软无力,最近有很大的改观。”我觉得他这个养生方法很有意思,回家就查阅了一些中医书,看看有何理论可依。

果真,中医上讲这是个很好的养阳气的方法。中医认为,正午时分是一天中阳气最隆盛的时候,人体自身的阳气也达到一天中相对较旺盛的状态此时在阳光下散步,易激发人体的阳气;另外,散步时背部朝阳,则人体一身之阳气随之旺盛。因而,在正午温暖灿烂的阳光下散步行走,可促进人体气血运行,加快新陈代谢,振奋人体之阳气。

这个方法比较适合于阳虚体质和一些经常无精打采、爱打瞌睡,总感到精力不济的年轻小伙子。阳虚体质的人,身体阳气渐趋不足,容易出现如怕冷、恶风、面色恍白、气短乏力、容易疲劳、精神委靡不振、腰膝酸软冷痛、小便频多清长、夜尿多等现象。如采用此散步法,将对身体有所改善。

当你某一段时期总感觉白天精力欠佳,困乏想睡觉时,就说明你身体内代表生命力和活力的阳气已经在“犯懒”了,可能是由于你的睡眠作息不够规律使得体内阴阳交接失和。于正午时分,户外散步半小时至一小时,通过促进气血流通、振奋阳气,可有效改善上述情况,提高白天的工作效率和质量。

著名老中医邓铁涛教授喜欢散步,除早晚散步外,在天气晴好、阳光灿烂的日子,邓老几乎每天午饭前的中午时分都会围绕楼下的空地悠闲散步十数圈,尤其在阳光充沛的夏日,邓老称此为“午间散步采阳养生法”。邓老认为自己精神状态一向很好,与此法颇有关系。邓老散步的时间一般选择在午饭前的11:00~12:00,运动程度的掌握以感觉温暖舒适、微微出汗为度。

在散步季节的选择上,我建议大家选择春夏两季。此外,秋冬季节,人体阳气趋弱、气血运行减慢,人们也容易感到精神不振,选择在天气晴好、阳光充沛的午间进行户外散步,可以起到促进气血运行、加快新陈代谢、振奋人体阳气、提神醒脑的作用,也是对健康很有帮助的。

后背为诸阳之会,打通阳气就用桃木棒

中医称,后背为诸阳之会,提升身体的阳气,就要打通阳之地,让阳气散发到全身。

近年来,夏季高温不断,很多男人耐不住热,就在有电风扇和空调的屋子里光着膀子睡觉,在这样的环境下,颈项和后腰如果固护不周,非常容易酸疼、落枕,过几日就开始抱怨颈椎疼。为什么受到风寒侵袭时,颈、腰这么脆弱呢?

原因在于,后背为阳,胸腹为阴,背部积聚了更多的人体阳气,所以卫外的功能要比胸腹好。但是,往往最强的也是最脆弱的,所以这个部位应该更加小心保护。

中医称,后背为诸阳之会,提升身体的阳气,就要打通阳之地,让阳气散发到全身。怎样打通阳气,我曾经学了一招,这里就跟男性朋友们分享一下。

拿一根桃木棒或者其他什么棒,早晨起来的时候,敲击自己的督脉以及全身各处20分钟,感觉到全身温暖发热、舒服就可以。可能刚开始敲的时候,阳虚重一点的人会感觉到疼,但是逐渐就会感觉不那么冷了,这是一个温补阳气的好方法。

还有比较常见的刮痧、拔罐,刮痧是很讲究的,先刮中间的督脉,然后是两边的膀胱经,因为这3条线上分布着人体所有脏腑的重要穴位。最重要的穴位叫俞穴,背俞穴就在两条膀胱经上,比如说肾俞旁边是命门,就是第二腰椎下,肚脐正对着的后面,要疏通这个经脉,这是病症的主要反应点。